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表、气表(脉冲式)不准确的原因_白衣渡江_百度空间
1、脉冲式远传水、电、气表的技术实现

所谓脉冲式远传表具是指可以把水、电、气三种消耗品的用量用脉冲数量量化并输出的表具,其用量与脉冲数量应具有等比的关系。

目前常用表具实现脉冲远传有三种方式:干簧管式、霍尔元件式、光电开关式。其中干簧管因其无源特性在水、气表中应用较多。有些燃气表采用霍尔式,或许是为了避免出现小概率的电火花,毕竟从概念上看也比干簧管要安全一点。光电开关则在电表中广泛应用,这应该是电表本身有源的优势,又具有电气上隔离的效果。从严格意义上说,干簧管式并不能称做脉冲式,因为它本身只是一个结点,输出的是通断状态,不是真正电气意义上的有源脉冲。只是它结合采集终端提供的电源才构成了有源脉冲,暂且也用脉冲式来称呼它吧。

2、脉冲式远传水、电、气表的工作原理

脉冲式表具的准确性指其用量与脉冲数量在等比关系上的准确度。而用量指表具本身示值区所示用量。这里不讨论实际用量与示值间的计量误差。

目前的电表多是电子式,本身具有很高的精度,输出脉冲可由表具内部的电子元件保证,没有机械振动,加之脉冲分辨率高(有些高达3200imp),脉冲波形规范(有足够陡的上升和下降沿),脉宽稳定(>80ms),故而其等比关系最为准确。即使在上电掉电的瞬间有单个误差脉冲出现,对3200imp的分辨率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故此不再分析其误差源。

气表主要是靠气体流过表具内部的橡皮膜引起膜体运动,推动曲柄摇杆机构转动,进而由一系列变比齿轮驱动表盘转动。由于曲柄摇杆机构先天具有死点的不足,所以采用两块皮膜驱动,相当于汽车的双汽缸。多数气表在转盘某个字轮上安装磁钢,在相应传感部位放置干簧管或霍尔元件。当字轮旋转一周,磁钢正好经过一次,传感元件输出一个脉冲。磁钢安装在0.01的字轮上,则一个脉冲相当于0.1立方米的用气量。

水表由水流驱动水表中的磁珠转动,带动一系列变比齿轮机构驱动表盘转动。和气表类似,水表也通过在某个字轮上安装磁钢,相应的传感部位安装干簧管输出脉冲信号。其脉冲数与磁钢所在字轮的位置相对应。


3、脉冲式远传水、气表的误差源

脉冲式水、气表的误差源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种是计量对象本身不稳定导致脉冲数与表具示值不成等比关系。一种是传感元件自身特性导致脉冲数与表具示值不成等比关系。

计量对象本身不稳定是由水、气作为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其压力、流量甚至流向不稳定所导致的。在许多实际应用中水、气在管道中很难达到层流模式,而这是液压或气压驱动的理想模式。水、气在管道中主要呈现的是湍流模式,这在启闭阀门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水、气可能在管道、表具腔体内振荡,同时这种振荡通过传动机构传递给磁钢。其传递过程由表具传动机构的机械特性和传动比决定。如果磁钢此时恰好位于传感器的临界位置,就可能导致传感器输出与水、气振荡频率相对应的误差脉冲。在实践中,水的振荡现象比气表现得更为明显,其振荡幅度也比气要高,故水表的误差率比气表要高。

传感元件自身特性也可以导致误差脉冲的出现。干簧管和继电器相同,都是以磁能驱动弹性体运动使触点吸合或放开,而弹性体(没有理想刚体)在接触瞬间都会有抖动现象,在它达到xx接触导通之前,会有大量接触断开再接触的状态出现,它具有频率高,持续时间短的特点。霍尔元件由于没有机械部分,故不存在抖动现象。但由于磁场的场强不均匀,磁钢与霍尔元件的位置关系,仍有可能产生类似抖动现象的高频误差脉冲,只是概率更小而已。

基于上述单个传感器的误差源分析,已有双传感器表具出现,此处不再多述。

这才是好贴!

关于计量对象本身的误差:只要采用双传感器件,就不难解决!早期的感应式电能表(尤其是无止逆装置的三相电能表)就会出现转盘反转现象,当时就是采用双光电器件,判断两个脉冲的发生次第关系,很容易实现转动方向的判别,估计楼主说到的双传感器件就是这种东西!

关于传感器件自身因为抖动形成的误差:我这里介绍一个电能表脉冲计数中的成功例子。

对电能表脉冲计数,在脉冲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空间电磁波干扰,它将导致脉冲输出线上出现高频率的脉冲,形成误计。这时我们在系统设计中,必须做到两点:其一,严禁在传递过程中,设计脉冲整形电路,避免把干扰脉冲形成一个规范的输入脉冲;其二,根据电能表的{zd0}允许电流,可以计算出两个正常脉冲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在输出{zd0}电流时),如果脉冲时间间隔小于这个时间间隔值,必然是干扰脉冲,可以舍弃。

根据这个例子,在水表、气表中,也必然存在一个最快转速与最小脉冲间隔问题;这样就可以xx高频抖动的影响了!

由于笔者从未做过水表、气表的集抄系统,也许说外行话了!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另:水表、气表的脉冲传输线比较长,难道没有空间电磁波干扰问题吗?很是怀疑!用双绞线?
采用干簧管或者霍尔器件,需要使用磁钢,他们会增加转动的阻尼,难道不会影响表具的计量精度吗?

其实使用干簧管与霍尔器件,不需电源是假的!因为开关信号的读取,是需要电源的;信号的传输更需要电源!那为什麽不用光电器件呢?至少它基本没有阻尼!

水表、气表的集抄系统,电源的一致性问题是{zd0}的问题!在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今天,不能排除人为破坏的可能性!这个问题是如何考虑的?采用UPS不是办法,断电时间如何设计呢?

笔者个人认为:在电源一致性问题解决之前,这个系统设计是有缺陷的!

三表集抄最早发展的就是脉冲式采集方式,如今这种方式仍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它确实有许多误差因素,但解决方法也在不断完善。我记得最早的采集终端是见脉冲就计,其准确度可想而知。当时人们对表具脉冲传感器的了解还不深。在表具脉冲化的过程中还有行业隔离的问题。除了电表,水、气表厂家主要xx的是机械部分,对电气接口的了解在当时是不成熟的。甚至现在,一些水、气脉冲式表具的说明书上还根本见不到关于传感器接口的电气规范。这也是我为什么在首帖把电表的脉冲形式叙述得比较详细的原因。

从误差源分析到两位大侠提供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得出脉冲式表具是一种实用、价廉、可操作性强的表具。如果在采集终端上作充分准备,是可以避免绝大多数的误计的。它虽然不能保证计数与示值的{bfb}等比关系,却可以在低成本条件下达到人们可以接受的精度范围。之所以说它不能保证计数与示值的{bfb}等比关系,一是空间电磁干扰对计数的影响还研究不够,二是它本身是个开环系统。

关于隔离,有电气隔离和机械隔离两种。事实上磁钢和干簧管或霍尔元件就是电气隔离形式,只是它通过磁隔离而非光隔离。它们还做到了机械隔离。对煤气表来说,字轮与传感器两者都是与煤气介质隔离的,所以不存在防爆问题(劣质品除外)。湿式水表主要做到水密封,这一点水表厂家已经做得很好了。

在我最初从事集抄工作时,也考虑过反射式光电采样。这种技术也非常成熟,可以说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在电表测试时也用它来计电表的转盘转数。影响它广泛使用的原因主要是成本和使用环境。这种传感器比干簧管成本要高出几个数量级,在各种表具上安装也会使表具厂家的生产工艺发生很大变化。水、气表的工作环境对电气设备来说比较恶劣,煤气表外围有灰尘和油烟,水表则有灰尘和水。它们对光的影响非常大,要做到长期无维护的状态,必须把它们置于全密闭环境,做到这一点,xxx上是不划算的。另外,它仍旧是个开环系统。
笔者习惯时时整理思路:首先记录下我们欠下的债务:电源一致性问题还没有理想的解决方案!

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是楼主提出的“一是空间电磁干扰对计数的影响还研究不够,二是它本身是个开环系统。”注意这里的空间电磁干扰问题不是指通信的干扰问题,而是脉冲传输过程的空间电磁干扰问题!

在电能表的集抄系统中,一般不采用脉冲整形电路!主要避免把干扰脉冲整形成标准脉冲形式,切断控制链,软件处理就无能为力了!在软件处理过程中,可以玩的花样很多!这里主要应用的资源是CPU占用时间,占用时间越长,抗干扰能力就越强!极端的情况就是“脉冲全过程监督”!如果加上掉电检测,应该可以比GE公司更进一步,把“每次停送电一个脉冲的误差”也xx掉!当然在硬件设计过程,也要尽可能提供更好的环境,例如传输线要短,避开高频信号线,增加高频电容......等等。

如果采用分线制脉冲采集传输就不好了!

在计数累加过程,显然应该采用余数保留法,避免截断误差与舍入误差!对存储环境要考虑存储器的寿命,这时一个很容易忽略的问题!

总体设计中不要给自己留余地,一定要求表具示值与计数{jd1}一致!在多功能电能表设计时,由于感应式电能表的计度器与LED(或液晶)显示并存,而且更可怕的是这种误差是永远性质的累计误差,一旦出现,将严重影响用户对产品的信任!不允许的!

电源处理是一个关键,往往电源剧烈波动,会导致数据混乱!故产品经历GB6548的脉冲群试验是必须的!多功能电能表很多就是“栽”在这个试验上!生产过程中要设计好试验手段,调节电源波动频率,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

解决完这些问题,就基本解决了数据通信前的精度问题了!

实现闭环比较困难!现在所谓的直读式仪表与电能表经历的所谓“触摸式”采样,就是闭环的例子!这样做成本将是一个大问题!实践证明,开环处理也是可以的。目前国内电能表采样大多采用开环处理,没有听说太多的精度问题!

关于误差认可问题:现在已经经历了多年运行考验,电子式电能表的脉冲计数得到全面认可,因为它的精度远远高于感应式电能表精度!原来的感应式电能表误差很大,尤其是轴承油问题,造成电力部门巨大的经济损失(负误差)。我不知道水表、气表能否实现电子式,如果可能就将推动水、气计量的巨大革命!估计现在的机械式表具误差也小不了!


郑重声明:资讯 【水表、气表(脉冲式)不准确的原因_白衣渡江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