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专家讲座笔记

“吾尝终日所思,不如须臾之所学。”……

自认对照相开始有些“感觉”,抽空就去“充充电”吧!这是{dy}回去听摄影专家的讲座。

4月10日一早出门,提前20分钟到达现场,整个上午,听了这堂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江北战”老教授主讲,题目是:《摄影艺术的沿革》

注:以下是由个人听课笔记经过整理而成

一、摄影技术的发明

(一)摄影的发明距今已有170年历史。在公元1839年,法国人画家达盖尔(Louis J M Daguerre 1789--1851)发明了具有开创意义的银版摄影技术,他把一块涂有碘化银的铜版进行曝光,然后用水银蒸气熏沐,生成碘化银薄膜成为感光面。然后在自制的照像机内放置感光版,让它经过透镜投射光影作曝光,再用显影箱以汞(水银)蒸汽显现影像出来,又置在食盐水中定影,就能形成{yj}性的影像照片。
至此,从而开启摄影光辉时代。

(二)其实在同一时代,在达盖尔稍早之前,即公元1826年夏天,世界摄影历史上{dy}张可以成像的图片由法国摄影术和印刷制版发明者,尼埃普斯(Nicephore Niepce 1765-1833)在实验室中制成。达盖尔随后于1829年,就曾与尼埃普斯合作共同研发摄影、感光相片技术。三年后尼埃普斯去世,只剩他独自继续进行研究。也就是他不懈努力,再加上机缘巧合……有一次他将一只勺子放在银版上却忘记拿开,第二天回到实验室时惊奇发现银版上清晰留下勺子的影子,经过研究,才知道是室内汞瓶没盖好,挥发到银版上,从而形成勺子影像。

(三)相比尼埃普斯的技术——将白沥青涂于铅锡合金板上,经八小时后曝光,洗去未硬化部分,则显出影像明亮部分,而在黑色金属板对称下,就显影出与原景物相同,表面凹凸不平的图片。而达盖尔的方法只需要几分钟,且影像清晰逼真,这在当时一下引起轰动。1839年8月18日,达盖尔又公布发明熏蒸氯气银版显像法,同时申获专利,得到法国国会颁授帝国勋章, 授奖日也成为公认摄影技术诞生日。这是人类历史上{dy}个成功的发明摄影技术,并命名为“达盖尔照相术”。
这是最早前的摄影作品之一《餐桌》,构图仍然延续老式油画风格。

(四)摄影发展的动因

摄影之所以会发展,这与人类本身对视觉信息的需求分不开。法国人达盖尔{zx0}是画剧院背景幕布的画家,大面积的作品,加上繁重的体力工作,使他一直想有直接摄影成像的技术(幻灯机先于发明)。而尼埃普斯是从事印刷制版工作,也一直想把真实世界通过“印刷”记录下来。英国的塔尔博特是贵族,不愁吃不愁穿的,就喜欢周游世界,当他达到世界各地方时,就渴望着把这些自己亲眼看到的景象“带”回去,让大家也看看。正是人类这些需求,促进了摄影技术发明和发展。

【随感】达盖尔发明银版摄影技术,申请了专利,不久法国政府就购买了银版摄影技术专利进行公布推广,给他每年年俸六千法郎。从此可以看出西方的专利保护意识是经历数百年来的历史沉淀,根深蒂固。难怪如今蜂拥而至的伪造品牌物品(中国造),会触动西方人的道德底线。

二、摄影技术的发展

)感光材料的发展

1、黑白感光材料

在达盖尔之后,公元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塔尔博特(Fox Talbot 1800–1877)在学会,发表了“塔波纸照相术”。完成世界上{dy}张纸质的“负片”,再洗印出“正片”的摄影照相术。也是现代“拍摄出负片,再洗印出正像片。”摄影 程序的由来。

公元1851年,英雕刻家阿查(Scott Archer 1818–1857)在Chemist杂志上,发表了“火棉胶摄影法”。结果,很快取代旧摄影法——将含有碘化钾的火棉胶,匀泼全玻璃片面上,浸于硝酸银液。趁湿片感光特强时曝光拍摄之,再即以没食子酸显影,继用次亚硫酸定影。由于此法感光极强,曝光缩短至2、3秒,所以沿用40年不衰。

摄影技术发展关键在片基、感光度、感色度、宽容度的改进。从早期银版到后来湿版,都是感光材料向“更先进”的变革,但早期在野外摄影时,往往要携带大量设备和器皿,诸多不便。即使在室内照肖像,也需要人至少保持几分钟不动,而且只能出黑白影像。

  这是一张当时在拍外景时的工作照片,因为有大量器材,还得在旁边搭建帐篷。

2、彩色感光材料

公元1860年,英国马克斯韦尔(Maxwell 1831–1879)研究彩色底片,率先采用三原色之红,绿,蓝分别摄影,再重迭放影之方式,成现彩色影像。公元1869年,法国科学家迪克奥隆是有史来创造彩色摄影的{dy}人。公元1904年,法国鲁米埃兄弟发明出真正彩色底片,这是彩色摄影革命性的大事。

而柯杜斯基(Godowsky L J 1870–1939)和曼纳斯(Mannes D 1899–1964)在公元1930年受聘在柯达公司研究室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在公元1935年4月15日研究成功了柯达彩色胶卷。可以冲洗出类似现今的彩色相片,这才真正宣布摄影进入彩色时代。

这是早期美国栗田彩照。

(二)照相机的发展

从暗箱到银版、湿版、再到胶片、数码相机,照相机一直在不断发展。

拍立得公司创立人兰德创造先进的成像摄影方法,被世人认为摄影历史上的大革命。公元1947年,美国拍立得公司(Polaroid Corporation)推出一架名拍立得兰德照相机(Polaroid Land)为能够拍摄后,在一分钟内马上出现一张不用送去冲洗的相片。

“柯达”开启了照相机的大众普及,其xx广告语:“你只需按动快门,剩下的交由我们来做。”让人人拥有相机成为现实。

公元1850年就有杜保斯克(Duboscq 1817–1886)推销可拍摄有立体感觉的摄影机,此机用单一镜头左右拍摄两次。1853年英国人丹赛(Dancer 1812–18875)制出双镜头立体摄影机可以一次摄完而且相机摄影快可摄活动几景物不到几年就流行世界各国。立体摄影就是利用左右眼的不同视觉差,采取双机拍摄……如今立体电影《阿凡达》,已将立体摄影发挥到{jz}。

公元1998年,窗口(Window 98)软件操作系统问世,随着系列多媒体发展,数码相机更加便捷、快速……

【花絮】老教授很有意思,谈到摄影发展到今天的盛况时,接着提到如今摄影作品题材广泛,突然点到而止:“你能想到的,肯定已经有人拍过了,你就是想不到的,也有人拍了,还要传到网上……”

三、摄影的应用及其本质特征

所有媒介的存在,都有着不同的特性,所以要清楚摄影与其它媒介不能替代的本质特性。

(一)摄影应用

1、日常生活及实用摄影

摄影一开始就有别于绘画艺术。艺术是一种来源于生活,又升华于生活的艺术,是现实的变异,而摄影更是一种写实。

这是早期埃及金字塔照片,让当时人们不用到实地,就可以看到清晰的金字塔影像。

这是早期流行的名片照(底片分段多次曝光),很快取代了过去的肖像绘画,成为真实个人记录。

2、艺术摄影

早期,许多原来的画家开始接受新式摄影技术,渐渐走出画室,来到真实世界之中。

这是1858年摄影作品《消逝》,四个人物是分别曝光合成。

这是纳达尔为雨果去世时拍的{zh1}一张照片,光从上面窗户照射进来,映射老人头部和胡须清晰可辨,而关键是照片带给人们强烈意境感觉,这是一位坚强伟大的老人,也是包含人生苍凉的老人。

3、新闻及社会纪实摄影

这是洋人照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刚刚胜利之后的新闻性照片,革命武装占领晚清原湖广总督府“咨议局”,成立了临时军政府。

这是洋人照的原武昌城城墙老照片,以前也是巍峨壮观,由于武昌首义之后,军民为表明与清政府决裂,同时鼓动全国起义士气,开始铲除城墙,于1912年武昌老城墙终被彻底铲除,现在只剩下起义时{zx0}攻进的起义门城楼。

(二)摄影的本质特征

1、影像纪实

摄影分成两大派,一派写实、一派写意,而曝光准确,是摄影基本。

  

这是一组赛马照片(这也触发了电影的发明)。当时有人打赌,说赛马奔跑时,到底有没有四蹄悬空的时候,双方争执不下,请来摄影师麦克里奇拍下这组赛马照片,其中第三张照片清楚显示赛马四蹄悬空,事情真相终于大白。人眼不能分辨出1/10秒的运动细节,但摄影可以做到。就是摄影的纪实特性,从而带动人们利用摄影技术推进系列科学研究的发展。

2、瞬间长驻

摄影技术上又分有纯影派(写实)、嵌影派(决定性瞬间)。“决定性瞬间”是引用红衣主教所言:“世间万物,都有着决定性瞬间。”法国摄影名家卡里 尼克松就是代表人物,其不干涉对象、不裁剪原件的风格,非常显著。

这是“水面跳动的人”,作品中人在水面跳动,脚下水面也有人的倒影跳动,远处还有芭蕾舞演出海报与人物主题呼应。

如今“瞬间长驻”经常被运用到电影中,突然的“定格”更能烘托精彩、重点的瞬间。

(三)影响摄影发展的因素

1、科学技术

2、意识形态

3、视觉艺术


xx的越战时期照片“燃烧弹的创伤”——人们从燃烧的村庄逃出,小女孩背部大面积xx,光着身子,惊恐不已地奔跑着……
这也是反映越战的真实照片,美国支持的南越xx,在街上随便抓着一人,怀疑是越共分子,未经过调查审理,没有法庭宣判,xx局长亲自掏枪当街就枪决“疑犯”。

据说,这两张照片,当时在美国国内引起巨大轰动,反战示威一浪高过一浪,最终促成停战。


优秀作品欣赏“丘吉尔”
优秀作品欣赏“同情”

讲座接近尾声,老教授意味深长的劝导大家,要改善个人的浮躁生活方式,远离不好的生活行为,拿起相机,到大自然中去……

一堂深刻的摄影讲座结束,内心还意犹未尽,有收获、有收获啊!……




郑重声明:资讯 【摄影专家讲座笔记】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