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虚证证治之一_维炳中医进修学院_新浪博客

心系虚证证治之一

心属火脏,位居胸中,有心包膜护于外。经曰:心者,生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血之主,神之居也,为阳中之太阳。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有着重要的温煦,濡养,调节作用,是生命活动的主宰,情志活动的中枢,乃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故谓之君主之官也。(《素问·灵兰秘典论》)

心五行属火,与肺同居膈上与肺君相之脏,与肝脾为相生之脏,与肺肾为相克之脏,与小肠有经络相连,构成表里关系,与血脉,舌体,面额,神色神志,汗液等最为密切,从而组成心系。

从气血而言,心气之广义,泛指心的功能活动;狭义,指心脏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心血,即心所主的血液,不仅能够濡养脏腑组织,四肢百骸,也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

以阴阳而论,心之气属于功能为阳,心阳是心气的体现。(《简明中医辞典》)故心阳包括了心气,心的功能之类。心阴,即心的阴液。与心阳相对而言,其生理病理和心血密切相关(《简明中医辞典》)故心阴包括了血液,营阴,阴液,汗液之类。所谓心脾之阴,则血脉也。(《病机汇论·虚劳》)心肺之阴则津液也,心肝之阴则血液也,心肾之阴则精血也。一旦心的阳气亏虚,阴血津液被损,被劫,极易发生心系及相关脏腑的虚证之候。

根据心的自身生理和病理特点及其与它脏腑的关系,心系虚性病证的xx,应遵循损其心者,调其营卫。(《难经·十四难》)的xx原则,以补养心的气血阴阳为主。若涉及它脏腑,或补心火以生脾土,滋肾水以济心火;或补肝阳以生心火,滋脾阴以充心营;或补肝血,以助心血;滋肺津以保心液;或心肺,心脾同治;或心肝,心肾同疗。

一、心气虚证

心气虚证,是指心脏活动功能不足,引起心神不安,气行无力,血运迟滞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发生之因,多为思虑劳倦,耗伤心气;或禀赋不足,心气本虚;或年高体弱,脏气衰虚;或久病不愈,气血亏虚,损及于心,皆可发生心气虚证。

临床表现:惊悸不安,xx多梦健忘,喜悲欲哭,多忧善怒,精神恍惚,喃喃独语,神疲乏力,气短胸闷或胸痛,自汗出,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甚或口唇青紫,脉象结代。

治法:补益心气。养心汤加减:人参、黄芪、炙甘草、五味子、肉桂、当归、川芎、茯苓、半夏、枣仁、柏子仁、茯神、炙远志。若兼胸痛,口唇青紫,脉结代者,乃气虚血瘀所致,宜加三七、丹参、桃仁之类xx祛瘀。若心虚及脾,心脾两虚,而见食少,便溏,浮肿者,去柏子仁、枣仁、五味子、加炒白术、陈皮益脾助运。

心气虚证,临床常见。然在不同疾病中,本证之临床特点又不尽相同。如在胸痹中,则表现在胸痛时作,心悸胸闷,气短作喘,汗出乏力,治宜补益心气,通阳宣痹。《金匮要略》人参汤主之: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在不寐中,则表现为入夜难以成眠,昼日神疲困倦,多梦易惊。治宜补益心气,养血xx。用《医学心悟》xx定志丸加减:欠。在癫证中,则表现为精神恍惚,喜静恶动,常欲独处,悲伤欲哭,喜笑无常,喃喃自语等。治宜补益心气,宁心xx。用《局方》朱砂妙香散:欠。或《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在妇科疾病中,心气虚除上述病证外,又可影响月经胎产。诸如心气不足,火不生土,导致脾气虚衰,统摄血液失职,而致月经过多,崩漏;生产时失血过多,气随血去,又可发生血晕之病。

二、心血虚证

心血虚证,是指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引起的血虚病证。多因久病体虚,伤及阴血;或脾胃虚弱,化生不足;或失血之后,耗伤心血;或劳心过度,暗耗阴血使然。

临床表现:心烦而悸,惊惕不安,xx健忘,多梦,头晕眼花,面色不华,唇甲舌淡,脉细而弱。

治法:滋补阴血。方用加味归脾汤:人参、黄芪、炒白术、茯神、眼肉、枣仁、木香、当归、炙远志、熟地、阿胶、鸡血藤、大枣、生姜、炙甘草。若兼食少便溏乏力,加山药、炒扁豆、炒乌梅、陈皮之类补脾止泻。

三、心阴虚证

心阴虚证,是指心阴亏虚,津液耗损所致之证。多因内伤七情,五志化火,火热伤阴;或热病久羁,灼伤阴液;或发汗太过,亡其津液。

临床表现:心悸而烦,少寐多梦,易惊,手足心热,面色潮红,盗汗,咽燥唇干,或口舌生疮,舌质红,苔光剥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佐以xx。方用加味天王补心丹:人参、玄参、丹参、茯苓、五味子、炙远志、桔梗、天冬、麦冬、柏子仁、枣仁、生地、辰砂、琥珀、龙齿、夜交藤、当归。盗汗加糯稻根、冬桑叶、煅龙骨养阴敛汗。口舌生疮,少佐黄连、竹叶清心泻火。

四、心阳虚证

心阳虚证,是指心的阳气不足,气血失于温运,神失所主所出现的病证。发生之因,多由心阳素虚,久病体虚,脏气衰弱;或误汗过汗,耗伤心的阳气;或思虑过度,劳伤心神,以致心阳气不足;或心阴不足,阴损及阳;或它脏影响,累及心阳等,皆可发生心阳虚证。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中空虚,惕惕而动,心胸憋闷,形寒肢冷,气短息促,自汗,面色苍白,倦怠乏力,舌质淡或淡暗,苔薄白,脉细弱或迟或结代。

治法:温补心阳。方用桂附龙牡保元汤或参附神枣汤化裁。

桂附龙牡保元汤:制附片、肉桂、红参、黄芪、龙骨、牡蛎、炙甘草。心胸憋闷加瓜蒌皮,薤白温通宣痹。

参附神枣汤:制附片、桂枝、党参、茯神、枣仁、丹参。

xxxx,心阳虚的病机演变过程常伴有四种情况:一是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心阳不足,其气也弱,气弱则易气滞,气滞不畅。其证多伴心胸憋闷作痛等症。二是心阳不足,水失温化,易形成痰饮,水气。痰饮内停,阻遏心阳,常伴气短,发憋等症;水气上逆,则引起眩晕。三是心阳不足,血失温运,无力推动血行,易致血瘀。瘀则不通,不通则痛也,所以心阳虚之证常伴有心痛之症。四是阳虚发展,趋向恶化,阳气暴脱,可出现大汗淋漓,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心阳暴脱之候。

对心阳虚证的xx,应针对其病机的演变过程和在不同疾病过程中各自的临床表现特点,予以辨证xx,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一般来说,若心阳虚证在脉律失常中,宜保元汤(黄芪、党参、肉桂、炙甘草),或桂姜术半汤(桂枝、生姜、茯苓、半夏、枣仁、牡蛎、仙灵脾)加减,温阳xx,调整脉律。在心悸病中,用桂枝甘草汤(桂枝、炙甘草),或参附神枣汤化裁,温振心阳,养心xx。在胸痹中,用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白酒)加减,温通心阳,宣痹散结。在心痛病中,用人参汤(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加桂枝,茯苓,补益阳气,温振心阳。在虚劳病中,用参附神枣汤合补气运脾汤(黄芪、白术、人参、茯苓、陈皮、砂仁、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加减,温补心阳,xx健脾。在瘀血病中,用急救回阳汤(人参、制附子、半夏、白术、桃仁、红花、甘草)温阳xx,xx化瘀。若阳气暴脱,又宜四逆汤(生附子、干姜、炙甘草)加人参、麦冬、五味子、山茱萸之属,回阳救逆,xx固脱。

本文资料来自罗维炳编制《中医临床应用精要》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心系虚证证治之一_维炳中医进修学院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