猪养大了再杀- 顽主的博客- 敏思博客

 

 

几年前,市里有位王姓老板,在市政府边上建了三星级宾馆,我的一位亲属在市政府供职,说起王企业家坐拥万贯家财时,抑制不住艳羡之余,又不免唉叹:这王老板原先只是个炸油条的,想不到刚过了几年,竟然比市委干部还牛。我理解亲属的心情,王姓老板要学历没有学历,要背景没背景,怎啥就能席卷数千万,成为诸领导们的座上宾呢?

 

又过了两年,我偶尔在市报上读到长篇报道:王老板被抓了,判了死缓,罪名是敲诈勒索,黑恶势力。三星级宾馆被没收,改作市政府招待所,王老板犯案的导火线是买地,浙江老板来买地,可王老板偏偏也看中了那块地,两下相持,王老板就使出惯招来,吓唬客商。哪知客商也不是吃素的,告到市委书记那里,书记批示了,于是王老板给安了个黑势力的重罪。不仅如此,报道还把他以前的坏事抖出来,摆油条摊子时,一言不合,他就拿刀砍食客,可见是劣迹斑斑。

 

看完报道,我便有些疑惑,王老板绰号王一刀,在市区人人皆知,他的劣迹应该远不止一件,市委干部就没有听说?如果听说过,为什么见面还都称兄道弟?王老板栽跟头的原因是什么?我左思右想,是书记的批示。在中国,领导的批示比什么都管用。

 

我想起了清朝时的民谣“和绅跌倒,嘉庆吃饱”,和绅是乾隆皇帝的宠臣重臣,乾隆才死,次日嘉庆皇帝就下令抄和绅家,抄家的收获令人震惊,和绅家的金银财宝比清朝国库库银还多,嘉庆罗列和绅二十条罪行,赐死。和绅如此贪渎,老皇帝难道就没有一点察觉吗?以乾隆的精明与细致,即便他晚年昏聩,也不至于一无所知,关键是和绅会办事,深得乾隆喜欢,而且晚年的乾隆讲xx排场,贪财好利,也就不好意思办和绅。近来,更有阴谋论者(很符合如今的潮流)分析:乾隆是故意把和绅留给嘉庆——新皇帝杀重臣,既可以立威震慑群臣,又能以贪银充实国库,老皇帝还落得个仁慈名声,倘若果真如此,那可真是一石三鸟。

 

话转回到现在,市领导早不办王老板,迟不办王老板,单等他的宾馆建好了办,他的宾馆保安队,作为黑势力团伙的铁证。那么养痈遗患,早干什么去了?非得等黑势力壮大了再除,是不是为了把他的宾馆呢?在这里,我不想用封建时代的皇帝来比拟干部——那样不合适,也行不通,我只是无端地想到这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不信,还可以举出很多事例。

 

 例一,        仰融。仰融是华晨汽车的老总,中华轿车品牌的创始人,仰融也是操弄资本市场的高手,他长袖善舞,依靠海外融资,把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小企业,做成大公司,可谓是有能力有手段。可当他意欲在浙江投资大桥和汽车项目以后,他的老东家辽宁不干了,要清查产权,全盘接收华晨汽车,仰融或许是太贪心,或许是不识时务,竟然拒绝,拒绝的后果是辽宁方面要逮捕他,他不得不逃亡海外。

 

 例二,        严介和。严介和是太平洋建设的老板,他发明了BT模式——垫资建好基础设施项目后移交政府,再由政府在几年内按约分期付款,然后利用与政府的良好关系,廉价获得政府打包处理的国有资产。严介和就是利用这套手段,在短时间获得了大量资产,跃居百富榜前列,然而,当严介和在上海成立新公司,并企图把太平洋的主要资产转移到新公司之后,江苏方面不干了,对他监视居住,甚至要进入法律程序处理他,在危急时刻,他一面写信给领导苦苦哀求,一面表示决不把业务和资产转移出去,这招果然奏效,现在他来去自由,只是变低调了。

 

 例三,  黄光裕,家电连锁销售企业国美电器的老板,鼎盛时国美拥有直营店三百多家,黄光裕个人连续数年位列大陆地区首富,2008年,黄光裕被逮捕,其妻亦被捕,其后,国美电器进行改组,产权落入他人之手。

 

 例四,        杜双华,日照钢铁的老总,山东钢铁要兼并日照钢铁,在这种情况下,杜双华使出险招,他借518大地震后的赈灾之际,慷慨捐出一亿五千万,让国人一下子记住了他杜双华的名字,可惜,这并没能阻挡住山东钢铁兼并的步伐,其后不久,日照钢铁被兼并,前不久,力拓案的嫌疑人又供出杜双华曾经向其行贿900万美元。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杜双华前景堪忧。

 

如果需要,还能举出很多。在这里,我不想讨论法律、罪行、功绩。我只是在想,假如这些老板有问题,那肯定也不是{yt}两天的事,早有蛛丝马迹。为什么,在他们做大做强之前,有关方面不追究?为什么,在他们“出事”之前,媒体不吝赞美之词?其实,在他们“出事”之前,就有很多人从各种渠道上爆料他们的xxxx。比如,严介和入主南通机床并掏空了那家企业再退出来,内蒙古的工程商承接了他的工程却拿不回工程款;再比如,国美电器利用垄断优势占用家电生产企业的资金,压榨产生企业的利润空间,日照钢铁污染严重,职工待遇低,等等。这些揭发和议论,领导们听不见,他们的企业依旧领导们的关怀和庇护,他们被各种媒介广泛宣传,他们的肖像出现在各类经理人杂志封面上,他们的事迹甚至成为商学院的案例以供学习。

 

可一旦等到他们的企业壮大了之后,各种罪行也接踵而至:仰融企图通过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股权变换来侵吞国有资产;严介和负债多,开皮包公司;黄光裕企图操纵证券,杜双华的日照钢铁没有通过环保审批,等等等等。其中任何一项,都可以坐监,面对压力,他们做了不同的选择,也换得了不一样的结局:杜双华放弃了企业,换得自由身;严介和高调变低调,谨慎从事;仰融流亡美国;黄光裕在监狱中企图xx。

 

人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即便华晨汽车的原始资本为国有,仰融利用海外融资发展壮大了企业,就没有功劳,不能获得一点股份?操纵证券的事每天都在发生,为什么单单查到了黄光裕的头上?太平洋建设的资质不够,严介和却总能接到工程,廉价收购到国有资产,这又是什么缘故?亏损的山东钢铁拿什么兼并赢利的日照钢铁?为什么不谈谈山东的计划和日照港在兼并布局中的因素呢?

 

难道这一切都印证了一句?——猪养大了再杀!

 

 

 

 

 

 

 

郑重声明:资讯 【猪养大了再杀- 顽主的博客- 敏思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