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思考一堆
卡梅隆/金马仑的战绩已经被奥斯卡奖所证实:只能在技术上称王。前些天终于拿着张120大元的票去看了《阿凡达》的巨幕立体电影,终于也感受到那些对《阿凡达》死心塌地地拥护的粉丝们的感受了。不过我对于技术还是敏感点,所以还是只谈技术好了。


从沙漏到原子钟

其实最早的立体视像技术是激光全息技术。这个从六七十年前就一直被声称是未来的视觉/信息技术核心的技术却一直都没有得到应用,因为其{zd0}的局限性是:1单色;2必须激光阅读。虽然后来有了可以通过普通光观看的技术,但全息图像变成反射所有颜色的光了,除了呈现一个立体的“影”外根本无法作为视像呈现技术使用。

接下来人们通过向人的双眼下手,发明了红蓝眼镜,原理就是红色和蓝色两种光只能分别到其中一只眼,两眼组合的图像就成立体的了。但除了处理图像上的麻烦外,{zd0}的缺陷也是其原理——两眼接收到的颜色不一样,不能还原原来的色彩。幸好这技术止步在静态娱乐图片上。

在电脑技术发展之后,红蓝图像生成上应该更容易了,但此时更新潮的“电脑立体图片”成了主流——也就是通过软件计算视差来制作出要用斗鸡眼才能看到的“立体”图像。不过当然这也仅仅是一时的潮流而已。

或者比这个更早一点的时候,照相机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想到并实现了用快门来切换左右眼开闭的技术,这样就不用在图像上作处理,只要当左眼快门打开时放左眼图像、右眼快门打开时放右眼图像,然后快门的频率达到或超过人眼视觉暂留{zd1}频率就可以实现动态立体视像效果。不过方法是很简单,但实现起来的成本却不低,一方面要将两个摄像机拍到的影片互相交错帧处理(而且开拍时还要让两摄像机刚好相差半帧的时间开拍),另一方面也要戴一个大眼镜——一个有两个快门的大眼镜。而且放映机也要作相应调整以适应这影片,而且播放频率还要跟大眼镜同步。其实就这个同步问题已经是很大的难题了,而更严重的是,一个15分钟的短片,每秒要24帧,好一点的效果要29甚至30帧,看完完整的短片就要开闭21600~27000次,而且要赚回成本还要每天放好几次,尽可能少买眼镜,那快门还能有多耐用啊?更不用说用来看完是这六倍以至十二倍长度的电影了。而且对于观众来说,这么重的眼镜,能坚持多久还说不定。

大概十几年前,人们终于从液晶的显像原理中联想到可以用偏振光来实现两眼分别接收不同的图像,不过首先使用此技术的 I-Max 3D 却一直在这方面“推广不力”,结果该技术十几年来都成了一些场景磅礴的纪录片的附属品——在一些小影院巡回播放后附在发售的 DVD 封面上的一个硕大而又没意义的标志。而一些游乐场则利用这种技术为他们的“动感影院”增加点附加值。

《阿凡达》厉害的地方,就是在160分钟长的影片中全程使用了这个技术,而且成功地通过这技术呈现魔幻般的视觉效果,真正用震撼来将潘多拉星上的立体世界凿入观众的记忆中。不过,如果卡梅隆稍微推迟一下《泰坦尼克号》的拍摄时间,恐怕这部奥斯卡史上最成功的电影也能用上 3D 技术了。“如果”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卡梅隆也像苹果一样只使用成熟的技术,但将其用到了{jz}。


潘多拉的大气

“如果不戴氧气罩,你们将在三分钟内死亡”。这是片中{wy}陈述。
“Pandora's atmosphere is a poisonous (to humans) mix of nitrogen, oxygen, carbon dioxide (>18%), xenon (>5.5%), methane, and hydrogen sulfide (>1%) and is about 20% denser than the atmosphere on Earth primarily due to the high percentage of Xenon; a heavy, colorless, odorless, and generally unreactive noble gas. (氮气、氧气,>18%二氧化碳,>5.5%氙气,甲烷,>1%硫化氢;密度比地球大气高20%)”这是豆瓣(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878873/)上据称来自官方 Wikia 的说法。

不过我的想法是,潘多拉星的重力应该比地球低10%左右,毕竟潘多拉星上太多巨型飞兽(而且还不是鸟类),有巨型林木,还有悬浮山哈利路亚山,还有无论是纳美人还是地球人的人型重装机器人都可以毛发无损地从高空降落;虽然哈利路亚山和巨树可以由别的力量产生,但其他情况肯定重力的作用不少。虽然“官方 Wikia”说潘多拉星跟地球大小相当,但星球组成不同可能使重力不一样。

由于重力低,所以大气压不及地球的高,但氧气分压应该跟地球差异不大于百分之一,因为电影中的火焰形态跟地球差异不大(虽然好像不太容易点着植物,而这可能是植物的性质原因)。那么大气中应该存在另一种非助燃但对人体有毒的气体,例如比较低浓度的一氧化碳,或者二氧化硫,或者一些气态氟化物。不过如果潘多拉星的生物体表的荧光不是由放射线激发的话(最不可能的可能性,影片由始至终都没提到),那么比较可能又为生物体所接受的就是磷了,那么那些有毒气体就是气态磷氢化物,荧光就是生物体在吸收磷之后将其燃烧产生的(应该说磷光)。

回到“官方 Wikia”的说法,基于密度比地球大20%、地球大气平均“分子量”为29的情况,潘多拉大气平均“分子量”应该达35,扣除除氮氧之外的气体(按 Wikia 给出{zd1}值)合计的平均“分子量”15.5,氧氮所占的平均“分子量”只剩下19.5——而这个数值即使全是氮气都只能占不到70%的比例,而氮氧外其他气体合计比例是至少24.5%!
这说明必须有一种分子量比19.5还小的气体——例如甲烷——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基于潘多拉星巨兽和飞龙到处有的事实,氧气——{wy}提到的氧化性气体(也没有其他又能无色无味又能不起剧烈作用的氧化性气体)——必须有一个不小的比例,不然即使在低重力环境中,这些动物也只能像恐龙那样行动迟缓、反映迟钝,而不是影片中机警敏捷的形象。那么假设氧气占20%,通过在 Excel 中计算,维持所有“重气体”的{zd1}比例,要达到平均“分子量”为35,甲烷的比例要达到近67%,而氮气只剩下不足8.7%!这么高的甲烷比例一点火就能把大气中的氧烧光!
那么就不能是甲烷了。再数数看还剩多少分子量比19.5还小的气体:氢气和氦气的话,在潘多拉星的低重力下早都飘走了(要知道大气密度比地球大,重力又比地球低,而地球表面都留不住这两种气体,含量极其微少);下一个单质气体氖分子量20已经超过了;锂、铍的氢化物都是常温下固体(据影片的场景看潘多拉星的温度大约为27℃到36℃);最轻的硼烷是乙硼烷,分子量为28;水蒸汽的话比甲烷还重,也就是比例还要更高,但影片并没呈现出如此厉害的湿度(想想看,把空气中的氮气90%都换成水蒸汽是怎么一种情形?);氟化氢的话地球人的玻璃早全没了(如果说,那玻璃是新材料,不含二氧化硅,或者在表面覆盖抗腐蚀层;那么如果有前者的技术,玻璃还会碎么?如果是后者,开裂的玻璃会继续破碎不是危险到{jz}么?)而且氟化氢也能灼伤皮肤;那么,就只剩下氨气了,但氨气有臭味而且又会同硫化氢作用……
再说,根据百度百科,硫化氢的“闪电型死亡”剂量为一克每立方米,换算过来标准气体的浓度就是0.066%,而潘多拉星的大气硫化氢达1%!照这么看,男主角的人身体在移动连接室玻璃窗被打烂的数秒之后就死亡了,跟剧情不符。
即使上面这些都忽略,最简单的大气中同时长期共存氧化性的氧气和还原性的硫化氢实在是太难了,即使真的有产生硫化氢的物种存在,那大气中还应同时存在二氧化硫(硫化氢的氧化产物),潘多拉星的好多东西应该是被“漂白”得很白才是;而且二氧化硫和硫化氢一起溶在水里会产生硫的沉淀,有水的地方水底应该是一层黄色。


星球级神经系统

(未完待续)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阿凡达思考一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