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倾城_水墨泊颐_百度空间

       

       整整八天没有读书了,灵魂空荡荡的。除了睡前以分散注意力xx的轻音乐、行走时掠过耳畔的校园广播之外,似乎好久好久没有静静地完完整整地品一首歌了。像被掏空了心,飘飘缈缈,无依无存。就像飘蓬,没有方向,没有根。­

        这个季节,应该属于吉祥三宝。一字一句,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每一畦时空中都流动着欣喜。每一方土地,每一寸空气,每一都透露着生机。这样的天气,应该属于班德瑞的钢琴曲。清新自然,却伴着无法释怀的沉郁。这样的黄昏,应该属于王菲的《约定》。憧憬中美丽的幸福边缘,映着淡淡的哀伤。­

        走的那天,樱花(他们说是桃花)开了。满满地一树树,洁白芬芳,温文尔雅。垂柳绿了,依依袅袅,婀娜多姿。木兰含苞待放,素的、淡紫的,美丽端庄。尚裸的土地上,顶着象牙白的花环,舞着心形手掌的小草,一簇簇依偎着,似一盏盏翡翠流星茶。我想,“等我回来的时候,花该都开好了吧…”­

        汽车、火车、汽车,短途长途又短途,去了登封。下了高速,目光所及之处,远远近近,全是山。除了旅途中火车窗外的黄河游览区之外,{dy}次亲临大山。这个清明时节,倾城的日光下,一片苍茫,是那样的荒芜。高高低低,连连绵绵,几座山。几座山上层层叠叠几圈梯田,层层叠叠几圈梯田边上,规规整整几圈树。规规整整几圈树影头上零零落落几处房屋。零零落落几处房屋周围没有望到老老少少几个人。这个让我怀疑与世隔绝的圣地。­

       两个小时右后,终于到了市区。转两趟公交去少林寺,同行的有一个会说简单的汉语词句的风尘仆仆的金发碧眼的女孩儿。{dy}次邀她同行,得知我们也不知道路线时,她什么也没有说独自离开了。尔后又折回来,跟我们上了同一趟公交。我想,或许她对我们是设防的,毕竟是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面对我们这群陌生的人。后来,她跟一个室友聊了起来。得知她来自法国,在北京一所培训学校里教授法语,去过欧洲美洲许多国家,来到中国已经二十个月,去过中国的许多城市,五个月后离开,下一站澳大利亚。人生理想,或许每个人都有,只是有人清醒,而有人迷茫。不由得心生敬意,行者无疆。而谁的人生理想又是什么,当局者抑或旁观者,谁又清醒谁迷茫呢…­

                                                                     

                                                                      翻越嵩山

        少林内外,道路两旁,到处都是武校。门票一百元,只给中小学生打半价,而我们是大学生。沿着大道走了很长一段,观看了几处寺庙。中午室友加餐的时候,我一个人跟着一位老者上山。山坡旁边有几座已被风蚀了的矮塔。塔前放着未燃尽的香。塔底的繁体字已模糊,只认出“佛印”二字。想必是大师安息之处,便没再逗留。

       十二点多的时候,我们开始爬山。工作人员说翻过山要7个小时,建议我们坐缆车,一去一回60块钱。我们还是决定爬过去。

附:  

        嵩山属系,是中国五岳之一,通称为。它东西横卧,雄峙中原,海拔{zd1}为350米,{zg}处为1512米,环山地跨、登封、等市县。嵩山地区古代文化积淀甚厚,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介绍,各类文物古迹共956处。其中,有重9处为{gjj}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99处属于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嵩山先后经历了“”、“”、“”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在嵩山范围内,地质史上的的地层和岩石均有出露,被地质学界称为“五世同堂”。

  嵩山古老的岩石系形成于23亿年前,此前,嵩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据中外地质学家考察,嵩山岩石发育完整,在地球发展历史上,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代,习称为“五世同堂”。嵩山地区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出露,构成了最古老的岩系,登封群的“登封朵岩”。据中国地质界测定,这里是世界上稀有的自然地质宝库。据地质学家考察,经过23亿年的“ 嵩阳运动”,8亿年前的“中岳运动”,5、6亿年前“少林运动”,才结束了地质史上的元古代,进入了古生代的。又经过约两亿年,此处地壳上升至海平面以上,因其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了嵩山地区的含煤地层。两亿三千年前后,中国的版土上,又发生了一次延续很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南北广大地区的“燕山运动”,嵩山地区受到南北方向的推挤,形成了今天的山势地貌。

  嵩山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在嵩山既有海象生物化石,也有陆象生物化石,还有古脊椎动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和古生物演化的宝贵资料,嵩山奇特的地质构造,使它蕴藏了丰富的煤、铝、铁、麦饭石等矿产资源。

       三月底的嵩山仍是睡眼惺忪,苍白的山石裸露着,石缝里稀稀落落地摇曳着无光无色的枯藤老树,整个景区只是黑白两色。远远望去,奇形怪状。或平缓,或突兀。或连绵起伏,或独自成峰。走近细看,会发现每座山都有其独特的纹理,旁边有石碑用中英两种文字对其形成的时间、原因及其特点进行解释说明。

        正是中午,爬了一会儿,已经很累,捡了木棍作拐杖。望着看不到边的青石阶,一阵眩晕。一个小时左右的时候,一抬头发现眼前的石阶上坐着高二时的体育老师,回头一看,方才擦肩而过的一行人中有三个都是高中的体育老师。简单寒暄之后得知,那天高三体育生考试,他们是去带考的。像电影剧情般离奇,不禁感叹,世界真是小。

        爬不动的时候,抬头望,山顶似乎就在前面,就喘口气继续爬。上上下下,下下上上,似乎一直是在半山腰里绕,始终到达不了山顶。后来,累得像长臂猿一样,手脚并用,真正的是“爬山”(或许“爬山”一词就是这样来的)。终于到了吊桥,之后是下坡路,都是在石壁上凿出的一米宽的石阶。左边是高耸的石壁,右边是深渊,只是一个简易栏杆之隔,心想,“如果摔下去,一定是没命了……”。扶着左边的石壁,踩着脚下的石阶,抓着右边的栏杆,每一步走得都胆战心惊,可谓艰难。xx轻装上阵,难以想象,景区开发时开山凿路、铺递石阶、运送建材,是何等地艰难。向前还有一半的路程,没有缆车,退回去也是一半的路程,进退维艰。无奈,还是向前走了。

        下山,走到三皇寨禅院,附近正在施工,好像是在用石头盖一所寺院。有人在有了框架的屋顶贴瓦,有人在附近矮石壁处采石。继续往下走的路上,遇到用担子但矿泉水的人,还有几个肩上扛着大口袋的人。想起三皇寨禅院附近的那堆大砂,大砂堆下拴着铁链的大石块——都是他们一肩一肩、一步一步扛上去的。

        三点多的时候,才终于下了山。传说要爬七个小时的山,我们用了三个多小时翻过了。在山脚下,买了一大两小三个小和尚塑像,作为纪念。

         站在擎天的山——传说中的中岳嵩山脚下,感觉人是那样的渺小、微弱。莫名地压抑,只剩下沉默。想起一句广告词——山高人为峰。或许,人类是伟大的,而山是神圣的。二者无法一较高下,也无需相抗衡。人类和自然,原本就是一体。

                                                         

                                                             七朝古都两日游

        翌日,在郑州客运北站乘郑开公交去开封。八点多,买票进站。站里等坐郑开公交的大军,蜿蜒曲折打了六个弯,足有三百米,不敢估摸有多少人。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还有三个弯才可以跟车比肩。还好幸运,工作人员喊“有愿意站着的吗,现在可以上车……”,才得以有一立足之地。作为那趟郑开公交上的{dy}百位乘客,抵在上车门口,捱到开封金明汽车站已将近十二点。

        下午一点多到了翰园碑林,尽兴地玩儿了一个下午。第三天去了清明上河园。前{yt}在登封翻山耗尽了体力,以致到了清明上河园,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

         希望越高,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越大,就越容易失望。没有期望,便不会有多少心理落差,所以在翰园只知道开心。清明节的清明上河园,异常地喧闹。迎宾门外人群熙熙攘攘,比肩接踵。园内更是拥挤,拍张照片都无奈被源源不断的游客抢镜头,像一幕幕滑稽的无声电影,只是一张张片头都找不到主角。眼前的清明上河园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尽管亦是亭台楼阁、横桥碧波。尽管亦是古模古样、古色古香。但是没有画中的那般繁华而不喧嚣、古朴自然而和谐的意境。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到了、聆听了,累了、醒了。除了一些回忆时会很美丽的记忆,还有一些言有尽而意未绝的感触。

        或许,山不在眼前,山不在脚下,而在朝圣的过程中。景不在纸上,景不在笔下,而在落笔的那一霎那。音乐不在指端,不在耳边,而在于奏响和聆听时的心情。美,在于过程中,或许,这便是真正的旅行。

      “起点”和“终点”,隔着一个珍贵的“过程”。

        

                                                  回来的时候,新的人生来了

                                                    

                                                                          

           回来的路上,我想,“回去的时候,又是一岁……”。

           回来的时候,红花开了白花凋零。想起李煜《相见欢》中的那句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如果回到1988年,那{yt}可能是我的生日。

          没有了期待,便不再有什么愿望、希望。也不会再有有多少欣喜、多少感动。

          没想过要怎么度过,就没有计划、安排。于是就一直没完没了地睡,是不是用那{yt}补回这些年周公欠我的所有棋盘,我不知道……

           九点多的时候睁开眼睛,打开手机,看到姐、还有一个平时没心没肺的朋友发来的的短信

淡淡地一个微笑,早已经习惯了没有具体的心情、表情。

          没心没肺的朋友力劝中午去她那里吃饭,盛情难却。不习惯别人对我太好,会不知所措。谢谢她们精心准备的午餐、还有生日蛋糕,还有没心没肺的朋友的xx难听却很温馨的生日快乐歌。

          谢谢,我的亲人,我的朋友。

          那天晚上,想起很多,好的坏的、悲伤的快乐的……

          无论如何,新的人生来了,那就来吧。



郑重声明:资讯 【日光倾城_水墨泊颐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