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201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计划安排意见_法界龙女_新浪博客



2010
年农业和农村经济计划安排意见

 







 

一、2009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一号文件精神,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年实现{dy}产业增加值250.46亿元,增长3.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82.5元,增长9.3%。

(一)从农业生产来看:主要农产品保持了稳定发展和增产势头。一是种植业生产进展顺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94.7万亩,增加31万亩。粮食总产456.2万吨,连续六年实现增产。花生总产80.23万吨;蔬菜总产568.9万吨;水果总产178.4万吨;烤烟种植面积22万亩,产量4.8万吨。二是林业生产势头良好。全市新造林30.9万亩,新建农田林网18.7万亩,完善农田林网29万亩;绿色通道完成720公里;义务植树1420万株。三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畜牧业生产在疫情形势严峻、畜禽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等不利情况下,仍然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年生猪出栏量达到515万头,增长8.3%,存栏量361.2万头;肉蛋奶总产量可达103.4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畜牧业实现产值130亿元。四是水产业稳步发展。全年产量11.9万吨,增长4.98%。

(二)从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上看:产业化、组织化、集约化进程明显加快。一是农业产业化xxxx保持稳定发展。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1777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xxxx达到389家,其中{gjj}3家、省级27家。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稳定发展。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1868个,入社成员300多万人,吸引带动农户113万户,年经营服务总收入259亿元。三是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扎实推进。累计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360万亩,其中市级87.9万亩。四是农产品品牌创建步伐加快。新认证绿色食品109个、有机食品47个和无公害农产品6个,“三品”认证累计达到466个。

(三)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看:一是加强应急工程建设,夺取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针对冬春严重旱情,全市积极应对、科学调配水源,共投入抗旱资金8059万元,抗旱浇灌面积244.7万亩,解决了10.2万人的饮水困难。二是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取得显著成绩。完成了299座的加固任务,超年度计划9座,同时做好了剩余23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前期工作。三是民生水利建设步伐加快。新增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42.25万人,超额完成了市政府确定的年内新增自来水人口42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的任务目标。全年累计投入资金11.1亿元,建成各类工程5469处,扩大、改善、恢复灌溉面积81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4.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43.3万亩。四是农村可再生能源工作步入良性发展阶段。新增用户沼气4.8万户,累计达到35.6万户,总户数和产气量均为全省{dy}位。五是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稳步提高。新增农机动力23万千瓦,总动力达到794万千瓦,农业机械总值达到42亿元。

(四)从惠农政策落实来看:一是支农投入不断加大。全年争取农业项目102个,省以上扶持资金51518.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4255万元,省资金27263.9万元。累计发放种粮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6.3亿元,同比增加1.4亿元。良种补贴范围扩大,实现了玉米、水稻良种补贴全覆盖。二是百万农户致富工程深入实施。新增参与致富工程农户25万户,发展致富项目19.4万个,技术培训18.3万户,发布致富信息1.1万条,参与致富工程的农户户均增收2600元。三是劳务输出工作力度加大。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3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7万人。

(五)从农民收入及社会稳定来看:在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带动下,农民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扎实推进,农村社会稳定发展。

尽管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但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二是农民增收仍面临压力,种粮比较效益仍然偏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较大,农民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扩大农村居民消费任务艰巨。

二、2010年预期目标和工作重点

主要任务目标:{dy}产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4%和9%。粮食总产455万吨,花生80万吨,水果180万吨,蔬菜590万吨,烤烟2.1万吨。肉蛋奶总产106万吨;畜牧业产值实现135亿元,增长3.8%,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森林面积达到636万亩,覆盖率达到30%。水产品产量12万吨,产值11亿元。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确保在2013年年底前全部解决我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扩大灌溉面积31.5万亩,改善恢复灌溉面积53.2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4.8万亩,除涝面积26.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1.2万亩,治理河道555.3公里。新增农村户用沼气4万户,沼气服务网点100个。农机总动力达到820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81%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2万人,组织培训农村劳动力8万人次。

(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稳步提高产业化水平。立足我市农业生产实际,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和品牌产品,增强我市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继续加大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优势特色基地的扶持。抓好优质粮食基地项目建设,提高优质粮食生产比重;加快优质畜牧养殖基地建设进程,促进畜牧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深入开展有机花生示范项目、有机蔬菜推进计划、果茶精品示范工程和科技推广工程,加快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进程,培育更多的“瓜菜之乡”、“果茶之乡”、“中药材之乡”等,以特色带动面上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大力发展农业xxxx,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加大对农业xxxx的财政扶持,支持农业xxxx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引导和扶持中小农业xxxx做大做强,增强带动能力。鼓励引导和支持xxxx、中介经济合作组织与基地农户建立更为紧密的连接机制,促进共同发展。

(二)强化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落实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贴以及能繁母猪、良种奶牛补贴和花生补贴等惠农政策,确保及时发放到户。继续加大地方财政向农业的倾斜扶持力度,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坚持基本农田80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000万亩、粮食总产380万吨“三条底线”不动摇,着力做大做强粮食产业,确保粮食安全。抓住国家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的机遇,加快环保养猪推广步伐,大力发展食草畜禽,突出壮xx牛业,重点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养殖,搞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强化基地建设,稳定棉花、花生生产。积极促进农业、畜牧、林果基地建设,重点扩大优质、无公害、高效益农产品的生产,不断增加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

(三)加强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完善水利骨干框架。继续把提高农村群众饮水质量作为重点,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加快实施东调续建工程,争取上半年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列入扩内需项目的16座中型和剩余23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做好大型水库安全鉴定工作,力争及早列入新一轮除险加固规划。不断加大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二是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政府投入为引导,群众投入为主体”的投融资新机制,突出抓好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做到集中治理、成片建设、彻底治理,努力夯实农村水利基础。三是加强水土保持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继续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办法,有效遏制新的水土流失;进一步探索完善民营水保,加强现有水土流失治理。四是毫不放松地抓好防汛抗旱工作,{zd0}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五是做好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维护库区移民的切身利益。六是加大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支持和财政投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的能力。

(四)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基础上,突出各县区的区位特点和比较优势,努力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格局。依托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产业链长的大企业、大项目。切实搞好规划,加快小城镇和中心村规划建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创新体制机制,扩展城市发展空间,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五)突出合作组织规范提高,健全完善农村服务体系。提高对农村供销社、信用社、专业合作社和农村邮政物流“四大载体”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建设,使其上联xxxx,左右联接供销社、信用社、农村邮政物流,下联农民,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农村经济计划

指标名称

单位

2009年实际

2010年

计划

增长(%)

一、产量

 

 

 

 

粮食

万吨

456.2

455

-

棉花

万吨

1.33

1.3

-

花生

万吨

80.23

80

-

烤烟

万吨

4.8

2.1

-

肉蛋奶

万吨

103.4

106

2.5

水产品

万吨

11.9

12

0.8

 新增造林面积

万亩

30.9

22

-

二、播种面积

 

 

 

 

粮食

万亩

1094.7

1095

-

棉花

万亩

15

15

-

烤烟

万亩

22

14

-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临沂市201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计划安排意见_法界龙女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