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如幽兰_嘉陵江_新浪博客
    很多年前,朋友转辗送瓶香水给我,说是其当空姐的亲戚单位专门配发的。我注意到这是一xx品牌香水,即便是英文,那名字依然醒目。

    开始没有留意,渐渐地一清灵而温雅的香味吸引了我:既有麝香气息,又微带壤香、海藻香、木香和苔香,有着一种特别的甜气和莫可名状的奇异香气。

    这样的香气与在很多场合闻到的恶俗劣质香水气味是天壤之别。

一直没有舍得用,一直放在床头,给自己提神凝心。多年之后,香水在岁月里终竟蒸发,但精致的空香水瓶至今仍香飘四溢。

    看着全是英文的香水配料说明,某日执拗查翻中英辞典,居然看到“龙涎香”三字,我才恍然大悟。

龙涎香是一种名贵的动物香料,有“天香”“香料{zw}”等美誉,它与麝香的香韵一样,几乎是所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其留香性和持久性其他香料远不可比拟,作为固体香料它可保持其香气长达数百年,有“与日月共长久”的佳话。据说在英国旧王室中,有一房间因为涂有龙涎香,历经百年风云,至今芳香醉人。

    中国的《星槎胜揽》里记载我们的先人相信龙涎香是“龙之唾液”,故用此名。这显然不科学,最终海洋生物学家解开了龙涎香的诞生之谜:

    它源于抹香鲸的体内,抹香鲸最喜欢吞吃章鱼、乌贼等动物,而章鱼类动物体内坚硬的“角喙”可以抵御胃酸的侵蚀,在抹香鲸体内不能消化,如果直接从体内排出势必割伤肠道。于是在千万年的进化中,抹香鲸的胆囊能够大量分泌胆固醇进入胃内将这些“角喙”包裹住,形成罕见的龙涎香,然后缓慢地从抹香鲸肠道排出体外或通过呕吐排出。

    稀世香料就这样产生了。

    奇怪的是,刚刚诞生的龙涎香不仅不香,还奇臭xx。它需要在海波的摩挲下,在阳光的照射下,在空气的催化下,臭味才能慢慢消减,然后淡香出现,逐渐变得浓烈;颜色也会由最初的浅黑色,逐渐地变为灰色、浅灰色,{zh1}成为白色。白色的龙涎香品质{zh0},只是它往往需要经过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将杂质全漂出来,方可“修”成上品。

    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及肆意捕杀泛滥,抹香鲸越来越少,这种稀世香料近乎成绝品。

    不知道为什么,龙涎香总会让我想起历史上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是晋代的陶渊明与谢道韫。

    陶渊明是“田园诗人”谁都知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清丽的句子现在家喻户晓。从思想内容上看,陶渊明颇近道家,中心是纯任自然;从文体上看,他的诗简易淳朴,毫无雕饰。这些与他当时晋代流行的有铺陈渲染镂金错彩形式却无实际内容的骈文迥异其趣,因此,在他自己生活的朝代以及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他的诗评价并不高。中国古代诗歌评论著作——南朝梁钟嵘著的《诗品》中,品评了自汉至梁共122名作家的五言诗的上下优劣,陶渊明诗仅列为中品。

    但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发现了陶渊明的文学价值,而且时间越往后,人们对其诗评价越高,陶渊明最终成为中国田园派诗歌的始祖、中国伟大诗人之一。其诗文及诗文里传达的处世哲学滋养丰润了后世一代又一代杰出的文人:李白,杜甫都曾从陶诗中汲取过一些意境;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人的作品虽然不是单纯地学习陶渊明,但在诗的风格上都深受陶渊明的影响;宋以后的诗人在反对雕琢提倡朴素的诗风时,常常举出陶渊明诗作为榜样……

    陶渊明营造的超凡脱俗的田园世界,成为了后世文人士大夫的一个精神家园。因为他所遭遇的现实困境与心灵冲突在每一个时代都不断重演,这衔接了他与后世文人之间心灵深处的契合点和共鸣点。谁能说那些不合理的典章制度,卑污的豪门权贵、喧嚣的尘世在今天就不存在了呢?

     一个陶渊明,给了后世文人们诗意的栖居,其文品人品历久弥香。

     这是时间磨砺下的“龙涎香”!

     说到谢道韫,很多人会势利地将其与晋代名相谢安联系起来,是的,她本是他的亲侄女,但须承认,这世界有人天生丽质就有人天生蕙质,这与门第出身没有任何关系。

    这个用“未若柳絮因风起”应对“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小女子,让叔父的谢安大吃一惊,并大赞“有雅人的深致,有谢家风范”,自后,人们称有文学才能的女子为“咏絮之才”。 
    谢安心中一直在暗自盘算,一定要给自己的这位侄女物色一位才华相配的丈夫。时下能与谢家门当户对的只有王导世家。王导也是晋代名相,王羲之之父。王羲之时有7个儿子,个个品貌才华出众,谢安自然也想到在王家子弟中挑选一个。谢安最初的意思是想将15岁的侄女许配给王羲之的第五子王徽之,不久得知王徽之“雪夜访戴”一事,谢安担心王徽之是一个办事随心所欲不能始终如一的男人。因而选择了他的哥哥,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做他的侄女婿。

    王凝之是王羲之最不济最平庸的儿子,这一点谢道韫最初不清楚,谢安应该清楚,但这样撮合出于何目的后人无法揣度,但我相信,凭着才学睿智在文坛、仕途都荣耀的谢安{jd1}有不俗的眼光。只是叹息聪慧有才辩的绝代才女,在那样的社会终也逃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命运安排。

    谢道韫嫁给王凝之后,对她的这位丈夫看起来有点恨铁不成钢。一次,谢安问她:“王郎(指王凝之),逸少(王羲之)子,不恶,汝何恨也?”道韫回答说:“一门叔父则有阿大(指谢安),中郎(指谢万),群从兄弟复有封(谢韶的小名),胡(谢郎的小名),羯(谢玄的小名),末(谢川的小名),不意天壤之间乃有王郎!”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丈夫王凝之比起她的众位叔父及各个兄弟那要差得多,想不到天地之间,还有王凝之这样差劲的人!

    历史过去这么多年,说到王凝之,现在依然有人称其是“最幸福的糊涂贵公子”,细读这“天壤之间乃有王郎!”八个字,所蕴含的究竟是厌恶之情,还是小儿女那娇嗔之意味?和多数人一样我愿意相信是后者。

    谢道韫的爱情理想是“安得知音伴,凌云上九霄”,可惜“巧妻常伴拙夫眠”,但谁能就否认这“拙 ”里没有藏着大幸福?     

    高傲的女子平常看多了龙章凤质飘逸俊雅,在内心深处会本能地拒绝委琐、庸俗、市侩、酒囊饭袋。在岁月的淘洗中,在红尘的磨砺里,谢道韫用一颗平常女人心,与王凝之一生相守,王死后谢道韫寡居终老。

我无法说那是为王凝之守节,但我相信,谢道韫对王凝之是有感情的,因为魏晋两朝,礼教不为名士而设,凭着谢家之声势,谢道韫之名声,她未必必须要为王凝之守节。终谢道韫一生,她却与这个男人举案齐眉,相守相老。谢道韫为其生四子一女,尽管子女们最终因为庸钝的父亲而全部惨死叛贼手中。

    没有谢道韫,王凝之是不幸福的,有了谢道韫,他不但有了个天下无双无对、才情胆识气度风流绝于人世的妻子有了相望一生的爱情,而且成就了糊里糊涂的身后让《世说新语》这部xx的志人之书,留下了他脍炙人口的一笔。他或许没有王羲之、王献之那样的才华,或许没有谢安、子猷那样的风度,但他的幸福,却非他们所能比。他若如王导般豪,便不会幸福;他若如谢灵运般雅,亦不会幸福。

而这一切来自他的妻子,谢道韫,这个兰心蕙质,让同代的人甚至让王凝之自己的兄弟都歆羡不已的女人。她有才情,有学养,爱自己,爱别人,尤其能唤醒激发他人爱人的能力。用今天的眼光审视,这是一位感性加知性的温暖如清茶的{jp}女人,睿智的思想丰富的精神、温婉的质地、体恤的本性,看上去有点曲高和寡,其实却是{zh0}接近,因为她是平和的,是最接近中国人本质的。

    岁月会老去,这段永远不会湮没在历史红尘中的爱情让后人咂摸细品。   

    王凝之身后这位才华卓绝却始终不离不弃他而去的旷世才女,这个醇醇如乌龙茶的女人,是历史皑皑白雪中的那枝梅花,瑰丽香寒,让人自惭形秽却又心神向往。和陶渊明一样,流逝的岁月漂洗出了他们的{jp}香——人间的“龙涎香”![文/穿过人群]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春如幽兰_嘉陵江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