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上架长虹——写在京沪高速铁路济南黄河大桥合龙之际- 李嘉全- 职业 ...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黄河,向东一直奔流入海。在济南市境内,它的急奔之势已经衰减,缓缓流经一个叫西秦村的地方。夕阳西下,站在村旁的大堤上眺望,仍让人感到长河落日般的浑黄和苍茫。在这里,京沪高速铁路已经顺利跨越母亲河,向南延伸。
  京沪高铁济南黄河大桥全长5143.4米,包括主桥、北引桥和南引桥。大桥距上游济德高速公路杨庄大桥约3公里,距下游泺口铁路大桥约11公里。大桥主桥为四线高速铁路桥,主桥钢梁部分全长728米,结构形式为下承式、等高度、连续、刚性梁柔性拱。
  精兵强将齐聚黄河滩头
  2008年的元旦刚过,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桥梁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符昭星得到一个好消息:他们有了新的战场——京沪高铁。他内心充满了喜悦。因为他知道修建这条铁路的意义,他知道修建这条铁路是一种荣耀。虽然远在山城重庆,但他的心却早已飞到了齐鲁大地。
  中铁一局集团把京沪高铁黄河大桥的建设任务交给了符昭星。这个任务来的绝非偶然。因为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公司的专长就是修建大桥。公司成立50多年来,已经建成各类桥梁400余座,其中特大桥梁200余座,总长度达7万多米,在黄河上已经修建了18座大桥。可这一次与以往不同,黄河大桥主桥是四线高速铁路桥,上部结构采用五跨连续钢桁梁,钢桁梁上有三跨柔性加劲拱。主桥基础钻孔桩最深处达117米,{zd0}直径为2.5米,主墩承台混凝土用量为6000立方米,主桥刚桁梁用量达到2.5万吨。修桥人被济南黄河大桥主桥的磅礴气势所震撼,建造这么宏大的钢桁梁桥,在中铁一局集团的历史上是{dy}次。
  符昭星清楚修建这座大桥的难度,深知这副担子的重量。他挂帅担任了该项工程的工区经理。黄河水养育了他,黄河上的桥成就了他,只有倾尽全力在黄河上修好这座世界{yl}的高速铁路桥才无愧于母亲河啊!
  在母亲河的北岸,符昭星带着中铁一局集团京沪高铁土建二标十工区的职工落户了。他们在驻地挂上了闪亮的牌子,插上了迎风飘扬的彩旗。从接到任务开始,符昭星就在谋划组建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没想到刚刚进场,队伍还没成形,却出现了一个意外。
  大桥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主管全面工作的工区常务副经理李轩利累倒了。这个铁打的汉子靠打针吃药坚持在大桥工地上奔走。他要求同事封锁消息,但符昭星还是知道了。 “李轩利,你不要命了!”符昭星硬将李轩利从大桥工地上撤了下来。
  这个意外没有影响符昭星组建队伍的步伐。公司负责宜万铁路建设项目的项目经理祁润平赶到黄河大桥工地担任工区常务副经理,张凤翔从泸州工地赶来担任党总支书记,经验丰富的景兆德担任总工程师,牛志军、李克俭、曹耀雄、石伟、薛引锁、孟庆伟、安亚彬、刘波、刘煜、王增社等一批精兵强将都汇集到黄河大桥工地。队伍实力如此雄厚,可以看出这是一场硬仗。
  众将帅在黄河滩头摆开阵势,他们在短短的5.1公里线路上安排了1000余人的庞大队伍。其中管理和技术人员就有299人,调进与购买主要机械设备118台,其中钻机51台、混凝土罐车20台、40吨龙门吊3台、装载机8台、拌和站3个、汽车吊5台、浮吊3台、履带吊3台、液压振动桩捶1个、混凝土汽车泵1台、混凝土拖泵3台、布料机2台、发电机5台……
  上下齐心,合力攻坚,他们开始向一道道难关发起攻势。
  道道难关终为一马平川
  2009年春节,工地上的节日气氛很淡,大家都忙碌着,加班加点与时间赛跑,争取在汛期到来之前把水中墩抢出来。墩下承台施工作业的工人,依然在冒水作业,虽然有一台功率不小的抽水机不停地往外排钢板围堰内的水,但是工人的双脚还是站在几十厘米深的水中。那情、那景、那难、那险,真是一场人与自然的艰难搏斗。工程部部长何勇回忆说: “两个水中墩,必须抢在2009年夏季洪水到来之前建好。主河道内的3号墩、4号墩、5号墩作为主桥的一部分,在枯水期并不是水中墩,但汛期一来都变成水中墩了,同样需要抢时间修建。”当时,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快干!最终,他们在黄河汛期到来前,完成了既定目标。
  主桥的钢梁拼装计划于2008年11月开始,但由于各种不利因素,工程直到2009年3月才开始。可是,节点工期是定死的,怎么办?只能依靠科学分析和科学组织。
  景兆德作为大桥的总工程师介绍说,大桥主桥上部钢桁梁拼装按原设计方案是在黄河南岸进行。从设计思想来看,无懈可击,但考虑到实际因素,钢桁梁拼装从北岸开始的方案更为可行。针对这种情况,主桥的技术人员,不仅作出了科学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而且沿黄河上下游上百公里进行了水文资料调查,还到黄河上游的小浪底水库拿到了所需的黄河水文调查资料。
  2009年3月29日,在专家论证会上,他们用翔实的数据说服了与会各方,证明在黄河北岸拼装钢梁的可行性。{zh1},专家们同意了北岸拼装方案。主桥后来的施工证明了施工方案的合理性。景兆德说: “北岸拼装钢桁梁施工方案的实施,不仅保证了工期,而且节省了一套大型提升设备。”主桥钢桁梁拼装开始后,拼装一个14米的节间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而他们通过改进施工工艺,加上对人员和机械的科学组织,大大提高拼装效率。{zh1},他们拼装一个节间只需要3天。2008年4月18日济南黄河大桥开工以来,中铁一局集团桥梁公司通过科学创新和技术攻关,克服了水中大直径深水位桩基施工、大型钢板桩围堰施工和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等技术难题,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
  安全质量严把关
  在大桥的安全和质量方面,需要提及两个人,一位是安全质量总监陈勇斌,一位是副经理兼实验室主任王增社。
  黄河大桥施工工艺复杂,机械和人员非常集中,而且工期又相当紧,安全和质量的压力很大。原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最基本的保证,试验室就是把关的地方,凡是进入工地的材料,都要首先经过试验这一关。把守试验室这道关口的是王增社。虽说是一个工区的试验室,可王增社手下有一支近50人的庞大队伍。王增社说: “工地上原材料检验的工序繁多,频率高而且没有时间规律,上午来料上午检验,下午来料下午检验,就是深夜来了材料,我们也要做到随到随检。”对于工地材料和外加剂,他们的检验更加严格,几乎车车都要检,首先是眼检、手检,对每一车都做到前检后检、上检下检,中间的抽样出来检。他们严格卡控质量,目测不合格的产品,就在目测这一关卡下来。
  在黄河大桥工地,被他拒之门外的材料就有上百车,尽管遭遇了送礼、说情、威胁、恐吓等,但他没有让一车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工地的料库大门。上级领导说他是忠诚的卫士,外人说他是黑脸包公,他可不在意这些,他说别人叫什么都无所谓,一个代号而已,脸黑也没有什么,只要不给工程摸黑就行了。
  陈勇斌,1999年开始从事安全工作,拥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他把自己掌握的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事故案例分析等专业知识应用到工程的安全管理中。在他看来,安全工作在于预防,他强调安全培训的重要性。他对先后进场的18支队伍进行了岗前安全培训,讲明每一个危险源以及防范措施,让工人们心理有数,能够对危险源进行判断并防范。在每周的安全例会上,他用投影仪播放自己在工地上拍摄的各种安全隐患照片,并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以加强安全教育。
  大桥主桥钢梁拼装依靠一台360度全回转悬拼吊机,如果吊机停下来,所有的活就要停下。吊机吊装的杆件最重达60吨,悬在空中,稍有磕碰,后果严重。操纵这台吊机的是师敬瑞、史雄科师徒二人。自2009年4月黄河大桥主桥钢梁架设开始以来,师徒二人驾驶着360度全回转悬拼吊机配合拼装工人从大桥北岸一个节间一个节间架设到南岸。一年来,机器没有停歇,他们则轮流上阵,{yt}24小时,被他们一分为二,机器不停人就在。去年接到任务的时候,师徒二人就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他们交接班在吊机上,吃喝在吊机上,方便一下靠临时准备的小桶。在他们眼中,走出驾驶室就是浪费时间。
  墩身的外观质量是桥梁工程的门面,好的外观能体现出施工水平。主桥1号墩身浇筑时混凝土用量大,需要由第九拌和站和第十拌和站共同供应混凝土,第九拌和站试验室主任周刚锋和第十拌和站的试验室主任但唐进约定等拆模的时候,比一下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前期,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各种测定并试拌小样。一个是有8年丰富工作经验的老行家,一个是刚参加工作但是具有丰富混凝土知识的大学生,两人都在想尽一切办法使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达到{zh0}。
  墩身浇筑时,他们各自到搅拌站进行调试,3000立方米的混凝土需要混凝土运输车375辆,两人每一辆车都看,稍微有一点不合适,立即用对讲机下达指令,让混凝土达到{zj0}状态。经过30个小时的奋战,1号墩身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7天后拆模的时候,两位主任来到现场。随着模板一片片被拆下来,墩身露出真面目,1号墩身的外观质量不错,两个拌和站生产的混凝土质量都非常好。
  悠悠黄河水,绵延万里情。母亲河让建桥人魂牵梦萦,他们的歌谣也将在黄河岸边一直流传。

  压题照片为京沪高铁济南黄河大桥雄姿。 赖俊 摄
  本报记者 姜峰 本报通讯员 严佐魁 崔喜利
 

  • 谁在xx这篇文章
  • 个人名片 蒋先骅
  • 个人名片 郭冉
郑重声明:资讯 【母亲河上架长虹——写在京沪高速铁路济南黄河大桥合龙之际- 李嘉全- 职业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