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请再多一点儿责任感!_小贝壳_新浪博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晚上六点多,央视新闻频道播报了一则新闻“尖头西红柿其实是一次性注射xx超标所致”,然后就有播放了记者采访专家的视频,专家也解释是因为一次性注射太多的“生长xx”导致的尖头,对成人没有多大害处,但是对小孩儿的发育有不良影响!

     如果,仅仅是菜农说一说,那么我不以为奇,但是, 居然是央视,并且还有相关部门的专家,居然犯了一个科学常识性错误!

     在生物学上,“生长xx”与“生长素”不是同一概念!在高等动物和人体内具有促进生长作用的xx叫做生长xx,其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是由脑垂体分泌的,如果成年以前分泌不足会导致人身材矮小,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侏儒;而植物体内的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叫做生长素,其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这两个概念不能混淆,不能乱用!

     生长xx用于动物和人,促进生长发育,因为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不能口服,否则会被胃蛋白酶等一系列消化酶分解成氨基酸,失去它固有的作用,因此使用生长xx时应该注射!

     生长素,是最早被发现的植物xx,是由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产生的,生长素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生长,特别是细胞的伸长,对细胞分裂没有影响。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很多,与其浓度相关。最典型的应用是用生长素生产“无子番茄”,这就是利用了生长素能够子房及周围组织膨大的作用,常见的还有胡椒、西瓜、茄子、冬青、西葫芦和无花果等!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人们并不知道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并且科学家是从人尿中分离出了与生长素具有相似效应的物质——吲哚乙酸,后来荷兰科学家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吲哚乙酸,我们人和动物并不能消化吸收这个东西,因此才从泌尿系统排出来,这样才得以从尿中分离出这个东西。

     在古代,人们就有关于这方面应用的记载,例如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中“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生根。”这里对小便的应用就是利用了人尿中含有的生长素。

     我们每天吃的各种水果蔬菜都含有生长素,可是并不见有谁因为食用过多引起生长素大量积累而导致中毒的现象,由此可以推测,生长素xx可以通过正常代谢途径排出体外,并不会出现中毒的情况!

     请各位专家慎言!请央视再多一点责任感,不要把犯一些科学常识性的错误!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央视新闻——请再多一点儿责任感!_小贝壳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