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智能电网 未来10年的重大机会_风行者_新浪博客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电力需求将长期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国用电需求将达到7.7万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将达到16亿千瓦左右,均为现有水平的2倍以上。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动汽车、智能设备、智能家电、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等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只有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才能满足客户对供电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互动化需求,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比如,可以为客户提供实时电价和用电信息,引导客户合理用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用电优化、能效诊断等增值服务;可以为今后电动汽车、智能家电的使用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产业政策与规划

 

国际上来看,美国智能电网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目前主要是智能电表的研发和应用。美国发展智能电网面临的九大问题在于:新技术的风险;缺乏统一标准;成本回收风险;商业化应用;电网企业激励;电网监管;通讯安全;对低收入人群电费影响;缺乏对智能电网发展整个图景的清晰阐述。电监会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吴疆表示,美国政府推动新能源技术革命的重点方向,主要是在发电与用电环节,而对于智能电网,则主要着眼于通过加强需求侧管理以进一步提高用电环节能效。美国“智能电网”战略并不包括输电网,并不急于进行大规模实质性的建设投资,而且明确约束过度增加老百姓的经济压力,投入的主要是针对技术研发环节的小规模引导资金,总体上态度审慎。

  反观国网的主张则是,2010年前,完成发展规划的制订,开展关键技术设备研发和试点工作;到2015年,在关键技术和设备上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到2020年,全面建成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未免显得有点急迫。

 

根据国家电网公布的智能电网规划:


  2009-2010年是规划试点阶段,xx特高压。在此期间实际上智能电网的规划并不会产生大量新增投资,企业新订单和市场热点仍将继续以特高压为主。

  2010-2015年是全面建设阶段,特高压仍将是重点,电网自动化市场启动,二次设备看好。在此期间将继续大力建设特高压,在特高压骨干电网初现规模的基础上,电网自动化的市场将启动,二次设备将出现巨大市场,输电网自动化控制和一体化调度系统会是市场热点。

  2016-2020年是xx提升阶段,智能电表看好。在此期间特高压骨干电网已形成规模,输电网智能化工作已初见成效,智能配电网建设快速发展,此时用户侧的智能用电的条件已经具备,智能电表将大面积普及。

 

国网人士介绍,发电领域投资重点是风电、光伏并网以及储能项目;输电领域投资重点是安全监控;变电领域投资重点是智能化变电站;配电领域投资重点是储能技术、电动汽车充电和配电自动化;用电领域投资重点是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调度领域投资重点是一体化智能调度体系。

 

从产业链层面看,智能电网与普通电网一样,依次分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6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将应用大量的新技术,电网的升级改造无疑将惠及分布在这6个环节上的不同行业,给他们带来发展的新机遇。按国泰君安分析师王稹的测算,2020年中国电网年均投资为3927~4516亿元(计及特高压)。

 

重点投资方向

 

特高压是主旋律,中期xx电网自动化,长期xx智能电表。

 

特高压交流线路的设备需求和线路长度以及变电容量有关。交流特高压变压器方面,国内仅有特变、天威、西变三家公司具有xx自主生产能力;组合电气GIS方面,国内也仅有平高电气、新东北电气、西高、鲁能恩翼帕瓦可以生产,平高、西高相对优势明显;特高压直流最核心的技术集中于换流站设备,其投资占线路总投资45%-50%;换流变压器方面,国内仅有特变、天威、西变三家公司具有xx自主生产能力;换流阀方面,此前一直是由许继集团、西整各占半壁江山,电科院作为新进入者已开始中标,作为国网嫡系,其将成为有力竞争者;直流保护业务方面,基本由许继电气、南瑞继保垄断。

  当然,剔除特高压的智能电网投资在长远看来也值得xx。目前,业内认为,智能电网投资主要包括四大环节:发电(风电并网中无功补偿以及分布式电源功率预测、调节调峰)、变电(数字化/智能化变电站)、用电(智能电表和用电管理采集系统)、调度(一体化智能调度体系)。

 

发电环节主要受益的是荣信股份、思源电气;变电环节包括数字化互感器、开关控制、传感器、继电保护及自动化,受益的是国电南瑞、国电南自、许继电气、思源电气、金智科技、长园集团;用电环节受益的是科陆电子、华立集团、宁波三星、林洋电子、长沙威胜等龙头;调度环节则是国电南瑞和东方电子。

 

特高压关键技术研究

我们的投资观点:特高压为纲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将是中国电网未来十年发展的主要方向,特高压工程建设的加快将会给xx输变电设备企业带来触手可及的订单,而随着智能电网规划近期出台及相应试点工作的开展,资本市场将会对二次设备公司的业务发展前景更为乐观。我们最为看好许继电气、平高电气、国电南瑞、特变电工、天威保变等能够分享特高压蛋糕的xxxx。

 

申银万国发布报告称,发电环节的柔性输电技术相对成熟、需求迫切,将率先启动,清洁能源接入将在西部进行试点,负荷中心管理将在华东和上海进行,智能调度将在华北和华东试点,输配电网和农网将在中部试点。数字化变电站和柔性输电先行、配网自动化和智能电表将由点及面伴随试点区域启动。智能调度最不成熟,需要缓慢推进,在2011年后将成熟并开始推广。国家电网提出2009-2010年为试点阶段,时间比较紧迫。多个试点将有望同步进行。

  “解决清洁能源接入和调度问题的关键是推广柔性输电系统的应用。荣信股份(大容量SVC)、思源电气(SVG)、国电南瑞(柔性输电资产主要在南瑞继保,但国网电科院是光伏系统接入的重点技术研发方)以及许继电气(可控电抗器等柔性输电技术)将受益。”

 

风险

实际问题是,智能电网本来是为了解决新能源的上网问题,但实际上国内的新能源政策和配套一直还未跟上发展的需要。由于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接入标准不一,维护成本不一致(一般后者略高),且新能源发电份额会相应减少传统能源份额,电网公司通常缺乏接入新能源的动力。

  将更多的技术引入到电网中,给能源基础设施带来了更多的连接点,人们对基础设施保护的担忧也就由此不断升级。再者,智能电网未来的的消费者还没有做好准备,电网的改造必须以不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方式进行。看来,在未来发展上智能电网仍有许多路要走。

 

不过,短期内恐难见利好。彭全刚认为,“智能电网”对相关上市公司在2~3年内不会有实质性的盈利贡献。国信证券彭继忠也认为,电网公司大规模投资智能电网的时机目前还不成熟。智能电网的建设预计从2011年才开始进入实际投入阶段,而对二次设备的需求产生较为明显的拉动作用则可能要推迟到2013年左右。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智能电网 未来10年的重大机会_风行者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