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四) - 阿莉西娅的日志- 网易博客

过年(四)

2010-04-13 12:47:00 阅读6 评论0 字号:

出乎意料的,在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间冒出一个自称是我老爸这边的,数十年未曾谋面的亲戚。对方热情xx地拉着我老爸的手,神情xx兴奋,眼神xx崇敬,心情xx激动地回忆过去,分享现在,展望未来。我还在纳闷着这到底要展望到何年何月呢,只见我老爸右手有力地一挥,富有号召力的向大家宣布:走,到亲戚家拜年去!

这还真有点不按常理出牌,突然间就空降一亲戚,还未曾谋面。我惊讶的嘴巴还没来得及闭上,就被热情的人群架着往所谓的亲戚家走去。

 

 

之前提到这是片红土地,在雨水的滋润下特别的泥泞,面目看起来也有点狰狞。所幸,还有这娇嫩的花朵点缀,野趣多多。不禁让人想起邓丽君的唱词: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转了个弯,空间豁然开阔起来。迎面伫立着这么一棵老树,片叶全无,在老墙的陪伴下迎接我们的到来。这屋子,真老。

 

 

再往里走,又是另外一番光景。左边的瓦房整齐的向前延伸,土黄色的墙特别惹眼。这墙是用村里人自己烧的土砖垒起来的,典型的自家风格。

 

 

簇新的红色凳子,早早就摆放在宽敞的院子里,喜气洋洋地等待客人们的垂青。看见远处扎堆的人群没?知道他们在干啥?把耳朵竖起来:BLACKJACK,21点!

 

 

老屋的屋檐下,悬挂着象征大吉大利的橘子。好像还有个说法,在三十儿晚上, 孩子们都要用橘子叶煮出来的水洗头沐浴,xx邪气,迎春纳福。

农家乐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了。其间,还出现了N多陌生的亲戚,热情、激动、欢喜地感叹再次的相逢。离别时,香蕉,西瓜,石榴把车子塞得满满的,却还是无法表达出满怀的情谊。挥手,相约来日方长。

 

离开村庄的路上,老妈突然心血来潮的说:去看看咱们从前的老屋子吧!

我妈说的这个老屋坐落在一所中学内,那个地方有个好听的名字:加来。咋一听,还以为是非洲某国加纳的兄弟呢。这个老屋子是LONG LONG LONG TIME AGO,当我还是个扎着两条喷泉羊角辫的小丫头片儿年代的欢乐天地,却也记载了太多的酸甜与苦辣。这里有父辈们的艰苦与心酸,有孩童的纯真和无邪。许多年前,自从我们搬离后就把她遗留在记忆的深处,许久不曾触摸以至覆盖上一层年岁的尘封烙印。听老妈这么一提议,大伙兴奋异常,七嘴八舌地开起了2010届往事研讨论坛。

 

 

这厢论坛还没有结束, 那厢车子已经行驶在记忆中的道路上。新铺的水泥路安静地躺在校园里,干净得找不出当年的影子和印记。

 

 

校园一角的池塘,干枯老旧。池畔的树木也已驼背,如一位垂暮的老人,殷殷盼望久违的亲人。从前,无数个月圆的晚上总是有三个小小的身影在池塘边匍匐着。手里一个橙色的灯笼照亮三张稚嫩的脸蛋,神情肃穆地盯着池塘里的网兜。一小会儿功夫,雀跃的欢呼声响彻池塘内外,惊醒睡梦中的鱼美人,连天上的星星都睁开了双眼看个究竟。而网兜里,则是多了活蹦乱跳的小虾米。

 

 

门前屋檐下,曾经上演了许多动人的舞台剧。墙,依然是当年的墙。窗,依然是当年的窗。门,依然是当年的门。可人,却已经完成了人生的多次蜕变,再也找不到当年的影子。

 

 

烟熏的土墙,见证无数苦中带乐的日子;土木结构的灶台,为我们烹煮了无数餐充饥的菜肴。传说,老爸最喜饭前一口小酒,而下酒的小菜就出自灶口。老妈把所有的菜都炒好了以后,趁着炉火未熄,扔进一把自己种的花生。数分钟后,老妈拿根没烧完的柴火,把花生逐个挑出来。于是,老爸沉浸在他的美妙酒乡中,而我们,则殷切地盼望与老爸分享那一口缭绕不散的香。

 

 

还是同样的土墙,同样的木窗,可是当年的豆蔻美人已然花甲。按下快门,留住这刻的珍贵,也许这将是与老屋子{zh1}一次的亲密接触。他日,只得梦中再次相逢。

 

 

临走,依依不舍,频频回头。儿时的记忆和老屋子一起经过岁月的洗礼,失去了当年的光华。而烟囱仍然执着地送出袅袅炊烟,把仅存的美好片段不停地向远方送去。

 

 

作别,不带走一片云彩,只带走浓浓的怀念。

离开,不留下泪水,只留下永恒。

 

献给至爱的亲人!

 

THE END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过年(四) - 阿莉西娅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