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是农业“转方式”的题中要义_--志愿者--一样的空间,不一样的 ...

  在长沙县农业综合开发金农项目区,有一块现代农业示范田:由隆平高科蔬菜有限公司建设的番茄大棚,自动喷灌、常年恒温、四季生产,亩产值达3万多元。而且,大棚内有通风降温系统,耗电量不到空调的10%。这块示范田,是湖南省按照中央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低碳农业的一个生动缩影。

  现在人们一谈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谈到“低碳”,都是讲工业的多,讲城市的多,讲乡村的少,讲农业的少。事实上,“转方式”不仅是工业的事、城市的事,也是农业的事、农村的事。在中央再次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当下,农业要出现“脱胎换骨”的变化,达到“产量多、质量好、收入高、生态优”,就必须做好“低碳”文章。

  细心的人们注意到,自农业的发展进入到工业化农业后,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如农田开垦和连片种植引起自然植被、物种和天敌的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破坏了物种多样性,造成了环境污染……尤其是全球农业用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吨二氧化碳,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大元凶。于湖南而言,全省农业亩均消耗化肥、农药和水资源量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污染问题困扰着不少乡村,不少农民群众饮水安全受到影响。

  此番我们落实中央1号文件,提倡“转方式”,热捧“低碳”,并不是要农业回归到“刀耕火种”或xx“原生态”上去,更不是技术复古,而是要充分依靠现代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以及新产品支撑下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尽可能地减少整体农业能耗,减少碳排放,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综合产出率,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让人欣喜的是,近年来,“鱼米之乡”的湖南在发展低碳农业上已经有了积极作为。比如在农业生产中减少农药的使用,有效降低了碳排放量;在新农村建设中推行“一池三改”,把沼气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结合起来,既变废为宝,美化环境,又节省开支,增加收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粮食作物亩均节本增效30元以上,按全省现有耕地5600多万亩计算,一年就节本增效18亿元以上;在生猪养殖中使用生物发酵技术,实现污染零排放……

  可见,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无论是节地、节水、节肥、节种,还是节电、节油、节柴(节煤)、节粮,只要是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都属于化解农业风险,发展循环农业、低碳农业xxx最现实的形式。窃以为,农业是湖南的优势,是xx贬值的“黄金”。在推进现代农业时做好“低碳”文章,事关湖南富民强省大局。只有把“低碳”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郑重声明:资讯 【“低碳”是农业“转方式”的题中要义_--志愿者--一样的空间,不一样的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