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流浪者撑起温暖的天空_西来院------孤独园_百度空间

    采访释远诚真是不易。记者走了五个小时的陡峭山路,才找到他和他收养的流浪者们居住的位于海拔1000多米处的“世外桃源”———福州鼓山西来院。这里是座废弃的古庙,释远诚带着他“捡”来的流浪者们,在这里一住就是近十年。从1997年10月份到现在,他共计收留了400多个流浪者,年龄{zd0}的70多岁,最小的只有7岁,这其中有因家庭贫困被迫流浪的人,有因父母离异而出走的孩子,有因身患疾病被遗弃的病人,甚至有刑满释放自暴自弃者。山上温度至少比市区低四五度,秋风瑟瑟,弟子们(释远诚收养的流浪者)穿着薄薄的单衣,紧紧地跟在师父释远诚身边。

(释远诚眼里的“世外桃源”竟是这般简陋。)

大师心中的“世外桃源”

  若不是记者亲眼所见,真的很难想象这样的“世外桃源”能供人居住:几间破旧不堪的石屋,木条和篷布搭凑的顶棚,几乎挡不住风雨;床是旧木板拼的,被褥是几年前好心人捐赠的,早已用得褪色。这里不通电,太阳一下山,便漆黑一片。就是这样的环境,释远诚却冠以“世外桃源”,他笑着对记者说:“这里春有百花,夏有凉风,秋有明月,冬有白雪,何尝不是人间仙境?”
  释远诚的经历是坎坷的。17岁时,他不幸中风偏瘫,从此右腿残疾。因为这场病,他错过了上大学的机会,之后当过乡村教师,做过小生意。1993年,他做出了人生中重大的决定———皈依佛门。那时,释远诚在南平政和的报恩寺出家,据他回忆,当时每天吃斋诵经,并没有亲身感受到世间疾苦。1997年7月,释远诚从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四大佛山云游归来,一路上尤其是在火车站周围看到许多流浪者生活没有依靠,无家可归,他突然萌生了这样的想法:“我要尽我所能救助世间疾苦的人,给走投无路的人一个家。”于是,释远诚开始找寻流浪者,从火车站到高架桥下,再到垃圾场周围,凡是他能想到的地方,他都遍寻过去。
  释远诚是西来院的当家人。他和弟子们开垦荒地,耕种白菜和地瓜,架起灶台,教弟子们生火煮饭。释远诚告诉记者,尽管辛勤耕种,但“挨饿”的时间还是居多。冬天山上下雪没有蔬菜吃,他就带着孩子们漫山挖野菜;好心人送来的大米吃完了,他就带着孩子下山化缘或者到涌泉寺诵经,换点粮食。随着年龄的增长,释远诚的身体大不如前,腿脚越来越不灵便了,以前拄着拐杖下山只要花一个小时,现在拐杖和轮椅并用,需要三个小时。尽管如此,释远诚仍然坚持每周下山,继续寻找街边的流浪者。有时,他在街上一走就是{yt},饿了就买几个馒头充饥。久而久之,释远诚摸清了流浪者出没的规律:白天一般游荡在车站和垃圾场附近,到了晚上就躲到高架桥下或者寺庙门口睡一晚。从火车站到垃圾场再到各个高架桥下,释远诚{yt}能走上几十公里。他经常到了下半夜才能休息,所谓“休息”,也就是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自动取款机房里露宿一晚。一些流浪者知道了他的行踪,经常晚上在那里“守候”他,向他寻求帮助。弟子祖笑就是这样找到他的。19岁的祖笑因为双腿瘫痪,长年在外乞讨流浪。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释远诚专门帮助流浪、无依靠的人,他就从台江“爬”了三天,找到了释远诚常落脚的地方,在那里等了两天,才最终结缘“师父”。释远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当他看到祖笑时,祖笑已经饿得没有力气了,脱口一声‘师父’后便泣不成声。”释远诚立刻买了面包给祖笑充饥,又雇了车和祖笑一起上山。但过了不久,祖笑为了不拖累师父,便趁释远诚云游之际,偷偷地下山了。两年来,释远诚每次下山都不忘寻找祖笑,但一直音讯全无。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西来院的门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正果佛心”四个大字。说起这四个字的来历,释远诚解释说,他于2002年专程云游北京拜访被誉为“中国大慈善家”的世纪金源集团董事长黄如论先生。对此他有自己的看法:“捐助的钱终有{yt}会用尽,但黄如论作为大慈善家,向他取一道做善事的经,才是一辈子用之不尽的财富。”“正果佛心”正是释远诚向黄如论取来的行善真经:怀着一颗慈悲的心,向正道前行。回到西来院后,他便在西来院的正门口立了这块石碑,常用它来教导流浪者们“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几年来,释远诚一直践行着这个信条。2004年,他在火车站化缘,看到一个约十一二岁、衣裳褴褛的孩子在路上行乞。释远诚不忍孩子受苦,便说服他跟自己去西来院。起初,孩子并不愿意,释远诚就对他说:“跟我上山吧,尽管生活也苦,但是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于是,满怀感激的孩子就在释远诚的带领下,从火车站徒步15个小时来到了西来院。因为孩子来自江西宜春,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祖宜”。释远诚并不多问孩子的身世和经历,但很关心祖宜,总担心他吃不饱穿不暖,慢慢地,祖宜对师父产生了信任和依赖,向他道出了自己的经历:家境贫困,父母离异,因为自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父母不愿意抚养,他只好一个人从家里跑出来,一路乞讨,流浪到福州。在收留祖宜的三个月时间里,祖宜经常犯病。尽管经济条件有限,在香客的捐助下,释远诚还是送他到省立医院xx。遗憾的是,祖宜的病一直不见好转,虚弱之中开始想家了。释远诚通过多方查询,终于联系到祖宜家乡镇政府,费尽周折,把祖宜送上了回家的列车。分别的那天,师徒俩依依不舍。释远诚一再交代祖宜要好好养病,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祖宜热泪盈眶地对师父说:“将来我的病好了一定回西来院看师父。”
  释远诚曾用“正果佛心”感化过一名误入歧途的流浪者。2004年的{yt},一名流浪者主动上山投奔释远诚。“当时他的神情很慌张,哀求我一定要收留他。我也没问他什么就安排他在西来院住下来。”释远诚给他起了“祖正”这个名字,接下来的一个月,释远诚教他读佛经,告诉他做人的道理。祖正听了释远诚的教诲,对自己的过错感到很后悔。原来,祖正是孤儿,从小就在外流浪,经常吃不饱。那天祖正乞讨了{yt}毫无收获,实在饿得没办法,无奈之下在一家店里偷了两块面包,被店主发现后,他逃了出来,走投无路下他想到了释远诚。听了祖正的讲述,释远诚很同情他,但也告诉他:“穷不是最可怕的,但是人因为穷而不走正道才是最可怕的,人应该有正确的善恶观。”在释远诚的教育下,祖正有了改变,他懂得了关心其他流浪者,帮助师父照顾年幼的弟子。释远诚看着祖正的转变感到很欣慰,为了帮祖正找到好归宿,他联系了五台山、涌泉寺等寺庙。可是祖正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回家乡自食其力,释远诚支持他的决定,给了祖正500元钱,让他顺利地回到家乡。回到家乡后,祖正一直和师父保持联系,并靠着自己的木工手艺,在家乡开了家小店,生活终于有了着落。

未来的路还长


  虽然在西来院的日子很苦,但是弟子们都舍不得离开释远诚,有些已经找到归宿的弟子经常回来探望“师父”。9年来,他收养的流浪者以孩子居多,在他看来,收养这些孩子只是暂时的办法,“一声‘师父’更让我感到肩上责任重大,我不仅要让这些不幸的孩子吃饱穿暖,还要帮助他们找到好归宿。”释远诚对记者说,“收养的流浪者最多的时候达到20多个,没有地方住,我就把这么窄小的石屋隔成两层,弟子们分上下层住。居住环境实在太差了,有的香客上山看到这样的景象不忍心,就通过相关部门办理了xxxx的手续。”除了好心人收养之外,释远诚还趁着出外云游的机会,联系了五台山、灵阳寺和雪峰寺等寺庙,相继把一些弟子送出去,让他们的生活有着落。
  现在,释远诚收养的11个流浪者中,9个还是孩子,年龄最小的祖阳只有8岁。这么多年来,释远诚最头疼的是孩子们的教育问题。这些孩子多出自问题家庭,再加上流浪在外的经历,难免染上不良习性。释远诚决定帮助他们彻底改掉这些坏习惯。每当香客送米上山的时候,释远诚就托香客们顺便带些儿童读物和学习用品。他教孩子们识字读佛经,讲做人的道理。刚开始时,孩子们顽皮成性,根本静不下心听师父教诲。时间长了,孩子们也开始明白师父的苦心,都自觉地跟着师父识字读书。
  本月上旬,本地几家媒体先后报道了释远诚收养400多名流浪者的事迹,引起社会广泛xx。至今已有42位好心人表示,他们愿意支持释远诚,并对他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说起这些,释远诚很感动:“我很感谢这些好心人,若不是这么多年他们无私的捐助,我也不可能收养这么多流浪者。”这些年,释远诚面临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同为佛门的兄弟对他的行为不理解,引来许多非议;简陋的西来院还曾遭到外人抢劫,粮食和香客们捐助的钱物被洗劫一空……谈起这些,释远诚淡定从容,他说:“我相信凭着我的信念,一定能够救助更多可怜的流浪者。”
  目前,释远诚有两个愿望,一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修葺一座简单的寺庙,让他和弟子们拥有一个能够挡风遮雨的栖身之所;二是有教师给他支招,教他如何教育这些孩子,教育他们成长为自立自强、对社会有用的人。未来的路还长,释远诚不想停下来,只要还能行走,就继续履行他的使命:“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郑重声明:资讯 【为流浪者撑起温暖的天空_西来院------孤独园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