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诊断与xx指南(2009版)2

(七)心理性咳嗽(psychologic cough)

心理性咳嗽是由于患者严重心理问题或有意清喉引起,又有文献称为习惯性咳嗽、心因性咳嗽。小儿相对常见,在儿童1个月以上咳嗽病因中占3%~10%。典型表现为日间咳嗽,专注于某一事物及夜间休息时咳嗽消失,常伴随焦虑症状。

心理性咳嗽的诊断系排他性诊断,只有排除其他可能的诊断后才能考虑此诊断。儿童主要xx方法是暗示疗法,可以短期应用止咳xx辅助xx。对年龄大的患者可辅以心理咨询或精神干预xx,适当应用抗焦虑xx。儿童患者应注意与抽动秽语综合征相鉴别。

(八)其他病因

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异物、支气管微结石症、骨化性支气管病、纵隔肿瘤及左心功能不全等。

七、慢性咳嗽病因诊断程序

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重视病史,包括耳鼻咽喉和消化系统疾病病史;(2)根据病史选择有关检查,由简单到复杂;(3)先检查常见病,后少见病;(4)诊断和xx应同步或顺序进行。如不具备检查条件时,可根据临床特征进行诊断性xx,并根据xx反应确定咳嗽病因,xx无效时再选择有关检查。xx部分有效,但未xx缓解时,应除外复合病因。

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流程图见附件4,具体步骤如下:

1、询问病史和查体:通过病史询问缩小诊断范围。有时病史可直接提示相应病因,如吸烟史、暴露于环境刺激因素或正在服用ACEI类xx。有特殊职业接触史应注意职业性咳嗽的可能。

2、X线胸片检查:建议将其作为慢性咳嗽患者的常规检查。X线胸片有明显病变者,可根据病变的形态、性质选择进一步检查。X线胸片无明显病变者,如有吸烟、环境刺激物暴露或服用ACEI,则戒烟、脱离刺激物接触或停药观察4周。若咳嗽仍未缓解或无上述诱发因素,则进入下一步诊断程序。

3、肺功能检查:首先进行通气功能检查,如果存在明确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FEV170%正常预计值),则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判断气道阻塞的可逆性;如果FEV170%正常预计值,可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是否存在气道高反应性。24h峰流速变异率测定有助于xx的诊断与鉴别。通气功能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应进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以诊断EB。

4、病史存在鼻后滴流或频繁清喉时,可先按UACS/PNDSxx,联合使用{dy}代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对变应性鼻炎可鼻腔局部使用糖皮质xx。xx1~2周症状无改善者,可摄鼻窦CT或行鼻咽镜检查。

5、如上述检查无异常,或患者伴有反流相关症状,可考虑进行24h食管pH值监测。无条件进行pH值监测且高度怀疑者可进行经验性xx。

6、怀疑变应性咳嗽者,可行变应原皮试、血清IgE和咳嗽敏感性检测。

7、通过上述检查仍不能确诊,或试验xx后仍继续咳嗽者,应考虑做高分辨率CT、纤维支气管镜和心脏等方面检查,以除外支气管扩张症、肺间质病、支气管结核、支气管肿瘤、支气管异物及左心功能不全等少见的肺内及肺外疾病。

8、经相应xx后咳嗽缓解,病因诊断方能确立,部分患者可同时存在多种病因。如果xx后患者咳嗽症状仅部分缓解,应考虑是否同时合并其他病因。

八、常用镇咳与祛痰xx

轻度咳嗽不需进行镇咳xx。咳嗽可由多种原因所致,xx的关键在于病因xx,镇咳药只能起到短暂缓解症状的作用。但严重的咳嗽,如剧烈干咳或频繁咳嗽影响休息和睡眠时,则可适当给予镇咳xx。痰多患者禁用强力镇咳xx。

(一)镇咳xx

一般根据其药理作用机制将镇咳药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两大类。

1、中枢性镇咳药:该类xx对延脑中枢具有抑制作用,根据其是否具有成瘾性和xx作用又可分为依赖性和非依赖性镇咳药。前者为xx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具有十分明显的镇咳作用,由于具有成瘾性,仅在其他xx无效时短暂使用。后者多为人工合成的镇咳药,如喷托维林、右美沙芬等,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疗效的判断可采用咳嗽积分和视觉模拟评分等方法(附件5)。(1)依赖性镇咳药:①可待因(codeine):直接抑制延脑中枢,止咳作用强而迅速,同时亦具有镇痛和xx作用,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尤其是伴有胸痛的干咳。口服或皮下注射,每次15~30mg,每天总量可为30~90mg。②福尔可定(pholcodine):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成瘾性较弱。口服每次5~10mg。(2)非依赖性镇咳药:①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镇咳药,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无镇痛和催眠作用,xx剂量对呼吸中枢无抑制作用,亦无成瘾性。多种非xx性复方镇咳xx均含有本品。口服每次15~30mg,每天3~4次。②喷托维林(pentoxyverine):是国内使用较久的镇咳药,作用强度为可待因的1/3,同时具有抗惊厥和解痉作用。青光眼及心功能不全者应慎用。口服每次25mg,每天3次。③右啡烷(dextrophan):为右美沙芬的代谢产物,患者的耐受性更好,今后可能取代右美沙芬而用于临床xx。

2、外周性镇咳药:也称为末梢镇咳药,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及效应器中的某一环节而起到镇咳作用。这类xx包括局部xx药和黏膜防护剂。(1)那可丁(narcodine):阿片所含的异哇琳类生物碱,作用与可待因相当,无依赖性,对呼吸中枢无抑制作用,适用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口服每次15~30mg,每天3~4次。(2)苯丙哌林(benproperine):非xx性镇咳药,作用为可待因的2~4倍。可抑制外周传入神经,亦可抑制咳嗽中枢。口服每次20~40mg,每天3次。(3)莫吉司坦(moguisteine):外周性非xx性镇咳药,作用较强。口服每次100mg,每天3次。(4)苯佐那酯(benzonatate):丁卡因衍生物,具有较强的局部xx作用,抑制咳嗽反射的传入神经。口服每次50~100mg,每天3次。

(二)祛痰xx

祛痰xx可提高咳嗽对气道分泌物的xx率。祛痰药的作用机制包括:增加分泌物的排出量;降低分泌物黏稠度;增加纤毛的xx功能人。祛痰xx种类繁多,但除个别xx外,尚需更多循证医学的证据。常见祛痰xx如下:

1、愈创酣睡朩酚甘油醚(guaifenesin):美国FDA惟一批准的祛痰xx。可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起气道分泌物增多,降低黏滞度,有一定的舒张支气管的作用,达到增加黏液排出的效果。常与抗组胺药、镇咳药、减充血剂配伍使用。

2、氨溴索(ambroxol)和溴已新(bromhexine):两者均属于黏液溶解药,氨溴索是溴已新在体内的代谢产物,破坏类黏蛋白的酸性黏多糖结构,使分泌物黏滞度下降,还可促进纤毛运动和增强xxx在呼吸道的浓度。氨溴索用法为每次30mg,每天3次。溴已新用法为每次8~16mg,每天3次。

3、稀化黏素(myrtol):桃金娘科树叶的标准提取物,属于挥发性植物油,能促进气道和鼻窦黏膜纤毛运动,可用于鼻窦炎、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用法为0.3~0.6g,每天3次。

4、乙酰半胱氨酸(N-acetycysteine):可使黏液糖蛋白多肽链的硫键断裂,降低痰的黏滞度。用法为每次200mg,每天2~3次。

5、羧甲司坦(carbocistein):可使黏蛋白的二硫键断裂,降低分泌物黏滞度。用法为每次0.5g,每天3次。厄多司坦(erdosteine)是其前体xx,口服经代谢产生3个含有游离巯基的代谢产物而发挥药理作用。口服每次300mg,每天2次。

6、其他:高渗盐水及甘露醇可提高气道黏液分泌的水合作用,改善黏液的生物流变学,从而促进黏液xx。联合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可提高部分患者的咳嗽xx能力。

九、慢性咳嗽的经验性xx

病因导向的诊断流程是慢性咳嗽诊断xx的基础,可减少xx的盲目性,提高xx成功率。但病因诊断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对基层医院或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难于实施。因此,当客观条件有限时,经验性xx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措施。

慢性咳嗽的经验性xx是指在病因诊断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病情和可能的诊断给予相应煌xx措施,通过xx反应来确立或排除诊断。经验性xx主要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首先针对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进行xx。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为CVA、UACS/PNDS、EB和GERC等。

2、根据病史推测可能的慢性咳嗽病因。如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夜间刺激性咳嗽,则可先按CVAxx;咳嗽伴有明显反酸、嗳气、烧心者则考虑按GERCxx;如感冒后继发咳嗽迁延不愈,可按感染后咳嗽进行处理。咳嗽伴流涕、鼻塞、鼻痒、频繁清喉、鼻后滴流感者,先按UACS/PNDS进行xx。

3、推荐使用覆盖范围较广、价格适中的复方制剂进行经验xx,如美敏伪麻溶液、复方甲氧那明等,这些制剂对UACS/PNDS、变应性咳嗽、感染后咳嗽等均有一定的xx作用。怀疑CVA及EB者,可先口服3~5dxxxx,症状缓解后改用糖皮质xx或联合β2-受体激动剂xx。

4、咳嗽、咳脓痰或流脓鼻涕者可用xxxxx。多数慢性咳嗽病因与感染病因无关,经验xx时应避免滥用xxx。

5、UACS或PNDS、CVA、EB的经验性xx常为1~2周,GERC至少2~4周。口服糖皮质xx一般不超过1周。经验xx有效者,继续按相应咳嗽病因的标准化xx方案进行xx。

6、经验性xx无效者,应及时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密切随访,避免漏诊早期支气管恶性肿瘤、结核和其他肺部疾病。

参与指南修订的专家(按拼音排序):陈湖(中山大学{dy}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陈萍(沈阳xx总医院呼吸内科);陈荣昌[呼吸疾病xxxx实验室(广州医学院)、广州医学院{dy}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赖克方[呼吸疾病xxxx实验室(广州医学院)、广州医学院{dy}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林江涛(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邱忠民(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呼吸内科);沈华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王长征(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内科);王秋萍(南京xx南京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许文兵(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殷凯生(南京医科大学{dy}附属医院呼吸科);张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钟南山[呼吸疾病xxxx实验室(广州医学院)、广州医学院{dy}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周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dy}人民医院呼吸科)

附件1 高渗盐水诱导痰检测方法

通过超声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诱导患者咳出痰液,以检测患者的气道炎症程度和类型。常用梯度高渗盐水法。

试剂配制:3%、4%、5%高渗盐水,0.1%二硫苏糖醇(DTT)及HE染色液等。

仪器:超声雾化器、电子天平、水浴箱、振荡器、显微镜等。

操作方法:(1)诱导前10min让患者吸入沙丁胺醇400μg。(2)雾化前清水漱口、擤鼻。(3) 3%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15min,用力咳痰至培养皿。(4)若患者无痰或痰量不足则换用4%高渗盐水继续雾化7min。(5)若患者无痰或痰量不足则换用5%高渗盐水继续雾化,7min后终止诱导程序。(6)痰液处理:痰液称重,加入4倍体积的0.1%的DTT充分混合,37℃水浴10min,离心沉淀细胞,计数细胞总数。沉渣涂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细胞分类计数。

注意事项:(1)重症xx患者不宜进行高渗盐水痰诱导。当FEV1<70%正常预计值时,对患者进行自然咳痰或等渗盐水诱导处理。(2)诱导前必须准备好相关的抢救设备和xx,诱导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表现,必要时监测肺功能。

附件2 食管24h pH值监测方法

检测仪器:便携式24h食管pH值监测仪。

操作方法:(1)检查前将电极先后置于pH值7.00和pH值1.00的标准液中校正,以保证仪器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2)选择通气较好的一侧鼻腔,用2%利多卡因喷雾局部xx,利用pH值梯度法将导联下电极置于食管下括约肌上缘5cm处,导联上电极置于食管下括约肌上缘20cm处。



郑重声明:资讯 【咳嗽的诊断与xx指南(2009版)2】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