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杂谈』揭穿月月爱的谎言

『天涯杂谈』揭穿月月爱的谎言

2010-04-11 14:25:53 阅读17 评论0 字号:

        揭穿月月爱的谎言之一—2007年公司计划年销售额
        月朗公司宣传材料上说,2007年公司计划年销售额达二十亿,但截止十月末我们的销售额已超过二十一亿人民币,所以一百亿根本就不是问题,这说明其对中国卫生巾这个行业一无所知。
   用AC尼尔森数据,以2004年为例,当年全国卫生巾消费量384亿片,增长4.3%,市场渗透率59.5%,卫生护垫在中国自1992年开始生产,1998年以来市场消费量迅速增加,至2004年总消费量达到165亿片,比上一年增长14.6%,市场渗透率5.75%。  
   按市场零售价分类,0.2—0.4元/片的卫生巾为低档卫生巾,0.4—0.8元/片的卫生巾为中档卫生巾,0.8—1. 2元/片的卫生巾为xx卫生巾,目前超过1. 2元/片的卫生巾市场容量还非常小。总的来看,卫生巾平均价格约为0.6元/片,护垫价格大约为同档次卫生巾的60%,即平均0.35元/片,那么2004年,卫生巾及卫生护垫总销量约为384亿片*0.6元/片+165亿片*0.35元/片=288亿元。
   可到了2005年,月朗公司就把中国卫生巾行业营业额增加到1050亿元了,你说有多厉害?
   毫无疑义,随着宝洁、金佰利、强生、尤妮佳等跨国大公司相继在中国设厂,中国xx卫生巾销量他们占据较大市场份额,而国内品牌如安尔乐、妮爽等则在二三线市场更受到女性的青睐。
  所以,中国“最厉害”的企业的确应该是月朗,几年时间就超过了恒安,达到20多亿元一年销售额,你说许连捷(恒安集团首席执行官)该不该去跳楼?
  一句话,胡说八道!

       揭穿月月爱的谎言之二—市面上劣质卫生巾比例
  月朗公司宣传材料上说, 2005 年国家质监局对全国卫生巾市场抽查结果显示,有 56.7 %的产品不合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 80 %的妇女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其中, 63 %的妇科疾病是由于妇女使用了劣质的卫生巾造成的。
  我不知道“56.7 %的产品不合格”这个数据的来源。目前,我国卫生巾行业还比较分散,小品牌比较多,有些品牌卫生巾批发价可以做到0.1元/片,质量参差不齐56.7 %的产品不合格是xx可能的,但月朗公司偷换了一个重要概念,国家质监局抽查的是品种,而不是销量。
  2003年,国家质监局抽查全国豆奶粉,约有60%产品不合格,是不是说我们吃的豆奶粉60%不合格?不是!因为中国80%豆奶粉销售集中在维维、黑牛、雅士利等十余个品牌,他们的质量是有保证的,杂牌豆奶粉品牌多但销量并不大。
  卫生巾行业也一样,可能只有43.3 %的品牌质量没问题,56.7 %品牌质量有问题,但市场上销售的护舒宝、七度空间、苏菲、娇爽、舒而美、自由点……,恐怕都属于43.3 %的质量没问题品牌,56.7 %质量有问题品牌销量有多少?
  月朗不愿意告诉大家,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是不购买杂牌卫生巾而已。

揭穿月月爱的谎言之三—月月爱的价格
  月朗公司宣传材料上说,月月爱的吸水性是普通卫生巾的 3 — 5 倍,那么今天我们不按照 5 倍计算,我们按照 3 倍进行计算,用市面 3 片的卫生巾用月月爱的 1 片,就够了。市面护舒宝的卫生巾 1 片大约是 1 元,那 30 片是 30 元,而月月爱 10 片相当于 30 片,那么他们价格一样的情况下,你买哪个呢?那告诉你今天他不卖 30 ,每包仅仅 21 元。成为会员后以后在重复用每包只是 14 . 8 ,那你说这个价格你是不是可以承受的起呢!
  这段文字表明,月朗在掩饰其价格虚高。
  女性怎样才舒适?她们会告诉你,不要卫生巾{zss},你也从来没有见到一个妇女在绝经后戴上卫生巾“享受”,卫生巾当然需要好的吸水性,但吸水性绝不能代替使用时间,比如女性生理周期中间时段流量50毫升/天,需要三片卫生巾来吸收,那么每片吸水性不小于20毫升就够了,如果一片当三片用,卫生巾含水量越来越多,就会越来越不舒服。
  目前国际上流行趋势为:经期开始及结束1——2天因为量小用小卫生巾(一般卫生巾250毫米左右,200毫米左右为小卫生巾,如自由点轻的日用190),仍然每天换三次以上,因为这样更舒适!经期中间量比较大,半夜换卫生巾又影响休息,才会用吸收量特别大的卫生巾(如自由点舒睡360)。
  吸水性就是这样,够了就好,一片当三片,那是月月爱一厢情愿的事,女性需要把经血背{yt}不更换吗?
  月月爱比其他卫生巾贵得多,这就是事实。

        揭穿月月爱的谎言之四—负离子芯片的作用
  
   负离子,或称为阴离子,在化学中为一很普通的东西,比如输液用的生理盐水,含0.9%氯化钠,换算成1立方厘米液体,也就是含0.009克氯化钠,也就是0.009克÷58.5克/摩尔×6.02×10^23个氯离子/摩尔=9.261×10^19个氯离子,氯离子是负离子的一种,也就是我们体液中1立方厘米最少含有9千亿亿个负离子。
   近年来,人们的确发现在气体状态下,负离子通过吸附、xx等很多方式,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功效,
  有人把负离子称为"空气维生素",所以人们发明了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涂料等来改善空气质量。
   在液体状态下,由于有密集的正离子,极性分子,负离子早就吸附满了,也就丧失了抑菌功能。
   我们假设月月爱负离子卫生巾芯片平均负离子浓度确实达到他们所说: 5800 个 /cm3 ,在无水的情况下,可以抑菌,但在有了体液后,有9千亿亿+5800 个 /cm3 负离子,有抑菌效果吗?
   此外,一个负离子发生器价格约15元,每cm3增加负离子不少于50万个。

         揭穿月月爱的谎言之五—陈怀德的荣誉博士学位
  
  月朗的宣传材料上说,香港科技大学授予董事长陈怀德先生荣誉博士: http://hi.baidu.com/jiayu6888/album/item/035f21a0736ad6a146106463.html
  谁都知道,香港科技大学是香港一所较有名的高校
  事实上是这样吗?显然是在撒谎,因为图片上的单位明明是香港科学院。
  而在另一个网站上,恐怕觉得太丢人,就把“香港科学院”sp掉了。
  http://www.hnyyi.com/ldgh.htm
  http://hiphotos.baidu.com/jiayu6888/pic/item/04d74f3e4e1500e87c1e7169.jpg
  不要说“香港科学院”的“荣誉博士”是多高的称号,但建议陈怀德尽快去搞一个院士来,因为18岁成都学生被“香港科学院”聘为院士了,且那个“香港科学院有限公司”已经被查封。 所谓的院长郭湘泗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
  此外,拜托请不要再侮辱香港科技大学!

       揭穿月月爱的谎言之六—月月爱卫生巾八大功效
  月朗的宣传资料上说,月月爱卫生巾有八大功效:调压,xx,xx,除异味,促进新陈代谢,xxxxx,xxxxx,xx疲劳。对此,谈点看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功效的论证,关于人体疾病防止,药品保健品的功效那是要有专门机构(一般由国家指定)去论证的,而不是某个人、某个企业来论证的,何况除了调压,促进新陈代谢,xxxxx,xxxxx属于内科功效,论证起来要求更高,我们很希望看到月朗提供这些东西。
   试想想,如果市面上的药品、保健品、相关器械,功效都是听生产商说的,那是什么后果。
   其次,八大功效的载体是什么?负离子芯片吗?如果是,那么这个问题我已经在另一个贴子谈过了,再说明一下,仅供参考。
   产生负离子必须要能量的,显然电能{zh0},所以一个负离子发生器价格约15元,每cm3增加负离子不少于50万个,其次是光能(包含红外线),负离子涂料原理即如此,在光能(包含红外线)作用下,相关物质产生电离,成为负离子。但产生负离子就少多了,最多每cm3增加负离子几千个。
  负离子芯片在使用时,首先就打了一个折扣,没有了可见光,只剩下红外线,此外,即使红外线与相关物质作用产生的负离子,也必须在芯片干燥时才有用,因为一旦接触体液,我们体液中1立方厘米最少含有9千亿亿个正离子,还有更多的极性分子,负离子一产生,也就消失,所以实际上没有多少效果。

      揭穿月月爱的谎言之七—世界500强
  
  月朗董事长陈怀德说:“我未来的目标,是把月朗国际这个民族企业做大,做强,做到全世界.是三年内销售100个亿,是进入世界500强”,看来,陈先生连世界500强有多大都不知道。
  2006年,世界500强中499名Nike(耐克), 营业额149.549亿美元 ,其中500 名Bombardier(庞巴迪), 营业额148.800亿美元 。
  按2006年人民币平均汇率,8元兑换1美元,那么,世界500强{zh1}一名营业额为148.800*8=1190.4亿人民币。
   目前制造卫生巾的企业进入500强只有宝洁、强生、金佰利三家,但卫生巾又远不是这三家企业的主产业,做卫生巾的月朗3年就要超过1190.4亿人民币营业额每年,进入500强。
   一句话,陈怀德太厉害了!

揭穿月月爱的谎言之八—陈怀德的社会兼职
  为了说明陈怀德在广东的社会地位,月朗公司给他编造了一大堆社会职务,比如广东省田径协会、广州市田径协会会长,这简直是在胡说八道。
  首先,体育协会都不称为会长,即使是这样,也称为广东省田径协会主席、广州市田径协会主席;其次广东体育界的人士都知道,广东省田径协会主席是杨乃军,广州市田径协会主席是胡树森:
  http://www.southcn.com/sports/gd/news/200501250348.htm
揭穿月月爱的谎言之九—中国卫生巾市场容量是保健品两倍
  月朗的宣传资料上说,小商品大市场――2005年中国卫生巾市场有1050亿之大,并且这个市场60-70%的份额被市面知名的品牌所占有。而中国的保健品市场在2005年有500亿的份额,但是竞争厂家居然有1000多家。
  500强中主要做保健品的企业有:
  排名38名的McKesson( 麦克森) ,营业额 935.74 亿美元,
  排名51 名的Cardinal Health (卡地纳健康 ) 营业额 818.95亿美元,
  排名66 名的UnitedHealth Group (联合健康) ,营业额 715.42亿美元,
  排名89 名的AmerisourceBergen (美国人伯根) ,营业额612.03亿美元 ,
  排名103 名的WellPoint Wellpoint,营业额569.53亿美元,
  排名172名的 Caremark Rx Caremark Rx 营业额367.50亿美元,
  排名187名的 Franz Haniel (弗朗茨海涅尔 ) 营业额348.09亿美元,
  排名265名的 HCA HCA ,营业额254.77亿美元,
  排名390名的 Mediceo Paltac Holdings Mediceo Paltac Holdings ,营业额185.24亿美元,
  排名411名的 Express Scripts Express Scripts , 营业额176.60亿美元,
  排名446 名的 Cigna( 信诺 ), 营业额 165.47亿美元。
  共十一家企业,年营业额5404亿美元。
  而同期进入500强的企业中,只有宝洁(护舒宝)、强生(娇爽)、金佰利(高洁丝)三家企业生产卫生巾,而我们知道,卫生巾远不是这三家企业的主产业,营业额20%都占不到,世界上{zd0}的主产业为卫生巾企业的尤妮佳(苏菲)离500强非常远。
  而在中国,在月朗口中,卫生巾行业的营业额就和全世界不一样,大于保健品行业了,这就是月月爱的谎言。

 揭穿月月爱的谎言之十—全球卫生巾市场容量
   月朗在宣传2005年国内卫生巾市场容量时告诉大家,营业额是1050亿。还不忘告诉大家,全球2000款卫生巾品牌数十年数千亿广告所建立的美誉度,在与月月爱品牌作产品对比演示中,仅仅十分钟,这些美誉度就消失和垮塌了,全球市场达24000个亿/年度。
  
  
   关于国内卫生巾市场容量是不是1050亿,我们已经讨论过,现在我们来看看全球:
  
   目前中国人口13.5亿人,全世界65亿人,中国占1/5弱,我们姑且认为占1/5,也就是说5个人中,1个中国人,4个外国人。
  
   根据AC尼尔森的数据,中国卫生巾市场渗透率57%,平均价格0.6元/片(包含护垫,下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外平均水平比我们高一些,我们假设其卫生巾市场渗透率70%,平均价格0.8元/片,那么就有这样的结果:
   中国使用卫生巾人口=13.5亿人×50%(除去男士)×50%(女性平均寿命超过70岁,用卫生巾35年)×57%(市场渗透率)≈2亿人,使用卫生巾=1050亿元÷0.6元/片=1750亿片,平均每人使用=1750亿片/2亿人=875片,看来中国女士用卫生巾的确可以。
  国外使用卫生巾人口=(65-13.5)亿人×50%(除去男士)×50%(女性平均寿命超过70岁,用卫生巾35年)×70%(市场渗透率)≈9亿人,使用卫生巾=(24000-1050)亿元÷0.8元/片=28687.5亿片,平均每人使用=28687.5亿片/9亿人=3187.5片,平均每天用8.7片,看来外国女士用卫生巾更加可以。
   现在我们不算使用比例,只算人均:
   中国13.5亿人,使用卫生巾1050亿元,平均每人消费卫生巾77.7元。
  国外51.5(65-13.5)亿人,使用卫生巾22950(24000-1050)亿元,平均每人消费卫生巾445.6元。
   外国人均消费卫生巾是中国的5.73倍,看来我们”太穷“了,全国必须消费1050亿元×5.735=6022亿元的卫生巾,我们才赶上世界平均水平。
   6022亿元,蛋糕有多大?

揭穿月月爱的谎言之十— —其它品牌卫生巾的质量
  
   近来,因为有朋友受骗,积压了不少卫生巾,我写了这几篇短文,最希望看到的是月朗朋友的直接反驳,可惜没有看到,更多的是一定要我去了解月月爱质量如何好,好几位还发来百度消息,现一并作答。
   虽然现代版本的卫生巾发明不到百年,但技术已经基本成熟,特别是近二十年,吸水珠、无尘纸、绒毛浆、绢纺网面等材料质量及xx技术大幅提高,卫生巾质量也大幅提高了,只要不是小作坊生产的(很可惜,在目前中国,特别是福建、广东,小作坊生产的杂牌卫生巾还不少),它们都能符合国家标准,也对女性的身体无害,月朗人说什么苏菲、护舒宝等等是用回收棉做的,显然是胡说八道。
   合格卫生巾的价格,根据品质的区别,基本上都集中在0.2元——1.0元/片之间,就是0.2元/片的品牌卫生巾,如丝爽生产的纤纤百合、恒安生产的安乐,只不过厂家和商家的利润也就很低了,也不会是回收棉做的。不合格卫生巾零售价一般也在这个范围,但批发价很低,基本在厂价50元/箱左右,每箱24包,每包20片。
   我不清楚月月爱是否是假冒伪劣产品,是否用多了对女性特别是女生的身体有害,但OEM月月爱的企业美洁我是知道的,作为中国一个二线卫生巾品牌,它的质量也是合格的,但这种合格与安尔乐、妮爽、笑爽、福尔乐等全国上百家公司合格是一样的。
   的确,每家卫生巾公司产品都是有特点的,但现在并没有什么革命性的突破,至于专利,很多都是实用技术型的,而非发明型的,宝洁有29000多项专利,恒安150项左右,丝爽也有50多项。
   一个产品合格与否,与他在销售中编造企业神话、致富神话、领导人神话、产品神话是两回事,雀巢产品合格吗?合格(注意:我说的合格是指合格率符合国家要求,并不是说每个单品),但他要在含碘超标问题上掩盖,就一样受到大家的谴责。
   月朗作为一个卫生巾企业(其他行业企业也一样),他有权宣传自己的产品,别人无可厚非。
   月朗产品合不合格,月朗产品质量好不好,这与陈怀德花钱去买个博士,冒充田协会长,xx是两回事。
   这与与月朗产品是不是1片当3片用,也是两回事。
   这与所谓负离子芯片在粘了经血后有没有作用也是两回事。
   我要告诉各位,我买的ABC、自由点在舒适度、吸水性等方面质量非常好,受到了很多女性欢迎,但还是有少量女性不一定最合适。
   我也想告诉各位,我的主要竞争对手七度空间、瞬吸蓝、护舒宝、苏菲等,它们的质量同样很好,但还是有少量女性不一定最合适。

         揭穿月月爱的谎言之十二 —大学时代陈怀德就积累了6000万资本
  
  为了说明陈怀德是一个“商界奇才”,月朗人告诉我们:
  http://hi.baidu.com/jing0716/blog/item/87019e7373fa15188601b045.html
  
   1989年,刚刚从学校毕业的陈怀德已经是拥有6000万身价的大学生创业名人了,我们先假设这是真的。
   首先,这说明陈怀德在还没有上大学时,书读得不怎么样,因为他生于1964年,1985年考上大学时已经21岁了。
   本人生于1968年,1974年上小学,当时全国小学都是5年制,高中2年制(再前面2年初中也是2年制),1984年我高中毕业,1988年大学毕业,我的同学中也没有生于64年的,更不用说下一届了,陈怀德21岁高中毕业,不知道他留了几次级。
   但大学时代陈怀德的确厉害。
   八十年代,那时万元户都很时髦, 更不用说6000万元户了。
  1989年,家父被评为高级工程师第二年,工资每月130元。
  我们再来看一看2007年胡润的富豪榜: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710/10/content_6857403.htm
  1989年,黄光裕、丁磊、陈天桥等人都还在读书,还是“穷人家的孩子”。
  张近东刚加入南京市鼓楼工业公司工作,工资60多元。
  年龄大一点的张茵刚办了一个街道小厂,{dy}桶金还没有挖到。
  年龄更大一些的刘永好四兄弟还没有分家,全部资产不到1000万。
  至于2007年中国首富杨惠妍的父亲杨国强,1992年首次发展顺德碧桂园楼盘,那也是3年以后的事了。
  1989年,猪肉还是1.5元/斤,6000万购买力相当于现在6亿元。
  可惜那时没有富豪榜,但陈怀德就有了6000万,算不得首富,至少也名列前几名,的确厉害!
  1989年,离邓公南巡讲话还有三年,当时只是说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先富”到什么程度{zg}层都有争议,1992年邓公南巡才结束了“姓资姓社”的争议,所以,“他的事迹”一度成为《人民日报》、《广州日报》等各大媒体报道的热点那显然是胡说八道,恐怕那时谁也没有这个胆子去宣传一个人有资产6000万。
  1989年至今,已经快20年了,还有一点非常可惜,那时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富豪陈怀德却发展得非常差,中国富豪榜前500名也排不上了,被黄光裕、丁磊、陈天桥、张茵、张近东、刘永好等人一一超过了。
   大学时代就积累了6000万资本的陈怀德,那是不是“商界奇才”,该由网友自己去判断了。

就是传销,还出了什么手机,打着诺基亚的旗号、、、、、

解开月朗遮羞布之一——民族企业论
  当月朗人无法驳斥这十二个谎言时,总要搬出一个东西,月朗是民族企业,不支持民族企业的产品就是卖国,月朗是民族企业,所以对撒谎大家就xx应该谅解,关于这个问题,谈点看法与网友交流。
   首先,世界经济的大循环,国外有不少企业来到中国,中国也有不少企业走向国际(比如联想、海尔),我们也进口很多外国商品,同样也有很多产品出口到国外(可喜的事中国这些年一直是进口大于出口,出现了巨额贸易顺差),如果中国喝可口可乐是卖国的话,那么美国的“卖国贼”同样很多,他们很多人都在穿中国的纺织品。
   其次,世界经济的大融合,很多企业都合资化、股份化了,可口可乐同样也是“民族企业”,因为中国有十多个装瓶厂控股方是中粮集团,还有十多个装瓶厂控股方是香港的嘉里集团,娃哈哈、乐百氏同样也是“外资企业”,因为这两家企业法国达能集团都占51%股份。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有外资股份,而我们那个“纯民族企业”的月朗,据说要在美国上市,恐怕也有外资的成分了。
   为了表示“爱国”,我们已经无饮料可喝,同样也无生活用纸可用,因为国内五大生活用纸用纸品牌中,舒洁(金佰利)、清风(APP)为外资控股,维达、心相印(恒安)是合资公司,只剩下洁柔(中顺)可用了。就是牙膏牙刷,佳洁士、高露洁当然不可用了,可惜我过去用的中华牙膏目前已经有联合利华的股份,用的三笑牙刷生产商却改名为“高露洁三笑有限公司”了。
   那好,我们姑且把民族资本还在控股的企业算成“民族企业”罢,比如月朗,在相同xxx基础上,我们的确可以优先选择,但这种优先与我们选择恒安、ABC、丝爽、乐尔福等是一样的。
   这种支持也与我们是否该支持这个企业充满谎言没有任何关系。
   在中国,还有大量的企业还真是"纯民族企业",比如我自己的企业,虽然很小,年营业额不过千万,但却不是可以撒谎的借口。

         解开月朗遮羞布之二——未来新趋势
  
   这是月朗,也还有其他一些直销公司{zd0}的谎言。
  既然要全面评价直购是否是趋势,我们先简单分析一下什么是直销。
  产品销售分为直接销售、间接销售两个大类,直接的销售又分为厂家直销、媒体直销、人员直销三个大类。
  我们所说的直销,是一种狭义的直销,特指人员直销。
  首先,直销远不是商品销售的趋势,全球GDP目前已经超过40万亿美元,直销业总销售额850亿美元,仅占0.2%,是一个非常小的行业。
  那么将来直销业比例是否放大?不会,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于美国,2007年,全国GDP24.66万亿人民币,直销业总销售额400亿人民币,占0.2%.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大约落后美国二、三十年,二、三十年后,中国就会赶上美国目前的水平,那么,中国的直销业总销售额就会是300多亿美元,相当于2400亿人民币,但在GDP中仍然很小,所以不会是趋势。
  从企业角度看,目前世界上{zd0}的直销企业雅芳,也远远排不上全球五百强。
  全球直销业850亿美元的总销售额,远不如沃尔玛一家零售企业的营业额(3511.3亿美元)。
  营养食品是直销业重要支柱,可上万家直销企业所卖的营养食品总额还不如雀巢一家的多(798.2亿美元)
  日用品也是直销业重要支柱,可上万家直销企业所卖的日用品总额还不如宝洁一家的多(682.2亿美元).

解开月朗遮羞布之三——卫生巾比保健品更适合直销
  
   月朗解释卫生巾为什么非常适合做直销时,主要原因是卫生巾是女性必需品,现在我们搁置争议,假设陈怀德的博士学位、负离子芯片的作用、一片顶三片等众所周知的谎言都不是谎言,而是真的,来分析一下直销行业。
   人员直销是销售成本很高的一个行业,它究竟适合那些产品,世界主要直销企业已经给我们了答案。
   所谓销售,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的过程,传统商业中,信息流通过广告、终端陈列、促销活动、业务代表等来实现,商品流通过经销商配送、资金流通过经销商回款实现,直销则把这些交给直销员来完成了,这就决定了其局限性。
  直销不适合销售耐用消费品,因为耐用消费品人们更xx售后服务,比如彩电,你拿一台来给我演示,就算我觉得比长虹、海尔好,可还是不愿买,因为我到苏宁国美买主要是需要将来维修,所以很少有直销企业做耐用消费品,即使有,也是很少需要维修的,比如安利的不锈钢锅。
   在快速消费品中,目前直销企业主要经营低物流、高价格商品,那是因为低物流、高价格商品才能保证其高额的通路费用。
   纯消费者(指那些没有功利目的,仅仅是消费的人)主要有三类:
   1、重产品质量、生活质量,不在乎产品价格(主要是一些经济很宽裕的家庭,人群中比例不大);
   2、重产品质量、生活质量,但也在乎产品价格(这是消费主力军);
   3、不重产品质量、生活质量,仅在乎产品价格(主要是相对贫困人口)。
   对于消费品,也分为两类:
   1、消费人群不大,但单个人消费金额高;
   2、消费人群很大,但单个人消费金额不高。
   实际上,百年直销业发展表明,除了经营者只用,直销业主要消费者为“消费人群不大,但单个人消费金额高”的商品,其他类别商品并不适用。
   比如饮料,市场容量的确非常大,但直销模式却不适合,我口渴了,想买一瓶可口可乐,零售价3元/瓶,
  
  其出厂价为2.4元/瓶,批发价为2.5元/瓶,如果直销模式,我得给直销员打一个电话(电话费),直销员再给我送来(运费),小笔款项汇给公司(汇费),可能成本远高于传统模式。
   这就是很多直销企业选择高价位商品的原因,比如牙膏,高露洁、中华等品牌一般零售价为5到8元,如果一个直销企业做这样的产品,恐怕结果通路成本根本就承担不了。于是只好销售40元,甚至60元以上一支的牙膏,某企业的一支牙刷就卖到12元,这样的产品销量不可能很大,但如果有人消费,单体消费额却会比较大。保健品也是这样,虽然消费人群不大,但一个消费者一年却可以用几千上万元,这也是很多直销企业的选择。
   现在我们来看看卫生巾,作为一个低单价消费品,卫生巾的消费与方便面、饮料有些类似,顾客群体大,但单体销售不大,中国有两亿多妇女使用卫生巾,消费额为3百多亿元,平均每人消费额为150元/年,月月爱单品价格比中国的平均价格高,再考虑其一片顶两片的说法,那么,假设一个消费者平均消费250元/年,经营者可以赚100元利润,那么假设一个经营者要生存下去,平均一年2万元毛收入,也要服务200个纯顾客,而做这样的销售,服务成本是很高的。
   以我销售的产品为例,ABC是本地最强势的卫生巾品牌,我月销售60余万元,也鼓励业务员、促销员对消费者直销,但月总销售额只有3千元,原因很简单,一个妇女每月消费不到两包,平均价格15元,如果通过电话与消费者沟通,再加上送货费用,根本不合算,所以,绝大多数消费者更愿意到离自己最近的售点一包包购买使用,
  我销售的另一只品牌婴儿奶粉,在国内二流,本地月销售20万,顾客远远没有ABC多,可我的业务员、促销员对消费者直销,但月总销售额只有5万元,原因很简单,一个消费奶粉的婴幼儿月均消费300元到700元,在与卫生巾毛利差不多的情况下,不经意发展几个顾客,却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
   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月朗主要是由经营者压货才能维系的根本原因。
解开月朗遮羞布之四——直销卫生巾很赚钱
  
   我们假设月朗关于产品质量,市场前景,甚至陈怀德的博士学位,都是真的,现在来分析一下,直销卫生巾可否赚钱。
   大凡商业,其利润主要应该来源于信息的不对称,比如说一袋奶粉,市场零售价是40元,批发价是35元,我可以卖给一位朋友36元,并告诉他这是{zd1}价,但一旦他在批发市场也买成36元每袋,我就只好降价了,如果有{yt}他知道这袋奶粉出厂价是30元,我也就最多卖给他31元每袋了。
   做商业的人都知道个定律,商品的毛利率与单品销售数量成反比,一位做康师傅代理商的朋友告诉我,三年前,他每月销售80万元,年纯利20万元,现在月销售200万元,年纯利还是只有20万元,原因是销量大了,外地经销商就大量窜货,造成毛利降低。
   正因为如此,很多直销公司就选择高单品价格产品,比如几百元一听的蛋白质粉,几十元每支的牙膏,消费者少,单品销售数量不高,但单单营业额高,才不会造成规模性价格冲突。
   商业中有一个经典案例,中国销量{zd0}的碱性民用电池无疑是南孚,长虹碱性民用电池因为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经过多年努力,曾经位居第二,特别是在川渝,因为是本土,排名{dy},2003年,公司为了推广电池,在给劳务费时,配比一定电池,比如一个给长虹拉货的司机,付给1万元劳务费,却只给7千现金,另外卖给3千元电池,以为这样可以通过司机的直销,扩大市场份额,可是,批发价2.5元/对的电池,并不是每个司机有能力销售,有些人就低价丢给批发市场了,或廉价卖给亲友了,有些人1.5元/对就卖了,造成长虹电池整个价格体系崩溃,既然1.5元/对都有货,代理商就拒绝进出厂价2.2元/对的产品,市场上有价无货,{zh1}的结果是公司大伤元气。
   我没有确切的资料,说明月朗2007年销售了多少,但假设其说法是真的,销售了20多亿,这已经和中国卫生巾{dy}品牌恒安比肩了(只是恒安有7个系列共90余种单品),考虑到月朗单品远远少于恒安,月朗应该是中国卫生巾单品贡献{zd0}的卫生巾品牌了。
   20多亿,就意味着占中国卫生巾总容量8%,如果其真有那样大的消费群,就意味着价格体系很难维护,
   在这样的情况下,月月爱在全国就必然有千余万纯消费者顾客(他们是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xx可以谁的价格低,在哪里购买最方便,就在哪里买。
   如果是这样,作为一个批发商,比如我,就会进低价月月爱产品,在零散分给超市销售,{zh1}超市月月爱销售价格远低于在直销员手里购买。
   如果销售100亿,差不多占全国卫生巾行业销售30%,那就与康师傅一样,在中国有标志性品牌了,这时,不管是经销商,还是零售者,利润就会极低。
解开月朗遮羞布之五——其它公司也有谎言
  
   进来,很遗憾很多月朗朋友回贴,或给我发消息,有那么多公司都存在谎言,你为什么不去一一揭发,一定要给月朗过不去,也有人一定要说,那些反对月朗的人,不是做了月朗没出息被淘汰的,就是其它公司的xx。
   对于其他反对月朗的人,大多不了解,也无权评论,但既然说到我,就谈一点看法。
   一个公司,一种产品,有不同的看法,这非常正常,安利、如新,还有很多很多的公司,在百度贴吧,都有很多人赞成,也有很多人反对,在安利吧,就有一个“过路书生”网友,发表过很多反对意见,也有过激烈论争,如果安利人反驳“过路书生”只用一句话,如新、美乐家、月朗,也有那些东西,你为什么不去反对,一定要和安利过不去?这就是很可笑的了。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xx在公车上抓一小偷嫌疑人,这个小偷不辩解自己没有偷,只是说,还有很多人比我偷得多得多,你们从不去抓,所以我无罪,这不可笑吗?
  每个人经历不一样,每个人兴趣不一样,我不了解安利,也没有身边的好友受害,xx而已。
  这里是月朗吧,讨论的是月朗,优莎娜有没有谎言,留给优莎娜去吧!留给对优莎娜有兴趣的人吧!
解开月朗遮羞布之六——慈善家陈怀德
    看到网上关于陈怀德伪博士、500强等议论,有朋友给我发消息,问我相不相信陈怀德的慈善行为。还有很多月朗朋友发出的话是,陈怀德是一个有大爱的慈善家,大家不应该谴责他。
   关于相不相信,我还是想起小时候外婆讲的“狼来了”的故事。
   有一个放养的小孩,放羊感到无聊就两次骗大人说“狼来了”,大人上来知道自己被小孩骗了两次,从此不在相信他,有{yt}狼真的来了,小孩子大喊“狼来了,人们都不相信他,{zh1}小孩和羊被狼吃了!
   我这个人很笨(虽然自认为智商很高,但好像没有规定智商高的人就不可以笨),那个小孩子即使十次喊狼来了,我都会去看一看的,但如果是十一次,也就不再理会吧!
   陈怀德已经撒过多少次谎?
   但我会强迫自己相信即使他撒过无数次谎,慈善行为都是真的,他的确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

解开月朗遮羞布之六——慈善家陈怀德  
  看到网上关于陈怀德伪博士、500强等议论,有朋友给我发消息,问我相不相信陈怀德的慈善行为。还有很多月朗朋友发出的话是,陈怀德是一个有大爱的慈善家,大家不应该谴责他。
   关于相不相信,我还是想起小时候外婆讲的“狼来了”的故事。
   有一个放养的小孩,放羊感到无聊就两次骗大人说“狼来了”,大人上来知道自己被小孩骗了两次,从此不在相信他,有{yt}狼真的来了,小孩子大喊“狼来了,人们都不相信他,{zh1}小孩和羊被狼吃了!
   我这个人很笨(虽然自认为智商很高,但好像没有规定智商高的人就不可以笨),那个小孩子即使十次喊狼来了,我都会去看一看的,但如果是十一次,也就不再理会吧!
   陈怀德已经撒过多少次谎?
   但我会强迫自己相信即使他撒过无数次谎,慈善行为都是真的,他的确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
于是月朗人有了一个推理:
   1、凡是捐了很多款的公司或个人就不会撒谎;
   月朗及陈怀德捐了很多款;
   所以月朗及陈怀德不可能撒谎。
   2、 凡是捐了很多款的公司或个人即使撒谎也该理解;
   月朗及陈怀德捐了很多款;
   所以月朗及陈怀德撒谎也该理解。
   这个推论的大前提是错误的,所以结论是错误的。
   因为这是两种概念的事。
   袁宝景捐款上百亿,这是大家都要感谢他的事,但功是功,过是过,大家仍然会鄙视他的其他行为。
   要说个人,比尔盖兹恐怕做的善事更多,但并不意味人们不可以对微软一些不合适的做法说三道四。
   月朗人还有一个推理,如果你们说的是真的,为什么妇联、扶贫协会等还要接受其捐助?这同样是两种概念的事。
   一个死刑犯临死前要把他的财产捐给国家或慈善团体,都会被接受,并受到好评的。
   即使月朗及陈怀德撒谎,那也是经营中的事,与他的财产捐给国家或慈善团体,会不会被接受,xx是两回事。
   希望月朗人驳斥那些月朗“疑似谎言”。

解开月朗遮羞布之七——有人假冒月月爱产品
  
  
   因为大量受害者为了减少损失,在网上,或处理给一些超市、药房零售,给月朗经营者带来致命的价格冲击波,月朗公司想出了{zh1}一招,宣传那些产品是假冒“月月爱”产品.
   这说明月朗公司想利用市场上什么产品是假冒产品,消费者有些认识不清的空隙,找到{zh1}一根救命稻草。
   一般的讲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分为两类:
   1、模仿xx产品,低价销售,你有“可口可乐”,他有“乐口可乐”,你有“ABC”,他有“AEC”,你有“苏菲”,他有“舒菲”,你有“宝洁公司”,他有“宝吉公司”。这些产品的价格低一些,主要在区乡销售(当然城市也有,但销得很差),这利用了部分民众品牌意识差的弱点,对于经营者来说,卖这些产品利润高一些,自然就有驱动力。
   对于生产者来说,做这样的产品虽然利润不高,但风险很小,即使被工商局查到,由于其包装并不是全部照搬xx产品,最多不准生产了事,不会触犯刑律。
   2、纯粹伪造xx产品,比如连标贴、瓶型都相似的“假五粮液”,假“中华烟”,纯粹伪造xx产品风险是很大的,一旦被查到,那就是刑事责任,反正都是冒风险,纯粹伪造xx产品就只会是单品价值非常高,毛利也非常高的产品,比如五粮液、红塔山。
   所以,没有人会去纯粹伪造可口可乐、ABC、苏菲,如果有,也只会是模仿产品。
   月朗是哪一种情况,敬请对号入座。
   网上到处都有200元左右一件的月月爱产品流通,如果一次大量购买,150元一件就可以拿到,如果生产这种产品的纯粹伪造产品,有多少毛利?
   事实上,目前在网上、一些超市、药房出现了“月月爱”产品绝大部分并不是什么假冒伪劣产品,而是很多受骗者在得到什么钻卡后,根本无力销售,就只好低价处理的结果,那些货都是月朗的货。
   月朗公司目前想让广大消费者认为那是小厂生产的假货,以此来维护经营系统不至于因为价格原因崩溃,那是一厢情愿的事,因为网上、一些超市、药房如果出现“月月爱”纯粹伪造产品,同样也不能杜绝因为利润原因那些月月爱经营者不去卖相同的货。
   我就有一位朋友,自己有月月爱的钻卡,把产品卖完了以后,现在就经常在网上低价买来月月爱产品,再做直销,所以,找“授权经销商订购”并不一定能保证不买到“假冒伪劣产品”。
解开月朗遮羞布之八——其他公司也在无证直销
  拿最早的 安利公司 ,雅芳公司这几个大公司来说,他们获得直销合法的那个什么牌子好像也是去年的事情吧,可安利之类的做直销在中国做了 10多年了呀,那在他们没有获得牌照之前,那属于什么销呢,如果是传销怎么就不打击他们呢 ?”
  当有人质疑月朗公司无直销牌照,从事的是传销时,月朗人表达了上述观点。这说明有人对中国直传销制度根本不懂。
   传销进入中国已经十余年了,这本身仅仅是产品销售的一种方式,却由于经营者的肆意夸大,演变为一种灾难,2005年9月1日,国务院出台《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 ,其中《直销管理条例》将于当年12月1日实施,《禁止传销条例》于11月1日实施,对于不符合条例的企业,设置了一个大限,即2006年11月30日,自2006年12月1日起,企业在中国境内从事直销经营的,就必须依照《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申请牌照经营。
  所以质疑其他企业在2006年12月1日之前“ 那属于什么销呢,如果是传销怎么就不打击他们呢”没有任何意义。
  这就像在国家没有把老虎列入珍稀保护动物之前,去讨论一个打死老虎的人是否犯罪一样,毫无意义。
 解开月朗遮羞布之九——月月爱质量与谎言的关系
  
  很多网友发贴或短信交流 ,都提到月朗产品质量非常好,怎么可能有谎言?
  现谈点个人看法。
  首先月月爱与安尔乐、七度空间、ABC、护舒宝、美洁等上百个品牌一样,都有国家的质检证书,那么, 就是合格产品,就会有不同量的消费群,有人觉得好非常正常。
  同样,每一种品牌的卫生巾,都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感受,有人觉得不好也很正常。
  我就有一位好朋友,我把自己经营的ABC、自由点都送给她试用过,她就觉得没有苏菲好,我相信她的感觉是真实的。
  这和有一位苏菲的促销员在我这里买妮爽用一样,因为她觉得自己收入有限,妮爽价廉物美,这也不值得奇怪。
  所以,我愿意相信那些用了月月爱觉得很好,还有用了月月爱觉得很不好的朋友都是真实的感受,但是,如果有人认为说月月爱好的人都是正确的,说月月爱不好的人都是“胡说八道”,这本身就是片面的。
  认为月月爱好,从而污蔑其他卫生巾(除了那些杂牌卫生巾)是回收绵做的,那就是愚蠢的。
  作为一个卫生用品专业人士,我想我可以对月月爱是怎样一片顶三片,负离子芯片在潮湿环境下怎样发挥作用,认为所谓的“八大功效”应该有质检部们,有些功效还应该有xxx论证。但是,我从来不认为自己观点永远正确,欢迎月朗人来反驳,只要能说服大家,本人从善如流,可惜至今没有。
  作为一个卫生用品专业人士,我有宣传自己代理的ABC、自由点品质好的习惯,护舒宝、苏菲、恒安等等,都是我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但从来没有说他们不好的习惯,对于说ABC、自由点品质不好或使用过敏的顾客,我一样充分尊重,只要她们没有去编造一些不存在的东西,比如某某卫生巾是回收绵做的,破絮乱飞什么的。
  所以,我从来不反对月朗人在网络上去分享产品质量。
  但这一切与月朗公司谎言及相关遮羞布关系不大。
  产品质量,已经是规模性现代工业的基础,比如我认为舒洁、维达纸品很不错,如果有{yt}要去建一个直销企业,质量赶上他们一点障碍也没有,就算不建厂,也可以找他们OEM,可以说,绝大部分传销企业,由于卖的产品价格较高,都能保证质量,连安旗这样臭名昭著的诈骗公司,我也因为托不过情面,消费过,质量也还不错,但这并不代表该公司没有谎言。
  传销公司的谎言,主要是致富谎言、趋势谎言、领导人谎言、企业谎言、市场谎言、然后才是产品谎言有人喜欢用月月爱,并不代表陈怀德可以冒充广东省田协“会长”。
  有人喜欢用月月爱,并不代表全世界每年卫生巾容量有24000亿元。
  有人喜欢用月月爱,并不代表可以污蔑其他卫生巾品牌是回收绵做的。
  有人喜欢用月月爱,并不代表月朗就因此不是传销。
  xx而已。
 解开月朗遮羞布之十——直销牌照
  
   对于安利等直销企业取得了直销牌照,而月朗没有,很多月朗人有看法,这很正常,并表达了如下一些观点:
   安利等企业卖了十多年才申请到牌照,你们凭什么要求月朗现在就有直销牌照?
   有直销牌照的企业也是传销,月朗违法,他们就不违法?
   月朗很快就要通过收购某企业获得直销牌照了!
   甚至宣传月朗已经拿到了:
   http://www.edeng.cn/data/china/can/job/parttime/2/3958728.html
   现谈谈个人看法,欢迎各位反驳。
   首先,说某企业在没有直销牌照违法经营很多年是错误的,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通过《直销管理条例(草案)》和《禁止传销条例(草案)》 ,才有了直销牌照的说法:
  http://review.jcrb.com/zyw/zxgl/
  并规定2006年12月1日前直销企业可以无牌照经营,作为过渡,才有直销大限的说法:
  http://news.163.com/06/1222/08/32UEPQT3000120GU.html
   其次,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直销牌照(包含美国),的确,中国的直销牌照最为苛刻,比如30%上限、禁止团队计酬等等,我赞成有些月朗网友的说法,实际上,很多拿到了直销牌照的企业,他们仍然在做“传销”,30%上限、禁止团队计酬,直销是很难做的,但我们更应该想一想,为什么国家制定如此苛刻的条例?
   直销(仅指多层次直销,即传销,下同)作为产品销售的一种形式,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作为{zd0}也是最早的直销企业,雅芳公司创立于1886年:
   http://baike.baidu.com/view/15251.html?wtp=tt
   直销作为产品销售的一种形式,因为本身的特点(在其他帖子里已经分析过),规模并不大,全球不过900亿美元,仅占GDP0.2%,锅有多大,碗里就有多少,但有些企业制造企业神话、趋势神话、领导人神话、致富神话、产品神话,把这些东西都妖魔化了,从而使很多人在欺骗的氛围中,投入去做直销,{zh1}产生经济损失、时间损失,进而大量的直销难民,这就是国家{zh1}制定苛刻直销牌照的根本。
   有些月朗网友说得对,枪能xx,也能打猎,总不能够杀了人就怪枪吧!但我们为什么不想一想,在美国,普通人可以去办一个证,就可以持枪(持枪xx案同样会发生),为什么在中国办个持枪证很难?
   恐怕首先应该思考的是持枪人,自己在干什么?
  这些年在中国发展的直销业,安利有一定代表性(虽然本人并不喜欢安利,原因是产品价格太高,大豆蛋白粉都要几百元一听),那我们就来看看安利的宣传方式。

品牌价值:安利人告诉大家,1997年,820亿美元,是事实吗?是,可那是11年前,安利人再也不说后来的品牌价值是多少了。
   销售额:1997年,70亿美元,是事实吗?是,可那是11年前,安利人说到后来的销售额,就“王顾左右而言他”了。
   致富:黄德荫告诉大家,安利一个活跃的销售人员平均收入1700元/月,只有极少数人获得高收入了,撒谎了吗?没有。但等于没说,不活跃的呢?
   如此等等。
   每一个企业都有宣传自己企业、自己产品的权利,安利不例外、月朗也不例外,把自己企业{zh0}的一面告诉给公众,这本没什么不对,就像一个人去相亲,肯定是带上自己照的{zh0}的照片,但如果电脑合成一张,则是欺骗行为了。
   月朗分享自己的产品,本人不反对,因为那样并不害人。
   但月朗给陈怀德伪造一个博士学位,鼓吹什么中国卫生巾行业1050亿容量,害得我身边的朋友有人花了几千上万元,还成天把时间耗在一个月平均收入只有百余元的组织,成天做着致富梦,不断对我从事的事业“痛心疾首”时,那么对不起,就会有人说三道四了。
   现在我们假设另一种情形。
   如果月朗仅仅是宣传产品;
   如果月朗仅仅是给很多人提供一种兼职机会(月均100余元毕竟也是钱);
   如果月朗在发展销售人员时,对销售人员销售能力进行考察,或者对{dy}次进货额进行限制;
   如果月朗在明明知道“香港科学院”是个丑闻,就不在宣传陈怀德的伪博士学位了;
   如果月朗按直销条例要求,允许销售人员在30天内,对未开封产品退货......
   那还会有那么多受害者吗?
   如果真是这样,也许就真的离直销牌照不远了;
   也没有那么多xxxx了。
   可惜,月朗并不肯这样做,还要继续欺骗大家——他将获得直销牌照。
解开月朗遮羞布之十一——揭露月朗谎言的人都是xx
  
  
  凡是月朗人在本贴吧不能反驳时,就会告诉他人,反对月朗的人都是xx,是其他直销公司派来妄图打到月朗的,他们一定不能得逞。
  最近,我有一位已经脱离月朗的朋友,其过去的“老师”也反复对她讲,不要相信那些“xx”。于是希望我谈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作为一个传销公司,月朗也罢,安利也罢,美乐家也罢,天狮也罢.....,在百度有人提点反对意见,甚至有人言辞尖利,都很正常,很多地方还爆发了激烈的争论,比如安利吧就有一个“过路书生”朋友,反对安利。但像月朗吧、月朗国际吧、月月爱吧这样,很少有人出来反驳这些“疑似谎言”,再也没有人站出来宣传比如“博士学位”,“田协会长”,“1050”等,反复见到的只是与这些谎言揭露关系不大的“产品质量”啦,“民族企业”啦,“大爱”啦(虽然大部分揭露的贴子并没有说月朗质量如何差或月朗不是民族企业,也没否认陈怀德做过善事)。
  其次,网上反对月朗的人很多,其中有没有“xx”,那不是我能判断的事,但可以肯定,其中大部分人不是,他们应该是月朗的“受害者”,花了大量时间,金钱,{zh1}剩下一大堆要自用无数年的卫生巾,其实月朗解决这个问题非常容易,就是按国家对直销企业的要求,允许消费者经营者在一个月内,对没开包装的产品可以退货,还会有那么多反对者吗?
  再次,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企业,如果他的理论,他的经营方式只要是正确的,就绝不会因为有“xx”而变得脆弱不堪,如果一种理论要证明是正确的,反对者有时更重要,历史一再证明是这样。
  马列主义是真理吗?也许是吧,但我们应该永远感谢伯恩斯坦、杜林、考茨基等“xx”,由于他们与革命导师的论争,才会越来越完善。
  量子力学是真理吗,也许是吧,但正因为爱因斯坦一生都反对,不断揭露其中的漏洞,才会有玻尔与爱因斯坦的世纪论战,量子力学也就越来越完善。
  只有那些真正的骗子,才会被几个“xx”打得屁滚尿流。
  月朗是哪一种情况,敬请对号入座。
朗杂谈之一——月朗的销量究竟有多大?
  
  因为工作忙,已经有两个月没来这里了,想不到还是那样热闹,几个月来,我已经帮助朋友处理完了月月爱卫生巾,他们也基本上都脱离了月朗魔掌,所以心情非常好,也对月朗现象做了一些思考,说出来大家交流,敬请指正。
  今天谈{dy}个问题,很多朋友发来短信或直接问我,你既然质疑月朗,为什么月朗还卖了那么多销量?
   一些月朗人告诉我,2007年,公司共销售21亿元,2008年,销售27亿元,2009年,公司计划销售5亿美元,按现汇率折算,34亿元,并给了我这个计划的官方链接:
  http://www.winalite.com/main/t_cn/news_text.jsp?id=12679
   关于月朗究竟完成了多少销量,很对不起各位,我也一直在找第三方的数据,可惜一直没找到,也问过我认识的很多卫生巾业界朋友,多数人表示没数据,多数人对月朗自己公布的数据一笑置之,只有一个朋友(他是我省美洁的代理商)告诉我,2008年5月,到广东美洁开会,黎力冲董事长亲口告诉,2007年美洁加工月月爱,净赚了3000万元,按这位朋友估算,卫生巾代加工行业大约纯利5%,所以月月爱2007年大约卖了6亿元人民币,这算一家之言。
  目前,国际国内卫生巾企业,往往都不只生产卫生巾,而也要生产纸尿裤等,所以在纸品行业,有个概念,叫做一次性卫生用品,这个概念包含卫生巾/卫生护垫、婴儿纸尿裤/纸尿片、成人失禁用品、湿巾等大类产品,所以,国家往往公布的是一次性卫生用品的总销量,并且国家有个专门的行业协会,叫做“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
  http://www.cnhpia.org/xhjs.htm
  下面是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对2009年全国市场的分析:
  http://www.cnhpia.org/html/NewsDetail_3552.htm
  “20多年来,中国一次性卫生用品市场快速增长,2007年的市场规模约400亿元(包括卫生巾/卫生护垫、婴儿纸尿裤/纸尿片、成人失禁用品、湿巾),估计约占全球10%的市场份额。2008年的市场规模估计为450亿元。
中国目前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市场仍由多个生产商组成,根据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统计,截至2007年底有卫生巾/卫生护垫企业644家,纸尿裤企业321家(与卫生巾企业有重复统计)。市场集中度比2006年有较大提高,其中前15位卫生巾/卫生护垫生产商的市场份额达到61.8%,全国性品牌主要有:安尔乐、护舒宝、苏菲、舒而美、娇爽、乐而雅、ABC等;前10位婴儿纸尿裤生产商的市场份额达到86.1%,全国性品牌有帮宝适、妈咪宝贝、安儿乐、好奇、嘘嘘乐、菲比等。”
  从这个数据来看,中国目前一次性卫生用品总销量约为400多亿人民币,全球一次性卫生用品总销量约为4000多亿人民币,考虑到一次性卫生用品包含婴儿纸尿裤/纸尿片、成人失禁用品、湿巾等,卫生巾/卫生护垫销量应该小于这个数值。
  下面则是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对2007年国内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商的销量统计和排名:
  http://www.cnhpia.org/html/NewsDetail_2290.htm
2007年综合排序前15位的卫生巾/卫生护垫生产商
  表2 2007年主要按销售额指标综合排序前15位的卫生巾/卫生护垫生产商
  序号 公司名称 品牌 产量(卫生巾+卫生护垫)/(亿片/年)
  1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安尔乐,安乐 33.06+26.69
  2 宝洁(中国)有限公司 护舒宝 12
  
  3 上海尤妮佳有限公司 苏菲,佳慕 24+13
  4 福建恒利集团有限公司 好舒爽、舒爽 32.51+8.87
  5 强生(中国)有限公司 娇爽 9.63+10.64
  6 上海花王有限公司 乐而雅 5.2
  7 金佰利(中国)有限公司 舒而美,高洁丝 5.75+10.52
  8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景兴商务拓展有限公司 ABC,小妹,EC 18+18
  9 天津小护士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小护士 29.23+8.02
  10 益母妇女用品有限公司 益母 12.85+13.25
  11 江苏三笑集团有限公司 笑爽 14+2.6
  12 康那香企业(上海)有限公司 康乃馨,OEM品牌(占70%) 6.38+10.28
  13 重庆丝爽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丝爽 13.8+2.77
  14 湖北丝宝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洁婷,洁婷蓓柔 4.96+3.05
  15 佛山市顺德区新感觉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新感觉 7.17+1.34
  2007年全国综合排名前15位的卫生巾/卫生护垫生产商的销售额合计约占全国卫生巾/卫生护垫总销售额的61.8%; 全国性品牌主要有:安尔乐、护舒宝、苏菲、舒而美、高洁丝、娇爽、乐而雅、好舒爽、ABC等。
  佛山市顺德区美洁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还没有进入前15名,就算排16名,估计全年产能不可能超过10亿片(含护垫)。
2007年综合排序前15位的卫生巾/卫生护垫生产商
  表2 2007年主要按销售额指标综合排序前15位的卫生巾/卫生护垫生产商
  序号 公司名称 品牌 产量(卫生巾+卫生护垫)/(亿片/年)
  1 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 安尔乐,安乐 33.06+26.69
  2 宝洁(中国)有限公司 护舒宝 12
  
  3 上海尤妮佳有限公司 苏菲,佳慕 24+13
  4 福建恒利集团有限公司 好舒爽、舒爽 32.51+8.87
  5 强生(中国)有限公司 娇爽 9.63+10.64
  6 上海花王有限公司 乐而雅 5.2
  7 金佰利(中国)有限公司 舒而美,高洁丝 5.75+10.52
  8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景兴商务拓展有限公司 ABC,小妹,EC 18+18
  9 天津小护士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小护士 29.23+8.02
  10 益母妇女用品有限公司 益母 12.85+13.25
  11 江苏三笑集团有限公司 笑爽 14+2.6
  12 康那香企业(上海)有限公司 康乃馨,OEM品牌(占70%) 6.38+10.28
  13 重庆丝爽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丝爽 13.8+2.77
  14 湖北丝宝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洁婷,洁婷蓓柔 4.96+3.05
  15 佛山市顺德区新感觉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新感觉 7.17+1.34
  2007年全国综合排名前15位的卫生巾/卫生护垫生产商的销售额合计约占全国卫生巾/卫生护垫总销售额的61.8%; 全国性品牌主要有:安尔乐、护舒宝、苏菲、舒而美、高洁丝、娇爽、乐而雅、好舒爽、ABC等。
  佛山市顺德区美洁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还没有进入前15名,就算排16名,估计全年产能不可能超过10亿片(含护垫)。
2008年后,据月朗人自己说,已经开始自己建厂生产了:
  http://www.winalite.com/main/t_cn/news_text.jsp?id=12679
  “与市场拓展相配套的,是生产实力的大幅提升。目前,月朗国际在重庆以及佛山的高明、顺德拥有3个卫生巾生产基地,年产量可达3亿片,在国内同行业中位於前列。为给全球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援,月朗国际将在2009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生产实力,其中的一项计画,就是在2009年5月底前完成对佛山高明生产基地的扩建。
   据陈怀德董事长介绍,目前高明生产基地的扩建工程已开始启动,最迟明年5月底前可全面竣工,扩建后的新工厂占地将达到3万多平方米,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生产线将达到12条,月产能将达到75万套(3450万片),其规模、技术以及产能均为世界{yl}。按照计画,高明工厂的产品将全部用於出口业务,以支援海外市场的拓展。”
  按月朗人自己的的说法,原来年产能3亿片,新工厂规模很大,年产量达4亿片,这样,月朗的总产能将达到7亿片,确实步入全国主要卫生巾企业行列了。
  按月月爱包装计算,一箱包含日用:10包,10片/包,100片,夜用:4包, 8片/包, 32片,护垫:5包, 30片/包,150片。共282片,七亿片可制作250万箱,价值250万*430元/箱=10.7亿元,由此看来,月朗要完成34亿元人民币的销量,{zx0}受到考验的不是业务能力,而是公司的产能。
   还是那句话,月朗目前销量是多少,我判断不出,仅能给各位提供一些行业数据,如有不正确之处,敬请指正。

月朗杂谈之二——用月朗模式发展业务的成长性。
  
   月朗业务应该怎样开展?这个贴子的26楼有月朗网友有详细描述:
  http://tieba.baidu.com/f?kz=333543546
  “简单的跟你说一下,比如你只将这个卫生巾推荐给了两个朋友,她们每人也只买了一箱的话,那么这时你的奖金将是40元,而你的这两个朋友分别介绍了另外两个朋友,这样的话,你又会得到80元的奖金,同样,你这两个朋友的一共四个朋友在介绍两个人,那么你的奖金就是160元,这时的八个人每个人继续介绍两个朋友的话,你的奖金就是320元,现在我们做加法,40+80+160+320=600!而你所作的,只是介绍了两个朋友而已,还是最普通的430元买一箱自己用的,你的{dy}箱是不是白用了?而你介绍的朋友和你朋友介绍的朋友一共多少人呢?
  2+4+8+16=28个人,这还没有考虑这28个人里面有人看准这个市场,一起做这个生意的,如果这28个人都是买五箱做生意的话,那你的奖金是200+400+800+1600=3000元,3000元购你买多少箱七折的卫生巾呢?而且,那十六个朋友的朋友,尤其是当作生意做的朋友,难道就不往下找人推荐了吗,答案是不可能的!而你直接找的那两个朋友呢,是不是也在白用? ”
  现在我们来看看可不可以实现。
  首先,我们假设月朗公布的数据都是真的,2007年,销售21亿元,50万经销商,2008年,27亿元,2009年,按计划完成34亿元销售。
  在2007年,21亿元/398元/箱/50万人=10.55箱/人,也就是说,平均每人销售了10.55箱。
  在2008年,价格调整为430元/箱,我们假设月朗经销商能力并没有下降,平均每人还是卖了10.55箱,也就是说,平均每个经销商销售了4537元,那么,在2008年月朗的经销商发展为27亿/4537=59万。 也就是说,按那位网友的方式,平均每位经销商发展了0.2名新的经销商,每5名经销商才发展一位新经销商,这不是在说明月朗人的懈怠和不作为吗?实际上肯定不是这样,我相
  信,很多月朗经销商不会是这样,他们还是在不停的发展新经销商的。
产生这样的情况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有新人加入,也不断有“老人”退出,新经销商不停发展,也不停消失,实现那位网友的方式根本是不可能的。
  不断有“老人”退出,也是市场上充满月月爱削价处理货(有些四折都不到)的原因,同样也是一些新人在月月爱削价处理货的冲击下,也被迫选择退出的原因。
  这还是理想的结果,因为2008年,按月朗人的说法,还在不停进入国际市场,也开发了一些新产品,把国际市场销售和新产品销售迭出,在国内,即使实现那个销量,可能的情况仍然是月月爱市场在萎缩。
  以上看法,欢迎网友指正。
月朗杂谈之三——从一件专利谈开去
  
   今天上午,一位朋友给我讲了一件专利,名称叫“一种检验是否贪官污吏的方法”, 感到很有意思,在国家专利局的网上一查,居然还是真的:
   http://search.sipo.gov.cn/sipo/zljs/hyjs-yx-new.jsp?recid=CN200510012992.0
   说明文字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验是否贪官污吏的试金石,它采用钱物为道具,并施与钱物放射性同位素物质,而后将其送给所需测试的人,作为检验是否贪官污吏的试金石,该方法简便易行,见效快、省钱、省力,又能较准确的测试出贪官污吏的钱物赃证,同时施与钱物的放射性同素物质为微量,因而对人体不构成危害,本发明适用于反贪部门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公安部门侦破案件使用。”
   这个专利的创意很好,但显然没有办法实施,1、这要求行贿者把放射性同位素物质涂在钱物上,而行贿也是一种犯罪,谁愿意告诉反贪部门我在行贿呢?2、xx可能造成冤案,钱物是流动的,我今天付给甲一万元,这个钱xx可能是昨天某个贪官乙付给我的货款,更有甚者,丙借给丁1万元,下午就还他了,但丁想诬赖丙,在上面涂了放射性同位素物质,岂不是成功了?3、如果反贪部门故意这样去试验某个人,就算犯了罪,那也是引诱犯罪,肯定不合适。
   就是这样一个项目,在国家专利局都可以通过专利申请,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专利的性质决定的。
   专利也叫专属利益,主要特征是独有、公开、保护年限、缴费,国家专利局作为一个机构,只审查其是否独有,并不负责鉴定某项专利的实际可用性,都是你提出申请,然后给国家交一定费用,国家就将该项目公开,并提供一定年限的保护(应用型专利中国为十年),举个例子,从来没有人把水杯做成三角形,你如果把这个申请成专利,一样会获得批准,但如果没有人购买你的专利,或你自己生产出来卖不掉,那你就自己损失“专利费”了。
   只要你愿意交钱,把“一种检验是否贪官污吏的方法”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去申请专利(前提是没人在你前面),都会获得批准的;
   只要你愿意交钱,把“水杯做成三角形”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去申请专利(前提是没人在你前面),都会获得批准的,但有没有价值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一般的讲,很多企业的核心技术并不愿申请专利,因为那就意味着公开,10年以后就不受保护了,而更愿意锁在保险柜里,比如可口可乐的配方,但企业的很多非核心技术则要申请专利,一是怕人模仿,二是别人可能申请了类似专利你就不能做了,比如ABC的易拉贴专利,如果他不申请,恐怕别的厂家申请了后就不能再用了。但每年国家受理的专利实用价值不大的非常多,国家这些年共受理了相近五百万份专利: http://www.sipo.gov.cn/sipo2008/ghfzs/zltj/zljb/200902/t20090213_440652.html
   谈这个问题,我没有否认月朗是不是在世界1百多国家都申请了专利(但也没有证据肯定),想说明的只是,任何妖魔化专利,反复想告诉大家,你们说月朗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虽然大部分人并不是说月朗有质量问题,但有人总想往质量问题上引),怎么会在那么多国家申请了专利?在这里就会找到答案。
   以上观点,欢迎指正。
朗杂谈之四——中国直销网与西安工商信息网
  
  最近,有月朗朋友在与本人交流中,希望我多从国家的正规网站去了解一下月朗,比如中国直销网和西安工商信息网,特别是后者,那是工商局的官方网站,这样我对月朗的看法才会客观一些,这个建议很好,从不同的信息渠道多了解一个公司,我认为不错。
  但关于国家的正规网站我想谈点看法。
  搜狐也罢,百度也罢,中国直销网也罢,西安工商信息网也罢,我个人认为只要他们有国家的备案号,都是国家的正规网站,上面都可能有对某问题各种看法,有争议,甚至激烈的争议,都很正常,但并不代表国家。
  由于很多网站,都是商业网站,比如中国直销网:
  http://www.zhixiaowang.com/
  这是个位于四川省的商业网站(蜀ICP备05029723),因为某些原因可能会发表一些支持月朗的文章,删除一些反对月朗的文章,很正常。
  关于西安工商信息网:
  http://www.xahd.com.cn/
  这同样是一个位于西安的商业网站,月朗在上面做点广告很正常,并不是什么工商局的官方网站。
  全国凡是商业网站,后缀是.com,.cn,而所有有关部门的网站后缀是.gov.cn,比如西安工商局,它网站的名字应该是西安红盾信息网(全国各地的工商局官方网站都叫红盾信息网):
  http://www.xags.gov.cn/
  还是那句话,希望每个朋友都不要轻信一面之词,不管是正面的意见,反面的建议,多看一看,是有好处的。
月朗杂谈之五——月朗是传销吗?
  
  最近,有不少朋友问我:
  月朗是传销吗?安利是传销吗?
  月朗和安利都是“Multi-Level Marketing”,简称“MLM”,你凭什么说安利就是直销,而月朗是传销呢?仅仅是因为直销牌照吗?
  关于这个问题,现谈点个人看法。
  从世界通用的定义来看,目前在中国,安利是传销,是“MLM”,而月朗不是。
  从世界通用的定义来看,直销包含厂家直销、媒体直销等,比如联想订购一批英特尔芯片,不通过中间环节,戴尔在网上销售等,在日常生活中,厂家的直配也是,比如我订的某某晚报,过去是邮政发行,不是直销,而现在自己给我送来,就是直销了。
  通过多层次计酬,经营者主要完成两项工作,销售产品和发展网络来获取报酬,即“MLM”,这就是世界通用的定义的传销,已经存在百年,世界上还专门有一个行业协会“世界传销联盟”,作为一个产业,目前全世界所有传销企业经营总规模为900亿元,占GDP0.2%,保健品是传销业的重要支柱,但所有传销企业销量总和也抵不到世界上比较大的保健品企业一家的销量,比如2008年世界五百强排名的44的保健品企业麦克森公司的1017亿美元,都还差得远,更不用说从事一般商品零售的沃尔玛了,那是3788亿美元,超过传销业总销量的4倍以上:
  从世界通用的定义来看,安利、雅芳,以及中国的中脉、哈药、富迪等,他们都是传销。
  正如有天使那{yt},也就有了魔鬼,从传销诞生那{yt}起,就有了一个对应的东西“金字塔销售计划”(俗称“老鼠会”),它的主要特征是新加入的人必须购买一批货品,且不能退回,而他们的推荐人就从他们购货款中取得佣金(“老鼠会”发展初期还有一种形式,不靠销售产品或者有产品质量很差,纯粹靠猎人头奖金即新加入者必须支付一笔庞大的金钱方能成为营销商,而推荐人就从这笔费用中获得佣金,但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各种产品产能的扩大及OEM方式的普及,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比如已经臭名昭著的安旗这样的“老鼠会”,他们不仅有产品而且质量也不差)。
  在国外(以及香港、台湾等),传销与“老鼠会”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给不给经营者一定期限的犹豫期以保证退货,比如香港直销协会规定企业必须:1.为消费者提供不少于七日的退货保证(大部分企业自己更严格一些,比如安利的60天); 2.直销商在退出该公司时若存有仍可销售的产品,直销公司则必须购回该等存货,另收取之手续费不可高于货价的百分之十,以保障直销从业员的利益。美国的规定更为严格,正因为有这样的法则,才会把传销的危害降得更低,因为一个人如果一时冲动,购买了大量的货卖不出去,在一定时间内,他xx可以退掉,不会有太大损失,对于现有的比较成功的经销商,他们也会更xx于卖产品,在发展下线时,也会考虑下线的销售能力,因为退货必然要上线退回奖金(比如某公司犹豫期为30天,经销商只能领到30天以前的佣金,这30天的佣金必须在顾客完成退货后周期后减去退货差额才行,自然不会盲目发展下线,因为有退货保障,才会维持公司价格体系的相对稳定,不会出现亏本抛售,从而保证现有经销商的经营。
  在中国,因为在发展初期,90年代一开放,传统传销企业与“老鼠会”一起进来了,给民众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才会有了一个专门名词“直销”(与国外的那种直销毫无关系)来表示传统传销,而用“传销”这个词来表示“老鼠会”,后来中国制定直销管理条例,也是为了区分这两个东西。
  在中国的直销管理条例,“直销”与“传销”(也就是国外的“传销”与“老鼠会”)区别在于:1、是否团队计酬;2、是否佣金比不超过30%;3、是否具有完善的退货制度,按我的理解,在实施过程中,{dy}点是“传销”的精髓,没有团队计酬,这和送报纸就没有区别了,佣金是商业行为,很多国家都不会有这样的规定,在中国很多传销企业就用公司员工、经销商奖金等方式来回避这两点,第三点涉及到经销商利益,那是任何传销企业也回避不了的,在中国目前已经拿下直销牌照和正在申请或准备申请直销牌照的企业,都建立完善的犹豫制度,退货制度是必须的,否则根本不可能拿到直销牌照,也只有这样,才能{zd0}限度减少因为自身原因的囤货行为、减少对经营着的伤害。
  所以,我要说,按国外的标准看,安利等是传销,而月朗不是
  按国内的标准看,富迪等企业是直销,而月朗不是
  除非有{yt}月朗也建立那样的制度。
  以上观点,敬请反驳
月朗杂谈之六——月朗的向左转向右转
  
  最近,有月朗朋友很惊喜的告诉我,你知道吗?月朗已经收购富迪,也就是说月朗已经有直销牌照了!希望我谈点看法。
  恭敬不如从命,那就谈点。
  首先,月朗是否收购了富迪,我并不能找到第三方的确认,但按我的思维方式,只要没有依据否定这个结果,而且富迪的官方网站上也有相关信息,我就相信这是真的,在这里祝贺月朗,也祝贺陈怀德先生。
  作为一个直销企业,富迪是许溢洋先生1994年创立的:
  http://www.foryou-china.com/Aboutus.asp?ID=5&aID=1
  那还是在传销进入中国的初期,为了取得国人信任,许先生给它设立了一个“洋背景”(和安利、雅芳等不同,在美国并没有一个叫富迪的直销企业),十多年来,富迪很低调,发展也比较慢(按陈怀德先生的话说,江苏是富迪今年启动的{dy}个省级市场),但富迪与月朗不同,它主要经营xx保健品和日用品,具有直销企业的基本条件(当然有基本条件与做好是两回事,但没有基本条件基本上都是“老鼠会”),即可以靠发展顾客来完善销售,用xx保健品和日用品的顾客也许远远没有用卫生巾的多,但一个优质顾客月消费xx可以数百元到数千元,一个经销商也可以不主要靠发展网络来维系收入,也许他有几十个精品顾客,月销售就可以数万元。
  其次,月朗收购富迪,并不意味着月朗公司就有了直销牌照,就像A公司收购了上市公司B公司,并不意味着A公司因此就是上市公司了,但某些资源是可以共享的,比如A公司可以把某项经营项目注入B公司,月朗也一样,他同样可以把自己某些产品交给富迪体系去销售,从而使自己某些产品的销售合法化。
  但这样做的前提是某些产品必须按国家要求的模式:
  http://www.foryou-china.com/Aboutus.asp?ID=29&aID=4
  主要是改变直销员计酬制度、直销员退换货制度及售后服务制度,只要有了完善的退换货制度,才能{zd0}限度维持经销商体系,才会让某些人去认真销售产品,而不是编造谎言去拉人头(因为拉了人头如果下线卖不了退货,害的还是自己),才能有效解决到处都有的亏本倾销问题,维系企业的生命线——价格体系。
  月朗也可以选择第二种方式,那就是继续编造谎言,什么财富第几波,什么博士学位,什么1050等等,什么民族企业产品质量慈善家,也不承诺给消费者退货,继续拉人头,{zh1}必然是死路一条,不仅要害了自己,甚至会害了富迪。
  在这个时候,月朗是左转还是向右转,值得xx,但很快大家就知道了。
  以上观点,敬请反驳

月朗杂谈之七——月朗是民族企业吗?
  进来,看了很多月朗朋友的发贴,基本上都集中在民族企业、产品质量、大爱行为三块遮羞布了,这三个问题其他网友及本人都发贴谈过,现在再谈点看法。
  别人怎么看月朗是不是民族企业我不做评论,但我认为月朗是民族企业。
  但有人想妖魔化民族企业这个概念。
  中国人对应的词叫外国人,外资企业对应的词就叫民族企业。
  先拿{dy}组概念来讲,在相同的条件下,我更愿意帮助我的同胞,也更愿意接受同胞的帮助,血毕竟浓于水,但并不意味中国人不管怎样做,我们就应该认可,绝大多数同胞都是好人,但贪污、受贿、行骗、撒谎甚至更严重的xx放火一样有中国人。
  如果有{yt},我们在公车上揭露一个骗子,他没有其他证明自己没有行骗的理由,理由只有一个:外国人有人在中国骗得更多,你们不管,老说我们,是何居心?我是中国人啊!你们为什么欺负自己的同胞,你不觉得滑稽吗?
  再拿第二组概念来讲,中国大小有几千万的企业,99%都是民族企业,我自己的企业年营业额只有1000万,也算是民族企业吧!在相同的条件下,我们应该帮助民族企业,也更愿意接受民族企业的帮助,血毕竟浓于水,但并不意味民族企业不管怎样做,我们就应该认可,绝大多数民族企业都是好企业,但行骗、撒谎一样有民族企业,并不意味我们就应该支持,中国已经查处的传销企业中,有外资企业,民族企业同样不少,并不意味我们都要支持,当年远华集团也是民族企业,我们也应该支持吗?
  说人们为什么不去批评安利,批评玫琳凯,那就显得底气不足了,批评安利,批评玫琳凯那该是关心安利、玫琳凯的人的事,地点应该是安利吧、玫琳凯吧,如果有{yt}我们在公车上揭露一个骗子,他没有其他证明自己没有行骗的理由,理由只有一个:公车上骗子多得很,为什么你们要只抓我呢?还有那么多外国人在中国来行骗,你们不去抓,我可是你们的同胞中国人啊!这个理由成立吗?显然不成立。
   中国人也罢,外国人也罢,民族企业也罢,外资企业也罢,任何企业撒谎就有人揭露,任何企业行骗就有人批评,只不过各在各的地方,在月月爱吧,那就是对月月爱有兴趣的人,在月月爱吧去评论安利,恐怕不合适,同样,在安利吧反对安利的朋友“过路书生”,安利人不拿出事例来反驳,仅仅是说,月朗也和我们一样经营,你为什么不去批评?因此我们是正确的,站得住脚吗?
  中华民族是一个诚信的民族,如果有中国人,仅仅因为他是“民族企业”,就可以编造博士学位,编造1050论,再把平均收入100元每月的团队吹嘘如何致富等等(是不是欢迎各位随时反驳),那么,这样的“民族企业”不要也罢!
  以上观点,敬请反驳。
月朗杂谈之八——关于周希俭
  因为周希俭先生及三军、张贵凤等人离开月朗,一些月朗朋友希望我谈谈对周的看法,说实在的,我没做过直销,对周原来供职的安利、如新认识不多,在认识月朗之前,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周,也没有听说过三军、张贵凤等,只能谈点一般的看法。
  首先,除了生产商,经销商也罢,企业一般员工也罢,高级职业经理人也罢,都应该是打工的,包括本人,过去做恒安、强生、脱普的业务员,还是现在做ABC、丝爽的经销商,收入、环境、心情、家人等,都可能对一个人的职业发生影响,我离开恒安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强生给我的平台更大,而我离开强生的原因更简单,爱人希望离她近一点(脱普给我的收入远低于强生),现在做ABC、丝爽,同样是一个短期合同,我自己同样也在卖宝洁、恒安甚至月月爱,将来也可能放弃这些代理其他产品。在美国,一个人一生平均要换12个工作,这绝不存在什么背叛。
   在我的生活中,凡是我工作过的公司,后来都有很多朋友,去年,恒安(也算是我现在业务的对手吧)创始人之一,许连捷总经理的父亲许书典老人逝世,我还受邀参加分公司举行的悼唁仪式。
   在我公司工作过的员工,离开以后,90%以上我们同样成了朋友。
   对周希俭等人在月朗的作用,我知道的不多,但我相信有个月朗家人的话,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没有疲劳因为工作上的原因有几句牢骚总可以吧,周等人走应该有自己的理由,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企业,合作就像一段婚姻,收入、环境、心情、家人等都有影响,分手并不一定是谁有多坏,一个月朗家人给我开玩笑,周很能干,钱、骆都很能干,但就像一个人有三个很不错的老婆,不分手才怪,我当时大笑。
  看到现在很多月朗家人对周等人的评价,什么叛徒,“走”狗,贪婪(要分陈40%的财富),不负责任等等,说实在的,我很为周先生不值,一个职业经理人离职都这样,我们还能要求那个团队怎么样?
   在另一篇文章中,我分析过,按月朗销量发展速度,平均一个月朗经销商,一年发展成功新的经销商0.2个,也就是说如果平均一个经销商一年介绍5个人入会,最终是有4.8个人离开了月朗,在这样一个团队,进进出出的人很多,如果一个人离开,得到的评价就是懒惰、无能,穷人思想,甚至叛徒、走狗,那我们还能要求这个团队怎样?
   今天骂周的人,明天同样可能被骂,这就是月朗的“大爱”,也是最深层次的月朗文化。
  以上观点,敬请反驳。
月朗杂谈之九——月月爱的xxx
  
  最近有朋友反复问我,你写了那么多文章,为什么不谈谈月朗产品的xxx呢?月月爱那么好的产品,要是走传统渠道的话,也许要卖到三四十元一包!
  关于月月爱的质量及月月爱产品质量与谎言的关系,我已经在另外的贴子中谈过,现只谈点对xxx的一般看法。
  首先,一类产品的xxx,因为产品不同,使用者不同,一定要比个高低,那是比较困难的,拿电视机来说,如果一个人经济条件很宽裕,就觉得零售价1万元的某品牌机xxx非常好,而另一个人经济条件一般,他可能决定1千元的功能已经足够,拿硬盘来说,500元250G的硬盘划算还是900元1000G的硬盘划算?对我来讲,前者划算,因为那已经足够了,我有一个开歌城的朋友,他就觉得后者划算。
   卫生巾也是这样,如果一个女性在经期最多时有50毫升,每天换四片的话,吸收量20毫升一片就可以,那么用吸收量是100毫升的卫生巾就是多余的性能(当然吸收100毫升的价格与20毫升差不多是另一回事),xxx不合算。
   其他性能也是一样的。
   其次,“月月爱那么好的产品,要是走传统渠道的话,也许要卖到三四十元一包!”则是无稽之谈,有些朋友不太了解商品的生产成本。
   卫生巾的基本功能是吸收经血,符合国家最基本要求的低端卫生巾制造成本不会高于0.15元/片,这样的卫生巾为棉质直条,比如丝爽公司的妮爽xx品,5片一包,厂价0.8元/包,批发价0.9元/包,超市零售1元/包,就是这样的卫生巾也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只不过厂家、商家利润很薄,很多妇女使用起来没有中xx卫生巾舒适而已。越xx的卫生巾,制造成本越高,但成本远不和价格升高成正比,把直条换成护翼,把厚型换成丝薄,再加上快速吸收芯片等等,背胶改用进口的等等,卫生巾的成本也绝不过超过0.5元/片,所以,越xx的卫生巾,厂家毛利越高(在做市场时投入比就可以区分,比如恒安,经销商卖安尔乐、安乐公司投入不大,而卖七度空间则投入费用)。
   其他产品也是一样,一个生产电视机的企业,卖1千元一台的利润很低,而卖1万元一台的毛利很高。
  一个卫生巾企业,卖0.2元一片的卫生巾不会亏,卖2元一片(不管它的质量有什么要求)的就更不会亏。
   以上观点,敬请反驳。
月朗杂谈之十——月朗人为什么一直拿质量说事?  
  关于月朗产品的质量,我曾经对负离子芯片等发表过个人的看法,几个月来,大家可以看到,没有人能出来争辩陈怀德的博士学位,田协会长,1050,也没有人出来争辩月朗人平均收入仅仅100元,但却总要表达这样一些观点:
  你们为什么要否定月月爱的质量,我用过,非常好。
  没有用过产品的人是没有发言权的。
  那么好的质量,骗了你什么?
  现在我们来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一个产品的质量,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指标,即理化质量,比如一包豆奶粉,蛋白质含量达不达标,某种微量元素是否合格,再比如一包卫生巾,xx数是否合格标准,柔性指标怎么样等等,消费者一般是感觉不到的,也不可能有设备去测定,我们应该去看相关职能部门的结论:
  http://www.jjedu.com/gh/ReadNews.asp?NewsID=1926
  目前,我国一次性卫生用品合格率按卫生部及各省市质检、卫生部门的抽查,大多在90%以上,这个问题还可以在百度搜索,看多方结论:
  http://www.baidu.com/s?lm=0&si=&rn=10&ie=gb2312&ct=0&wd=%D2%BB%B4%CE%D0%D4%CE%C0%C9%FA%D3%C3%C6%B7%BA%CF%B8%F1%C2%CA&pn=10&ver=0&cl=3&uim=0&usm=0
  所以,中国有600多个厂家生产卫生巾,有几个厂家产品不合格都很正常,但绝大部分主流品牌(包含七度空间、新感觉、护舒宝等也包含生产月月爱的美洁),都有国家相关部门的质检报告,产品质量肯定是合格的,此外,产品合格并不意味每包产品都合格,因为那毕竟是机器生产的,国家要求合格率必须达到99.999%(有些企业自己可能要求更高,但达到{bfb}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10万片卫生巾中不合格的必须少于一片,但一个大企业,可能年产10亿片,那就是说,一年同样可能有1万片不合格。
  一个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是感性指标,即每个个体的感觉,那是软性的,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比如哪种饮料{zh0}喝?这个问题答案非常多,我喜欢喝汇源果汁,可一个朋友就觉得很难喝,远不如百事可乐,去争论他正确还是我正确毫无意义。
  我儿子喜欢喝澳优,我觉得很不错,我侄儿喝澳优就不舒服,倒是非常喜欢喝伊利,这就说明澳优不合格吗?显然不是。
  卫生巾也一样,可以说,我国居前50名的卫生巾品牌都是合格的(包含美洁,也许包含月月爱)每种产品都有大量的用户,都有很多人喜欢,觉得质量好,太正常不过,当然,都可能有少量消费者觉得质量不好,也很正常。
  在反对月朗的人群中,应该说,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都是月朗的“前经销商”,他们曾经加入月朗,应该说没有怀疑月朗产品的质量,人们说月朗骗局那些主要观点,都是硬性的,比如陈怀德是不是田协会长,有证据说不是,那就一定不是,1050、月朗人平均收入仅仅100元等等,那是有证据的也是月朗人根本不能争辩的,于是他们铁心是要回避的。
  唯有质量问题,有软性感受,可以拿来说事,争议起来没有意义的,就好像你发一个话题,百事可乐还是可口可乐谁质量更好,毫无意义。
  很多人认为安利在骗人(包括本人),与安利产品质量关系并不大
  所以,有人反复要去说别人怀疑月月爱的质量,本身就是别有用心,想转移问题的本质。
  以上观点,敬请反驳开始一些月朗人希望能反驳,后来发现因为是事实,也就不再反驳了
月朗杂谈之十一----陈怀德真的有大爱吗?
  在所有问题都不能反驳的情况下,我们的很多月朗朋友就表达出如下观点:
  陈怀德捐了多少善款,你为什么不捐捐?
  没捐过款,你凭什么说月朗?
  甚至还有人说,陈怀德汶川地震就捐了1.3个亿(实际上是个别人再夸张,按陈先生自己的官网,一千多万),要不你捐1.3万试试?
  月朗才两年,就捐了那么多,那个企业做得到?
  既然如此,那就谈谈对陈怀德大爱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陈怀德捐过款物是真实的(是不是全部都真实那是另外一回事):
  http://www.winalite.com/hk/love/charity_events.do
  其次,陈先生是个“名人”,据说1989年大学毕业有6000万元资产了,28岁时坐拥28亿身价,现全国有二十多个多元化实体公司与工厂我曾经在月朗官网上看过一个这些年的捐款明细(可惜因为改版,现在没找到,但网上还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74fa3501000bky.html
  因为月朗,陈先生真的变化很大,2007年前他赞助人民币100万元世界举重锦标赛。几次运动会出场服装及收养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100名困难儿童,每年每人资助1800元(2005年开始),这个1992年的28亿富豪在2007年却突然变得非常慷慨,两年事件就捐助了1个多亿,看来的确是“大爱”的影响。
  再次,有人说2007、2008年两年,陈怀德捐款1个多亿,占月朗营业额5%,我认为不正确,据说陈先生毕竟有20多个企业,每个企业500余万。不管目的是什么,陈先生所做的工作,应该得到社会的赞誉。但有些人总想以此来绑架社会,那就是妄想了。
  北京某富豪给个人捐款超过100亿(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他也不能拿此来绑架社会,犯了罪,仍然要付出代价。
  而那些谈论陈先生爱心的人,则动不动问别人,你捐了多少?那么我们也可以问他,陈先生给地震捐了1000余万,与你有什么关系?你捐了多少?
  我自己的超市还在卖王老吉饮料,每月不多,五千余元而已,我也不知道我与王老吉给地震捐了1个亿有什么关系?
  此外,陈先生的“大爱”选择性也比较强,因为他愿意选择回报社会,而不愿意在“家人”面前选择爱。
  月朗的经销商团队,目前月平均毛收入100元,出去费用,亏损的很多,如何提高经销商团队的平均收入(而不是已培养了几个百万富翁),才能更体现陈先生的大爱。
  目前每个月朗经销商年平均成功发展0.2个新经销商,说明进进出出的家人很多,很多家人选择退出时还剩了大量产品,只能在网上3折、4折甩卖,损失很大,把这些多余的产品回购,是不是更能体现陈先生的大爱?
  齐家治国,治国必先齐其家,如果不爱“家人”,何以“天下兼爱”
  以上观点,敬请反驳。
月朗杂谈之十二----月朗真有那么多对手吗?
  在月朗人不能反驳很多观点时,都有一个共同的说法,这些都是来自竞争对手公司的人的诬陷,别的公司的团队因为月朗而完了,说月朗不好的人不是来自A公司,就是来自N公司,事实上是这样吗?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在“解开月朗遮羞布之十一——揭露月朗谎言的人都是xx”一文中论述过,现简单谈谈关于月朗对手的问题。
  商业上有个重要名词——“竞品”,主要是经营方式相似、产品同类的企业,比如康师傅与统一,乐百氏与娃哈哈,在直销业界,这种情况也存在,比如安利与如新,都以保健食品、xx日用品为主。
  
  传统商业中,因为竞争需要,很多一线品牌都对经销商经营竞品有限制,比如可口可乐一般不允许代理商经营百事,但为了降低经销商的成本,可口可乐往往鼓励经销商经营渠道相同的其他类别产品,比如方便面、饼干,果冻,因为经营可口可乐毛利很低,经销商经营其他产品后,方能获得更好的利润,因为有了利润,经销商才会有更多的车辆、业务员配置,也才更有利于可口可乐,所以如果经销商如果产品不多,往往可口可乐的业务员还会给经销商引进经营渠道相同的其他类别产品。
  俗话说,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但只有放一群羊的牧羊人才赚钱就是这个道理。
  
  月朗真有那么多对手吗?显然不是。
  作为一个经营卫生巾的直销企业,目前国内一线直销企业基本上都没经营类似产品,从产品上,一个用了A公司保健品的顾客,当然用N公司产品就少了,但并不意味着这个顾客不用卫生巾了,从人员上来说,一个卖A公司洗洁精的业务员,同样可以卖卫生巾,毫无冲突。
  月朗还有一种假想方式,这些人如果不是其他直销公司的人,那一定是其他卫生巾公司的人,那月朗人更是多虑了。
  本人是ABC的经销商,但本人并不是ABC人,我与ABC的合同是一年一签,当然我不希望ABC销量太小,但同样并不希望ABC销量太大,销量太大的产品利润率是很低的,不信你去问问康师傅经销商就知道了。
  
  另一方面,说月朗是ABC是竞争对手,目前还太抬举月朗了,ABC的对手应该是七度空间、护舒宝、苏菲等,在终端竞争很激烈,但你看见在他们的贴吧里互相对骂了吗?相反,我还和很多卫生巾的经销商、业务员都是朋友(当然涉及到有些商业秘密是要回避的),因为很简单,很难说有{yt}我不会去做其他卫生巾的经销商,也难说某卫生巾业务经理朋友跳槽到其他非卫生巾公司,又给我们提供了合作的机会。
  所以,月朗人“这些都是来自竞争对手公司的人的诬陷,别的公司的团队因为月朗而完了,说月朗不好的人不是来自A公司,就是来自N公司”的观点仅仅是掩饰虚弱的一点伎俩而已。
  以上观点,敬请反驳。

月朗杂谈之十三----月朗正在服用的一包毒药(宣传有假冒产品)  

  在月朗的官方网站上,曾经有一篇声明:

  月朗国际关于打击假冒“月月爱”产品通告

  公司经举报调查发现,近期网上、一些超市、药房出现了大量假冒“月月爱”产品,这些假冒产品对消费者的健康等切身利益造成了极大伤害,公司正采取严厉措施进行打击。

   在此,公司郑重敬告各位经销商及消费者:

   如需购买“月月爱”产品,请直接向公司或公司指定授权经销商订购。为了保障大家的合法权益,请不要通过其他渠道购买“月月爱”产品,否则,您的权益公司无法保障。对假冒伪劣产品,欢迎广大经销商及消费者提供确凿、有力证据进行举报,公司将通过法律途径对其进行严惩。

   特将此情况进行通告,并请相互转告。

   举报电话:020—83796113

  这个结论至今还被很多月朗人在引用,并视为一根救命稻草:

  http://www.07385d6d.cn/thread-799-1-1.html

  这个问题本人已经在“解开月朗遮羞布之七——有人假冒月月爱产品”一文中评论过:

  http://tieba.baidu.com/f?kz=475622532

  现再谈点看法:

  还是那句话,网络上只要你大量购买(一次不少于20件),120元——150元一件都能买到,这这样价格产品如果去假冒,考虑开网店人的利润,可能就会出厂价100元不到,月朗人太看不起中国制假者的智商了。

   一般的讲,只有高价值产品才会有纯假冒产品(比如五粮液、中华烟),其他产品最多只有仿制品(如AEC卫生巾等),企业如果真心要打假,往往会给公众详细描述纯假冒产品的特征,比如五粮液,官网上就专门有一个打假的专栏:

  www.wuliangye.com.cn

  以便大家在购买时辨别真假。

  怎样辨别真假五粮液,公众网上也有大量经验之谈: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4531514.html?si=1

  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个企业(除了月朗),一边宣传自己市场上有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却又从来不告诉大家怎样鉴别真假产品,其中原因不言自明。

  如果真是那样,有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因为做得太像,无法鉴别,那么,也就无法保证向公司指定授权经销商订购的产品是真的,因为月朗有50万指定授权经销商,素质肯定参差不齐,你就能保证没有人在卖完在月朗公司订购的产品后,因为利润关系,不大量在市场上购买“假冒”的月月爱产品来卖?150元一件一次买100件,可以430元一件卖出去,会有非常暴利的。

  过去的案例一再告诉我们,宣传自己的产品有假冒伪劣,却不能指出怎样直观地甄别,那就是企业在服用毒药。

   2002年,中国名茶竹叶青茶叶公司,就服过这样一包药,宣传市场上有大量假冒伪劣产品(也描述了真货假货的区别,但不太直观),这的确是事实,但换回的结果并不是销量的增加,而是锐减,因为消费者再也不敢相信买回来的东西是不是真的了,就是在经销商处直购也是这样,因为经销商也是人,谁能保证他们不卖假货?

  所以我认为,宣传市场上有假货(虽然我不那样看,其实所谓的“假货”都是真货,都是退出的月朗人倾销的结果)将会是月朗国际正在服用的一包苦药,一包毒药,最终结果是,因为大量所谓的“无法鉴别假冒伪劣产品”,失去大部分消费者。

  比较全面,看来是花了大力气的。

  凭什么值得楼主花这么大力气?

   月朗人在宣传产品时告诉我们,请大家不要相信xx,因为xx花了大量的钱在做广告,所以价格虚高,往往质量很差,这是一厢情愿的说法。

   的确,任何产品都不可能{bfb}保证质量,可口可乐可以说是百年品牌史的一个奇迹,但1999年,在法国出现的“碳酸气中毒事件”,1998年成都可口的“沉淀物事件”(因为当时是新厂投产),说明它也难{bfb}保证质量。

  三鹿也曾是一个xx,但“三聚氰胺事件”使这个企业罪不容赦。

  但是,大多数人在购物时,往往仍然会相信xx,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现在我们来看看多数时候的情况。

  首先,xx意味着规模,意味着能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比如某企业,每年在中国卖100亿元,如果投资2亿元做广告,占2%,如果只卖10亿元,就占了20%;再如卫生巾,实际上多数企业只是“装配线”,即买来上游企业生产的绒毛浆、无尘纸、吸收芯片等加工,机器设备也不太可能有自己的特色(因为订购量不大),而大规模企业(比如恒安)才可以通过大规模采购甚至直接建厂来发展上游产业。在经营上也是这样,销售费用也是这样,比如在一个城市设一个办事处,年花费40万元,如果卖了2000万,就是2%,

  而一个年销售只有200万的品牌,这个办事处再节约,{zh1}仍然是成本高。

  其次,影响产品质量因素很多,原材料,设备,管理,生产工人等都有影响,但大企业利好因素多一些是必然的,拿管理来讲,最重要的是人才,大企业可以花几百万上千万请个高级人才来管理,很多小企业做不到。

   再次,因为成本的关系,每个企业都有降低质量保成本的冲动,只不过质量问题一经出现,对xx企业打击更大罢了,1999年,“法国可口可乐事件”最直接的后果是全球业绩大幅下滑,艾维斯特董事长引咎辞职,一位当年做可口可乐的业务员朋友告诉我,他的区域马上从月销售5万箱降到了2万箱(虽然我们都知道我们这里可口可乐与法国“碳酸气中毒事件”毫无关系,但消费者不买帐),小企业往往就不一样,我就认识一个小卫生巾企业老板,三年前查出质量不合格,现在只不过换了一个牌子,还在继续销售。而一旦出问题,恒安要换个牌子,代价恐怕要大得多。

   其实,所有事物的好与坏,都有个案和几率的问题,作为一个群体,坐大客车的安全还是骑摩托车安全?结论不言而喻,有人坐大客车翻了车,有人骑摩托车几十年没有一点问题,一样不能改变这个结论。产品质量也是这样,xx产品的质量一样可能出现问题,比如三鹿(当然小品牌奶粉出问题而关闭的企业更多),也有小品牌产品质量很好(比如在某些朋友眼里的月朗),但因此说xx产品不合格的很多,那就是别有用心了。

    ,就算收入不高,那也是收入,有什么不好?

  关于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2007年,从全世界直销业来看,全世界所有企业总销售额1140亿美元,比沃尔玛一家企业的3500亿美元少得多,确实说不上什么大行业,但这个行业却有6200万人参加,确实,给全世界很多失业的人提供了一种平均很低的收入(平均收入很低并不意味就不能出几个富翁,只不过比例极小罢了),也给很多兼职者带来了一定的额外收入,这就是直销的真实魅力,进入沃尔玛的员工平均收入当然比做直销高的多,但肯定不能兼职做。

  这个数据很多公司都在引用:

  http://baike.baidu.com/view/16520.html?wtp=tt#6

  http://www.amway.com.cn/about/amwayus/trade/index.aspx?cid=34

  那我们来比较一下月朗。

  我们先来个假设,直销企业平均拿40%来做佣金。

  那么,全世界直销行业平均年收入为11400000/6200*40%=735美元,约等于5200元人民币。

  世界上很多直销企业员工平均收入也在这个上下,以安利为例,同年全球销售60亿美元,有300万直销员,也就是说,平均年收入为620000/300*40%=800美元,约等于5600元人民币。

  再看另一个直销企业雅芳:

  http://www.avon.com.cn/PRSuite/whoweare_avon_2.page

  2007年销售总收入接近100亿美元,通过超过540万名独立的营业代表销售,也就是说,平均年收入为1000000/540*40%=741美元,约等于5200元人民币。

  月朗呢?2007年,21亿元人民币,50万销售人员,也就是说,平均年收入为210000/50*40%=1680元人民币。

  从毛收入来看,月朗远低于世界直销业的平均水平,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这是月朗的产品结构决定的,直销业的方式无非有两个,一是发展新的经销商,一是不停销售产品,月朗单品比世界大多数直销企业产品都单一得多,假设一个人认识100个朋友,其中有20%接受你的产品,一个朋友消费你2000元产品,对于雅芳,在很多产品中选2000元可以,而月朗,用卫生巾,却怎么也用不完,你认识一个富豪朋友可能更是这样,他可能一年消费2万元雅芳,用卫生巾却很难超过两件。

  其次,全世界都要求直销企业对经营者退货,这样,在保障从业人员得到不高的平均收入的同时,可以确保不会因为货品滞销造成很大损失,而这正是月朗的心病,造成很多直销员{zh1}只有低价倾销,150元一件的都有,这种损失又极大冲销了原来不高的月平均100余元的收入,造成了大部分月朗经销商亏损。

  回到开头那句话,月朗真的给下岗职工提供了机会吗?请各位自己判断。

   在很多网友及本人的揭露月朗骗局文章发表后,出来,这时就有另外一种论调:

   月朗人都忙于挣大钱,没有时间来反驳你们。

   已经没反驳的必要了。 

   如此等等,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首先,月朗人在“挣大钱”的人是极少的一部分,因为我们已经计算出,月朗经销商作为一个群体,大约年毛收入在1000元左右,月平均收入100元不到,这还不算支出,否则相当多的人收入为负数,至于个别人赚了钱,很正常,乞丐群中还有几个丐帮帮主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只不过比例不大,只不过中国的乞丐群平均月毛收入也很低(当然可能不止100元)。

   锅里有,碗里就有,锅里有多少,碗里就有多少。

   但月朗一边大力宣传网络销售,大力宣传所谓的“电子商务”的同时,但对网上“xxxx”却“忙于挣大钱,没有时间来反驳”,非常耐人寻味。

   从历史上看,任何理论都是争论出来的,拿量子力学来说,波恩说过,量子力学能够成熟,主要来源于爱因斯坦的终身反对,就是因为爱因斯坦十多年来与玻尔的论争,不断指出量子力学的缺陷,量子力学才越来越成熟。

   从全世界看,如果一个组织不能被质疑,只有一种可能,宗教。

   月朗呢?他并不想成为一种宗教,可是,要论争,却已经黔驴技穷了,这就是现实,绝不是一个“没反驳的必要了”所能包含的。

  众所周知,月朗在广东顺德生产的卫生巾并不是自己的工厂生产的,而是由美洁公司OEM的,在月朗的包装上就有证明,后来,为了说明自己销量越来越大,去年在重庆投资新建了一家大型生产基地,陈怀德先生及很多月朗人都参加了这个公司的开业典礼,官网上也有相关图片,当时我也以为这是真的,后来看了网友关于这个基地各方位的照片,一比较,发现非常有意思。

  这是月朗网友(估计是参加过这次开业典礼的)从几个方面拍摄的所谓的重庆月朗生产基地的照片:

  (我们还可以看到那幢小楼及前面的开业布置,应该不会是假的)

  从图上看,美洁这个生产基地条件非常简漏

  以上图片只说明一个问题,月朗在重庆并没有自己的工厂,还是在美洁的工厂搞的,而美洁的产销量全国卫生用品前十五名也排不上,可见陈怀德的那个2007年销售21亿元有多大的水分,更不用说2009年的5亿美元的计划了。

  还有,从外观上看极为简陋的美洁卫生用品工厂,生产出月月爱那种据说“独步天下”的卫生巾,也太为难黎力冲先生了。

  还有,也说明陈怀德先生非常聪明,赚了钱,不修厂房,只有办公室,如果有{yt}必须开溜,什么也不损失啊!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天涯杂谈』揭穿月月爱的谎言】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