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体验数学--luckyajing的blog

创设情境  体验数学

 

武汉市汉阳区铁桥小学   何 晶

【设计说明】:

《0的认识》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dy}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内容。教材先通过三幅画展示一只可爱的小猴逐次把2只桃吃光的过程来说明0可以表示没有的含义;再利用直尺图说明0的另一个含义──起点;然后教学0的写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教科书第29页的内容和练习四的第1、2题(如下图):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5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学生对“0”已有初步的感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在这节课中我力求体现: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联系生活使学生乐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会学。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新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这些没有提炼为数学知识,特别是对“0”表示起点的含义,知之甚少,所以这是一个难点。一年级学生以无意识注意为主,对生活中有趣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所以我力求从生活实例引入,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0”,从而知道“0”不仅表示“什么也没有”并且还有“起点”的含义。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0的认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2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整洁地书写“0”;

3、经历观察与实践活动,体验0在生活中的含义,培养学生想象力、探究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理解0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0的两种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头饰、卷尺、直尺

学生准备:数字卡片、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找找花儿后面的数:1    3 、3    5 、2    4

2、猜硬币个数激趣,知道“0”可以表示没有:

① 同学们,这是什么(出示一个储蓄罐),它有什么用?(存钱)

② 你能猜到老师罐里装着几个硬币吗?可用数字几表示?

③ 师一个硬币也不放进去,让学生猜。

④ 当一个硬币也没有,你认为可以用什么表示?(学生答:用0表示)

⑤ 小结:当一个硬币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0”跟1、2、3……一样也是一个数,在这里表示一个硬币也没有。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0”这个新朋友,学习有关“0”的一些知识。(板书:0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揭示{dy}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1)创设情境,理解含义

① 小朋友们,今天何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呢? (出示小猴子)

② 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当小猴遇上2个桃,猜猜会发生什么事呢?

③ 吃掉一个还剩几个?用数字几表示?请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④ 小猴把2个桃都吃了后,盘子里还有几个桃?用几表示?

   ⑤ 请举相应的数字卡片。有吗?(举起空白卡片)

⑥ 生小结:什么也没有用“0”表示。师板书:什么也没有(注有拼音)

(2)发散思维,巩固含义。

① 老师竖起1根手指,问:用几表示?竖起2根手指,问:用几表示?手握成拳头,问:用几表示?

② 我一根手指也没有竖起来,这时我指头的个数可以用0表示。谁能帮我把盒子里的铅笔变为“0”?

③ 那么,你能想办法使文具盒里的文具变为“0”吗?

④ 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数字“0”呢?(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⑤ 生汇报。师出示资料:请你们找找数字“0”。(比赛时0:0表示一球未进或一分未得;电子称上一个物体也没有放,指针指向0;温度计可以表示0摄氏度;火箭起飞时,xxx数到0时发射;计算器上……)

 

 

 

 

2、揭示第二种含义——0还可以表示起点。

(1) 创设情境,引起认知冲突:

① 哆啦A梦与史努比参加跳远比赛,请你来当裁判。

② 谁会赢呢?为什么?(见图1)

③ 如果从0开始比赛,以这条红线为起点,你认为谁赢了?(见图2)

④ 在这里0表示什么呢?(见图3)

 

 

 

 

 

(图1)             (图2)               (图3)

(2) 认识尺:

① 直尺上的0在哪里?(在在1的前面,直尺的最前面。)

② 看看0在几的前面?0的后面还跟着谁呢?

③ 请你读一读尺上的数字,你有什么发现?

④ 小结:直尺上从“0”开始,往后数越来越大,离“0”越来越远,用直尺测量时,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这时的0表示起点。

(3)实践活动:

① 请两位学生现场立定跳远,请全班学生当裁判。体验从0开始跳的重要。

② 小结:0不但能表示没有,还能表示起点。

3、学习0的写法。

① 请你说说0像什么?(鸡蛋)它有什么特点?

② 那么怎样写好0呢?课件演示写法。

③ 师边总结边示范,学生书空。(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笔写成。注意0要封住口,要写得长而圆,要圆滑,没有棱角)

④ 学生写0,指名演板并评价。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说一说:(课件演示)看图说出相应的数

 

 

 

2、数一数:(练习四的第1题)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3、比一比:(用手势回答)0○1  2○4  3○4  5○4  3○0  2○0

4、排一排:(练习四的第3题)操作活动,给0—5排队(请带了头饰的学生上台,头饰上写有0-5)。鼓励有不同的排法(可从左往右,也可从右往左排)。

5、猜一猜:师手中握有一些枣,让学生猜是几,再提示学生是比他猜的大,还是小,然后再猜,直到猜对为至。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好朋友“0”,当遇到什么情况的时候它会出现呀?当数字们一起排队的时候,它要排在哪呀?

2、拓展:你能用0说一句话吗? 

3、延伸:我今年25岁,再过5年就30岁,请问“30”后面的“0”去掉行吗?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趣味美。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无意识的观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但我觉得有意的生活体验和积累更有必要。关因此,在课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感受生活的机会。

【片断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咱们比比谁的反应快,找找花儿后面藏着几。

(生兴趣高昂,十分惊喜,纷纷争先恐后地回答,师播放课件,并用课件中的掌声予以肯定。)

…………

师:看这是什么?

生1:小猪。

生2:小猪储蓄罐。

师:它有什么作用?

生1:我知道,可以帮我们存钱。

生2:我见过的,可以把它肚子里的钱拿出来买需要的东西。

生3:它能帮助我们节约用钱……

师:你们说得真好!猜猜这个储蓄罐里可能有几枚硬币?

(大家兴致勃勃,你一言,我一语纷纷猜测。)

师:当一个硬币也没有,你认为可以用什么表示?(揭示课题)

…………

【反思】:一朵朵可爱的小花,色彩鲜艳,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的目光,老师提问:“花儿后面藏着几?”学生十分欣喜,纷纷猜测,在这种生活情景中,学生既复习了数的顺序,为后面学习“0”及其顺序作了铺垫,又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趣味美。从比赛按一定顺序找花儿后的数,到猜一猜的游戏情景揭示课题,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学生身临现实情景,兴趣盎然,毫无倦意。

【片断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师:你能想办法使文具盒里的文具变为“0”吗?

(学生动作迅速地将自己文具盒里的文具拿出来。)

生1:(得意地)老师我能把我桌面上的物品变为“0”!

生2:(受生1的启发)我能把我口袋里的物品变为“0”!(急忙掏出口袋中的物品)

…………

师:大家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数字“0”呢?

生1:电话机上,还有遥控器上。

生2:汽车牌,还有门牌上有“0”。

生3:我们用的钱上也有“0”呢!

师:我也收集了一些数字“0”的资料,看看吧!(出示课件)

…………

师:下面就来个现场比试,请两位学生立定跳远,全班学生当裁判。

【反思】:在发散思维,巩固含义部分,我先让学生将文具盒里的文具变为“0”,让学生体验“0”表示“什么没有”,学生十分积极,个别学生还提出自己不同的想像,达到了活学活用的目的,接着我再让学生自己尝试找生活中的“0”。学生想到很多,但有的“0”并不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然后我利用课件显示生活中常见的图片,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体验神舟飞船上天时,xxx的情景,明确0可以表示起点,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在学习了“0”的第二种含义后,进行一次跳远比赛,让学生体验到从“0”开始,以“0”为起点的重要性。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美。

孩子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游戏,因此在教学中我重在激趣,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美。本节课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设计游戏的练习如:猜一猜,教师手中的枣子个数;排一排,请带头饰的学生做游戏(头饰上写有数字0—5),让学生给小动物“排队”;用手势表示数的大小,学生用手势表示。既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又把学习的气氛推向高潮。

【片断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师:我的手中握有一些小枣,请你猜猜是几?

生1:2!

师:小了!

生2:5

师:大了!

生3:4

师:猜中了!

【反思】: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zj0}环境,把数学知识“蕴藏”在生活常见的游戏中,无疑是让学生乐学、爱学的{zj0}途径。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猜我手中的小枣个数,既让学生掌握了数的顺序,又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美。遗憾的是,如果我继续跟学生做游戏,当我手中一个枣也没有时,请学生猜一猜,当学生猜出是“0”的时候,就更能体会,“0”表示什么也没有的含义了。

【片断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师:你说一句有数字“0”的话吗?

生1:今天是9月20日。

生2:我家的电话号码是84870197。

生3:妈妈买回3个苹果,我吃了3个,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

…………

师:我今年25岁,再过5年就30岁,请问“30”后面的“0”去掉行吗?

生1:(急忙站起来)不行,去掉了那你不就只有3岁了!(全班大笑)

【反思】: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个体生来是有探究和创造的本能的。学完本节课后,对于“0”的探索并没有结束,说一句有数字“0”的话,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以老师的年龄作比,问“30”后面的“0”能否去掉,延伸了知识。学生会因为数学学习而感受生活、感受数学内在的魅力。

  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愿望、热情,在学习态度上则表现为积极主动。创设情境,能使积极的数学情感趋于持久和稳定,形成良性循环。只有{zd0}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郑重声明:资讯 【创设情境体验数学--luckyajing的blo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