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010 油脂油料产业阿里巴巴yzjob1001com的博客BLOG

2010年4.11-12日,由中国粮油商务网主办的在京xx闭幕,在这次大会上,国际国内各位专家全面分析了目前行业现状和未来的机遇,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如何?市场该从哪方面调整和转换?大家该如何跟上市场的步伐?国际市场基本面以及中国国内市场基本面的未来供需预测?市场前景是否看好?油世界主编THOMAS在《》的主题演讲中详细地阐述了{zx1}的研究结果,程国强研究员下一步政策的想法等等报告都带给现场五百多参会代表深深的思考。

  以下是对各位专家的观点和预测的详细报道:

  在《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几点看法》中的三点认识:

  一、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一)工业生产增长继续加快

  (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民间投资回升有力)

  (三)市场销售稳中趋快(汽车、家电仍热销)

  (四)进出口大幅回升(顺差大幅度下降)

  (五)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继续温和上涨

  (六)财政收入增长形势继续好转(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度增长)

  (七)货币信贷增势稳定

  小结:

  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一揽子计划的持续作用下,今年头两个月国民经济整体延续了上年回升向好的发展势头,并且回升的质量在提高、回升的动力在增强、回升的协调性在改善。

  二、经济持续回升存在不确定性

  从当前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三个“难度加大”:

  (一)国外经济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国外需求持续增长的难度加大。(中美贸易逆差与人民币升值压力)

  (二)高载能行业增长较快,产能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难度加大

  (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劳动力成本上升,成本推动型通帐压力加大

  CPI:1-2月2.1%,2月2.7%;PPI:4.9%-5.4%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9.1%-10.3%

  三、当务之急是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极为复杂的关键时期。既存在着国民经济进一步回升和向好的基础,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的条件,又存在着影响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国内外不利因素。当前最重要的不是保增长而是抓住机遇调结构,真正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下阶段,宏观调控的重点是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方向是调控好需求总量和结构、加大科技对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工业带动和资源过度消耗的传统的发展方式,但从当前和今后来看,这种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

  1、资源消耗不可持续

  2006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5.5%左右。但是我国的能源消耗却达到了24.6亿吨标准煤,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钢材消耗量达到了3.88亿吨,约占世界钢材消耗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大约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

  2006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8.9吨标准油/万美元,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美国的4.5倍,日本的8倍。其中,煤耗为5.6吨标准油/万美元,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1倍;石油消耗为1.2吨标准油/万美元,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

  200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淡水消耗为4615立方米/万美元,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9倍,分别为巴西、俄罗斯淡水消耗水平的5.9倍和1.6倍。

  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储量极低,石油、煤炭、天然气人均储量不足世界人均值的1/10,主要金属人均储量不足世界人均值的1/4。

  近年来,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目前,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均在50%以上。

  2、环境容量不可持续

  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氮等污染物的排放均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高强度的污染物排放造成环境污染严重。

  2005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9.3吨/万美元,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6倍,为欧元区水平的7.6倍。

  2005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氮排放量为2.99吨二氧化碳当量/万美元,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9倍,为欧元区水平的6.5倍。

  环境污染重表现在大气、水环境等质量差,酸雨问题严重。

  大气中颗粒物含量过高。2006年,我国每立方米空气中颗粒物含量为73.0微克/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为欧元区水平的3.2倍。

  2008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严重污染而不能使用的劣V类水质比例达到20.8%。其中,黄河、淮河、辽河、海河劣V类水质比例分别达到20.5%、22.1%、32.5%、50.8%。

  重酸雨比例高。2008年,在环保部监测的477个城市(县)中,发生较重酸雨的城市占24.1%。其中,重酸雨的城市占8.8%。

  3、廉价劳动力供给已不可持续

  低廉劳动力导致大量使用劳动,劳动力密集投入又形成了偏低的劳动生产率。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8年,我国劳动生产率为5584美元/人,仅为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的5.7%、7.2%、5.9%、24.6%。

  当前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年轻劳动力减少与局部地区“民工荒”

  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

  4、市场容量不可持续

  产品大进大出使我国外贸对外依存度明显偏高。2008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货物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达到59.8%,分别比美国、日本高35.4个、28.3个百分点。2009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45.0%。

  出口货物中,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由1985年49.4%上升为2008年的94.6%,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比重由2.8%上升为47.1%。

  市场竞争加剧,贸易摩擦常态化

  所以要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dy}、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但问题是如何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1.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2.抓住大好时机,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全面增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和活力。

  3.加快农民工的城镇化,推动城乡统筹

  中粮集团油脂研发部 邓瑞红 《国内外油脂油料市场》

  一、国际市场基本面情况

  09/10年度全球油籽供求宽松,库存增加

  09/10大豆增产巨大,弥补其他油籽减产

  09/10全球油籽供应预测逐月调高:与09年年末的4.285亿对比,今年前三个月USDA继续调高了油籽产量397万吨,其中大豆提高566万吨。

  09/10南美大豆丰产,改善全球大豆供应

  09/10年美豆期末库存仍然偏紧

  库存偏紧的根源是需求旺盛:本年度美豆出口已完成目标的95%,中国贡献了六成

  美豆压榨增长受油粕出口带动

  09/10全球油脂供求偏紧,产量增幅仅4.2%,库存水平有所下降

  印尼有望继续增产,从而弥补马来西亚产量停滞

  马来西亚产量停滞。2009年,马来西亚产量1757万吨,同比减产1%。给马盘基本面带来支撑

  由于印尼替代马来西亚,产量继续保持扩张

  09/10全球油脂消费增长5.5%,其中棕榈油增幅7.6%,豆油增幅5%

  2010年全球生物燃油增长20%

  中印两国油脂需求推动全球市场

  油脂价格坚挺,导致油粕比走强

  二、中国市场基本面情况

  中国油籽供求形势:压榨增长,产量停滞,进口放大

  1、09/10中国油籽减产5%

  2、2010年以来国产大豆失去竞争力

  3、国内油料托市政策有望继续

  ? 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适时采取大豆、油菜籽等临时收储政策,支持企业参与收储,保持农产

  品市场稳定和价格合理水平。

  ? 温总理3月12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提{zd1}收购价,继续实施玉米、大豆、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

  完善操作办法和机制。健全农产品进口协调机制。

  ? 2009年东北地区大豆托市收购日期截止到2010年4月30日,继续支撑东北地区大豆的销售价格。

  ? 2007年我国开始对油菜种植给予良种补贴,2008 年和2009 年国家连续两年对菜籽和大豆实行{zd1}

  收购价政策,2010 年将进行花生种植良种补贴试点。

  三、2010年市场展望

  (一)、国际市场

  利多因素:

  1、美国大豆平衡表偏紧,库存较低,局部紧张和全球充裕并存

  2、春播后作物生长状况,若冬季厄尔尼诺迅速转变为夏季拉尼娜,北半球将面临降雨不足 。

  3、巴西农民惜售,销售进度放缓。

  4、阿根廷港口罢工,装运受阻。农户对关税不满,与政府存在矛盾隐患。

  5、原油价格近期保持在80美元,对油脂价格起到支撑。

  6、中国和印度两国会继续拉动油脂(棕榈油)需求增长,特别是印度有望取代中国,成为{zd0}油脂进

  口国。

  利空因素:

  1、天气有利收割,南美巨大的丰收压力涌现,占全球一半的新豆提供到市场,4、5月现货压力会集中显现。

  2、美国大豆面积再创新高,产量有望增加。

  3、传统基金持有的大豆期货净多单减少,指数基金在大豆期货和期权上的净多单呈缓慢下降趋势,基金持仓减弱,对期价的影响力也会削弱。

  4、美元上升到80点位之上,总体上对农产品形成利空,但其影响力也要视大豆基本面因素。

  (二)、国内市场

  利多因素:

  1、国产油籽受国家的保护价收储政策支撑,农户惜售心态较重。托市政策会持续。

  2、一季度豆粕需求疲软,油厂会挺高豆油价格。

  3、目前工厂库存较大,渠道存货较少,补货需求回升。

  4、外盘进口价格坚挺,豆油和棕榈油国内外价格倒挂,抑制进口需求,豆油进口减少,限制价格回落。

  5、花生油、棉油减少,菜油大都被收储,对豆油和棕榈油替代需求有所增加。

  利空因素:

  1、一季度油脂消费进入淡季,整体需求较差。

  2、国内自1月开始信贷收紧,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资金流动性下降,期货炒作有所降温。

  3、未来大豆到港充足,进入3月份,油厂陆续恢复开机后,豆油供应量将逐渐增加。

  4、今冬国内天气变化起伏较大,总体气温偏低,同时今年豆棕价差提前缩小至600-700元/吨,对棕榈油的消费不利,国内港口棕榈油库存接近60万吨,高于去年同期。

  小结:

  由于多空因素并存,近期国内外大豆市场趋于区间震荡,上下都有制约,走势趋于震荡。油脂市场略强于油籽市场,价格支撑较强。

  二季度以后,进口豆油受限,进一步带来不确定因素,当南美现货压力逐渐消散,美豆的种植面积和生长状况重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虽然历史上有春季反弹行情的规律,但天气的炒作仍要受到外围因素,特别是美元、原油走势的影响,也包括全球经济复苏进度。

  德国汉堡《油世界》主编 托马斯·梅尔克 《全球植物油供应、需求和价格展望》

  中国供需情况:

  2009/10油脂油料供应: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zd0}的进口国,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这一市场年度内可能进口:

  4,700万吨油籽,占世界总进口量的48%。

  1,040万吨油脂,占世界总进口量的16%。

  2009/10市场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预计为4,400万吨,占世界总进口量的54%,占总压榨量的90%以上。

  中国是世界上{zd0}的油籽压榨国,所有油籽的压榨总量为7,600万吨。17年间,压榨量增长了2倍之多。

  但国内油籽产量停滞不前。因此进口依赖度持续上升。

  今年油籽进口量占总压榨量的61%。警告:如果全球供应偏紧,将会产生风险。

  2010年初,世界大豆库存降至多年低位。

  2009年10月至10年9月这一市场年度进口量达4,400万吨,占总压榨量的90%以上。

  2009/10中国消费情况:

  中国对油脂进口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 - 豆油990万吨

  - - 棕榈油660万吨

  - - 菜籽油580万吨

  当前植物油库存量较大,较去年增加80万吨

  中国油粕消费量持续、快速增加

  过去12年里,中国油粕消费量增长了1倍

  大部分增长集中在水产、家禽和生猪消费方面

  中国是世界上{zd0}的鱼粉消费国

  2009/10年4-9月,中国将会遭受全球鱼粉供给不足之苦

  当季,中国进口量下降至90万吨(上季进口136万吨)

  鱼粉消费量降至110万吨(上季为150万吨)

  关于阿根廷豆油进口:

  2010年4月中国停止进口阿根廷豆油

  但这只是暂时的,因为中国的进口商们无法从其他出口国获得足够的货源

  我们预计2010年4月至9月中国从阿根廷进口的豆油数量将达60万吨

  全球市场和价格展望

  我们预计,未来2-6个月,豆粕行情将遭受{zd0}的下行压力

  大豆价格将大幅趋弱

  相对来说,植物油价格会越发坚挺,并可能上涨

  我们预计,2010年原油均价将进一步提高至80美元/桶

  2015年将上升至130美元

  2010年世界豆油出口量再度下滑,原因是阿根廷、巴西和美国的生物燃油消费增加

  2010年生物燃料消费继续增加

  2010年1-9月,可能会大幅增加320-330万吨。豆油、菜籽油和棕榈油是主要的原料来源

  2010年以及未来时间将很难满足生物燃料增长而产生的需求

  生物燃料行业面临的挑战:

  § 产能过剩是主要问题

  § 许多国家的生产商仍在为存活而奋战

  § 全球市场正在通过努力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来满足食用和生物燃料行业的需求

  § 2009年的情况:

  - - 全球生物燃料产量 1590万吨

  - - 但总产能为 4600-4700 万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员 程国强 《大豆迷思》

  大豆行业的悲情与焦虑

  从2004年开始,国内对大豆行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媒体进行了密集的报道。似乎形成了一个“共识”:大豆行业是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的一个教训。

  进口冲击论:万恶之首?

  外资阴谋论:罪魁祸首?

  托市垄断论:都是临时收储政策惹的祸?

  政策的无奈:左困右难?

  政策的路径

  调控:有太多需要完善的政策空间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

  ■ 大豆、油菜籽食用油脂加工为外商投资限制类产业,只能由中方控股。

  问题:

  ■ 限制外商进行“大豆、油菜籽食用油脂加工”,此具有多种解读空间。

  ◇ 以压榨棉籽、棕榈油加工等不受“新指导目录”限制的名义申报项目,而压榨棉籽和压榨大豆与菜籽仅在预处理环节上有所差异,项目建成后,实际上可用来压榨大豆或菜籽,而棕榈油加工设备也可用于大豆油、菜籽油加工

  ◇只规定外商不能控股,但未明确规定外商不能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

  可采取偷梁换柱、巧立名目、改头换面方式,直接新建、改扩建油脂加工项目;

  ◇可假内资企业之手参与竞购,既打压其他内资企业,也获取实际控制权。

  ◇租赁、委托加工等。

  ■ 总投资5000万美元以下的限制类项目可由地方发展改革部门核准,

  ◇可以避开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的审批,规避国家油脂加工产业政策,继续新建、扩建油脂加工项目。

  托市政策的无奈

  托市的基本出发点:保护农民利益

  但政策对其他利益主体产生深刻的影响,导致激烈的博弈:

  □农民/企业

  □ 企业/政府

  □ 中央/地方

  □ 国产豆/进口豆

  □上游产业/下游产业

  托市是否增加了大豆进口?

  如何在开放条件下选择调控政策?

  从大豆1997年全面开放市场到200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增长了3961万吨,年均增长率25%,占世界贸易量的53.3%。同期世界大豆贸易量增长4162万吨。这意味着,世界大豆进口增量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大豆消费增长。

  下一步支持政策的取向?

  坚持保护农民利益不动摇,这始终是政策选择的出发点。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

  价格支持

  补贴(与价格、种植脱钩的补贴;挂钩的补贴)

  农业综合服务补贴(科研、基础设施等)

  政策肯定会产生利益转移效应。特别是价格政策,不仅需要政府的财政支出,而且消费者也要承担损失。

  几种可能的思路:

  ■ 临时收储(1)

  ◇ 2008年模式:由中储粮公司为主体;

  ◇ 2009年模式:中储粮+东北产区加工企业,加大对企业的补贴?

  ■ 临时收储(2),中储粮公司作为收购主体

  ◇ 按顺价销售:所有进口企业国产豆使用配额;

  ◇ 按市场价格:产地加工企业

  今后的方向究竟是什么?

  讨论大豆发展战略的基本立足点:

  n 确保国家整体粮食安全;

  n 确保农民利益;

  n 确保市场和价格稳定;

  n 发挥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

  确保粮食安全任务艰巨

  n 解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

  n 今后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粮食安全问题将长期存在。

  满足中国农产品需求所需要的种植面积

  国内:23.5亿亩

  必须死守16亿亩,万亿斤粮食的基本需求

  蔬菜27000万亩、油料2亿亩(其中大豆1.4亿亩)、棉花8000万亩、糖料4000万亩,

  国外:5.5-6亿亩,其中,

  3.7亿亩大豆

  5000万亩棉花

  1.5亿亩其他产品

  国内大豆生产:将始终受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约束?

  国内大豆生产资源利用是否趋于极限?

  作物比价;

  粮油争地的底线?

  油籽之间的比价与替代;

  国内外油籽的比较优势与替代;

  政策导向。

  中国大豆生产:始终将有限的供给。

  中国大豆进口

  从大豆1997年全面开放市场到200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增长了3961万吨,年均增长率25%,占世界贸易量的53.3%。同期世界大豆贸易量增长4162万吨。这意味着,世界大豆进口增量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大豆消费增长。

  植物油消费将进一步呈快速增长趋势

  植物油将长期供不应求

  国内生产基本保持稳定:

  大豆1500万吨,油菜籽1100万吨。

  国内油脂生产:800-900万吨。

  国内消费呈快速增长趋势,消费结构变化明显:

  从1998年度的1100万吨增加到2007年度的2416万吨,年均增长9.1%。

  1998-2007年消费年均增长率:棕榈油17.8%,豆油13.2%,棉籽油5.3%,菜籽油2.8%,花生油0.5%。

  今后继续从国外大规模进口大豆仍将不可避免。

  规模化、集中化趋势明显。

  大豆压榨主要布局在江苏、山东、广东和辽宁省,占总量的56.5%。

  外资从2004年的不足25%,增加到目前的51.8%。

  益海、中粮、嘉吉、来宝四家企业占50%。

  国际市场风险管理难度增加;

  供应链管理

  上下游延伸、拓展

  什么是行业的制高点?

  政策规避与监管失灵。

  究竟如何选择下一步的方向?

  应考虑的因素:

  粮油关系;

  榨油与食用的关系;

  产区与销区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上游与下游关系;

  国内外资源互补与产业竞争关系;

  农民增收与转移就业的关系。

  以上就是第七届国际油脂油料市场高级研讨会中代表专家的主要观点,每年的国际油脂油料市场高级研讨会中提出的观点和市场分析都会给行业注入信心,指明方向,那么,经过一年的市场整合,明年油脂油料行业又会出现哪些机遇呢,又会有什么新的思想和理念呢,我们期待第八届国际油脂油料市场高级研讨会的召开。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解析2010 油脂油料产业阿里巴巴yzjob1001com的博客BLO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