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梨_谭宏帙纪念小学五7班2009_百度空间

一.人物介绍:

        孙犁(1913.4.6-2002.7.11)原名,曾用笔名芸夫,河北省安平县孙遥城村人。当代xx文学家,中共党员,抗日老战士,被誉为“派”的创始人。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33年毕业于保定育德中学,研究生。1937年参加工作,任同口镇小学教师,1939年后参加抗日工作,曾任河北抗战学院教官,晋察通讯社、晋察冀边区文联、晋察冀日报社及华北联合大学编辑、教师等职业,延安教师,《平原杂志》编辑。《孙犁全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孙犁纪念馆”座落在河北省安新县“华北明珠——白洋淀”畔。

二.人物生平:

       孙犁(1913年4月6日~2002年7月11日),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12岁在安国县城上小学时,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和文学研究会对他有很大影响。他一直相信艺术为人生的主张。孙犁14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学习期间,开始阅读社会科学、文艺理论著作和一些苏联文学作品,扩大了他的视野,并为后来的创作和评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高中毕业后无力升学,流浪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在大学旁听,曾用“芸夫”的笔名在《》上发表文章。还先后在市政机关和小学当过职员。

  1936年暑假后,孙犁到河北安新县的小学教书,在这里他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后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

三.人物著作:

  《荷花淀》(小说、散文集)1947,香港海洋书屋;1959,人文(高中语文课本)

  《芦花荡》(短篇小说集)1949,群益(人教版课文)

  《嘱咐》(短篇小说集)1949,天下

  《村歌》(中篇小说)1949,天下

  《农村速写》(散文、小说集)1950,读者

  《采蒲台》(短篇小说集)1950,三联

  《山海关红续歌》(诗集)1951,知识书店

  《风云初记》(长篇小说) l集,1951,人文;2集,1953,人文;1—3集,1963,作家

  《白洋淀纪事》(小说、散文集)1958,中青

  《铁木前传》(中篇小说)1959,天津人民

  《津门小集》(散文集)1962,百花

  《白洋淀之曲》(诗集)1964,百花

  《晚华集》(散文集)1979,百花

  《秀露集》(散文、小说集)1981,百花

  《耕堂杂录》(杂文集)1981,河北人民

  《疆定集》(散文集)1981,百花

  《琴和箫》(小说、散文集)1982,花山

  《孙犁小说选》1982,四川人民

  《孙犁文集》(l一5册)1981一1982,百花

  《耕堂散文》1982,花城

  《尺泽集》(散文集)1982,百花

  《孙犁文论集》1983,人文

  《书林秋草》(杂文集)1983,三联

  《选》1984,人文

  《远道集》(散文)1984,百花

  《老荒集》(散文集)1985,上海文艺

  《陋巷集》(散文集)1987,百花

  《耕堂序跋》1988,湖南人民

  《无为集》(散文)1989,人文

  《芸斋小说》1990,人民日报出版社

  《孙犁文集》正编5卷,续编3卷,共8卷,2002年,

  《》共11卷,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四.写作风格:

  读孙犁的作品,最早是从小说开始的。给我强烈的印象是风格别致。同是战争题材,却很少描绘血与火,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复杂的战争描写,而是更多地展示战争中人物心灵的美,却自有一种吸引人的神奇力量。他笔下的白洋淀风光,清新疏朗,散发着潮润润的水气,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弥漫着浓郁的诗意。那时{za}读的是《芦花荡》和《荷花淀》,至今一闭眼,便浮现出朦胧迷离的月光下,听水生说明天要到大xx去,水生嫂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多细腻、传神的哟!



郑重声明:资讯 【孙梨_谭宏帙纪念小学五7班2009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