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低频噪音准则
一、前言:
噪音是人类不想要的声音。可能是一大堆不规则声音的组合,可能是音量过高的连续声响,极难界定范围。而实际上「噪音」之认定为受音者心理感受左右,极具主观性,因人、时、地而异,相同的声音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不定之对象可能会产生不同之感受。
而随着经济、工商业活动之日益发达,噪音的来源更加地复杂、多元化。噪音在现今环境内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人声喧哗、商业活动、工业生产、宗教庆典、交通运输这些人为活动均是都市噪音之主要来源,因此噪声源分布范围广泛。噪音之发生没有特定时间、地点,人口集中、活动频繁、都市愈热闹则噪音之情况愈严重,因此市民对噪音干扰的抱怨(陈情)案件始终高居各项公害之首,与空气污染、垃圾等公害一样。引起市民普遍关切,极需严格执行噪音之管制以维护国民健康及居住生活之安宁。
二、噪音的特性
噪音不同于其它公害,它是全面性、整体性的,遭受噪音困扰的人当中,虽然显有相当大个别差异,但无论自觉或不自觉,都无法避免伤害,使人有种「无所逃于天地间」的感觉。
而噪音公害的特性,有以下几点:
(一)为害的人口最多:
因为噪音来自外界,不可抗拒,同时不像食品污染或水污染可以预防,噪音经常倏然而来,在你心律尚未恢复正常之前又倏然而去。由于这种无可选择的特性,使我们对噪音几乎只能抱持逆来顺受的态度,除了勉强适应之外,似乎再想不出任何办法了。
(二)对身体的影响是整体的:
空气或水只影响到的们的生理,但噪音不仅影响生理的健康,更深入心理,使我们感到心烦,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焦躁、震怒、紧张等,均是常有的现象。
(三)噪音的伤害是无形的:
食品、空气或水的伤害都是化学物质或微生物引起,而噪音却不然。它是以能量(ENERY) 、音压(SOUND PRESSURE)这种难以分析的复杂原因伤人、心理与生理均蒙受其害,影响所及,循环、呼吸、消化、神经、感觉系统等等都不能幸免。
(四)不同区域会有不同程度的噪音污染:
离音源较近者,噪音污染的程度越大;甚至不同的个人对噪音也有不同的感受,如喜爱热门音乐者,不认为其为噪音。
因此噪音之害特别容易受到忽视,要引起普遍关切也格外困难。
三、噪音的种类
声音的音色或音调是决定于音波于音波之特性或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而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一赫兹即每秒振动一次。声音通常是由许多不同频率之音波组合而成,极少为单一频率者。当噪音之频率以100 Hz以上占大多数时,称为高频音,仅之则为低频音。
一般而言,高频音对人体听觉器官影响较大,但因为易随距离之增加而衰减,反而较易控制。不过,一般人或噪音管制法规上在测量声音音量的大小时,皆使用分贝为单位。为国际所通用。此分贝是指扣除人耳无法感觉之音量后所得出声音音量的大小。(因人耳对于不同频率的声音感觉能力并不相同之故。
因此,若依频率之大小来分,可将噪音分为以下几种:
(一)喧哗:
最常见的噪音型式就是平常的喧哗,不论是由交通、小孩子们、舞会或是夜总会所引起的。通常所包含的能量涵盖了整个可听域的频率(20Hz至20000 Hz)。
(二)超高频噪音:
具有超过一般听力所能取的频率上限(20000 Hz)以上频率的噪音称之。
(三)超低频噪音:
一般认为听觉的{zd1}限度是20Hz,而低于此一限值频率的噪音称为超低频噪音。不过,这{zd1}阀值有时是值得商榷的,只要纶予足够的强度,低到1 Hz的音波也是可以听取的,虽然通常在16Hz以下时,噪音便失去原有的音质、音色了。
(四)冲击性噪音:
指噪音由发生到达到{zd0}振幅的时间不大于35毫秒(1/4秒),而由发生经尖峰值到往下降低20分贝所需的时间不大于0.5 秒属之。
(五)连续性噪音:
两次冲击间隔若小于0.5 秒时,则称为连续性噪音。
四、噪音对健康的危害
噪音问题与每个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过去我国的都市计划及国土规划,历经多年,至今由于人口密度过高,因而显得不够完善,而出现了缺失,其中即是住宅区与商业区混杂,产生噪音的问题。
噪音是一种迫力,会伤害人类和其它动物。人类特别需要和平与宁才能将一切事物做得井然有序,生理上是如此,心理上亦是如此;但每天暴露在噪音中,剥夺了此种安静的环境。全世界市中心区的噪音水平,在社会高度工业化之下持续地上升。噪音密集、惯常的程度已危害公众的健康。
噪音对人体健康之影响,又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噪音对xxxx系统影响
长时间接触噪音,会使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之平衡状态失调,形成牢固的兴奋灶,累及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发生功能紊乱,进而引起xx、头晕、xx、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耳呜、易疲倦、反应迟钝、神精压抑以及易激怒等一系列症状,统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此外,尚常伴有胃肠系统症状,如胃液分泌减少,肠胃蠕动减慢,食欲不振,而导致血压波动升高与心律不整等。由于末稍血管收缩,使肢端供血不足而造成营养障碍。
(二)噪音对听力的损伤
噪音对听力的损伤,分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两类。
1.急性损伤,又称为暴震性聋,系指由于突然发生强烈的噪音所成的听觉器官的损伤。这种损伤常发生在矿井、隧道、筑路等爆破作业中,军事活动中的药爆破或火器发射,工厂中的气体爆炸与井喷事故等都会发出巨响。这种噪音常在过往行人与附近居民毫无准备中突然发出。由于噪音强度大(一般强度超过130 dB,甚至高达140-160dB),频率高再伴有强烈的冲击波,故这种听力损伤,是由强大的声压与冲击波的气压急刻变化这两种因子同时作用于耳所造成的。受害者往往会出现鼓膜破,同时发生听小骨错位、韧带撕裂、出血而导致听力xx丧失,并伴有脑震荡、刻烈耳呜、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朝向声源耳朵,受害将更严重。有的尚会出现功能性耳聋。这是由于巨大的声响使大脑皮层产生精神创伤,从而使听觉功能产生抑制之故。
2.强度不大的噪音对听力并无多大损害。但长期接触声强高达80-90dB的高频率噪音,也会造成听觉的慢性损伤。此时,听觉会进入疲劳阶段。若再继续下去,日积月累,听觉疲劳将由量变到质变,听力继续下降而成为{yj}性的损伤。
(三)噪音对睡眠的干扰
噪音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与时间,老年人与病人对噪音干扰更为敏感。由实际观察中可看出,连续噪音可加快熟睡到浅睡的回转,使人多梦,熟睡的时间缩短。突然的噪音更使人惊醒。睡眠受噪音不扰,精力与体力得不到充分恢复,持续下去就会影响工作效率与健康。
(四)噪音对视觉的影响
噪音不仅损伤听神经,也会损伤视神经。这是由于感觉器官彼此相互作用之缘固。因此,经常接触很强的噪音就会影响视觉的光感。例如在飞机发动机发出的115 dB的噪音作用下,视觉的暗适应光感度,会下降20%,并影响看东西的清晰度。超过140 dB的噪音,甚至会引起眼球振动与视觉模糊。
(五)噪音对妊娠与胎儿发育的影响
经常性噪音会使母体的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如使脑垂体分泌的催产xx过剩,强烈刺激子宫肌收缩而导致早产。子宫收缩,会影响子宫内血管向胎儿输送氧气与养料,使胎儿缺乏营养与氧气而造成发育障碍或死亡。各国均有严重噪音不扰促使早产与死亡率升高、初生婴儿体重减轻的报导,甚至出生后易闹及有胃肠性疾病。
(六)噪音对心理之影响
噪音对心理的影响很重要。过敏反应、紧张、神经质、焦虑会增强,休闲与放松会被扰乱,工作效率也会降低,更是导致人类容易发怒之原因之一。
五、低频噪音之防治
所谓「低频噪音」指的是频率在二百赫兹、五十分贝以下的声音,常在冷却水塔、抽排风机、冷气机及中央空调等设备运转时发生;环保署已于94年1月31日发布低频噪音管制标准,并将于94年7月1日针对冷却水塔、抽排风机及冷气机噪音等低频噪声源,纳入正式管制,超出标准者{zg}可处新台币三万元罚锾,此将有效管制扰人之低频噪音。
新的管制标准规定,住商混合区及工业区的低频噪音{zg}不得超过四十分贝、纯住宅区{zg}不得超过三十分贝;若营业场所、娱乐场所、住宅及经地方政府公告列管的场所,有检测不符管制标准者,将被处以三千元至三万元不等罚锾,甚至可予以停业或停止使用处分。
噪音的防治不只是一工程问题,还涉及许多政策法令、土地利用分区管制、隐私权的强调、文化水平等问题。我们噪音管制法于民国79年公布,最近的修正条文中,则多列入行为罚(如放鞭炮、开大扩音机等)的规定,与建立航空噪音系统,使噪音的防治有法可依。现在的噪音防治往往是综合多类方法,以达到经济有效的防治,
改进控制噪音的技术措施,主要是从噪声源、噪音传送途径与改善受音环境三个环节入手。结合技术、经济与活动之要求来考虑。对不同情况,要采取相应措施。
(一)控制噪声源
降低声源的噪音,是治本的措施。即噪声源本身之改良,包括产品改良、噪声源减少振动等。有时要xx避免噪音的发生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某些程度内噪音量之降低是十分可行的。
(二)改变传音路径
传音路径改善之方法包括:空间适当配置计划。遮音体之设计、缓冲区之使用等。许多种音源的噪音遮蔽与反射有易感性,有效地xx噪音,并非降低噪音的能量,而是将噪音者反射至不会被听到的方向。在许多大工厂中,使用固定或移动的帐幕,是有助于噪音的xx,在户外则可以建筑物使人们得以遮蔽噪音,这是简单、便宜,而易于完成,并到安宁之方法。在建筑某些会发生噪音的厂房时,利用具有通气性能 的音材料,如棉、毛、麻、玻璃棉以及泡沬塑料料等多孔材料作内墙壁面,可使噪音音降低。因当噪音声波幅射入多孔材料中时,孔隙中的空气便会振动起来,与孔壁产生摩擦,将声能转为热能,从而使噪音强度衰减。
(三)改善受音环境
受音环境之改善方法包括:建筑物结构之改善、双层防音门窗之使用吸音材料的使用等。如为了要能使所产生的声音功率保持在最小限度,有时可考虑使用「噪音抑制」的方法,若采用于发音源和受音者间安置屏障是可行的,当然这必须要注意许多设计与施工的细节,而且假设这种方法,使用至极限,则会形成整个噪音流程或欲求安静场所的总体包围,不过,也必须考虑此种包围性环境必须是通用的。例如,新的绝缘材料可以减低薄墙隔离的房间与办公室的声响。
六、本校防治低频噪音之作法
以本校而言,目前为原三丙教室后之水塔与计算机教室之冷气较可能会产生低频噪音之问题。
计算机教室之冷气系全天候开放,目的在保护外围计算机设备之正常运转。计算机教室旁为专科教室(旁为音乐教室,下为自然教室),影响范围较小;而礼堂内冷气只在特殊活动日才开启,且周围较空旷,影响更小。
原三丙后之水塔乃供应全校用水之所在,水量不足时则自动抽水;在运转时会发出较大之声响,可能影响师生之教与学习活动。为提供良好学习环境,请工友管控水塔,上课时间将水塔开关关闭,并配合用水量调节抽水时间,利用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6:30,由工友开启运转抽水,请警卫定时关闭,以将噪音之影响范围降至{zd1}。
解决噪音之根本在于环境与设备之改善。在预算经费编列与争取或相关经费许可时,逐步规划马达及水塔之位置迁移至他处,或改设无噪音之马达。
“低频噪音按传播途径主要分为结构传声、空气传声及驻波,其中驻波危害最重。结构传声是指安装在大楼内的变压器、水泵、中央空调主机通过居住大楼的基础结构大梁、承重梁将低频振动的声波传导到各家各户。空气传声是指低频噪音通过空气直接传播到小区住家户。驻波是指低频噪音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多次反射形成驻波,低频噪音在波腹中的振幅最强,对人的健康危害最重。”
http://forum.xitek.com/sorthread.php?threadid=675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