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价格大涨对中国钢铁业也有四个好处- 黄祖斌律师文集- 黄祖斌- 和 ...
铁矿石价格大涨对中国钢铁业也有四个好处 [原创 2010-04-13 17:10:52]   
   在铁矿石价格谈判形势非常不利,最终价格大涨近{bfb}几成定局的情况下,投行普遍看好拥有自有铁矿石资源的钢企。

    虽然三大铁矿石生产企业大举提价的意图遭到全球所有钢企的一致声讨,中国钢企也面临较大的压力,不过从长期来看,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中国钢企更快地提高产业集中度。由于钢铁生产可以立竿见影拉动地方GDP,因此地方政府极力阻挠外地大钢企兼并本地小钢企。当成本压力增加时,地方政府对兼并的阻力会减少。中国钢企集中度提高了,互相拆台,甚至向国外矿企行贿的概率才会小一些,也有利于在谈判中多一些主动。

    2、有利于中国钢企提高技术水平。在需求旺盛,利润丰厚时,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无益于短期的经营利润。当来自于铁矿石的成本明显增加时,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利润将被明显压缩,企业将普遍被迫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

    记得俞世维在讲座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人去瑞士旅游,喜欢买一把瑞士军刀。这种刀用钢很少,价格很高,利润率很高。但外国人来中国的宝钢,却不会买一把宝刀回去。中国是钢铁大国,但不是钢铁强国。

    3、有利于规范中国铁矿石进口市场。目前中国各港口囤积了近7000万吨铁矿石。长期以来,中国的进口商为各自的利益,在铁矿石看涨时大量囤积,牺牲的是中国钢企的利益,成为国外矿企的“帮凶”。铁矿石涨价的压力越大,进口商“损人利己”的行为才更有可能被政策面所纠正。

    4、有利于促使中国钢企多方寻找矿源,降低对三大矿企的依赖。

 

 

以下是部分投行对钢铁行业及钢铁股的观点:

 

中信证券

中信证券在4月1日发布的由周希增与李宏亮撰写的《矿石谈判扑朔迷离,xx铁矿资源公司》中提到如下数据与观点:

必和必拓公司30日在其网站上宣布,已经同一批相对数量的亚洲客户签订铁矿石销售合同。这些合同将摆脱之前的年度定价机制,而改为基于到岸价(包含海运费)的短期协议。

矿石长协价格上涨已成定局。目前,进口现货印度铁矿石(63.5%品位)到岸均价达到161美元/吨,逐步逼近历史{zg}价格区间--2008年1-3月180-190美元/吨。目前国产矿干基含税(63%品位)价格达到1150元/吨,折合不含税142美元/吨。

矿价上涨能否承受?全球:以日本为代表的成熟钢铁工业国家,钢铁行业赚取的只是加工费而已。基本上,如果日本钢铁企业接受矿石价格上涨,其大部分或者全部成本将转嫁到下游企业当中。国内:国内钢铁企业按照矿石成本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长协矿用户和现货矿用户两大类。目前国内铁矿不到60%来自进口矿,而进口矿的40%左右为现货矿。也就是说真正的长协矿只占国内铁矿用量的30%-40%。其中,对于现货矿用户来说,已经xx承受了矿石成本的上涨,受其影响,过去4个月钢材价格上涨了500-800元/吨,在钢材消费淡季的情况下,仍然转嫁了部分成本的上涨。对于长协矿用户:在过去的4个月,现货价格暴涨,而长协价相对稳定,给长协矿用户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在过去4个月中,长协矿用户一样享有了钢价的上涨,但并未xx承担成本的上涨。随着新的长协价格的来临和定价期限的缩短,未来长协矿的成本优势将逐步削弱。

xx具有成本优势的钢铁企业--资源类企业。

投资策略:需求已经开始启动,短期内钢价和成本上涨已成趋势。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或发生变化,对采用进口长协矿的钢铁企业或形成加大压力,目前低矿价成本的优势未来会逐步削弱,加上矿石谈判悬而未决,短期内存在一定压力。在矿石价格上涨的预期下,我们继续坚定看好铁矿资源类公司。

渤海证券

渤海证券在3月31日发布的由刘勇、张廷明撰写的《成本转嫁进行时—钢铁行业2010年第二季度策略报告》中提到如下数据与观点:

近段时间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使得投资者对钢铁行业盈利能力下降的悲观预期强烈。我们判断铁矿石价格在进入二季度以后将逐步进入高位缓冲和调整的态势。

二季度市场表现将“成本转嫁——钢价上涨”这么一条核心主线来展开。在矿石价格大涨的背景下,通过提高钢材价格向下转嫁成本成了必然选择。首先在分析工业企业整体利润率和PPI价格后,认为钢价上涨有宏观背景支撑;对钢材价格敏感的汽车、家电行业等的利润率表明钢材价格上涨仍有空间,对价格不甚敏感的房地产和机械设备,其需求释放仍将较充分支持钢价上涨。并且钢材的表观消费增速仍高于供给增速,目前阶段良好的供需结构也会钢价上涨提供支撑。

目前阶段来看,铁矿石上涨对钢铁企业的负面效应偏大一点,但是二季度需求旺季到来,后续的钢价将会呈现震荡上升的态势,因此这种成本压力的负面效应会越来越弱,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将处于环比回升的态势,给予钢铁行业“买入”评级。

相比纯铁矿石企业,我们更为看好拥有铁矿石的钢铁企业。同时,我们仍然看好具有产品优势的公司。

中投证券

中投证券在3月28日发布的由初学良撰写的《钢价与矿价的博弈》中提到如下数据与观点:

日本媒体已经报道日钢企接受2010年长协价110美元/吨(涨幅77%)的定价,2010年铁矿石谈判越来越向三大矿商倾斜。如果中国也接受此价格,资源类钢企将长期受益,而长协矿比例高的企业与现货高的企业的铁矿石成本差距将缩小,未来的竞争重点将落实到产品上。

投资要点:

1、3月末是需求好转、库存下降、钢价上升的黄金期。

2、2季度看好钢价涨幅覆盖成本变动。

投资者担心铁矿石价格上涨超预期挤占行业利润,我们认为铁矿石现货价格上涨空间有限,未来基本将在1100元/吨左右震荡。而我们看好钢价继续上涨,涨幅可以覆盖成本变动。3月下旬已经出现需求好转、库存持续下降、钢价连续上涨的黄金时期,2季度钢企业绩有所保障。

如果长协谈判接受80%左右涨幅,资源类钢企长期受益,长协比例高的钢企成本优势将缩小,我们建议xx有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的钢企或者对下游xx拥有定价能力的钢企。

国金证券

国金证券在3月28日发布的由张士宝等人撰写的《钢铁行业2010年2季度报告》中提到如下数据与观点:

影响钢铁股的因素太多:确定的高位库存、担忧的实际需求、成本的较大压力等等,都成为影响投资者决策的绊脚石。2010年的2季度也将成为值得投资者重点xx的季度之一。而与往年不一样的是铁矿石定价机制的改变或将影响钢铁行业的整体格局。

钢铁行业并不能简单认为是一个加工型行业,成本、技术、品牌都会决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铁矿石定价机制的改变可能会影响长协矿企业的成本优势,短期看小企业的灵活优势凸显。但长期看在同样竞争环境下的小企业没有理由比大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所以摒弃超短期视角考虑问题,未来行业竞争格局的加剧或将加速行业整合,这种行业大趋势是无法逆转的。成本、技术、规模、区域等等将综合决定企业的价值;

至于投资者每年都要xx的其他几个问题我们归纳如下:

1)产能的顶:2月粗钢日产量达到180万吨的{zg}水平,结合我们对国内钢铁企业个体的开工率统计印证,目前行业开工率已经到达相对高位,供给端继续恶化的空间不大;

2)库存的顶:每年的3月份钢材库存从高位回落,今年也不例外。

3)需求的底:旺季中来自工业以及房地产的需求增量是未来推动钢价上涨的重要动力。

认为钢铁行业将由成本推动过渡到需求拉动,而行业机会的大小在于需求拉动的力度大小。重点xx的投资类型如下:

1)成本优势:2010年钢铁企业的成本优势将显得尤为重要,股份拥有矿山的钢企和与集团有优惠关联交易的钢企成为我们的{sx}

2)产品优势:以宝钢股份为代表;

3)区域优势:虽然钢铁行业的区位优势并不明显,但与区域振兴规划匹配的地方钢企也值得xx。

东北证券

东北证券在3月29日发布的由潘喜峰撰写的《钢铁行业2010年2季度投资策略》中提到如下数据与观点:

考虑到2009年的基数效应,维持今年粗钢产量有10%左右增长的判断。2010年粗钢产量应该在6.2亿吨左右,整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大概在88%左右。2010年,钢铁行业的主要下游行业对钢铁的需求均将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是判断今年钢铁行业运行态势的出发点。

2010年,进口铁矿石价格涨幅接近{bfb},长协定价机制取消的可能性非常大。国内钢铁行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涨价将成为今年钢铁行业的关键词。成本传导能力,或者说提价能力将决定行业2010年的命运。

虽然钢材成本的大幅上涨使我们对整个钢铁行业的形势趋于谨慎,但是行业的结构性和阶段性机会仍值得xx。

高库存可能在4月份给钢价的上涨带来一些压力。但是在成本大幅上升的推动下,5、6月份,国内钢材价格加速上行的可能性很大。我们认为行业阶段性投资机会的时点在2季度出现的可能性{zd0}。

投资标的的选择首重有铁矿石来源优势的公司,其次是产品偏向xx,盈利能力强,成本转嫁能力强的公司。

风险:成本转嫁不畅的风险;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幅度过大的风险。

我最近在玩和讯财经微博,很方便,很实用。
一句话,一张图,随时随地与我分享理财心得与亲历见闻。
点击以下链接xx,来和我一起玩吧!

郑重声明:资讯 【铁矿石价格大涨对中国钢铁业也有四个好处- 黄祖斌律师文集- 黄祖斌- 和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