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的秘密”有多公开? - michle-lw的日志- 网易博客

“公开的秘密”有多公开?

2008-10-31 10:19:53 阅读4 评论0 字号:

 有人问我,现在吃什么鸡蛋好,我说:回老家直接跟农户买,要不就干脆暂时别吃。这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这是鸡蛋里挑三聚氰胺。

  有什么办法呢?三聚氰胺鸡蛋层出不穷,国家质检总局却还在说:暂不打算启动全国调查。我们只能自己救自己了。据说,在动物饲料中添加由化工废渣提炼出来的三聚氰胺,已经是“公开”的行业秘密,并且,已经“公开”了五年之久。可我怎么就一点没听说过呢?想来想去,这个“公开”,恐怕是对买卖饲料的人而言,当然,那些正襟危坐的管理部门,也是晓得内幕的。不知道“公开秘密”的,只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而已。

  “公开”了多少年的秘密老百姓不知道,这是常有的事,比如说房地产业的灰色成本之高,比如说纯净水基本上用的都是自来水,再比如说,矿难之后真假记者蜂拥而至领取封口费。这些“公开的秘密”,总要等到出了事,或者有业内人士爆料,我们才能知道。那些七七八八的管理部门,从来都乐得装聋作哑,但其实呢,说他们不知道这些盛行多年的行业秘密,恐怕只有外星人才会相信。这实在是很奇怪的事情,普通老百姓不知道那些“公开的秘密”,很正常,毕竟大家都不是通晓各行各业的专家,但我们缴税养活了那些管理部门啊,他们怎么也“不知道”呢?

  我知道,不做事总比做事舒服,多一事总不如少一事,这正是那些管理部门的心态。更何况,灰色行规盛行,总能给监管的人带来一点好处,一旦大家都按规矩办事,权力要寻租,那就难了。比如说,如果早就曝光了有山西省广播电视总台等正规媒体领取封口费的“行业秘密”,所谓的“宣传费”、“资料费”,还怎么收得上来?反正呢,管理部门等到出事之后再出手,也总是一副尽责的样子,总能轻易过关。于是,装聋作哑就是必然。

  “公开”的秘密有多少个,管理者的表现就有多糟糕,这是成正比的,也总是被忽视的。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公开的秘密”有多公开? - michle-lw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