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阻三极管及万用表检测方法_草原之狼_新浪博客

带阻三极管,就是将1只或2只电阻器与晶体管连接后封装在一起构成的。作用:反相器或倒相器,广泛应用电视机、影碟机、显示器等家电产品中。由于带阻三极管通常应用在数字电路中,因此带阻三极管有时候又被称为数字三极管或者数码三极管。带阻三极管通常作为一个中速开关管,在电路中可看作一个电子开关,但其饱和导通时,管压降很小。带阻三极管具有较高的输入阻抗和低噪声性能。

  通常的带阻三极管,是将电阻R1、R2的值进行合理搭配后,与三极管的管芯封装成系列产品,可使用户的电路设计简单化、标准化。常用的带阻三极管系列产品的电阻比率R1/R2有:10k/10k、22k/22k、47k/47k、1k/10k、4.7k/10k、10k/47k、22k/47k、47k/22k等(单位:Ω)。

  R1、R2值的大小对带阻三极管工作状态有较大影响。R1越小,带阻三极管的饱和程度越深,IC越大,输出电压VOL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强,但对开关速度有影响。R2的大小对带阻三极管截止时的集电极反向电流大小有影响。因此应综合考虑按用途选择产品型号。

  带阻三极管通常采用片状塑封形式。主要产品有TO-92、TO92S、SQT-23M等几种。带阻三极管以小功率管为主,集电极{zd0}允许电流ICM大多为100mA。部分带阻三极管ICM可达700mA。国产带阻三极管常用型号见表,为GR × × × ×系列产品。因其体积较小,在管壳上标注时,TO-92M型封装,省略掉G。TO-92S型封装省略掉G和xx数字。

  带阻三极管由于b极串有电阻R1,b、e极间并有电阻R2,有的系列的R1/R2电阻比率的电阻值也不同,因此用万用表检测时,不同型号的带阻三极管测量值也不同。一般b-e、b-c、c-e极间正反向电阻均相对普通三极管要大得多。

  检测时:

  1. 万用表选R×1k挡。

  2. 对NPN型带阻三极管,黑表笔接c极,红表笔接e极;双PNP型带阻三极管,黑表笔接e极,红表笔接c极。测c、e极间正向电阻为∞。短接b、c极,阻值小于50kΩ时,表明该管是好的。

  3. 测b、c极及b、e极间电阻时,红、黑表笔分别接b、c,b、e极测出一组数字,对调表笔测出第二组数字,其数值均较大时表明该管是好的。具体电阻值大小受管内R1、R2影响而不尽相同。平时应注意多收集相关资料。有条件时检测带阻三极管{zh0}用晶体管特性测量仪测量。

  带阻三极管极性判别法与普通三极管基本相同,但应考虑内附电阻R1、R2的影响。


本篇文章来源于 百科全书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

 

们知道三极管的内部就像二个二极管组合而成的。其形式就像下图。中间的是基极(B极)。


图2 三极管的内部形式
首先我们要先找到基极并判断是PNP还是NPN管。看上图可知,对于PNP管的基极是二个负极的共同点,NPN管的基极是二个正极的共同点。这时我们可以用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档去测基极,看图3。对于PNP管,当黑表笔(连表内电池负极)在基极上,红表笔去测另两个极时一般为相差不大的较小读数(一般0.5-0.8),如表笔反过来接则为一个较大的读数(一般为1)。对于NPN表来说则是红表笔(连表内电池正极)连在基极上。从图4,图5可以得知,手头上的BC337为NPN管,中间的管脚为基极。


图4 判断BC337的B极和管型(2)
找到基极和知道是什么类型的管子后,就可以来判断发射极和集电极了。如果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到了这个步可能就要用到两只手了,甚至有朋友会用到嘴舌,可以说是蛮麻烦的。而利用数字表的三伋管hFE档(hFE 测量三极管直流放大倍数)去测就方便多了,当然你也可以省去上面的步骤直接用hFE去测出三极管的管脚极性,我自己则认为还是加上上面的步骤方便准确一些。

把万用表打到hFE档上,BC337卑下到NPN的小孔上,B极对上面的B字母。读数,再把它的另二脚反转,再读数。读数较大的那次极性就对上表上所标的字母,这时就对着字母去认BC337的C,E极。学会了,其它的三极管也就一样这样做了,方便快速。


图5 万用表上的hFE档


图6 判断C,E极



图7 判断C,E极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带阻三极管及万用表检测方法_草原之狼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