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煤化工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解读_快乐的展览人的空间_百度空间
依托三大特色基地打造15个精品园区

  《规划》内容显示,我省将努力实现煤化工产业的基地化、园区化。未来3年,在我省煤化工的版图上,依托晋东、晋中、晋北三大煤田,将崛起三大特色基地、15个精品园区。园区的产品销售收入将占全省六成以上。

  [声音]杨永辉认为,煤化工产业布局上的“基地化”,主要是考虑了我省煤炭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交通运输等综合因素。“最主要的是必须发挥成本优势。在煤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原料用煤成本一般要占到六七成以上,所以煤化工产业在布局时{zh0}围绕煤炭主产区,这样才能减少原料供应环节,降低运输和交易费用。”

  而“园区化”的{zd0}好处,是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正如顾宗勤所说,“工业园区被证明是化工行业的{zj0}运行模式,是一种趋势。村村点灯、户户冒烟的做法是不行的,要干就是园区化,集中起来一起干。”例如,园区内可以统一供气,统一供水,统一处理废水、余热,统一建设基础设施,由此实现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的目的。

  按照《规划》,三大特色煤化工基地、15个精品园区的构想是:

  巩固提升——晋东化肥及清洁能源特色煤化工基地

  这一基地重点规划发展尿素、甲醇、煤制合成油、二甲醚等项目。

  在晋东基地,以天脊、丰喜、兰花等化肥企业为依托,重点建设晋城巴公、高平西部、泽州周村、临猗丰喜等4个化肥精品工业园。以潞安、晋煤示范装置为基础,建设百万吨级煤制合成油、甲醇制汽油装置,打造合成油工业园区。

  培育壮大——晋中焦化和乙炔化工特色煤化工基地

  这一基地重点规划发展粗苯加工、煤焦油加工、焦炉气制甲醇等焦化下游特色项目和乙炔化工项目。

  在晋中基地,以焦炉气、粗苯精制及深加工、煤焦油深加工为重点,建设潞城店上、介休义安、交城夏家营、汾阳三泉、孝义梧桐等5个焦化系列煤化工精品园区。

  以山西焦化、山西三维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建设焦化化产深加工项目和1,4-丁二醇及其下游产品等乙炔化工项目,打造洪洞赵城综合性煤化工精品园区。

  以太化搬迁为契机,按照煤、电、化、冶多联产模式,打造国际{yl}的具有鲜明循环经济特色的煤化工精品园区。

  全面启动——晋北甲醇及甲醇深加工特色煤化工基地

  这一基地重点发展甲醇、二甲醚、甲醇制烯烃等甲醇下游特色煤化工项目。

  以同煤为依托,以适合当地煤种的气化技术为支撑,这一基地将重点建设百万吨级甲醇及其下游产品项目,打造全省{zd0}的甲醇特色煤化工精品园区。以山西橡胶为依托,建设大型氯丁橡胶装置,打造合成橡胶精品园区。

  用大企业大项目整合全行业

  培育大企业、大项目是《规划》的一大亮点。通过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引进战略投资,我省将在晋东、晋中、晋北三大基地打造数家大型特色煤化工企业,使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届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将有4户,超50亿元的企业有6户。

  [声音]杨永辉说,《规划》出台意味着我省煤化工行业大整合即将拉开帷幕。他透露,我省目前{zd0}规模的煤化工企业整合将在太化集团率先进行。有消息称,太化集团正酝酿搬迁。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欲以此为契机,用3年时间按{yl}标准建设,使新太化成为集煤、电、化、冶于一体,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煤化工企业。杨永辉认为,这将对山西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另一条消息同样引人注目。中海油近日与同煤集团就煤制天然气合作项目签约。该项目总投资为300亿元,主要包括年产40亿标准立方米煤制天然气、副产工业气体和其他精细化工产品、洗煤厂、煤矸石电厂等。据悉,该项目是我省延伸煤炭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先行者。该项目通过深加工,将煤炭产品转化为天然气、工业气体、化工品等系列产品,实现了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

  为推进煤化工行业整合,《规划》提出了多项政策措施——

  特色大企业推动集约发展

  为实现集约发展,未来3年,除实施太化搬迁外,我省培育的大型企业集团还有:依托阳煤集团,实施跨地区并购,打造尿素、乙炔化工特色大型煤化工企业;依托晋煤集团,对天泽化工等晋城尿素企业进行整合,组建特大型尿素和清洁能源特色煤化工企业;对潞安、天脊和周边关联企业实施联合重组,组建大型综合性煤化工企业;依托同煤集团,建设大型煤制甲醇及其深加工项目,培育甲醇特色大型煤化工企业。

  此外,将继续引进中石化、中石油等战略投资者,与山西省煤炭企业联合,建设甲醇制烯烃项目和煤制天然气项目,培育新型煤化工企业。

  鼓励煤电化一体化

  《规划》提出,我省将鼓励煤炭、电力和煤化工企业进行联合和兼并重组。新形成的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将在以下方面得到政策扶持:

  一是支持煤化工企业集团就近参与煤田开发,建设原料基地。二是对实现煤、电、化等产业一体化的重大项目优先审批,并在规划、信贷、土地、环保、用电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三是对来晋投资的大型企业集团在政策扶持上与省内大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对引进大企业来晋投资的有功人员将给予重奖。

  抬高门槛提升装备水平

  为了提升装备水平,《规划》对今后新建、扩建的煤化工项目提高了准入门槛。这一门槛主要体现在产能要求上,例如,煤制甲醇单系列产能每年必须不低于60万吨,醋酸产能每年不低于20万吨,甲醇制烯烃产能每年不低于60万吨,煤制柴油、甲醇制汽油装置产能每年不低于100万吨。

  “执行上述标准,将有效地扩张煤化工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杨永辉说。

  与此同时,《规划》提出控制传统产品总量,淘汰落后产能。今后,新建、扩建的电石项目将受到严格控制,原则上不再布点新的煤焦油加工、粗苯加工项目,尿素、PVC产品总量也将进行适度控制。

  拉长产业链向产品要附加值

  初级产品多、精细产品少,是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的一大缺陷。因此,《规划》明确提出要研发精细化工新产品,培育行业拳头产品。

  [声音]顾宗勤以甲醇为例,阐述了煤化工产业链延长的意义。“甲醇在前两年是非常火的,但去年以来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急剧下跌,导致国内许多工厂开不了工。”怎么办?他认为,只能对甲醇这个初级产品进行再研发,延长产业链,生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例如,发展甲醇衍生物项目甲醛、聚甲醛、酚醛树脂、醋酸等。再如,在甲醇制烯烃产业链中,用甲醇制乙烯、进而生产聚乙烯。

  根据《规划》,我省将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产业链延长。

  除打造尿素、多元复合肥等化肥系列拳头产品外,我省将打造甲醇系列拳头产品,1,4—丁二醇等乙炔化工系列拳头产品;苯、苯胺、TDI等苯系列拳头产品;针状焦、xx炭黑、改质沥青等焦油深加工系列拳头产品;医药中间体(用于药品合成工艺中的化工产品)、橡胶助剂、催化剂、饲料添加剂等精细化工系列拳头产品。在此过程中,加强产学研合作,突破一批煤化工关键技术,促进产业升级。

  山西煤化工迎来变局契机

  与其他产业不同,我省煤化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在制订之初就面临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那就是面对国家政策的某些限制,如何找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钥匙。

  粗放型发展受限六大矛盾亟待解决

  有一条消息似乎令人沮丧。今年2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的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停止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等煤化工项目,坚决遏制煤化工盲目发展势头。”这一内容被部分媒体解读为对煤化工产业的“打压”。

  对比我省煤化工产业,由于长期粗放型发展,积累的一些矛盾也日益突出。“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5月16日,省经委投资与规划处处长杨永辉分析说,一是行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初级产品多,精细产品少;二是整体装备水平偏低,缺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煤化工装置;三是缺乏具有xx作用和龙头地位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四是产业布局不合理,还没有形成具有明显循环经济特征的大型煤化工园区;五是国际化水平低,对外合作层次不高,产业外向度较低;六是环境、水资源压力较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挑战中蕴藏机会转型发展是必然选择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家政策的“打压”和“六大矛盾”的存在,对山西煤化工发展来说更意味着机会。

  一方面,透过国家政策的弦外之音,有关人士发现煤化工产业有着巨大的转型空间。5月16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在太原说,“国家对煤化工产业是区别对待的,因此要正确认识‘遏制’这个词。应该说,受到‘遏制’的是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传统煤化工,比如电石、焦炭、甲醇等这些传统项目;而对新型的煤化工,比如甲醇制烯烃、煤制合成油、煤制天然气等项目,应该说发展空间是很大的。”另一方面,煤化工粗放型发展中积累的矛盾,正是我省煤化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突破口。只有对症下药解决这些矛盾,煤化工产业才能从传统走向现代。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转型发展已成为我省煤化工产业的必然选择。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现代煤化工布局

  基于上述认识,《山西省煤化工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行业当前发展形势做出了准确判断,那就是,我国缺油少气相对富煤,以煤化工路线生产化工基础产品和清洁能源,是化学工业的必然选择;我省煤化工产业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已初具规模,具备快速发展的基础。因此,我省决心抓住机遇,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煤化工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根据《规划》,到2011年,全省煤化工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850亿元,这将比2008年的507亿元增长近68%。同时,主要产品尿素、甲醇产能将分别达到每年800万吨、600万吨,比2008年分别增长200万吨、500万吨;煤焦油加工、粗苯精制分别达到每年300万吨、100万吨,比2008年分别增长90万吨、50万吨。此外,PVC、苯胺、醋酸等其他大宗煤化工产品的产能将合计达到每年200万吨以上。

  杨永辉说:“‘850亿元’是个保守目标,根据2005年到2008年的增长速度,到2011年,山西煤化工产业年销售收入应该能够增长到960亿元左右。”在产能稳步增长的同时,《规划》的目光绝不仅仅停留在这三年。对煤化工来说,要利用这三年加快结构调整,构建一个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将有众多大型企业和先进装备,传统煤化工如化肥、乙炔化工等将得到改造提升,炼焦化产深加工、甲醇及其衍生物产业链将得到培育壮大,醇醚燃料、合成油、煤制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和甲醇制烯烃等化工新材料将稳步发展。随着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煤化工将以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精细化、清洁化、信息化的全新面貌,出现在三晋大地。



郑重声明:资讯 【《山西省煤化工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解读_快乐的展览人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