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超高压线路上首次实现直升机带电作业(组图) - 王博的日志- 网易博客

武汉超高压线路上首次实现直升机带电作业(组图)

2010-04-14 11:32:12 阅读5 评论0 字号:

核心提示:4月12日,在武汉市蔡甸区柏林镇郊,在,一名线路维修工人乘坐在直升机在两座50万伏的超高压线路的铁塔间完成一系列的带电作业。这一瞬间标志着我国直升机带电作业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

武汉超高压线路上首次实现直升机带电作业(组图) - 王博 - 恋爱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男人...

直升机悬停在50万伏高压线旁,线路工更换支撑高压线的间隔棒。李少文/CFP

武汉超高压线路上首次实现直升机带电作业(组图) - 王博 - 恋爱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男人...

直升机在高空“穿针引线”。

武汉超高压线路上首次实现直升机带电作业(组图) - 王博 - 恋爱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男人...
工人带电作业。

武汉超高压线路上首次实现直升机带电作业(组图) - 王博 - 恋爱为什么受伤的总是男人...
工人身穿特制屏蔽服

武汉晚报4月13日报道 4月12日下午2时许,在武汉市蔡甸区柏林镇郊,在两座50万伏的超高压线路的铁塔间,一名线路维修工人乘坐在一驾直升机起落架的平台上,升于60米高空。工人随着直升机穿行高压线间,抓住没有停电的50万伏的高压线,完成一系列的带电作业。

这一瞬间标志着我国直升机带电作业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

这项“科技杂技”的演练者是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公司的线路工,已准备了4个月。昨天在演练现场,包括本报在内及新华社等十余家媒体见证这一精心动魄的场面。

当天下午2时许,伴随着一阵“突突”的马达声,一架蓝白相间的小型直升机盘旋高压铁塔的上空。在直升机起落架上,事先已架设了一个平台,一名线路工系着保险绳,悬坐在平台的边缘。直升机飞抵高压线上空,以逆风方向停在最外层一股50万伏的高压线边。

随后,直升机慢慢向高压线靠近,最终要让线路工人直接抓住50万伏的高压线。随着距离越来越近,线路工右手先拿出一根金属接触棒伸向高压线。金属棒尚未接触到高压电线,棒和线之间突然由一条闪亮的电弧相连,并伴随着“噼里啪啦”的放电声音。就在地面观摩人员的惊呼声中,直升机进一步拖着线路工,让工人几乎xxx靠近高压线。线路工左手同时拿出一个金属夹挂在高压线上。

看到这一幕,地面上的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副总工程师李豫,却长舒一口气,“这时,工人和直升机已经安全,进入了和高压线相同的电位,可以作业了”。

在工人抓到高压线后,直升机几乎悬停不动,以微调的状态,方便工人抓住高压线完成一系列的作业。在高空中,线路工首先更换了支撑高压线的间隔棒。完成规定的作业后,线路工拿起金属接触棒再次直接搭在高压线上,然后取下此前挂上去的金属夹。直升机并没有迅速飞离高压线,而是缓缓移动。线路工的接触棒也慢慢移离50万伏的高压线,在和高压线拉开的过程中,接触棒和线之间再次出现一条闪亮的电弧。在放电数秒后,直升机最终飞离高压线。

接下来,直升机载着线路工人,以相同的步骤演练其他多项作业,包括在高压线上安装标志球,包扎受损的高压线,为其“打补丁”等多项工作。

直升机两根电线间悬停

工人机下“穿针引线”

在昨天的演练中,线路维修工人在直升机的拖载下,首次成功完成了两相电线之间的带电作业,这也是世界公认最难的带电作业。在目前,只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掌握。

为何最难?从演练示意图上可以看出,飞行员载着线路工,就是在危险的高压电环境里,完成“绣花针”的功夫。图表显示,两边最外端的电线之间的距离是23米,直升机机翼展开8米多。而机翼与高压线之间的至少要保持5米的安全间距,直升机能够活动的范围也就数米范围内,而且不能有任何闪失。如果操作失控,机翼打通了两相高压线之间的通道,立刻引起电线短路,引发电网跳闸事故。

在现场,直升机先载着线路工飞离高压线,然后盘旋至铁塔最顶部驾设的两根地线的上空,选择正中的区域缓缓下落。在靠近最中间一根高压线时,直升机作出调整,即让线路工能抓住高压线,还要防止直升机机翼不能和相邻的高压线太近。在接近中间一股高压线的那一刻,强烈的电弧再次闪起。但直升机仍然慢慢按近线路,按着先前的步骤,再次完成了更换高线上的间隔棒等工作。

昨天下午,直升机载着两名线路工人,总共14次接近高压线,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完成了在安装标志球、修复受损线路等一系列线路维护工作。

少停一条50万伏线

多给一座县城供电

为何采取直升机载人方式,研究实施带电作业检修?据了解,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公司维护的50万伏线路属国家电网电办输送的骨干通道,线路跨越湖泊沼泽,所处地势条件复杂。其中,三峡电外送线路全部从山区穿越,75%的线路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大山。

电力专家介绍,运用传统带电检修方法,大量时间都消耗在将工人送达现场和工位的过程中,而利用直升机进行带电作业,可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昨天,电力部门现场统计,通过直升机载人更换高压线上的间隔棒,人工方式{yt}最多换30个,在直升机的帮助下,则可达到300个。

此外,相对于传统作业方法,完成相同的工作量,直升机作业投入的人力更少,使作业人员暴露在强电场的时间更短,因此,引发人身电力伤害事故的可能性也比传统作业更小。

不停电完成检修,还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副总工程师李豫介绍,停一条50万伏的线路,相当于少给一座县城供电。线路停运检修,还会使电网的安全可靠性下降。

直升机飞行员系租用

由于直升机带电作业目前只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里,昨天,参与演练的直升机和飞行员是通过上海中瑞通用航空公司租借。抵达现场的该公司总经理张保空也曾经是一位飞行员,他向记者介绍,参与带电作业的直升机和普通直升机不同,经过特殊制造,经历了高电压试验,一架价值在200万美金。目前,在世界上能驾驶这种直升机,在带电高压线间的飞行作业的驾驶员,总数不超过几十个,此类飞行员最快的培训周期也在6-8年。

空中方位词说得最多

昨天,湖北超高压输变电公司负责人面对凯旋返回地面的带电工,骄傲地称他们是供电系统的“特种xx”。

昨天参与演练的带电工杜涛已有10年的带电作业经历,上机前,他身着一套银色的屏蔽服,并戴着头盔。这种衣服掺有金属材料,可让强大电流从外层衣物通过,而不经过人体。而且带电工的资质每年都需考试,有高血压及心脏病者均不能成为带电工。

昨天参与演练的带电工,除了上述上条件外,还需要一定的外语水平。由于驾驶员租借自国外,杜涛坐在平台上,需用英语通过耳机与驾驶员交流。在空中,他和驾驶员说得最多的是方位词。

(本文来源:汉网-武汉晚报 )



引文来源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武汉超高压线路上首次实现直升机带电作业(组图) - 王博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