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采油承石油开发之重(1)_三次采油的空间_百度空间

(EOR)技术是一项能够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新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油田开发技术。在过去数十年内,美国、加拿大和委内瑞拉等石油大国都把如何提高原油采油率作为研究工作的重点目标。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对油气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运用三次采油技术来,是减缓我国多数油田产量递减速度、维持原油稳产的战略需要。

世界三次采油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上已形成三次采油的四大技术系列,即化学驱、气驱、热力驱和。其中化学驱包括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驱及其复配的二元、三元复合驱、泡沫驱等;气驱包括CO2混相/非混相驱、氮气驱、烃类气驱和烟道气驱等;热力驱包括蒸汽吞吐、热水驱、蒸汽驱和火烧油层等;微生物驱包括微生物调剖或微生物驱油等。四大三次采油技术中,有的已形成工业化应用,有的正在开展先导性矿场试验,还有的还处于理论研究之中。

运用三次采油技术来提高采收率,是减缓我国多数油田产量递减速度、保持原油稳产的战略需要。

化学驱

20世纪80年代美国化学驱达到高峰以后的近20多年内,在美国运用越来越少,但在中国却得到了成功应用。中国化学驱技术已代表世界先进水平,其中,聚合物驱技术于1996年形成工业化应用;十五期间大庆油田形成了以烷基苯磺酸盐为主剂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技术,胜利油田形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无碱二元复合驱技术;目前,已开展+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天然气泡沫复合驱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

热力驱

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运用于委内瑞拉稠油开采的热力驱技术为蒸汽吞吐,因蒸汽吞吐技术伴随着吞吐效果逐渐降低的实际情况,蒸汽驱和火烧油层成为主要接替方法。目前蒸汽驱技术已成为世界上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热采技术。为了提高热效应,国外近年来开发的稠油开采先进技术有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GD)和电磁波热采技术。SAGD已成为国际开发超稠油的一项成熟技术,而电磁波热采技术被认为是未进行蒸汽驱油区的{zh0}替代方法,但在巴西试验效果不如注蒸汽。

注气驱

20世纪70年代,注烃类气驱主要在加拿大获成功应用,到80年代,CO2混相驱成为美国最重要的三次采油方法。氮气或烟道气技术应用较少。

微生物驱

国外微生物驱基本处于室内研究和先导试验阶段。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微生物清蜡和降低稠油粘度、微生物选择性封堵地层、微生物吞吐、微生物强化驱等已成为成熟的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微生物驱油已成为继传统的热采、化学驱、气驱之后第四大类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微生物增效水驱,二是xx油藏微生物驱,三是微生物调剖驱油。

2007年世界范围内EOR项目中,项目数排{dy}位的是蒸汽驱,占总项目数39.3%;第二位是CO2混相驱,占29.9%;第三位是烃混相/非混相驱,占10.5%

2007年底世界EOR产量约182万桶/日,产量主要来自蒸汽驱、烃混相/非混相驱和CO2混相驱,这3项产量和约为172万桶/日,占总EOR产量94.7%。其中,产量排{dy}位的是蒸汽驱,占EOR总产量65.6%;第二位是烃混相/非混相驱,占14.9%,第三位CO2混相驱,占14.2%

2007年底在世界范围内计划的EOR项目共有32个,其中CO2混相项目数12个,CO2非混相4个,这类项目基本都在美国;蒸汽驱7个,火烧油层1个;聚合物驱6个,表面活性剂聚合物驱2个。与2005年底计划的EOR项目数相比,聚合物驱数有明显增加,由2个增加到6个,计划实施聚合物驱的新增国家有巴西、阿根廷和德国,他们分别计划于2009年、2008年以及2010年开始实施聚合物驱。从计划项目的经营公司和技术类型可见,美国仍然是未来EOR项目的积极倡导者和实施者。未来{zj1}有发展前景的EOR项目是CO2混相/非混相驱,占计划EOR项目的50%。随着油价高位运行,化学驱呈现较好发展前景。



郑重声明:资讯 【三次采油承石油开发之重(1)_三次采油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