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油菜籽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 江明德---在平凡中感悟生命真谛,在 ...
2010年油菜籽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 [转贴 2010-04-15 08:56:50]   
菜籽油是我国城乡居民食用消费的主要品种之一,全年消费约占油脂总量的20%。回顾2009年国内菜油市场价格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国际市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年呈现小幅震荡,年底及岁末走高的行情。展望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好转,油脂需求也将进一步恢复,并且国家今年将继续实行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也将支撑国内油脂市场展现震荡偏强的走势。那么,以菜油上游产品油菜籽后市行情将如何演绎?这是眼下生产者和油脂行业所关心的焦点,对此,笔者就这方面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2009年油菜籽市场的回顾。

  2009年,安徽省芜湖县油菜籽交易历经45天的农企博弈,市场收购价格低开、稳步趋升,后期伴有跌宕回落的过程。从5月14日零星开秤到6月29日进入尾声,每50公斤油菜籽初级市场收购均价175元为农户出售的高峰期。在这交易过程中展现出农企对峙到国家托市价的公布,生产者与经营者达成共识,从而结束了收购拉锯仗的局面。

  2009年,油菜籽初级市场演绎了农企博弈、共识成交到彰显回落。

  (1)农企博弈

  5月14日,芜湖县油菜籽开镰收割,次日,初级市场挂牌每50公斤155元—160元,有价无市。5月19日,中间商及小型油脂加工企业开价160元—170元,农户视价无动于衷。5月25日,初级市场收购价普遍达到170元,经纪人到户价也同样170元,但交易清淡,而县周边火龙岗某国有粮食企业已出价175元,自开秤近10天入库仅2吨。

  (2)共识成交

  5月31日,横岗、红杨周桥等地区每50公斤收购价170元,而陶辛地区经纪人到户收价由前期170元调升到175元。此时,农户惜售心态开始减弱,经纪人由日收购不足千斤,进尔达到日入库在5吨以上。6月1日,县内经营企业已大部分将收购价提到175元,致使农户惜售心态防线被打破,从而掀起油菜籽出售高潮。同时,国家公布了油菜籽托市价每50公斤185元敞开收购。6月5日初级市场收购价维持在175元左右,而贸易商到经营企业库内调菜籽给价177—178元,水分控制在12%内。据了解县内农户商品菜籽已出售达60%。6月15日初级市场每50公斤收购价小幅趋升177—178元,个别企业达180元,但大部分企业仍维持在175元左右,贸易商上门调菜籽181.5元,周边担负托市收购的油脂企业到库价185元,含油38%,水杂13%。而据了解县内农户商品籽已出售达80%以上。

  (3)彰显回落

  6月22日,由于担负托市收购油脂企业执行国家油菜籽水分标准8%,杂质3%,水分每超0.5%,扣价0.3%,扣量0.75%,杂质每超0.5%,扣价0.75%,扣量0.75%,而经营企业所收的油菜籽水分一般均超2个以上百分点,油脂企业入库价因质量提高,价格较前期下降,因此,县内初级市场每50公斤油菜籽收购价172元左右,也较前期调低2—3元,贸易商上门调菜籽180元,调低1.5元,红杨周桥地区贸易商上门调菜籽仅为178元,调低收购价以维持中间经营商利益空间。6月29日,县内油菜籽收购进入尾声,每50公斤企业到库价维持在173—175元,经纪人到户价维持在172元左右。

  二、2010年油菜籽生产形势分析

  眼下,正值油菜籽由盛花期转入结角成熟阶段,从目前长势情况看:预测5月20日左右就可以陆续进入收割期,较正常年景大约推迟5—7天的时间,据笔者近日对芜湖县油菜产区及农技部门的调查反馈,2009/2010年油菜籽长势:一类苗约占35%,较上年同期的50%下降15%,二类苗约占35%,较上年同期40%下降5%;三类苗约占30%,较上年同期10%增长20%。然而,究其今年油菜一类、二类苗长势与去年同期同类型相比也相差较大。为何出现油菜长势明显反差于上年,分析成因:一是2009年油菜播种,移栽时遭遇恶劣天气的影响,特别是11月16日突如其来的35年未见的一场大雪,而此时正值油菜移栽,幼嫩小苗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由此造成油菜生长缓慢,菜苗生长受阻,缓苗期相对延长。二是2009年春节前出现持续低温多雨天气,光照不足,使油菜生长期再次受到侵害,三是2009年春节前后是油菜腊肥和蕾苔肥施用阶段,由于长期阴雨,追施肥不及时,再加上田间管理未到位,造成油菜后期生长脱肥。四是2010年3月8—9日突如其来的低温降雪,将正值抽苔的油菜茎杆压弯,次日凌晨气温降到-4℃,造成95%的油菜冻害,严重的主苔开裂死亡,同时造成油菜基部叶片大部分死亡,从而给油菜抽苔,一、二次分枝产生造成严重的伤害(二次分枝基本没有,分枝角果数较上年明显减少)。

  如前述低温阴雨及冻害的侵蚀,又使油菜抗逆性减弱,有可能再次加剧病害的发生。其因:一是冻害造成植株的伤害,给病菌侵入带来方便;二是田间湿度大,春节后气温升高,易诱发病害,三是近期仍低温阴雨,给正值开花、授粉结角的油菜影响很大,尤其是低温可能造成分段结实或角果脱落,由此,预测今年油菜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将有可能造成减产达20——30%,如后期仍持续低温阴雨,减产也将进一步扩大,对此,笔者对今年油菜籽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据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芜湖县油菜籽播种面积13.5万亩,较2009年14.1万亩,减少0.6万亩,减幅达4.25%。由此,笔者4月6日对我县陶辛镇油菜种植区域调查了五农户,2010年油菜面积均较上年减幅较大。如:陶辛镇马桥村胡门自然村胡昌华户,2010年油菜面积2.4亩,较上年4.4亩,减少2亩,减幅45.5%;奚之青户2010年油菜面积1.4亩,较上年3.4亩,减少2亩,减幅58.8%;马桥村团溪自然村芮道胜户,2010年油菜面积1.1亩较上年2.4亩,减少1.3亩,减幅54.2%;芮道江户,2010年油菜面积1.6亩,较上年3.2亩,减少50%;石桥村四房自然村奚根水户,2010年油菜面积4.1亩,较上年6.7亩,减少2.6亩,减幅38.8%。从五户调查了解到2010年油菜籽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首先,种油菜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务工,在家务农仅是老人和妇女,而种油菜亩投入大约在6——8个劳动日,种小麦仅在3——4个劳动日,同时种油菜到收割均是人工操作,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原始耕作方式,在油菜生产全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体力消耗极大,所以不少农户对种油菜而舍之。其次,生产者受利益驱动,受上年油菜籽市场价格的下降,据数据显示:2009年农民种油菜籽出售后亩均净盈利仅达到54.5元(含政策性亩补贴10元),较2008年亩均净盈利247.5元,亩净盈利减少193元,减幅达77.98%。三是国家实行对种油菜籽亩均补贴10元,但由于补贴额度明显小于种小麦和稻谷。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从而导致油菜籽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因此,笔者认为在我县区域内稳定和扩大油菜种植面积的根本出路在于普及油菜耕种到收割的机械化,当然,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潜在的作用。

  三、预测2010年国内油菜籽市场价格走势。

  从宏观角度回顾近几年国内油菜籽市场状况:2008年 油菜籽市场谁经营谁亏损,每50公斤开秤价250元,市场价高开高走,到库价{zg}达290元,进入7月20日后逐渐回落,直到当年9月中下旬跌入低谷仅为180元左右,10月份后国家启动油菜籽临储收购,即每50公斤收购价220元。以安徽市场四级菜油出厂价由创下新高2008年3月份的16000元/吨跌至到当年底8050元/吨,由此,2008年国内油脂企业出现全面亏损,有的亏损巨大。

  然而,2009年国储托市主导油菜籽市场,市场收购价经历着由低开高走到小幅回落的过程,年底及岁末震荡回升,即初级市场开秤价每50公斤155元,以至升到175元。当年6月1日国家公布继续在主产区对油菜籽实行临储收购,即每50公斤按185元敞开收购。由于价格杠杆的作用,国内商品菜籽将大部分收纳国储,而担负托市收购的油脂企业从国家委托收购中获得一定数额补贴,由此,油脂企业由上年亏损进而转入盈利,企业生机再现。

  那么,2010年国内油菜籽市场将如何演绎:综合各方面情况:预测2010年油菜籽市场将可能呈现复苏,其市场价格温和上扬的格局。

  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好转,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市场商品价格涨幅较快,尤其是大宗农产品价格达到历史的高点,而油脂的价格明显偏低,后市搏奕上涨也在情理之中,但也存在着利好,利空因素的交织,经分析:

  (一)利好因素

  1、政策支撑。

  2010年国家仍将继续对油菜籽收购实行临时收储政策。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产品生产稳定,市场稳定,必将支撑国内油脂市场继续维持震荡偏强的走势,但从目前形势看其托市价应该不会低于上年每50公斤185元的水平。

  2、总量减少。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009/2010年度全国油菜籽面积呈下降趋势。据美尔雅期货调查显示:预测2009/2010年全国油菜籽播种面积大致为9600万亩,较上年10800万亩,减少1200万亩,减幅达11.1%,安徽油菜面积预测969万亩,较上年1076万亩,减少107万亩,减幅达10%。湖北油菜面积预测1725万亩,较上年1830万亩减少105万亩,减幅达5.7%。同时,又因恶劣气候的影响,西南地区出现严重的旱情,而长江流域又持续低温阴雨,致使油菜籽单产较上年有一定幅度的减产,又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油菜籽产量约在1100——1150万吨,较上年减产幅度约在20%左右,以芜湖县为例单产减产幅度均在20——30%,如仍继续受恶劣气候的侵蚀,减产还在扩大。假设天公作美,后期天气转好,适宜油菜生长,但减产已成定局。据调查油菜籽在开花到结角期间适宜温度在20℃以上,而近期温度一般均在10℃左右,据气象预测4月14日我区域温度又将降至3——6℃,同时光照严重不足,这对油菜籽生长将又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由此,产生油菜籽总量减少,产不足需,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将推动油菜籽市场价格逐步走强,后期市场较为看好。

  3、成本上升。

  据数据显示:2009/2010年芜湖县油菜籽亩均成本投入565.5元,较上年498元,亩增加67.5元,增幅13.55%,其中:物化亩投入125.5元;生产费用投入80元;活劳动亩投入360元。生产成本增加主要反映在劳动力日工价60元,较上年50元,增加10元,按6个劳动日计算增加支出60元。由于生产成本的上升,也将潜在的提振油菜籽市场价格的上涨。

  4、进口菜籽减少

  国家自上年底对加拿大菜籽进口进行限制,必将减少国内市场上菜籽供应,据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进口菜籽下降在200万吨左右,较去年净减少进口达两成左右,因此,使得菜籽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它将推动价格逐步走高。

  (二)利空因素:

  1、全球大豆产量增长

  油脂品种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在菜籽供需可能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油脂油料供需情况。据有关资料显示:2009/2010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将较上一年度增产4500万吨,库存消费比提高至19.13%。达到历史较高水平,而国内受2008年以来实施的收储政策影响,油脂油料库存也相当充足,2008年国家共计收储国产大豆725万吨,除拍卖和国储转地储外,仍有500万吨以上国储大豆的库存。从进口方面来看,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中国已进口大豆1722万吨,同比增加14.5%。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3月供需状况月报,预测2008/2009年度我国豆油年度节余量高达129.5万吨,达到历史{zg}水平。

  由于全球大豆产量以及国内大豆、豆油库存大幅度的提高,在菜油、豆油市场价格相互交织下,必将对新产油菜籽市场价走强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2、国内菜油库存持续增长

  据数据显示:2008/2009年度国内菜油库存达到83.4万吨,而2009/2010年度库存更是达到了155万吨的高水平,如加上省、市及地方油储备已累计达到210万吨,高额菜油库存压力不容小视,也将加大了新产菜籽价格上涨的难度。

  综合上述情况:预测今年新产油菜籽收购价在国家政策不明朗时,其市场价格将呈现低开、振荡高走,即每50公斤开秤价约在185元上下浮动,中、后期将在200元之上徘徊,总之,国内油菜籽市场下半年将明显好于上半年,但涨幅有限,下跌不太成为可能。

  四、把握市场行情,适时规避经营风险

  眼下,油菜籽登场上市尚有近40天的时间,然而,由于今年受多种因素及气候的影响,油菜籽面积减少,单产下降,其油菜籽品质将明显差于上年,籽粒不饱满,含油量均不同程度地下降,总量供需呈现供不应求的格局,由此,将极有可能产生生产者持籽观望,待价而沽,粥少僧多,农企搏奕将呈现较往年更加激烈。据近日调查,农民对今年油菜籽每50公斤心理期望价在200元以上。从目前进口油菜籽到港价约在423.4美元/吨之间,预测下半年国际市场菜籽进口到港价可能徘徊在380——430美元/吨间运行,明显低于国内新产油菜籽 市场收购价,这主要受豆油、棕榈油存在上涨压力使得菜籽油上涨空间有限,但由于今年国内油菜籽产量下滑,未来油菜籽进口受限和抛储压力缓解,菜籽油价格将呈现振荡偏强的趋势。因此,笔者建议:生产者在油菜籽市场价较适宜时,就可以出售;经营者在制定油菜籽收购价时,要参照周边较大的油脂加工企业到库价,减去运输费用和合理的利润为当地油菜籽收购价,万不可抬高价格以至于高于能影响周边市场油脂加工企业的价格予以收购,这样企业要承担一定的经营风险,同时,在收购期间要密切注意市场动态、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务求在今年油菜籽经营中争创{zj0}经济效益。

我最近在玩和讯财经微博,很方便,很实用。
一句话,一张图,随时随地与我分享理财心得与亲历见闻。
点击以下链接xx,来和我一起玩吧!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年油菜籽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 江明德---在平凡中感悟生命真谛,在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