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广播在大众传媒中的优势浅析

无线广播在大众传媒中的优势浅析

2010-04-13 16:55:23 阅读8 评论0 字号:

无线广播在大众传媒中的优势浅析

 

无线广播作为大众传媒之一,是通过无线电波向外发送声音信号的一种传播工具。无线广播诞生一个多世纪以来,为人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直到现在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随着现代传媒的崛起和发展,无线广播也与其它媒体一样,在信息传递和受众分流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看上去无线广播似乎正日渐式微,但实际上,由于无线广播本身具有一些其它媒体无可比拟的特点,使得它在大众传媒中仍然独具优势,这也决定了它在大众传媒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一、无线广播接收方便,不易受时间空间限制

无线广播的接收终端就是收音机,因此只要你拥有一台收音机,便可以收听到广播信号,而且收音机便于携带,易于操作,大大方便了广大听众。与电视机相比,收音机接收广播信号时,并不需要架设高高的室外天线或者同轴电缆、数字机顶盒等外接设备。这种不受外接设备束缚的接收方式大大拓展了接收终端——收音机的使用空间。

日常生活中,无论你是在厨房里烧菜,还是在卫生间洗澡,也无论你是在阳台上浇花,还是在客厅里拖地,广播都可以相伴左右而不影响你手头的工作。收音机的小型化、多样化,使得它不但便于携带,而且用途广泛。我们常常见到早晨散步的老人手里拿着一台小收音机边走边听新闻,司机师傅开车听广播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收音机与手机的结合,更加方便了喜欢听广播的人们,只要购买一只那样型号的手机,便同时拥有了一台收音机。笔者还曾见过一种圆珠笔,笔的上端看上去与普通圆珠笔并无不同,但仔细看,就会发现笔帽是一台微型收音机,这种收音机没有内置的扬声器,只靠一个外接的耳机来收听节目。把圆珠笔插入上衣口袋,耳机塞入耳孔,就可以收听了。虽然频道并不多,但也基本可以满足一般听众的收听需要。这种个性化的设计,自然很受消费者的喜爱。

无线广播不像平面媒体那样需要通过你亲自阅读来获取信息,也不像电视、互联网那样需要你固定在一处,然后通过手眼耳并用来获取信息。广播是一种听觉媒介,只要你不失聪,就不会受到时间、空间和行为的限制。这正是无线广播的比较优势之所在。

二、无线广播受众广泛,感染力强

前文说过,广播是一种听觉媒介,它以有声语言为主要传播手段,诉诸于人的听觉。这是广播最根本的特点。人的声音不仅能说明事物、传达情感,而且还会因声情并茂而变得真实可信。音乐和音响的使用能够增加节目的现场感,声音通过耳膜作用于人的大脑,可以充分调动人的想象力,给听众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也正是广播的魅力之所在。由于广播声音实在而具体,特别容易撩拨人的心弦,煽动人的情绪,所以听众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说服、被教育、被感染。

广播与传统的印刷媒介相比,其受众更为广泛。印刷媒介通常以图文形式面向读者,它对受众的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要求相对较高。而广播可以使文化程度很低甚至不识字的人也能听得懂,所以广播媒体的受众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三岁顽童,层次显得十分多样。尤其在我国,文化教育事业还不甚发达,仍有很多文盲和半文盲,对这部分人来说,广播无疑是非常合适的媒体。

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即使除去教育因素,广播同电视、互联网比起来,其优势仍十分明显。由于无线广播的接收终端只是一台收音机,这比起电视机和电脑来,投资显然要小许多。无线广播的这一特点,为经济落后地区的受众提供了一个获取外界信息的良好渠道。

三、无线广播传输远、速度快、环节少,可无限扩容,是很重要的宣传工具

无线广播以无线发射的方式来传输广播信号,根据传输距离的远近可以选择使用长波广播、中波广播、短波广播、超短波广播等不同的波长。同时,无线广播还具有无需立杆架线,覆盖范围广,安装维护方便的特点。它的这些优点,使它具有了有线电视(广播)和互联网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而无线电波每秒30万公里的传播速度,更使得播出声音与听众听到声音几乎同步,让传统的印刷媒体望尘莫及。

我们知道,有线电视和有线广播要传输到更远的距离,不仅需要铺设光缆、电缆以及各种接续设备,而且为了在接收终端扩容,还必须在传输过程中将信号多次增益放大,这样做的结果势必造成噪音干扰或信号失真。而无线广播就省去了这许多中间环节,只要在无线信号覆盖范围以内,使用无数个音箱都可以接收,可以无限扩容。这就彻底解决了有线传输扩容难的问题。

无线广播自身具有的这些特点,使得它诞生后不久就成为各个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工具。二战期间,国际广播充分发挥了作用。不管是同盟国,还是轴心国,都把对外广播这个宣传工具用来为战争服务。各交战国不仅在海陆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并且在太空进行了一场广播战,所以对外广播也被称为“第四战线”。如今,我们国家已陆续开办了英、法、日、德、西等外语广播,为海外华人和其他国家了解中国国情,促进文化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广播节目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符合环保理念

任何节目都有一个采编、制作和播出的过程。在这一点上,广播节目与电视节目相比,其优势相当明显。

就拿节目录制来说,广播节目的采访工具就是一台简便小巧的采访机,其原理如同一台小型录音机。这种机器造价低,便于携带,对环境要求也不高。而用于录制电视节目的摄像机却不同,它不仅造价昂贵、体积大,不便于携带,而且往往还需要一些支架等辅助摄录器材。摄像与录音比起来,对现场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除了有声音要求之外,还需要有充足的光线等外界因素配合来完成。

从节目制作或剪辑这个角度来说,广播节目也简单得多。比如说同样一段新闻采访,因为广播节目只用录音,所以在剪辑过程中就可以很轻松地把被采访对象讲话过程中停顿过长的部分、口头禅以及“哼哼哈哈”等字句剪掉,从而使采访录音变得简洁流畅。电视新闻却不同,由于要顾及播出画面的连续性,所以就不能轻易将录音中的瑕疵部分一刀剪去,因为那样做会顾此失彼,造成画面跳跃,影响播出时的视觉效果。

从存储这个角度来说,同样一段制作好的新闻,一般来说,广播节目的文件要比电视节目文件小,所占用的磁盘空间也小。

从接收终端来说,那些从剃须刀、手电筒、儿童玩具里淘汰下来的旧电池,xx可以再次用于收音机,而且基本不会影响接收效果。这正是收听广播最为环保的地方。而看电视却不同,离开了交流电源,几乎就无法完成。更何况现在的电视机屏幕大,功耗也大,并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五、无线广播易于沟通互动,节目参与方便灵活

现在的广播节目非常注重与听众的互动沟通,一部电话、一部手机就可以让听众参与进来,这比起平面媒体来要快捷许多。而电视节目的参与和互动,一般又需要观众去现场进行录制,这相对来说就比较复杂。广播节目则不需要这样,它既避免了参与电视节目的一些麻烦,又避免了参与纸质媒体过程慢、周期长的弊端。

现在许多讲座类、服务类节目都设置了听众参与这个环节,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特别是近几年各地方广播电台开通的“行风在线”、“政务热线”、“民生热线”等电话连线类广播节目,直接在广大听众和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之间架起了一座空中沟通的桥梁,为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监督和推动作用。

上面是从听众参与节目这个角度来说的,从记者这个角度来讲,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一段“现场直播”。现在许多广播电台对一些突发事件或重大活动,都开通了记者连线。到了预定的时间,记者一个电话打进直播间,就可以让听众如临现场,跟着记者的声音去领略现场的气氛。这一点,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简便程度上,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甚至互联网都远不能及。

六、广播与互联网的结合,大大弥补了广播的缺陷和不足

对绝大多数听众来说,广播{zd0}的缺陷和不足在于信息保存性差,声音稍纵即逝,有些相对复杂点的内容,因无法重复收听和欣赏而变得不易理解。眼下,广播与互联网的结合,正在使这个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

现在许多广播电台都建立起了与自己节目相关联的网站。进入网站后,不仅可以在线收听,还可以查询以往播出过的节目并点击链接进行播放,这大大弥补了广播的不足。而且各广播网大都允许网民留言评论,这对于改进广播内容,提高节目质量都将大有帮助。

当然,每一种传媒都不是xx无缺的。广播与电视比起来,因为没有图像而显得不够直观;与纸媒比起来,因载体的不同而不能随时随地拿出来浏览欣赏。但正如本文分析的那样,广播的优势也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无线广播的这些独特优势,将使得它永葆活力,并将随着科技和制编播手段的提高而不断向前发展。

 

2010.4.13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无线广播在大众传媒中的优势浅析】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