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 4年后北京的垃圾往哪儿堆 全市每天产生1.84万吨垃圾,垃圾产生量还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将在4年内全部填满。这是本市目前垃圾处理遇到的难题。上世纪80年代初本市曾经面临垃圾围城难题。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想找一块能填埋垃圾的土地是难上加难,而建设垃圾焚烧厂,这种能够大量减少垃圾填埋量的做法,却无法获得垃圾焚烧厂选址周边居民的认可。 垃圾分类形同虚设 吃完晚饭,赵礼将剩菜剩饭倒进垃圾袋,然后扔进自己所在楼层的垃圾桶内。 生活水准的提高和居住人口的膨胀,正在成为影响本市垃圾产生量的两大重要因素。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北京市居民和单位生活垃圾产生量日均达到1.84万吨,垃圾增量目前仍按照每年8%左右速度持续上升。在垃圾产生量增加的同时,处理能力却严重不足。目前北京市垃圾处理厂设计的日处理能力仅为1.04万吨,实际日处理量为1.74万吨,垃圾场超负荷运行现象严重。按照这个速度,再过4年,全市垃圾填埋场就会填满,全市将面临无处投放垃圾的境地。垃圾围城,这个曾经出现的词汇,再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赵礼现在扔垃圾很少进行分类。他说,自己曾经做过分类,将垃圾中的报纸、塑料分出来,瓜子皮、水果皮放在另外一个袋子里。但是后来发现,环卫车辆运垃圾时是将已经分好的垃圾倒在一起后运走,严重伤害了自己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他认为,垃圾分类是解决目前本市垃圾困境的办法。如果居民将垃圾进行分类,环卫人员运送垃圾时也进行分类,一些有用的废物就能回收利用,最终送到填埋场的垃圾量肯定会减少。 17万拾荒者为垃圾分类 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相比,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是更高层次的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sx}途径。去年废旧物资回收量达400万吨,体积相当于两个景山。 据市政市容委副总工程师王维平介绍,北京有17万多人就靠垃圾回收赚的钱作为生活来源。这些人员帮助北京实现了废旧物资再利用,也减少了最终的垃圾处理量。“如果成功限制包装,本市的垃圾产生量将减少15%,如果实施净菜进城、取缔城区范围内的农贸市场、餐馆解决剩菜剩饭问题,本市垃圾将可以减少22%。” 垃圾减量化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依赖于人们意识的提高,而且取缔农贸市场,还会导致很多人的生活成本增加。即使对垃圾进行非常详尽的分类和回收利用,仍有一些垃圾成分无法利用,需要进行处理。 转运站分类垃圾自动化 在小武基大型固废分选站转运站站长王宏哲看来,居民是否进行垃圾分类,并不影响分选站的工作,通过各种自动分选技术,原生态垃圾90%的成分能够分离出来,红外光分选设备甚至可以在三分之一秒就能自动甄别垃圾成分并进行分类。 王宏哲介绍说,小武基大型固废分选站转运站拥有多种分选设备,其中包括光分选线,设备将光线打到垃圾上,根据垃圾反射回来的不同的红外光线,只用三分之一秒就可以对垃圾成分进行甄别和分选。各种自动处理线能够分选出多种可回收物,大件木料、废塑料、废铁、纸张等可以实现废物重新利用;厨房垃圾、树叶、菜帮等经过处理后变成肥料;一些无法利用但是可焚烧的材料,分选出来送到垃圾焚烧厂用来发电;剩余的实在不能用的垃圾,比如渣土、粉煤灰等,一般送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也可以成为制砖的材料。 垃圾变资源 还需再分类 记者看到,王宏哲办公室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个灯塔形状的黑色塑料物体。王宏哲介绍说,这是集装箱底部托盘的一部分,是用垃圾回收塑料材料制作出来的。 他介绍说,垃圾中的塑料有许多种,比如普通的塑料袋、稍微硬一些的塑料文件夹、塑料瓶等,严格来说是不同的塑料。如果仅仅粗分选出来,这些不同的混合塑料只能制成普通的再生塑料品,再利用的经济价值不大。如果将不同材质的塑料再分出来,回收塑料的价值就能上升5倍。比如PET塑料瓶子就能用来生产化纤衣物。 据悉,小武基大型固废分选站转运站平均每天对1500吨左右的垃圾进行分类,{zg}时每天处理垃圾2300吨。王宏哲认为,让市民对自己家里的垃圾进行详细分类,而且将不同材质的塑料物品分类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内并不现实。对垃圾进行工业化的自动分类处理,是解决垃圾分类的主要途径。 焚烧垃圾 居民担心污染 目前,北京对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有填埋或焚烧。王维平说,本市垃圾填埋每年占用500亩土地。相比较而言,焚烧的优点非常明显:节约土地、对大气污染远低于堆放产生的各种污染。 但是,垃圾焚烧并不为垃圾焚烧选址地点周边居民所理解,二噁英污染,是居民最关心的问题。王维平说:“从技术上来看,关于垃圾焚烧厂的二噁英排放标准,日本是1纳克,欧洲是0.1纳克。也就是说,一个垃圾焚烧厂排放的每立方米气体中二噁英的含量只有0.1纳克。0.1纳克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人们平常吃的半串羊肉串产生的二噁英。这种排放量对于周边居民的影响是非常小的,排放是安全的,不可能致癌。日本东京有25座垃圾焚烧厂,全部建设在市区,奥地利首都的垃圾焚烧厂也是建在市区。” 一些居民反对建设垃圾焚烧厂,是担心自己的房地产贬值,这又和社会上人们对二噁英的恐怖心理有关。王维平说:“垃圾处理不可能{jd1}没有污染,但是现有技术xx能够将二噁英带来的污染问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不可能致癌,而且建设的垃圾焚烧厂和居民小区都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延伸阅读——垃圾焚烧背后的利益链 1、垃圾焚烧 西方国家沉痛的代价 垃圾焚烧是把垃圾从固体变为气体。专家报告称,垃圾焚烧炉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但实际上只算了二氧化碳,但忽略了其他温室气体,还有那些有毒性没有算。由于二噁英的含量在升高,芬兰、西班牙、德国等焚烧大国都吃了苦头,意大利肺癌死亡率上升了6.7倍(这是他们工人的情况);英国的70城市的焚烧炉和307亿元医疗物焚烧炉研究表明,居住在附近的儿童癌症死亡概率增加两倍;比利时维尔赖克两座焚烧炉附近的居民新生儿先天性疾病增加了1.26倍。[] 我国不少专家也说“我们引进的先进设备达到欧盟标准”,认为这样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制订了欧盟标准的国家,他们都在反思,很多国家逐渐在关停焚烧炉,他们也出现了不少污染的地区。[] 2、中国垃圾焚烧发电风 谁在推动? 我国有一个固废沙龙的学术组织,认为垃圾焚烧非常好。他们认为,目前媒体宣传报道是“无序”的、“猎奇”的,是在“向顽疾的方向走” ,认为民众“无知”、民众是“阻力”的思想指导下,急转弯地 “建议” 鼓动政府部门要“排除干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要采取“强制和高压的法律约束和xx”,“宁可搬迁居民区,也不一定要搬迁垃圾处理场”。 支撑利益链的七大理由:1、垃圾无处放,情况紧急;2、垃圾焚烧符合国家政策;3、相信政府不会上污染项目;4、我们的焚烧炉先进,无任何污染,根本不排放二恶英;5、我们的焚烧炉排污可控,可在线监测;6、二恶英不可怕,吸烟、烧烤、炒菜都远比垃圾焚烧多;7、发达国家都在烧垃圾,这是是世界主流。前面的几条是政府官员在说,后面四条都是我们垃圾焚烧商的广告语言。[] 专家建议,再好的垃圾焚烧,也要先去远离人群的地方去实验,证明了没有危害再投入使用。 3、垃圾填埋和焚烧都不可取 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说到垃圾的分类,政府的某些官员经常说很难做,而真正的难点有两点:一个是技术的难点,处理技术会不会;一个就是成本。这两个难点能不能解决?实际上在政府的公务里一直摆在次要的地位,没有人去研究。很多垃圾分选厂将垃圾自动分选,塑料、废铁都分开了,回收利用,而且有了肥料,是用垃圾做出来的肥料。用这些肥料生产的棉花、苹果都挺好,现在的成果已经很多了。[] 深度阅读:
1998年以前,聂永丰还认为土地填埋最合乎我国国情。1999年沉寂后,2000年起,聂永丰在其发表的多篇论文中,开始力挺垃圾焚烧,认为它“必然成为中国大城市和沿海城市的{sx}”。 短短两年时间,是国情天翻地覆变化?还是焚烧方法有了革命性的突破?聂永丰自此成为焚烧{zd0}力的研究者和倡导者,这一转身华丽丽地完成了。聂永丰为什么突然改变学术立场?时间暗合在2000年的焚烧炉专利申请,是可能性{zd0}的诱因 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