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论(4)

二、我国中学地理课程发展

(一)我国内地地理课程的发展

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历史悠久,但古代学校中没有专门开设地理课程。到了19世纪,只是在北京和沿海城市的一些新式学校才开始有了地理课程。中小学正式设立地理课程是在1904年清末“废科举,办学校”的教育改革,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以后,迄今约百年历史。我国中学地理课程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1.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学地理课程

清末时期(1904年—1910年)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最早制订的在全国普遍实施的{dy}个学制。“章程”正式规定了在中小学开设地理课程。中学(5年)讲授地理总论、中国地理、外国地理和地理文学。1909年,清政府颁布《学部奏准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科实科折》,规定中学分文科和实科,课程均为12门,分主科和通习两类。文科的地理为主科,一、二年级授中国地理,三、四、五年级讲授外国地理。

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1911年辛亥革命后,成立民国政府,改革清末学制。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中学校令》。中学学制由5年改为4年,取消文、实分科。1913年颁布的中学课程标准中,各年级均设地理。{dy}、二、三年级讲授地理概论,本国地理和外国地理;第4学年讲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1922年仿效美国,推行六三三新学制。中学学科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并采取学分制。初中必修科目中,公民、历史、地理合为社会科;高中地理为选修科,作为升入大学文科或商科的选修科目。1932年将高中地理由选修改为必修,并制定了《高级中学地理暂行课程标准》,1932年正式颁布课程标准。该标准规定{dy}学年讲授本国地理,第二学年讲授本国地理、外国地理,第三学年讲授外国地理、自然地理。1936年至1940年,民国政府教育部为适应“抗战建国之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两次修订,地理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国防和国防建设”内容,并增加了中国地理的课时。1948年由于简化和调整课程内容,地理课时总量由24节减少到18节,其中初中地理课由每周12节减少到10节;高中不再单设自然地理,每周由12节减少到8节。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学地理课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学习当时苏联的教育体制。1956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学地理教育大纲草案》。这是建国后制订的{dy}套完整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大纲草案规定初中三个年级学习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高中一、二年级学习外国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地理。1957年按照“课程要精简”的指示,初中地理减少一年,高中地理取消。1963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该大纲规定:初中一年级学习中国地理,高中一年级学习外国地理。因文化大革命,这一方案中的高中大纲并未实施。1978年教育部颁发《十年制学校地理教学大纲(草案)》。《大纲》规定:地理在小学五、六年级开设。20世纪80年代初,中小学学制恢复到12年制,高中地理课恢复。1986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并规定初中讲授中国和世界地理;高中讲授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系统地理。1990年对《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作了修订,高中增设了选修课。1996年国家教委制订了新的高中课程计划,计划规定高中地理分为必修和选修。高中一年级开设必修课,讲授系统地理;高中二、三年级开设限定性选修课,讲授人文地理和中国区域地理研究。同时颁布了《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验稿)》,这个大纲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于1997年开始在我国少部分地区试用。2000年教育部对经过试验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并推广到全国10个省市继续试用。200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

3、2002年起实行的高中地理课程

2002年正式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大纲》设置了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按照高中课程计划,规定高中地理必修课,每周3课时,课程内容为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和人地关系;高中地理选修课,累计每周4课时,课程内容为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及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

(1)高中地理必修课课程

高中地理必修课课程内容为关于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和人地关系。《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是:使高中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及其主要特征,理解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相应人文环境的形成和特点;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重大问题,认识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一样及实施途径。初步掌握必要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增强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2)高中地理选修课课程

高中地理选修课课程分为两部分,{dy}部分是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dy}部分是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及其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初步掌握学习人文地理的调查、访问、分析资料等基本方法,学习运用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思考和分析问题。

第二部分是中国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区域差异,中国在区域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使学生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念,能够联系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本地国土整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结合人文地理和中国国土整治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首次提出了研究性学习课题。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地理教学大纲》要求:高中地理每一学期要求学生至少做一次专题研究。每一研究课题,学生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要明确研究目的,拟定研究题目,采取可行的方法和步骤,得出结论(探究报告)。《大纲》拟定29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供参考,学生也可以自行选择或设计其他课题。

(二)香港、澳门、台湾地理课程

1.香港中学地理课程

⑴ 地理课程设置

在香港,初中阶段的学校可选择开设地理科或综合社会科。近年香港教育署(局)推行课程统整,部分学校自行设置综合人文科课程。高中阶段学生一般在中四中五中选择地理(对应文科、商科),地理作为香港中学会考科目(中五);中六中七(预科),地理是一门选修课,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在香港受到欢迎。

表1-9   香港高中(中四、中五)地理课程内容体系

主    题

基   本   内   容

系统与地图工作

地球系统

结构性地形与风化作用

地球的结构和板块构造 山脉的区位与特征 褶曲和断层形成的地形 岩石的介绍 岩石的类型 风化作用 块体移动

塑造陆地的外形

侵蚀营力冰和风 水分循环 河盆和河流作用 河流地形 海岸作为一个相互作用地带 海岸作用和地形

天气和气候

天气和气候的介绍 温度——天气和气候的一个要素 气压和风 气压和风系 凝结和降水 气候类型 香港天气图的阐释 香港的气候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介绍——组元和联系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人为活动对热带雨林的影响

灾 害

灾害的介绍 黄河流域的水灾和旱灾 地震灾害

能源资源

能量和能源资源 再生和非再生能源资源 石油作为能源资源的例子 能源节约

人 口

香港的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的一般形态 香港的人口结构 世界人口结构的形式 人口分布 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法

农业活动

农业系统 香港的农业系统 克服香港的农业限制 集约式农业——华南的稻米种植 克服华南稻米种植的限制 粗放式农业——澳洲东南部的小麦牧羊农业 克服澳洲东南部小麦牧羊农业的限制

制造业活动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工业区位的变化⑴日本钢铁工业 工业区位的变化⑵中国钢铁工业 香港工业发展的变化

⑵ 香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

传统的地理课程是以学科结构来组织整个课程。香港地理课程的组织形式是以“议题为本”及“问题为本”, “在内容选取方面,侧重了对环境议题和环境教育的探讨。例如,城市发展问题,沙漠化,土壤退化,人口问题,空气污染,全球增温,能源短缺,全球海洋污染,伐林等重要的议题都包括在现行的课程中”。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体系如下表1-9。在地理教学上则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探究式的学习是通过对议题的知性认识,逐步深入到价值观的了解,在培养人与环境的背景下,注重“价值观教育”。特别是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技能,这些技能不仅仅包括地理技能,还涉及共通能力。“选择性、有用性、深入性、探究性、教学性、简洁性和生动性是香港新地理高中教材的明显特征”。

2 澳门地理课程

(1)澳门地理设置

   由于历史的影响,迄今澳门地区仍有四类学制的学校,有中华教育会的属会学校,属中国学制,学生人数较多;有政府办理的公立学校,属中葡学制,文法中学;有葡国教育部、教育团体及基金会共同管理的办理的学校,葡国学制,以葡人子女入学为主,以葡语授课;有天主教学校联会办的属会学校,属英国学制,是历史悠久的英文中学。学制的多样性以致澳门地区学校地理课程出现多元化的格局,如表1-10。

表 1-10 四种学制地理课程比较

学制类型

中国学制

中葡学制

葡国学制

英国学制

课程准据

参考内地现行的地理课程标准

参照澳门教肯暨青年司1999年颁行的课程大纲

参考葡萄牙本土普通教育课程制定

参考香港现行的地理课程

课程内容及组织

初中:基础地理;中国地理; 高中:世界地理及系统地理。

7-9年级:基础地理、澳门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 10-12年级:系统地理。

7-9年级:以议题为中心的区域地理(葡国-欧洲-世界)。 10-12年级:以系统地理为主

中一至中三:以地理议题为中心; 中四至中五:系统地理和议题为中心并存。

选用之教科书

采用内地出版之地理教科书

采用内地出版之地理教科书

采用葡国出版之地理教科书

采用香港出版之英文版地理教科书

(2)地理课程内容

表1-11 澳门初中、高中的《地理课程大纲》内容节录

初中地理课程大纲

高中地理课程大纲

知识:1.初步获得有关人类的地球知识;2.阐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3.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和其它天体的共同性和差异性;4.澳门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基本知识;5.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基本知识;6.加工改造地理感性的知识而获得地理理性的知识,反映地理事物一般的本质属性和联系。 技能:1.学会阅读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以及填绘简单地图和图表技能;2.学会使用简单的地理观测仪器;3.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实践,可以是发展智能的重要基础,如培养观察能力、记忆能力;4.培养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发展地理想象力及实践操作能力。 态度:1.懂得人与环境的关系和相互作用,逐渐养成保护环境、热心公益的集体观念;2.尝试运用资料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学习地理知识。

知识:1.确立对自然地理事象的直观认识;2.建立对地理分布的空间概念。 技能:1.培养对自然地理事象的综合分析能力;2.培养对自然地理各类示意图的阅图分析能力;

3.养成分辨有关仪器和实物标本的能力;

4.初步描述实地考察的地理现象。

态度:1.认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明白个人与社会的依存关系;2.认识人和地理环境的不可分割关系,确立环保责任感。

内容及组织形式

课程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 {dy}部分:地球和地图的基本知识及澳门地理; 第二部分:中国地理; 第三部分:世界地理。 内容组织形式采取由近及远原则,由澳门-中国- 世界。并强调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学习宏观的地理。把澳门地理、自然科学与中国地理三者密切结合一起,但以澳门地理为主线。

高一:自然地理 ;高二:人文及经济地理 ;高三:采用复习形式进行教学,为巩固高一、高二已学的知识,其中增加补充教材,奠定准备升读大学的路向。

课时

各学年课程安排没有明确规定,学校可按实际情况弹性处理。

各学年总课时为72节,即约每周2节。

3.台湾高中地理课程

⑴ 台湾学校地理课程设置

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影响下,台湾的教育也不断变化,经过改革,初中地理已融入到社会科;在高中高一、二年级地理是必修、高三地理是选修;1995年进行的高中地理教育改革的特色是:从心智发展的角度,明确指出学习地理的三大步骤;在内容方面,从人地、空间和区域三个领域建构知识体系,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地理方法和地理技能;要求培养目标是适应环境、爱国情操、科学素养和学习兴趣。强调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手段,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知识的获得;适应环境、爱国情操等是目的,重视的是行为的改变。

台湾《高级中学课程标准(1996年)》中把高中地理课分为4门课程,分别在高一和高二开设。高中一年级地理是系统地理和中国地理,每周3课时;高中二年级世界地理,每周2课时;高中三年级地理和地球科学是选修课程,每周3课时、每周3-4课时,供学生自由选择。

表1-10 台湾高中三年级地理课程内容体系

课    题 (章)  

主 要 内 容 (节)             

人地关系

人口与资源的关系   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人地关系的理论

产业区位

农业区位论     工业区位论

聚落体系

中心地理论    城乡关系    都市间距和都市计划    生活圈

区域开发与国土开发

区域开发     区域的交互作用      新市镇开发计划   

都市区计划    区域计划            国土开发计划

区域经济

区域成长的阶段   空间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产业的国际化     资讯化和产业分工

人口地理的应用

人口资源关系分析    人口成长估算    人口疾病的空间扩散探讨

经济地理的应用

农业区位实习             工业区位实习

土地使用变迁调查         销售圈分析

交通地理的应用

运输路线的选择      运输网系的成长分析     运输方式的比较

都市地理的应用

都市住宅问题分析     公共设施区位择地      都市机能的观察

政治地理的应用

行政区的调整       选举区的划分

⑵ 台湾学校高中地理课程内容

2001年台湾“高中地理教科用书编辑委员会”编写出版供高中三年级下学期使用的“高中地理(四)”内容体系如表1-10。高中地理课程特征的基本表现可概括为:“凸现地理学习的应用性;重视人地关系;xx学生地理技能的形成;强化地理认知的科学逻辑;采用原理与案例结合的方式;贯穿地理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创设再学习的空间”。



郑重声明:资讯 【地理教学论(4)】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