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上自卫队综合补给舰的研制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海自的活动范围较为有限,对综合补给舰的需求也并不迫切,因此只装备了一艘"滨名"号补给油船,只能在海上对水面舰艇进行燃油补给,无食品、弹药等于货补给的能力,并不能算是一艘真正的综合补给舰。进入70年代后,随着日美军事同盟的进一步加强,日本开始担负起阻止苏联海军南下进入太平洋及保卫1000海里海上交通线安全的作战任务。这条航线的范围非常广阔,大体上包括关岛以西、菲律宾以北的西北太平洋的广阔海域。同时,日本海自的海上战略也由近海防御转变为远海防御,水面舰艇的活动区域一下子由原来的300海里向外延伸至1000海里以上,这对执行作战任务的水面舰艇的续航力及自持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时海自所装备的各型导弹驱逐舰{zd0}吨位虽已超过5000吨,但仍难以在如此长的航线上长时间进行持续作战,仅依靠本土基地和前进基地的补给已难以满足自卫舰队在远海的反潜、保交和护航作战,迫切需要综合补给舰来进行海上伴随补给。针对海自这种海上作战的实际需要,70年代中期,日本开始设计建造{dy}代综合补给舰“相模”号。
该舰由日立造舰公司舞鹤造舰厂建造,1977年9月28日开工,1978年9月4日下水,1979年3月30日服役。
“相模”号为短首楼舰型,通长甲板,桥楼设在中部稍后,驾驶室、舰员住舱设置在桥楼,桥楼下面是机舱,机舱前为泵舱。补给装置设在首楼和桥楼之间:燃油舱、桶装滑油舱、弹药舱设在前面:食品冷藏舱、备品舱设在尾部。燃油舱和弹药舱采取了严密的安全措施,弹药舱内安装了喷淋灭火装置、二氧化碳灭火装置及温度报警装置等,贮放导弹的舱内还安装有排气和降温装置。该舰可装载各种油料4700吨,固体货物400吨(包括粮食、蔬菜、弹药等),基本上可以满足5艘大中犁水面舰艇海上补给的需要。
舰桥至舰首部分是补给作业区,设有3个补给门架,共6个横向补给站。前后4个站为液货补给站,中间2个站为干货补给站,前面2个液货补给站只补给重油,后面2个液货补给站可补给重油和JP5燃油,两舷可同时进行补给作业。由于舰上的输油管口径较小,一个补给点为1艘水面舰艇加满油的时间长达1小时。考虑到安全因素,燃油和弹药不同时补给。
“相模”号采用作动筒恒张力补给装置。加油作业可在补给站上进行流量调节、紧急关阀等操作,补给作业安全可靠。补给时,由升降机把弹药箱或弹药托盘升到主甲板,将货物转到集结区,再用小车从集结区转送到补给站进行补给。用直升机传送弹药时要用叉车将弹药运到尾部平台。食品补给采用铝箱包装,几个箱子一组在高架索上传送。补给指挥工作在补给站附近集结区总显示台上进行。为防止海洋污染,舰上设有污油舱、油水分离器、污水废物处理装置、排放监控装置等防污设备。在舰桥前还有一部10吨起重机,用于锚泊时的弹药及粮食等物品的补给。
舰体后部设有一直升机起降平台,可以满足10吨级直升机的起降要求(如海上自卫队装备的HSS-2B直升机)。由于舰上没有机库,无法对直升机进行维护和保养,因此直升机不是常备的,需要时才上舰。由于HSS-2B直升机的载重量较大,可以外挂多种类型的固体货物,因此具有较强的垂直补给能力。直升机平台上还设有直升机空中悬停加油装置,直升机无需着舰即可在悬停状态完成加油作业。
“相模”号的动力装置为2台12DRV型大功率增压柴油机,{zd0}输出功率18500马力,双轴、双桨推进,{zd0}航速达到了22节,xx可以跟随作战舰艇进行快速机动。发动机舱设在舰体后部,既为货舱留出更多空间,又实现了从机舱上方排出的烟火不会飘至补给区,影响到补给作业。舰上的电子设备较少,只装了一些基本的航行、导航、通信设备,没有自卫武器系统,其海上安全要依靠其它作战舰艇来保证。
“相模”号舰长146米,舰宽19米,吃水7.3米,标准排水量5200吨,满载排水量11600吨,{zd0}装载能力5200吨,{zd0}航速22节,续航力9500海里/18节,舰员130人。
"相模"号虽然具备了较强的海上补给能力,但相对于80年代后日本海自的发展及远海作战的要求仍然差距较大,加上在舰体设计及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日本海自在建造完成首舰后并没有继续建造后续舰,而是开始了新型"十和田"级综合补给舰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