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dy}县—古冀县_程昊熙_新浪博客

华夏{dy}县冀县,今甘肃甘谷县。公元前688(秦武公十年)建县,为全国县制肇始之地,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冀戎,初县之。秦武公攻、冀戎人,征服了、冀以后,建立了县和冀县。秦建立郡县制是诸侯割据的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开始,故华夏{dy}县之称。

巍巍朱圉雄峙,滔滔渭水长流,名山大川,载于《尚书》,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不少仁人志士。相传华夏人文初祖太昊伏羲氏诞生于县南“古风台”,当年大禹治水,导渭于河,遗迹犹在,春秋时石作蜀负笈齐鲁,游学洙泗,师从孔子,名列七十二贤;三国蜀汉大将军姜维等名人先贤诞生之地,世称姜维故里。

甘谷位于甘肃省东南,天水市西北,渭河上游,总面积1572.6平方公里,总人口59.38万人,510乡。 甘谷是中国的几何中心,以陇海铁路、国道316线、泾甘、通甘、北甘路为主线的县乡村公路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交通十分便利。通讯便捷,电力充裕,资源丰富,商流发达。甘谷县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14.8%。植物资源937这种,仅中药材就270多种。探明的矿藏有石灰石、磷、花岗岩、赤铁、煤等20余种,其中花岗岩的储量5000立方米。

县域工业以建筑、建材、轻纺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建筑劳务基地县。建筑企业个体实力雄厚,资质较高;年产68万吨的水泥企业蓬勃发展;500多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有力地促进了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像山、磐安乡镇企业示范区分别创建为国家和省级示范区。

   自古以来,甘谷商贸发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旅重镇,宋有茶马大市之名,明享商旅之家美誉,广大群众素有经商传统。全县现有各类市场44,形成了以冀城大商场为中心,辐射16个综合甘谷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人文荟萃。县内文物古迹众多,已发现的文物保护点有60多处。其中新石器时代的遗迹11,汉代以来的古墓葬20多处。有{gjj}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城西石窟群绵延十余公里,尤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像山石窟最为驰名,凿于北魏、 妆于盛唐的释迦牟尼大佛像,是渭河流域惟一一尊唐代大佛,为国内所罕见。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构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成了以大像山为依托,与华盖寺、天门山、尖山寺、姜维墓、蔡家寺相呼应的陇上黄金旅游线。市场、18个大型集贸市场和10个专业市场的流通网络。

 

甘谷的教育也很值得一提。全县共有7所高中,其中甘谷一中属于省级示范校,历年高考成绩卓著,是本科上线率仅次于天水市一中,展现了甘谷教育的辉煌一面。全县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也相当的高,现在已经实现了95%以上的孩子能上学的目标。发展需要人才,相信在强大的教育的支撑下,华夏{dy}县会焕发出她昔日的光芒。

甘谷史志:今甘谷西汉时仍为冀县。
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将天水郡移置冀县,改为汉阳郡。
东汉灵帝时(公元168——188年)兼凉州治,凉州刺史治冀县。
三国曹魏时(公元220——265年)为冀县,改汉阳郡为天水郡,属天水郡。
晋武帝泰始五年(公元269年)置秦州治,泰康七年(公元286年)秦州迁置上邽。
北朝后魏武帝太 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改为当亭县,属天水郡。
北朝北周时(公元557——581年)改为冀城县,后又并入黄瓜县。
隋炀帝大业时(公元605——620年)复改为冀城县。
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改为伏羌县,并入渭州的陇西,置伏州治。
唐代宗广德元年至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763——962年),为吐蕃占领。
宋太祖建隆三年,置伏羌寨,属秦州。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升为伏羌城。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置永宁镇,属巩州。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以伏羌城升为伏羌县。
明清两代沿用伏羌县,属巩昌府。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元月一日,改为甘谷县至今。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华夏{dy}县—古冀县_程昊熙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