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报讯(学生记者 赵嘉妮/文 商艳凯/图)4月9日晚,国际知名学者、丹麦奥尔堡大学陈哲教授做客“90周年校庆•90名家讲坛”,与哈工大学子共同探讨了作为可再生新能源之一的风能的开发和利用。从公元前的风帆动力、到16世纪的荷兰大风车、再到现如今的风能发电,陈哲教授带着学子们一起领略了风能的魅力、功力与潜力。
本次讲座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庆工作办公室主办,共青团哈尔滨工业大学委员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承办。主讲嘉宾陈哲教授现任职于丹麦奥尔堡大学能源学院,是国际风力发电技术、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微电网技术等领域知名专家,我国“丹中能源领域合作项目”专家,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电工学科”海外评审专家。
20世纪70年代,影响世界的能源危机爆发,能源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全人类的面前。目前,以石油为主的有限不可再生能源,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成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争夺的目标,石油战争持续上演。面对如此紧张的能源局势,可再生资源日益成为世界主要能源之一。“风能其实并不是新能源”,陈哲教授介绍说,早在公元前3000年,人类就开始利用风能,作为帆船的动力。公元前2000年,人类就开始利用风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行农业劳作,比如磨稻谷。16世纪,荷兰人建起了xx的荷兰大风车,从而更好的利用风能。直到上世纪,人们早已熟悉地使用风能在农田泵水、磨面。而二战之后,人们开始更多的使用在当时价钱比较便宜的石油资源,风能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直到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大量消耗,产生的环境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能源需求却急速上升。因此,人们开始重新看待风力资源,特别在风力发电等方面。
陈哲教授谈到,理想能源应该是可持续的、清洁高效的、可靠的、价格合理的以及高质量的。而可再生资源一直被视为比较理想的资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等。其中的风力发电在近些年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从上世纪80年代,丹麦、挪威等欧洲国家已经开始大量使用风力发电。直至现在,风力发电机的装机数在欧洲保持每年20%到30%的速度在增长。而在风力发电基础较为薄弱的亚洲,累计装机数预计在2013年能够赶上甚至超越欧洲。但是风能不像传统能源,它是一种不可控制的、间歇性的资源。这就要求将其接入的电网足够坚强。而伴随着“智能电网”的提出,风力发电的技术难关正一个一个被攻破,造价便宜、建造速度快、技术的日趋成熟等优势已经将风力发电推上了世界能源舞台上不可替代的位置。
风能利用的前景更是一片光明。据陈哲教授介绍,风能开发的先驱挪威正在研制10MW的悬浮式风力发电机,同时欧盟已经提出“超级大电网”计划和“20-20-20”能源计划——欧盟国家有责任到2020年时,将二氧化碳排放量从1990年的水平减少20%,使得能源使用量减少20%并且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提升到总数的20%,其中风能占很大比例。到2030年,欧盟计划海上风力发电与陆地风力发电各占百分之五十。美国提出了“Green Power Super Highway”的新概念,计划到2030年风力发电占到总发电量20%的份额。中国也提出了“空中三峡”的构想,其中将在中国新疆、内蒙古、东北、山东等地建设多个大型风力发电场,计划在2020年之前风力发电达到120GW。
活动现场
陈哲教授作报告
陈哲教授为“90名家讲坛”题词
陈哲教授与学子交流
- [2010-4-12]
- [组图][2010-4-12]
- [组图][2010-4-12]
- [组图][2010-4-9]
- [图文][2010-4-9]
- [图文][2010-4-8]
- [2010-4-7]
- [2010-4-6]
- [2010-4-2]
- [组图][20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