眄第二章:军旅生涯之六军校生活(上)【原著】_旅顺渔港监督的空间_ ...

我们师的师部在石山,来到师部的教导队报了到,安排好住宿后,就自由活动了。教导队的生活比较好,细粮比较多,一个星期能吃几顿高粮米和大米合做的二米饭,其他都是大米白面。副食也挺好,能经常吃肉了,时间也不像在连队里那么紧张,每天早操,我们都要面对大山喊口令,白天,除了上课训练外,还有较充足的时间休息。我利用这段时间,加快了和周英之间的联系,几乎每个星期我们都能相互通一封信。两个月的集训一晃就过去了,我感到挺奇怪的,在艰苦的日子里,每天怎么过的那么漫长,吃不完的高粮米,嚼不完的大白菜。怎么生活刚好过一点,一晃两个月就过去了呢?

回到团里以后,干部股的领导找我谈了话,说我的提干命令已经上报了,还没批下来呢,我还是先回连队,等命令下来以后再说。这样,我又回到了连队,不久,团里接到了一封调令,调我到沈阳xx通信兵部报到……

临行前,指导员对我说:“要换新地方了,到了新地方以后,一定要和同志们搞好关系,早知道你要调走就不送你去教导队了,我们培养你是准备使用你的,结果你这一走,我们把你白培养了一顿,还要再培养一个新的,你要是不愿意走,我们也可以向上级反映,把你留下。”

此时此刻,我的心早就飞到了沈阳,就要离开这个穷山沟了,就要离开这个艰苦的环境了,我知道,这是父母努力的结果,我怎能舍此良机?尽管如此,我还是对指导员说:

“我是军人,既然调令已经下达了,就服从命令吧,我不会忘记培育我生长3年多的连队和同甘共苦的战友们的,也不会忘记你对我的关心和爱护的。”

就要和相处了3年多的连队与战友们分手了,我想起了这3年来所遭受的种种磨难,想起了这3年来和大家在一起朝夕相处,同甘共苦,悲喜交织的兄弟一般的情谊。我想起了这3年来指导员对我的关怀和教诲,这是一种兄长般的严厉管教,这里面,既有兄长一般的无限深情,也有政治关怀的无限厚爱。这一别,可能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们了,我又觉得真有点恋恋不舍,一股难舍难分的感觉在我胸中激荡,我禁不住趴在指导员肩上放声痛哭。连长派炊事班长用连里的毛驴车送我去火车站,我和战友们挥泪而别。

19722月,我来到沈阳xx通信兵部报到,到xx报到以后,领导征求我的意见,是去北京大学学习哲学还是到大连金州通信学校学习通信,我一想,哲学永远也学不明白,我自幼就喜欢无线电,当然是学通信,金州离家又近,就选择了去金州学习通信。这样,我又背着被包来到了位于辽南地区的金州城通信学校报到。

一下火车,我就闻到了一股湿乎乎的带有一点点海腥气的味道,啊——这是大海的味道,这几年竟在山沟里生活啦,几乎把大海都忘记了。我放下背包,张开双臂,使劲地做了一个深呼吸,我闭上眼睛,用鼻子使劲地嗅着这股熟悉的味道,在我的眼前,出现了小时候和小朋友们在大海里玩耍时的情景,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当兵走南闯北的,没个固定的地方,和他们一点点的都失去了联系。

金州通信学校对外的称呼是沈阳xx第403xx,后来改为沈阳xx通信士官学校。学校离火车站不太远,我到学校报到以后,才知道我来的太早了,学校还有一部分学员没毕业呢,新学员还没开始招收。学校领导把我安排到公务班,每天除了在学校门口站两个小时岗以外,就是在电话总机房值班,电话总机值班是轮换的。因为是通信学校,所以通信设备也比较多比较先进,到处都有电话,除了可以打xx的军线电话以外,还可以打地方的拨号电话。在连队时,连部只有一台手摇电话机,电话的摇柄{yt}到晚在连长的兜里揣着,战士根本不准打电话。我当了3年兵,电话机连摸都没摸过,更不用说往家里打电话了。而现在就不同了,我经常在总机房值班,全国各地的电话我都可以打,家里就更不用说了,有事没事都经常往家里打个电话,通过电话,也和不少同学和战友取得了联系。

在这里,平常的时间除了上午站一个小时岗,下午站一个小时岗外,基本没什么事干,我深深的感觉到机关连队和野战军连队的天地差别,这里简直就是养大爷的好地方。

学校有苹果园、造酒厂、菜地、猪圈,我们轮流出公差,帮助学校干些杂务活,我这个人比较豪爽,很快就和学校的管理人员混得烂熟。有时馋了,就到菜地挑选点新鲜蔬菜,做几个下酒的小菜,到酒厂里灌一壶刚出锅的老白干,这种酒有70多度,因为没有经过窖藏,所以,略带有点酒糟味,喝起来辣乎乎的真过瘾,这种酒我一顿能喝78两,以前喝酒要自己花钱买,如今想喝多少就喝多少,也不花钱,还是烈酒,我的酒瘾得到了彻底的释放。一个星期能吃一两顿高粮米,大部分是二米饭和细粮,副食也不错,经常吃肉,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能吃到海水鱼了,当兵3年多的时间里,没吃过一条海水鱼,我几乎都忘记世界上还有海和鱼这种动物了。金州离旅顺不远,星期天我可以请个假回家看看。想吃什么了,也可以利用回家的机会饱餐一顿,解决一下馋的问题。生活方面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在野战军的连队里,几乎没有看过电影,洗澡也很困难。而这里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学校的各种设备比较齐全,图书馆、洗澡堂、俱乐部等,都一应俱全。每个星期都有电影看,大部分是军事教育片和科教片,这些片子在野战军的连队里根本看不到。尤其是很多外国的军事题材的教学电影片,真是令我大饱眼福。

我利用闲暇的时间,游览了金州城,金州和我的家乡旅顺口一样,也是中国近代的古战场,当年,日本的侵略xx就是在这里登陆,与沙俄帝国主义的xx展开了对旅大地区的侵略争夺战争。有一些山上,当年古战场的遗迹还依稀可见,日本侵略军的将领乃木希典有两个儿子就战死在这里,我看到古战场上被“红卫兵”xx的石碑,上面有乃木希典写的一首诗,我记得内容好像是这样写的;

血雨腥风新战场,山川草木皆惊魂。

战马不前人不语,金州城外立斜阳。

简短的几句话,就把血淋淋的战争场面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乃木不但是个军人,还颇有点文才,只可惜他是一名日本帝国的军官,他不但欠下了中国人民的滔滔血债,对日本人民也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孽,他来侵略中国时带来了12万人的侵略大军,但是,战争结束时剩下还不到2万人,他把10多万日本人的生命扔在了中国,这笔血债是他永远也偿还不了的。

(未完待续)

              






郑重声明:资讯 【眄第二章:军旅生涯之六军校生活(上)【原著】_旅顺渔港监督的空间_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