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插队---§8-3(原创小说连载)

——上午的话题中,谈及的主要是M32的要求。罗基林对此满口答应。他表示林达一定会在各方面满足客户的要求,为此,接下来是大量的投入,从而让客户相信林达的决心和信心。

 

由于俞月庞和西林华的身份,客人们更多的是向他们提问,尽管得到的回答并不能使客人满意。刘冬青和章金益基本上处于旁听,偶尔从侧面作些提醒和补充。

时过正午,刘冬青感到肚子饿得咕咕叫,他和章金益交换了感受。罗基林几次提醒客人,是不是该用午餐了,可客人们仍谈兴正浓。柳一汇小声说:“老外早上九点钟才吃的早餐,全是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现在当然不饿,而我们早餐吃的只是稀饭馒头加咸菜,而且一大清早就吃了。”

罗基林看出了苗头,打电话让计小齐找后勤部送些吃的来。二十分钟后,牛倌送来了一堆汉堡和水果。罗基林请客人们自便,史先生表示不要客气,谁饿谁就吃点,可以边吃边谈,或者干脆休息一会儿。刘冬青知道这就是午餐了,示意章金益和柳一汇动手。三人立刻拿汉堡吃起来。接着,西林华、俞月庞和张佳也加入了吃汉堡的行列,只有罗基林表现出绅士风度,饿肚陪老外。

休息期间,史先生告诉罗基林,这次来的两位专家是总部亲自选派的,都不是工会分子,让他尽管放心。刘冬青在一旁听了好奇,问史先生:“什么是‘工会分子’?”

先生解释道:“在美国的企业中,有着‘工会’这样一些自发的群众组织,代表着员工的利益,其成员就是所谓的‘工会分子’。”

“那么,‘工会分子’与我们这次技术交流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们罗总知道。这次我们和林达合作如果成功的话,势必会大大减少美国本土上工厂的产量,这便意味着会有一定程度上的裁员。”

“哦,我明白了!所以工会会进行干涉。”

“对,他们的成员遍及各个部门,千方百计反对这次合作,或加以阻挠,给合作设置人为障碍。比如产品部的会修改图纸技术要求,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加大产品加工的难度;质量部的又会在验收上更加苛刻,只要有一条拒收的理由,就不会让样品顺利进来。正因为如此,总部才派人来帮助你们解决问题,早日上马。所以,你们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不要有所顾忌;反倒是没有问题提,他们无法完成总部的任务。”

罗基林对刘冬青说:“这下明白了吧!待会儿就可以把你准备的交流资料拿出来。”

下午,正式的技术交流开始。俞月庞请假出去。除两位中方翻译外,每人都拿到一份刘冬青准备的交流资料,而M32方面懂中文的只有史先生,所以其他三位只好听史先生介绍。

作为罗基林指定的林达主要发言人,刘冬青详细介绍了样品试制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导致的必然结果,这种几乎是单件生产的方式,不可能在批量生产中重演。

“我们没法按照批量生产的方式去试制样品,没有合适的CNC设备,只能借用制作模具的加工中心,集中完成F样品半成品加工。既不经济,效率又低,没有专用工装,很难保证重复性;我们目前还没有高精度无心磨床,来解决产品的终磨精度,同时还没有气动量仪,来确认加工精度,只能在扭簧比较仪上人工检测,不但效率低,而且人为因素大。但是,这一切都会解决。我们已经开始对加工装备和测试手段的选用进行了考察。我们会在批量生产中采取自己的方法,用合适的CNC进行车和铣的分别加工,会采用高精度无心磨床和气动量仪,加上圆度仪和粗糙度仪对圆柱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抽检,最终是可以达到客户要求的。”

刘冬青趁史先生翻译之际,喝了点水,然后继续侃侃而谈:

“问题是,我们提出的批量生产工艺思路对不对?如果对,我认为就没有必要去纠缠样品试制的方式。我非常赞赏温德福先生对产品批量生产时装备的描述,这与大家拿到的资料上我们的计划是基本一致的,这说明我们对此达到了共识。对样品试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但会设法解决,尽快使样品通过认可,而且更应该区分,哪些是必然延续到批量生产并且将影响批量生产的共性问题,哪些只是由于装备不同而产生的个性问题。我们应该注重前者,有问题就提出交流,并在今后的试制中,得到更多的体会和经验,从而避免在批量生产中重蹈覆辙。”

接下来,双方就林达提出的意见展开讨论。史先生和柳一汇在双方之间不断地翻译,张佳偶尔也与客人作些交谈。遇到某个专业词汇,柳一汇实在翻不出来,就请史先生帮助,直到表达出正确的英文意思,老外们都点头同意,有时弄得大家开怀大笑,气氛十分融洽。

扬先生表示,目前他看到的三种样品实物和测试报告,如果不存在大的测量系统误差的话,应该说基本可以接受,他觉得这些样品比起他在美国国内装配线上看到的要好得多。

温德福先生也表示很高兴地看到林达方面认同他的意见,并且已经有了书面计划和三套工艺方案,这是他没有料到的。他认为,林达的工艺方案虽然均不同于其他国家F产品的生产厂,但有它们各自的优点,尤其是‘在中国组建生产线,应符合中国采购的特点’这一观点,难能可贵。至于林达提出的问题,他们将在明天作一次认真的讨论,然后正式答复;实在不能答复的,他们将在回国后向有关方面了解,再给予答复。

{dy}天的会谈结束,双方都感到非常满意。林达公司的人送走了客人,又回到了会议室。在下班前,大家抓紧时间总结今天会谈内容。罗基林布置任务:一、由柳一汇通过集团商务部把三种F样品发出;二、针对专家组的答复,由刘冬青、章金益现场消化理解;三、由西林华整理记录,{zh1}形成会谈纪要,并报告给已回到美国的董事长罗基秋。

由于刘冬青唱了主角,西林华一脸的不高兴,一下午几乎没说一句话,现在罗总又给他派了个这么出力不露脸、还要面对董事长的活儿,更加不快,于是说了句:“罗总,明天我请假去医院,整理记录的事,你还是另外安排吧!”说完,悻悻地离开了。

刘冬青说:“罗总,记录的事,我来吧!”

罗基林点点头后,又摇摇头,跟着走出去。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第二次插队---§8-3(原创小说连载)】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