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多年前(北魏永平四年)的一个无风秋日,管辖胶东半岛的{zg}官吏,光州刺史郑道昭在几个随员的护卫下,登上了云峰山半腰处的一块巨石前。山上的道士也是郑道昭的朋友,早已在此搭好了草棚,烧开了茶水,备好案几和笔墨纸张。于是,千古灿烂的书法墨宝将在此诞生。
此时,中国书法已经跨越了数千年的漫漫征途,从甲骨、鸟虫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当今又突破了隶书的约束,进化到新的探索之中。郑道昭这位书法大家,有着深厚的家世文化影响,其祖宗十四辈都是朝廷显赫官吏,被誉为中原望族。郑道昭在担任光州刺史以前,曾任北魏{zg}文书长官,受到北魏开明皇帝魏文帝的重用,职务之便使他能够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南北书法,使自己的书法修养达到了当时的{zg}水平,与当时南朝的王羲之同名。可惜,后来的皇帝信奉佛教,道昭深受排挤,被下放到东莱边陲任光州刺史。
尽管官场失意,但他治国有道,一方土地被他管理的风平浪静,府衙无怨鼓,案头无积牍。闲暇无事时,他就借微服私访之机,游览辖区的大好河山。云峰山就是他经常光顾之地。
站在这云峰山上,风景可谓甚佳,东有大基群山巍峨,西有碧海环绕,夕阳之时,金沙白帆相映,三山、芙蓉两岛玉簪翠螺。山海之间阡陌纵横,古城楼檐高翘,南阳河水泛着金光潺潺流向大海,好一块道教圣土啊。
道昭是个孝子,早就有心给父亲树碑以志,恰好这云峰山上就有这样一块自然山石,平整光滑,石面大小恰好可容纳他早就拟好的文稿,这不是青山作美吗。上次曾经在平度的天柱山上择石撰写过一回,但那里,山石向阳,易受风吹日晒而风化。今天,这快石头,位于山阴,且石质坚硬,可以千古不朽。于是,在此之前,就将文稿交付山上的道士,要其丈量布局,特别是避开中间的那道石缝,并准备上等纸张笔墨,要重新再写一篇亮丽华章。
道士和小童们赶紧抻好纸张,道昭提笔运气,接着悬腕挥洒,唰、唰、唰,“荥阳郑文公之碑”七个方笔魏书大字便跃然纸上,继而转入碑文,但见按笔、提笔、正峰、侧峰、方笔、圆笔随着道昭手腕左转右旋,一行行笔力雄健、飘逸自然、血肉丰满且带有篆分隶意的字便有节奏地排列出来。在场的人悄无声息,生怕眨眼功夫而失去赏心悦目的机会。
这道士,号称“于仙人”,也是中原之人,曾与道昭少年书法交好,但后来由高士点拨,弃官入道,来到这东莱山中修炼。道昭就是听他言说这里如何的山水壮美、如何的民风醇厚、如何的物华天宝,特别是气场凝聚,适合道家发展,后来才一心要求到这里为官的。道昭来此后,两人甚是投机,常在山中论道游玩,研究书法,题刻了不少的诗词篇章,使一座本来无名的小山,因其书法的镶嵌而变得荣耀起来。先前,这于仙人无事时,常到各山游玩,与民间石匠中学得一手篆刻的好手艺,并收藏了几套特制的凿刻工具,道昭先前的那些题刻均出之他手,难怪其功力如此厚重,书法精髓全部篆刻在其中。
两个时辰后,道昭写完{zh1}一个字,轻松舒了口气,放下手中之笔,端起道童递上的茶水,品味起整篇墨宝,心中充满惬意,感觉这是平生中少有的得意之作,不但结构严禁,而且炉火纯青,回想儿时在父亲的严格执教下,秃笔成冢,才有今天之收获,为父亲写此一篇追念文章,也算是{zh0}的感恩回报吧,同时,也为书法演变留下了{zh0}的历史佐证,特别是在整篇文章中有意使用了许多简化字,可让后人从中领略前人的艰辛探索。回想在朝之时,公文连篇累牍,应接不暇,如果不加改革地使用老式隶书,缓慢而无法应酬公事的繁忙,特别是纸张的普及应用,以及毛笔的制作工艺越来越高超,人们可以得心应手地在文字的天地中遨游,使书法的演变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发展局面,在不远的将来,一种全新的字体就会脱颖而出,这是风会所趣,势在必然啊。
不觉已到了中午时刻,临近的道观里传来悠扬的午时钟声,召唤着道昭打道回府。恋恋不舍的道昭嘱咐于仙人尽快镌刻完毕,到时,他会择期再来的。
(中国书法经历过郑道昭时代的魏碑后,转为今天应用的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