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绵阳红十字中心血站人(上)_曹二哥哥_新浪博客

 让生命延续 让爱心传递

 

——绵阳红十字中心血站人

 

 

 

 

如果医生是白衣天使,那么负责为危重病人提供宝贵生命之源——血液的血站工作者便当之无愧的成为生命的"守护神"我们不会忘记呵护人类宝贵生命的那些白衣天使,更不应忘记这些以呵护广大群众的生命为己任的可敬可爱的血站工作者们。他们是忘我的一群、敬业的一群,他们是幕后的英雄,他们的贡献更令人敬佩。

几天的采访,记者一个最深的感受:绵阳红十字中心血站,一个承托生命的爱心平台,一个涌动着奉献热血的团队。他们用爱心和责任架起了生命的彩虹,演绎了一幕又一幕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 用拓荒牛的精神拓开一片新天地

 

19971月,市中心血站正式宣告成立。这个从原绵阳卫生防疫站分离出来的新生机构,发出面世的{dy}声嘹亮的歌喉时,就如一个先天不足的婴儿,困难重重:无房、无地、无钱,靠租赁在原防疫站2层破旧办公楼开展全市的采血供血工作。担负着绵阳500万人民供血任务。

当时的市血站,地处在城郊的石塘乡,血站的旁边就是一个猪圈,,几间破旧不堪的平房,拥挤不堪,严重影响血液质量和血液取送工作。而站内基础设备陈旧,技术手段落后,管理机制薄弱,。在这样不可思义的环境中,绵阳的血站人开始了他们血液的拓荒。当时的设备仅有台冰箱、显微镜等总价值几万血站投入运营的业务资金仅仅一万多元。面对重重困难。血站的员工们没有退缩,迎难而上,走上了艰苦创业、全面发展的振兴之路。

建站初,血站,几乎没有一名熟悉采供血相关业务的人员,工作如何开展?实现整体突破发展,人的素质是决定工作成效的关键。因此,只有始终把提高员工素质作为血站管理工作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于是,他们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开始分批出去进行业务培训学习,并把这项工作列为长期计划之中。

当时,还没有实行无偿献血机制,用血实行有偿,面临这样艰苦的条件和相当困难的经济状况,血站仍把社会效益作为{dy}标准,凡是不合条件的血一律不收,没有设备,他们用原始的手法,精心操作,再困难也要保证血液的质量。在当时,由于条件限制,不少地主出现用血血液反应不少,但是绵阳血站出站的血液基本上没有这样的情况。

由于在乡下,环境卫生不能保证,随时可能影响血液的质量。他们又搬到了剑南路的一小巷子里,这里还是几间简陋的平房,进出的交通很不方便。他们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现代化的也就是摩托车。

实行无偿献血后,为了打消群众对无偿血的顾虑,他们开始寻求新的思路来开展工作,分步实施推进无偿献血进程的计划。无偿献血难以开展,主要是群众对无偿献血的意义和作用缺乏理解,甚至有种种错误的认识。因此,血站领导班子首先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用他们的话来说,“作为一名在采供血机构工作的工作人员,如果自己都不献,还有什么资格向别人宣传呢?所以绵阳血站人以身作则,带头献血。”领导带头献血,{dy}个挽起衣袖的是血站的站长。

目前绵阳站已拥有数千平方米的采血大楼,整洁xx,固定设备几百万万元,万元以上设备50台件。性能先进的设备,为临床提供了安全的血液和优质服务,血站现可供去白全血、去白悬浮红细胞,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机采血小板等多种成份血。开展了RH因子测定,新生儿溶血病检测,疑难血型鉴定等输血技术服务。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播下爱的种子就会结出甜美的果实。靠着干部职工的努力,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特别是近两年,绵阳的无偿献血工作就实现了大转变。一是实现了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的转变;二是实现了政府指令性计划献血向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的转变;三是实现了献血量由200毫升向400毫升的转变;四是实现了临床输全血向成分输血的转变;五是实现了xxx献机采血小板向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的转变;六是实现了由城市献血向县(区)和周边工厂献血的转变。这些转变使绵阳市的无偿献血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对此,上级卫生部门和有关领导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市中心血站的干部职工们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赏。

 市中心血站市连续三次荣获“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血站先后被评为“模范集体”、“无偿献血先进单位”、“爱国拥军先进单位”、“文明单位”、“抗震救灾先进单位

 

二、 用辛勤和汗水换来了他人的生命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大地说太阳知道!

血液为什么这样红?绵阳人说绵阳血站人知道!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无偿献血这一新鲜事物知之甚少人们对献血,有些“谈血色变”。因此,促进我市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以保证医疗临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就成了摆在绵阳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面前的当务之急。血站人把血液事业当成一项神圣使命去完成。他们用事实、用业绩、用形象、用情感把血站凝聚成了一个生机勃勃、团结和谐的整体;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一串串充满爱心的足迹,为绵阳500多万人民的用血安全竭尽全力。

市中心血站的干部职工们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当别人领着家人漫步街头,享受假日购物休闲的快乐时,他们却长时间的守候在采血车上,采集着一袋又一袋生命之血

无论是赤日炎炎的酷暑,还是寒风刺骨的严冬,都能看到市血站的采血车和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为了保证我市的医疗用血,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有时早上出去,往往深夜才能回家。在晚餐时间吃午饭,在宵夜的时间吃晚餐,对他们来讲是司空见惯的事而这午餐晚餐,也就是普普通通的盒饭。

是什么信念在支撑着他们?是沉甸甸的责任。而这责任的基础,是浓浓的爱意。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求理解信任;他们不曾轰轰烈烈,惟有踏踏实实,这就是绵阳广大血液工作者的风采,他们的生活也因奉献而色彩斑斓。

20081月,气温凑降,一连下了7天的大雪,这是绵阳百年末遇的大雪,大多呆在家里或办公室以躲避严寒的侵袭。街头行人稀少,加之寒假已至,各大高校学生放假返,献血的市民寥寥无几。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全市的采血量骤然下降,献血人数不及往日的一半,而医院的患者却逐渐增多,医疗急救用血逐显紧张。然而,在这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冬日,绵阳市中心血站的全体干部职工却克服重重困难,加倍努力的工作着。体采科4个采血组20余名工作人员不畏严寒,在大雪纷飞中每天奔赴城区、江油、盐亭、三台、梓潼等采血点,用自己热情、周到的服务,温暖无数无偿献血者的心。其他各业务科室和行政后勤人员也准时到岗,严把检验、成分制备、血液出库、运输等质量关,为医疗急救用血提供安全血液。

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一些群众不理解“又不是自己的亲戚朋友急着用血,何必这么认真这么辛苦呢”;有时,家里人也不理解,怨气冲冲,“没日没夜,没早没晚,没上班下班,图什么呢?”不管人们怎么说,家人怎么怨,市中心血站干部职工们的信念始终不改,那就是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换来他人的生命。  绵阳在取消政府指令性计划献血后,献血人数不仅没有减,反而增,平均每天街头采集血液从12多人次到130多人次,双休日和节假日更是火爆,每天单辆采血车160220人次,最多{yt}达465人次,经常出现排长队等候献血的动人情景。

 血站的工作人员,恪尽职守,坚守岗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敬业奉献之歌。

 2008923日傍晚,结束了{yt}繁忙工作的血站办公大楼,在幕色中显得格外静谧。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寂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一位宫外孕破裂大出血的孕妇已进入DIC早期,急需2000ml新鲜血液,但这位孕妇却是极其稀少的Rh()B型血。

时间就是生命,放下电话的{dy}时间,血品科值班人员立即向站领导、总值班汇报了情况,总值班立即对各科工作进行了安排,刚刚回家的体采科8名工作人员15分钟内全部赶到血站,分头查找、联系血源,准备物品。采集2000ml全血需要联系献血者58人,在体采科查找血源的同时,车队安排的两辆采血车已等候一旁,随时准备出发。

 Rh()B血,又称“稀有血型”,在人群中的比例仅3Rh()B型血就更少。经过紧张的查找,可以采集的血源仅5人,而且还处在全市不同的地方。经分析确定{zj0}路线后,8名采血工作人员分乘两辆采血车,立即出发,分别到江油、游仙及城区高水、青义镇、203家属区、长虹电源厂家属区等献血者住地采集血液。当献血者知道是紧急救治患者急需血液时,5位市民都慷慨的伸出胳膊,捐献出400ml鲜血。晚上11点,两辆采血车行驶120公里左右,带着5位热心市民捐献的2000ml血液驶回血站。

早已等候在血站的检验科、成分科工作人员立即对血液进行检测和制备。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悄然过去,工作在紧张有序中进行,为了患者能尽快用上救命的血液,工作人员忘记了疲劳和饥饿。当{zh1}一项检测工作完成,发出检测报告时,已是次日凌晨2点。血品科值班人员立即对合格的血液进行出入库,并交到等候待命的车队送血人员手中,及时送往医院。此时已是第二天凌晨6点多。所有工作人员只能在科室稍事休息,9点钟又投入到当天紧张的工作中。

《献血法》颁布实施10年来,全站干部职工牺牲了双休日和节假日,每年加班加点达百多个工作日,天天上街、下工厂设立流动采血点,临床用血充足、安全

涓涓的血液带着热心市民的爱心、带着绵阳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对生命的承诺流进了患者的体内,濒危的患者得救了。共同的努力、共同的付出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生命之歌”。

 

 

 

 

 

 

 

三、 科技牢筑血液安全大堤

 

血液,生命的源泉。血站,神圣的殿堂。“血站人”常年与“血”打交道,做着人命关天的工作。他们说“血液拯救生命,责任重如泰山,我们如履薄冰,哪能丝毫马虎,必须精益求精”。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血液质量是血站工作的生命线,仅仅倾注爱心、知识、才干和热忱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高度责任感。”市中心血站站长郭晓明如是说。

来到绵阳中心血站参观,让记者想不到的是,这里聚集国内甚至国际上{jd0}的设备。在硬件建设上已经跨入了国内血站系统先进行列。

现代化高科技设备的应用,为血液的安全筑起了一道道防火墙。总造价200多万元的全自动酶免检测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出血液中的艾滋病、梅毒等7项指标,检测分析准确率大幅提高。现代化的高科技设备的运用,为血液质量检测安上了“火眼金睛”。整体冷库、专用试剂冰箱、低温操作台等设备,让血液在制备及出入库过程中,始终处于冷链状态下进行。血细胞分离机、半自动生化仪等设备的应用,提高了采血效率。几年来,血站已累计投入500多万元用于设备更新,技术装备水平在四川省处于{lx1}地位

在软件上:强化职工质量意识,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建立了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从采血、制备、储存、检验、运输全过程监控。2006年,卫生部颁布了《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为全面加强和规范血站质量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新颁布的各项操作规程,绵阳血站先后制定了300余项规范的工作流程。

首先,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和操作过程,新修订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百余条,并制定了覆盖血站工作全程的201次操作规程,并严格照章执行。同时,其工作全程实现了计算机联网管理,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血液质量。该站现有采血车3,外出采血和街头采血车全部配备了笔记本电脑,防止了冒名顶替,把住了献血间隔和不适合献血者。他们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对采集的每一份血液标本分别用不同的人员,用不同厂家生产的试剂进行两次全项检验,其检验项目无一漏检。该站全部使用有生产单位名称,有批准文号,在有效期内的一次性注射器和采血器材,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采集血液,并按照卫生部要求,定期对血站采集的全血和分离的成份血,购进的原辅材料,血站的关键设备工艺流程进行严格监测,保证了血液的质量及输血安全。对检验合格的血液进行包装、入库、保存、核对、运输等工作每个环节均有详细记录,每份血液档案都按照国家规定保存10年,甚至更长,确保质量记录可追溯。此外,还严把物品采购关,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卫生用品,严格实行索证制度,证照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许采购。在医疗废物的管理上,该站对废物的收集、贮藏、运送、销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并详细记录,严防污染发生,现代化的检测设备,科学的检测手段,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为血液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血站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使血站采供血业务向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迈进。同时,进一步强化各级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分科室抓重点,分清责任,明确目标,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血液质量的提高进一步保障了血液安全,有效杜绝了血源性疾病的发生,保证了献血者和用血者的安全。十多年年来,绵阳市中心血站未出现一次质量问题,无一例输血纠纷发生,这是该站始终严把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的必然结果。

20081月,站血液检测(筛查)实验室通过了卫生部专家组对实施《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督导

 200812月,绵阳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参加了由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年度质量考核活动,此次质量考核活动,站实验室以99.5分的优异成绩获得“优秀”。名列全省前矛。绵阳血站继2007年来第二次参加四川省疾控中心组织的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年度质量考核活动,并连续两年获得“优秀”。。

20071229,国际输血界知名专家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shanhua博士、Schreiber博士来到绵阳血站原来绵阳血站开展的科研项目《逆转录病毒在献血者中的流行病学研究Ⅱ期》是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合作研究的。该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对输血安全工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开始这国际血液xx专家不相信一个内地的小血站有这能力。便随着科研项目的进行,血液泰斗们不得不服绵阳血站的同行。他们高度重视,专程来绵阳就《逆转录病毒在献血者中的流行病学研究Ⅱ》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并进行学术交流。前来的还有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首席专家王憬惺教授以及北京市血液中心、广西省血液中心等多家采供血机构的专家和领导。专家们对绵阳血站的科室设置、专业人员构成、设施设备、业务工作开展、科研教学等基本情况作了详细查看和调研,并就血液采集、检测、分离、储存与供应、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血站良好的基本条件、扎实的工作作风、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及站领导班子对血液质量、安全的高度重视,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200841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科研教学基地授牌仪式在绵阳市中心血站一楼大厅隆重举行,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输血协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市卫生局的领导和血站全体干部职工出席了授牌仪式。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郑忠伟所长和绵阳市中心血站站长郭晓明分别代表双方单位并签订合作协议,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书记肖小璞亲自为绵阳市中心血站授牌。这标志绵阳血站的科技水平已跃上新的高度

几年来,血站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工作人员学习最前沿的技术。先后选派处出进修学习培训,每年邀请血液xx专家来站指导工作。通过学习培训,一批检验、成分制备、质量控制等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如今,血站的业务已拓展到了产前免疫血清学检查、新生儿溶血病不规则抗体筛查、自体干细胞采集和血浆置换等方面。

20074月,血站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这标志着血站质量管理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7925,“采供血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在绵阳市中心血站举行,来自绵阳各行各业,有机关干部,有老师,有军人,还有大学生。知识竞赛一改过度的专业化,将采供血法律法规知识用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显得生动活泼。这竞赛吸引了不少观众,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不少人来观看竞赛后成为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其实这样的血液法规方面的知识竞赛在绵阳血站是经常开展的。正是这种形式多样的活动,让血液新科技渗入了血站每个员工的心里。正是这样,多年来,绵阳血站未发生一例不合格血液漏检而导致的责任事故。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记绵阳红十字中心血站人(上)_曹二哥哥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