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财日记-全中国最穷小伙子的发财日记(五)有现货的就是我“表哥” 阿里 ...


有现货的就是我“表哥”


2006年5月8日 星期一 晴

AT工地有几个施工单位同时施工,每个施工单位都有老陈这样的角色。每逢有空,我就会和他们聊天,渐渐地大家都混熟了。
我发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自以为什么都很懂。其实很多东西他们都是一知半解,比如材料价格,有部分材料的价格我了解的都要比他
们的低。
他们并不专业,只是,他们大都与施工单位的包工头有些关系,才被安排做这份工作。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吗?
我蠢蠢欲动,因为我看到了市场价格和工地价格之间的差别。
我说了我本来是一个农民,天生就有一些小农意识。当我看到鼻子尖上的利益的时候,原谅我动了一点儿心思。
但我不敢轻举妄动,三年多来,我受够了没有收入的滋味。虽然我仅仅是个民工,但我仍然很珍惜这份工作。要知道,这工作还是在老陈的介绍下
才得到的。
所以我还得老老实实地做我的安装工,我不想失去生存的机会。况且,我还欠着老刘和小张的钱。
但是,我知道我总会抓住某个合适的机会的。


2006年5月11日 星期四 晴

前几天,我们在工地闲了三天了,材料一直没到。听老陈说,厂家生产忙不过来,至少还要等十天才发得出货。
老刘和小张在抱怨这个月挣不了几个钱了,我却打起了主意。
我对老陈说我有一个远房表哥以前在开桥架厂,看他那儿有没有货。我在说这话的时候眼皮都不眨一下。
老陈说这种大的材料他做不了主,要由董总决定。
董总就是我们这个施工单位的包工头,瘦瘦的,鼻梁上架一副眼镜,据说是学建筑专业出身的。
我把对老陈说的话对董总说了一遍后,董总说:“不行,这是指定了品牌的,做竣工资料的时候得有该品牌的合格证。”
我提醒他,桥架不是每一米都有合格证的,他好像醒悟过来了,叫我赶快联系。
做过工程的人都知道,有时催工期比催命都厉害。如果你赶巧了,业务其实很容易敲定的,并且价格、付款方式都好谈。
我离开董总的办公室,小跑着离开了工地,打了一个出租车(我都记不起有多久没坐过出租车了),在一个网吧门口停了下来。
我在网上疯狂地搜寻C市的桥架厂,挨个打电话问有没有现货,有现货的就是我“表哥”。
也不知打了多少个电话,“表哥”终于找到了。
在一个偏僻得近乎荒凉的地方,我找到了这个厂。
“表哥”姓赵,江浙一带的人,叫赵均。我和他相谈甚欢,很快敲定了细节。我让他咬住价格,合同一旦签订,他得马上给我打一张欠条,待他收
到款后立即付给我。
我曾设想过表哥会把我甩开,所以对表哥说:“我和施工单位有些关系,我还在里面上班呢。”暗示他不要打什么歪主意。
两边都成了我的亲戚,我晕。
今天上午,赵均搞定了合同,下午送货到工地,我也拿到了欠条。赵均供了900米桥架,规格为200*100,56块钱一米。赵均给我的价格是52块钱一
米,加上三通、弯头、支架等东西,赵均给我打了5000块钱的欠条。


2006年5月21日 星期日 晴

今天,赵均收到了货款,我如愿拿到了5000块钱。
5000块钱拿在手里,厚厚的一摞。我心里就有了一种很踏实的感觉,觉得自己一下子变成了有钱人。
我决定先还老刘和小张的钱,后来想想,只还了小张的。老刘的钱先欠着,过几天再给他。如果都还给他们,他们免不了要问我从哪儿赚到这么多
钱。虽然这钱并不算肮脏,但又何必多费口舌。
晚上,我到弟弟那里去了一趟。我住院的时候,弟弟四处借钱给我治病,当时治病紧急,弟弟借钱的时候都是说几天就还。现在过去这么久了,不
知道弟弟怎样面对他的那些朋友。
弟弟正在吃饭,一大碗面条,呼哧呼哧往嘴里送。看见我,他站起来把凳子让给我,自己坐到了床边上。
我把钱递给弟弟,说:“这是3000块钱,先去还账。”弟弟接过来笑了一下,问我还有没有,说昨天有几个朋友来找他要钱了。
我把原本准备还老刘的1000块钱拿给弟弟。过几天就要领工钱了,欠老刘的钱等领了工钱再还他。
这几年来,我和弟弟就是这样,用有限的几个钱来不断地堵窟窿,哪里最急就堵向哪里。

千万别“混”工资

 

2006年7月22日 星期六 晴

我一直认为建筑行业是机会最多的行业,房地产热得像火,国家也在大力发展基础建设。我发现凡是干与建筑行业相关的工作的人,个个都活得比
较滋润。
所以我觉得我在建筑工地当民工也是一种幸运,它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干一项工作,就得对这项工作有研究。如果仅仅是为了混一份工资,那么这工作要么干不长,要么就会被工作压垮。
我得研究。
同赵均有了这次合作后,我开始考虑兼职在工地推销桥架。我发现我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当了这么长时间的桥架安装工,我对桥架已经相当了解了
,桥架质量的好坏,基本上用手就能够感觉出来。
我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这样的优势呢?
我让赵均给我印了名片,谈好分成的比例,工余的时间,就在各建筑工地转悠。
桥架这玩意儿是大宗买卖,工地的材料员一般都做不了主。做主的要么是甲方,要么是工程承包方,但目标客户还是很好找的,只要建筑整体框架
出来了,那么差不多就该采购桥架了。
但多数时间是碰壁,很多次,我找到桥架采购方,还没开口说话,就被人“挥手再见”了。
好在我已习惯了这样的碰壁,在可能的客户面前,我宁可放弃尊严,也不愿放弃机会。
我坚信一点:只要坚持不懈,总会找到成交的客户的,也许,就是下一个。
我始终都在为“下一个”而努力着。只要稍一有空,我就会出去寻找工地。即便是晚上躺在工棚里,我也会琢磨手头的客户信息。
其间有一个客户对我的印象还可以,原本他准备分一小块业务给我,试着合作,但他却没能联系上我。那天,我们正在工地抢一段进度,电锤的呜
呜声盖过了手机的声音,等我发现有几个未接电话而打过去的时候,他已经很生气了。他觉得我做事不靠谱,不愿意再把机会给我了。
为此我郁闷了好长时间,觉得这简直就是造化弄人。
但我仍然不气馁,相反,这更让我产生了信心。我觉得,我又回到了刚到C市时的状态。那个时候,我也是心无旁骛,专心干工作。
老刘和小张见我一有空就往外跑,整天鬼鬼祟祟的,开玩笑问我是不是到外面去泡马子,我含糊应答,任由他们取笑。
两个月过去了,我终于给赵均的厂签回来一笔二十几万元的桥架合同。
赵均自然很高兴,一个劲儿要求我到他们厂去搞销售,许诺给我高额的提成。我没有答应赵均,只是向他预支了一部分提成,还了所有的债务。
无债一身轻。

出路在工作中找


2006年7月24日 星期一 晴

我决定告别我的民工生活,因为我已想好了我未来要走的路。
四个月前,为了不致饿死,我不得不栖身民工队伍。
四个月后,我已经决定离开给了我生存机会的工地了,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我曾经花了三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现在,只用了四个月,就找到了我未来要走的路。
这四个月,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出路,是在工作当中寻找的,而不是坐在那里想出来的。
如果我不当民工,我就不会知道桥架这玩意儿,更不会知道它能给我带来收益。
所以,我们不应该抱怨工作的好坏,有工作就不错了,要想发展,还得自己在工作当中留心机会。
要离开了,还真有点儿舍不得。
不是我喜欢这个职业,而是这里很随意。虽然苦一点儿累一点儿,但大家的境况差不多,没有太大的贫富悬殊,没有地位上的贵贱差别,高兴了就
哼几句不成调的歌,不高兴了粗话张口就来。
大家平等相待,没有心理负担,踏实。
然而,很多事情身不由己。
没有任何人知道我当民工,连弟弟都不知道。
假如我的父母知道我在工地当民工,会带给他们怎样的震撼?
还有我的那些善良的乡邻,我的那些视我为骄傲的亲戚,我要对得起他们曾经馈赠给我的恭维话。
一个合格的民工显然够不上让他们骄傲的分量,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本来我想一个人悄悄地离开工地,但是,我割舍不下和工友之间的这种兄弟情谊。特别是老刘和小张,我们就像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一起冲锋陷阵
,我们之间,有感情。
还有老陈,如果没有他,我进不了这个工地。他是我的恩人。
我决定请他们吃一顿饭,表达一下我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我选在一个离工地较远的餐馆——我不想惊动太多的人。
我通知了小玉,小玉特意向她所在的餐馆请了一会儿假,不一会就过来了。
大家坐定,我先恭恭敬敬地给老陈敬了一杯酒,感谢他帮我找到这个工作,接着又给老刘和小张分别敬了一杯酒,感谢他们在我最需要钱的时候借
钱给我。
我的郑重让他们有些纳闷,于是我告诉他们:“我要离开了。”
老刘张大了嘴巴,他问我是不是他们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得罪   我了。
善良的老刘总是{dy}时间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真是种美德。
我摇头说不是。
小张说:“干得好好的,怎么说走就走啊?是不是家里有事?如果有啥困难,说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
小张的话让我鼻子有些酸。过去几年来,我一直期待着有人对我说这句话,我终于从工地的一个工友口中听到了。
我突然有一种倾诉的冲动,便向他们讲述了我从一个总经理过渡到民工的经历。
我说:“我其实很留恋工地生活,只是我怕,怕有熟人知道。”
在我讲这些的时候,小玉坐在我旁边静静地流着眼泪。她蛰居在这里,既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逃避。所以我的这种心情,她懂。
老陈的眼睛有些湿润。他说当初在工地看到我时,我脸色发白,他还以为我是个吸粉的,没想到我有这么复杂的经历,不容易啊。
老刘突然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大声说:“兄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总经理既然能当民工,民工也一定能当总经理!”
夜里,我们都烂醉如泥。


2006年7月26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又找赵均预支了部分提成的钱。我想先搞定我的婚姻。
婚姻不是用钱可以搞定的,但是,你不能否认钱在婚姻当中的润滑作用。
另外,我没有一技之长,除了钱,我凭什么让周媛看到希望?
晚上,我把周媛约到一个茶楼,想开诚布公地和她谈一谈。
在茶楼谈感情,对我来说是一种xx。但是,为了一个稳定的家庭,这点儿xx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仍然向周媛隐瞒了我当民工的事实,但强调了我已经找到了未来的方向。
我说了,我不想离婚。婚姻这玩意儿就那么回事,没有人能预知下一次婚姻就比现在的好。
既然无法预知未来,不如就把握现在。我是个现实的人。
当然,我也不会赖着这个婚姻——我穷,但不等于我没志气。
周媛事实上是个没主意的人,我并不指望她能给我什么答复,我希望她回去和她父母商量一下。
周媛明显地消瘦了——没主意,并不代表心里没焦虑。
我给了她5000块钱,这是过去三年来我{dy}次拿这么大一笔钱给她。她迟疑了一下,拿过去默默地揣在兜里。
过了两天,她打电话问我这段时间到底在干什么,在哪里挣的钱,如果不说清楚的话,就让我把钱拿回去。
我说:“你放心,这钱是干净的,是我做生意挣的。”
周媛问我到底是做的啥生意,我说是帮别人卖桥架,并且跟她说了桥架厂在哪里,卖给什么地方。
周媛见我说得有鼻子有眼,便不再追问,轻轻地挂了电话。


2006年7月28日 星期五 晴

今天,她给我打来电话,说她妈炖了汤,让我回家去吃饭。
我知道,我和她们家的冷战总算结束了。


回头路,别走

2006年8月2日 星期三 晴


这几天,赵均一再邀请我到他们厂去上班,我客气地拒绝了。

我想自己创业。

过去三年来,我尝够了失业的苦。假如我到了赵均的工厂,我不能确定未来的哪{yt}我会不会重新失业。

假如我进了赵均的厂,一旦干不出成绩,赵均肯定不会无限期地给我发底薪,{zh1}我还得走人。

一旦干出了成绩,可能又会对我提更高的要求,直到某{yt}我被赵均制订的任务量压死。

不是我信不过赵均,而是人性如此。也是环境使然,大家都缺乏安全感。打工者缺,老板也缺,都在拼命地为未来积累应付危机的资本。

另外,如果我自己单干,我手上有了订单,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和供货方讨价还价,甚至还可以拿其他厂的价来杀他的价。

这是商业规则。

几个月前,我还在为混一口饭吃而茫然四顾。现在,却开始计算起了怎样才能使利益{zd0}化。

人啊,真他妈的贱,刚喘一口气,就忘了昨天的伤。

 

2006年8月10日 星期四 多云


我又回到弟弟的办公室。这里,我还承担着一半的房租。

我笑着对弟弟说:“我回来履行我这半个主人的职责。”

我花了六百多块钱,找了一家中介公司注册了一个建材经营部,算是有了一个招牌。并且从法理上说,我也算有了一个合法经营的阵地了。

弟弟仍然修他的电脑,我委托他顺带帮我接一下电话,如果有电话来的话。

我,夹着一个破公文包开始了我的救赎之旅。

我的设想是多团结一些像老陈这样的工地材料员,如果他们有材料需求的话,就给我打电话,我到市场去采购后给他们送过去,赚点儿差价。

说白了,就是买空卖空,空手套白狼。

事实上,这跟我以前跑渣土运输的路子是一样的,只不过换了一个行业而已。

渣土运输业务我是失败了,这条路走得通吗?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未来的路注定不平坦。我没有其他更多的资源,除了勇气、信心和决心。

我穿梭于各个建筑工地,赔着笑脸招徕业务。

我对各工地的材料员介绍说:“我是专门做工程材料的,价格比较有优势,希望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展示一下我的服务质量。”

大多数人会用狐疑的眼光看着我,然后客气地请我出去;少数人会简单地向我询问一些材料的价格,不管我报的价格高还是低,都会来一句“你的价格太高了”,然后打发我走人。

也有个别材料员图省事,吩咐我给他们送些小材料。

我给一个工地送过两百米波纹管,赚了20块钱,除去路费,净赚12块,不过这花费了我将近{yt}的时间。

我也给一个工地送过几把铁锹,除去路费,一分钱都没赚到。

 

2006年9月11日 星期一 多云


时间{yt}{yt}地过去,一个月很快结束。我盘点了一下,这个月我的销售额是780块钱,利润是55块钱,算上我的各种开销,净亏一千五百多块。

我没有气馁,我知道客户关系的建立有一个过程,只要坚持下去,业务就会有好起来的那{yt}。

我真正的担心,是怕我坚持不了那么久,因为供我活动的资金太有限了。注册完建材经营部后,我总共只剩下两千多块钱的现金,{dy}个月就亏去一千五百多,剩下的这千把块钱还能供我亏多久?

所以我企盼着马上就有一笔大点儿的业务到来,好让我心里多一点儿底气。

 

2006年9月14日 星期四 多云


业务说来真的就来了。今天,一个工地给我打电话,找我要50圈2.5平方的电源线,但提出要欠半个月的款。

我算了一下,按他给我的价格我能赚一千多块,但近万元的进货款难住了我。我想找我的上游供货商帮我垫一下,给我半个月的账期,但供货商一口就拒绝了。

也难怪,且不说我和他们还没有打过交道,甚至我连个像样的办公场所都没有。也有建材老板提出到我公司去看一下,我坦率地告诉他,我那办公室不好看,我能让他信任的,只有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

当然,没几个人相信。

没有业务固然心烦,有业务而做不了,心里更烦。这段时间,小玉给了我很大的安慰,她时不时地打电话给我,有一次,她甚至请了假来陪我喝酒解闷。

我对小玉说:“生意这么难做,还不如继续回AT工地当民工。”

小玉说:“大哥,不到万不得已,你可千万别回去。既然当民工不是你的终点,那么有这么一次经历就够了。”

也是,一个人可以选择永远当民工,但不能选择反复当民工。
本文转自【迅雷雷论坛】
文章地址:http://www.xunleilei.com/bbs/viewthread.php?tid=775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发财日记-全中国最穷小伙子的发财日记(五)有现货的就是我“表哥” 阿里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