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否定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巧妙否定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引导,在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肯定和否定的过程中,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在逐步形成。

肯定的话,表扬的话,孩子爱听,否定的话,如“不准……”,“不要……”,孩子就不爱听。语气坚定,措词激烈,频率过高的否定,内向的孩子容易形成封闭自卑的心理,外向的孩子容易产生抵抗情绪,久而久之,就会走向父母的对立面。

当必须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否定时,不妨尽可能先压一压,用其他方式引导说开去。让孩子从小感受到民主平等的氛围。

一,摆事实讲道理

{yt},齐华正急着赶一篇稿子,四岁的女儿让他一起搭积木。他停下笔,平静地与女儿一番问答式的对话。

“你买这桶积木多少钱?”

“爸爸的钱哪来的,是做事赚来的。”

“如果爸爸不做事,就没有钱,以后就不能给你买积木,也不能买你爱吃的棒棒糖和漂亮的溜冰鞋。”

“女儿乖,你先下去跟小朋友玩,等爸爸忙完再跟你玩。”女儿听了这些道理,拿着一桶积木找小朋友玩去了。

有的家长抱怨孩子“蛮不讲理”,那是家长没有形成讲理的习惯,如果平时家长与孩子相处太随意性,不从“理”路上去引导,关键时候当然不会买“理”的账。经常给孩子讲道理,形成以理服人的习惯,孩子就会认理。

二,借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并不持久,很多要求都是头脑中闪现出来的,目的性并不是很明确,如果大人能够借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那么不合理要求的风波很快就悄然平息。

鲍花的儿子是个男子汉气息十足的孩子,有一次儿子跟她上街,看到有个孩子在玩装塑料“子弹”的玩具枪,于是缠着鲍花买。鲍花知道射塑料“子弹”不安全,万一过失射中他人的眼鼻等要害部位,那就多事了。但是如果断然拒绝,可能会引起强强大哭大闹,在人来人往的街上弄出难堪来。于是鲍花假意答应下来,眼睛却看准了不远处卖风筝的小摊。

她径直朝小摊走去,一边看一边赞美风筝漂亮。老板让她给孩子买一个,说很多孩子都买着玩。鲍花用激将法问强强会不会放风筝,强强点头。挑选一个蜈蚣形的风筝之后,一路回家都没有提到要玩具枪。

当强强喜欢上放风筝时,他妈妈再给他讲用玩具枪的潜在凶险。

三,顺延孩子的话,让他自己否定

汪延有晨跑的习惯,儿子八岁的时候主动提出跟父亲晨跑,但只坚持了五天就借口说天太冷要睡懒觉。汪延没有当即否定天冷,而是反问他什么时候跑合适。女儿说春天,汪延借用诗句“春眠不觉晓……”说人到春天容易发困,更会懒得起床。女儿又说等到夏天,汪延说夏天天气炎热,坐在家里都出汗,何况出去跑步……

父亲没有简单反驳,而是顺延女儿的意思说下去,让女儿的借口不攻自破。父亲再说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和小故事,女儿想能了就起床跑步了。

大概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也将是讲求民主的。毕竟是环境塑造人。为了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我们大人不妨巧妙地否定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吧。



郑重声明:资讯 【巧妙否定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