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

    

    从上世纪70年xx始,世界许多经济发达国家陆续实现了农产品保鲜产业化,美国、日本的农产品保鲜规模达到70%以上,意大利、荷兰等国家也达到了60%。在工业发达国家,80%以上的粮食和50%以上的果蔬实现了工业化转化,工业食品的产值占到整个食品产值的80%-90%。美国对农产品的采后保鲜与加工的投入,已占农业全部投入的70%,以农产品加工为基础的食品加工业已成为美国各制造业中规模{zd0}的行业。

    实行标准化管理国外许多发达国家要求食品加工业在管理上实行“良好生产操作规程(GMP)”,在安全控制上普遍实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和ISO9000族质量保证体系,使食品生产从最终产品检验为主的控制方式,转变为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这将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立有固定的原料基地为保证产品质量,在基地的选择上,不仅考虑加工品种的专业化、规模化,还认真选择基地的气候生态条件和化肥种类等因素。粮油加工业中,以专用粉为例,日本有60多种,英国有70多种,美国达100多种,日本专用食用油油脂达到400多种。

    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结合农产品加工需要与育种、种植、供销等部门互相配合,才能健康发展。如荷兰的马铃薯育种、栽培、贮藏、加工和销售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根据加工利用的要求和用途来选择种植的品种。

    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流通效率,建立农产品加工中心

    如韩国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提高了市场营销系统的效率:一是对产地农产品流通进行改革。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由农协把产地的农民组织起来,建立综合的农产品加工处理场,通过筛选、分等、包装,把农产品直接销售给大型商场、超市、批发商、团体消费者和出口国外。二是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政府加大对批发市场建设资金的投入,投入的比重已达到70%。农业财政投入中用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比重提高到30%。三是改善农产品销地市场的流通环境。

    随着食品化学、生物技术及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迅速,一批高新技术如瞬间高温xx技术、微胶囊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膜分离技术、微波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无菌贮存与包装技术、超高压技术、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膨化与挤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已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将迅速普及与深化。

    精深加工能力越来越强,资源综合利用度越来越高

    对农产品原料的综合利用,既可提高经济效益,又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已成为农产品加工的发展方向。如对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的充分利用,对畜禽、水产品副产物利用等,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农产品的加工向分子水平进军,研究利用原料的功能成分、分子水平提取,研制人体所需的营养保健食品(又称分子食品),使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得以提高。

    向安全、绿色、休闲方向发展安全、绿色、休闲农产品已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和方向。据统计,美国休闲产品消费量每年每人平均达8.6kg、荷兰为6.5kg、英国为5.7kg。发达国家从追求农产品加工品种多样性转向追求安全性和健康性,在果蔬的加工处理方面,力求保持鲜嫩、营养、方便、可口,除传统的速冻、罐头、脱水产品外,近年发展趋势为最少处理的果蔬切割产品。

    加工设备做到新型、高效、节能、环保

    加工技术的高新化将带动加工设备的高新化,如多功能饮料罐装生产设备,无菌包装技术设备,果蔬激光分级、清洗、包装成套设备,膜分离技术设备,超微粉碎设备,速冻设备等。

    加工原料专用化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达到70%以上,其农产品品种大多为加工专用品种,种养生产过程按加工的技术要求,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又降低了加工过程的成本。(宁红)

世界农产品加工中心将向中国转移

时间:2004年11月5日 来源:咸阳科技网 阅读1006次
 
       日前,在辽宁大连举行的“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与现代农业论坛”上,来自农业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对于发展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农业做了演讲,提出了自己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与现代农业的看法与观点。
  农业部总经济师薛亮在论坛中说,要以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小规模农业生产与现代化大生产对接的必由之路,是xx农产品卖难、农业增效难和农民增收难的战略举措。概括起来是五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有利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增加农业国际化的竞争力、有利于更多地增加农民收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首席专家王强博士提出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跨越式发展。我国农产品企业的发展方向首先是加工优质品种和优质原料生产基地的建立其次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第三是提高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第四是标准体系和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第五是建立优质高效的信息体系制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教授胡必亮则指出世界农产品加工中心将向中国转移。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是世界制造业的中心。{dy}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转移到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又逐步向中国内陆地区转移。这种转移主要体现在低端和基础生产上。每一次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都会带来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并伴随着大量劳动力由传统行业向工业制造业转移。转移的完成也标志着该地区现代化的实现。
  中国的制造业相对比较传统,我们从劳动力的数量到劳动力的成本都有很大的优势,可以直接提升我们产品的价格优势和竞争力。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而言也比较完善。同时,中国的市场和消费潜力很大。中国可以把这三个要素集合到一起,说明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在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内陆地区转移的过程中,农产品加工业的中心也会同时转移,因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三点:{dy},调整种植基地,农业战略性调整还要继续坚持;第二,乡镇企业的发展要更多地和国际大企业接轨。国外大规模的加工企业要落户中国,就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农村可以满足这个需求,这样就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建立起了直接的联系;第三,农产品加工企业必须做大做强。要抓住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这一机遇,加快农村企业的发展。  农民日报
    

  因全州8个县都有黄金矿产资源而被命名为“中国金州”的贵州省黔西南州,最近迎来了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主办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对接活动”的专家。专家们在这里考察后对记者说,对农产品的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黔西南的含金量将会更高;农产品副产物是我国有待开发、潜力巨大、能带来高效益的富矿!

  黔西南州热量充足,雨量丰沛,畜牧业和优质稻米、反季节蔬菜等农业资源丰富,但特色农业的优势利用不够,是典型的“欠发达”、“欠开发”地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廖小军教授在技术对接活动中向到会企业家们介绍说,资源利用高效化是现代农产品加工业的一个重要特点。他谈道,我国在生产苹果汁时每年有约200万吨苹果皮和苹果渣没有得到很好利用;柑橘在鲜食和加工罐头后,也有大量含精油、色素、果胶、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的柑橘皮没利用。江南大学教授马晓军指出,贵州的大米大部分是初加工,把稻米米糠喂猪,其实米糠里的硒、铁、锌、钙等矿物质营养元素大大高于精米,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等,有人把米糠比作一座“金山”。马晓军说,我们已经有成熟的米糠深加工技术,用它喂猪是极大的浪费。

  不仅是种植业,畜禽业农产品的副产物也大有潜力可挖。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张德权向记者介绍说,我国2008年的肉类总产量已达8400万吨,年屠宰生猪已近8亿头,产生的猪血总量约300万吨、猪骨3000万吨、脏器1200万吨、猪脑40万吨;但由于规模化屠宰有限和加工技术落后,这些副产物大部分被抛弃,不仅浪费,还严重污染了环境。“在畜禽宰后的副产物里,仅骨头就占体重的20%~30%,这里面不仅含有人体可以利用的钙质,还有优质的蛋白质和人类脑组织不可缺少的磷脂质、磷蛋白以及延缓衰老的胶原蛋白、软骨素;另外还有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畜禽骨可以做成骨泥、骨糊和骨浆,替代肉类制成骨松、骨味素、骨味汁、骨味肉、骨泥肉饼干及面条等。”他指出,畜禽宰后副产物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将在我国畜禽养殖、屠宰加工、生物化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是综合利用是要有规模的。”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守伟在会上针对一家年屠宰三四万头牛的企业想做牛骨深加工提出不同意见。他说,牛血、牛骨汤在国外很受欢迎,可是你们的牛骨年产才1000吨左右,只够1个月的加工量,其它时间工厂吃什么?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原料才能有好的投资效益。

  数百名贵州的企业界代表和有关部门的机关干部在此次会上认真聆听了专家们关于肉类、蔬菜、粮油加工的报告,向专家咨询了企业的难题。他们大多困惑地带着问题来,满足地带着收获回去;他们纷纷表示,专家打开了视野,听了很有启发。用刺梨做果汁的黔西县绿原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家兴兴奋地对记者说,“在会上又找到了条发财之路,很受鼓舞!”刺梨酸甜适口,有健胃、消食、滋补,止泻的功效,并具有抗衰老、抗病毒、xx作用的活性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传说当年讨伐孟获的诸葛亮十万大军在瘴气弥漫的云贵边界曾因xx恶心病倒三成,这些军士就是服用了刺梨酒而病体痊愈的。刺梨曾是鄂西山区的xx野果,现在已经大量种植,仅仅在毕节地区就年产1.8万吨。邓家兴的果汁销路很好,可是果渣和果籽没利用。“我每年至少有100吨做果汁剩下的果渣让农民拉走喂猪喂鱼,我只图工厂里干净。这次专家说刺梨的叶、籽均可入药,说xx桃籽做的胶囊能卖到2000元多一瓶,我的这些资源没用上太可惜了。”她透露,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已答应考察和帮助研制刺梨果籽的加工设备。

郑重声明:资讯 【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