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礼仪(9)_异格清风_百度空间


  

另外我们要强调,在国际交往中,有几个握手的禁忌要注意。现在我们中国对外开放,握手是个国际礼节。你跟他握手有些东西你要注意。{dy}不用左手握手。握手只用右手,除非没有右手。因为有些国家、有些民族左右两个手有分工,左手在有的民族称为不洁的手,方便时专用,所以你这个要伸着左手跟人家握就不大合适。第二和异性握手一般不用双手,除非是故友重逢、慰问对方。生人不来双手。第三握手时,不能戴帽子,不能戴墨镜,不能戴手套。戴着帽子墨镜要把它摘下,戴着手套,除非是社交场合女士戴薄纱手套可以不摘,你想想在室内戴一个墨镜,不是盲人就是便衣,否则有见不得阳光之嫌疑,所以路上跟人家打招呼的话,墨镜摘下来再去握手,这是一种常规的礼貌。{zh1}你在国际交往中,握手时要避免交叉握手。那么西方人,大部分人是信仰基督教,在基督教文化中,十字架其实是不吉利的,因为上面钉死过基督,所以你和外国人和西方人打交道时要注意,刀叉也好,祝酒干杯也好,握手也好,避免出现十字架图案。假定我跟张三握手,你一着急从上面下面扑过来了,构成交叉握手这是非常不好的。
  名片的使用。有这么几个点要注意,{dy}如何索取名片?名片索取,一般不能说得太实在,那天一个同志上来了,教授你好。我说你好。你有片子吗?索要名片在工作中有这么几种方法。{dy}交易法。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想要我名片太容易了,把你名片递给咱不就是了。教授,这是我的名片。我总不能告诉你收到。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会给你的。第二激将法。如果你面对的人地位身份比你高,你把名片塞过去他顶多来一声谢谢没下文了,你要碰到这种人,你可以用激将法。王总,认识你太高兴了,不知道能不能有幸跟你交换一下名片?把这话说透了,他再不想,也得给。不至于告诉你,不换就是不换。那这个要注意。第三种谦恭法。对地位高、名气大的名流显达之类用谦恭法,比如你跟我说,说教授,以前对您已经非常感兴趣了,今儿听你讲座很受启发,这是过门,下面实质问题了,教授,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向你继续请教?言下之意,老金把电话掏出来,以后怎么找到你?这个我愿意给你就给你,不给你也有退路。当然这个是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说的,你要倒过来呢?比如对面一女生,你17,我今年都46了,我上来跟你说,以后如何向你请教?不对路。平辈之间或者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用{zh1}一个办法联络法。小刘,认识你太高兴了,希望以后能够保持联络,不知道以后怎么跟你联络比较方便?要名片。人家愿意给就给,不愿意给也有退路。教授,以后我跟你联络吧。言下之意就是这辈子不跟你联络了。他有退路。那么这是索取名片的一些做法。
  再者,制作名片。那天我跟一个同志开玩笑,我说你要把名片掏出来给我的话,我能看出你活动半径。比如你要做涉外业务的话,外交、外事、外贸人员的话,那名片上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各位知道是什么吗?不是外文,是座机号码。比如我们人民大学那个电话是62510000,那我们一般的人都会印一个010,但是真正外事、外贸人员他会印个(861062510000,他是以国际为活动范围。我们有的同志一看就不常出国,上来010。还有更狠的,没出村,6251,实际上这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名片制作你要注意。{dy}名片上面不要随便涂改。电话升位了,写一个,全球通变成神州行,来一个。1380变成动感地带,画一个。不好,名片不要随便涂改,尤其工作场合,名片者脸面也,随意涂改者不合适。再者名片上一般不提供手机号码和住宅电话,仅提供办公室公用电话,以示公私有别。{zh1}公务交往的名片一般不提供两个以上的头衔,表示自己专心致志。你如果身兼多职怎么办呢?国际惯例你可以多准备几种名片,面对不同交往对象使用不同的名片。
  名片的交换。几个点要注意。{dy}地位低的人首先递名片,如果要排个顺序的话,一般是地位低的人首先把名片递给地位高的人,位低者先行。第二如果你跟多人去递名片,一般要是先女后男,先长后幼,按照地位高低由高而低。如果不方便的话,可以由近而远。如果在圆桌上面,可以按照顺时针方向前进,按照表针走动的方向前进。这个从礼仪序列来讲这是比较吉利的方向,说明时光在前,大家共同发展。不要逆时针,逆时针一般不吉利,逆时针走动方向只有一种情况说得过去,运动会入场,那是古代奥林匹克传下来的习惯,礼出于俗,否则不吉利,大家还是别碰了,一般是追悼会和遗体告别,回去看死人去了,他死在那个地方我们回去了,追忆那往昔的时光。所以礼仪的顺序一般顺时针走动。当你把名片递给别人时,不仅要讲顺序,而且要寒暄一下,首先说声请多指教,请多关照,希望保持联络,或这是我的名片,你打个招呼,别上去像发传单似的,给。发不出去了,好像刚印的似的,有身份的人不是见了人就发名片的,他有自我保护意识,见了人就发名片的人,往往是刚印的名片,还没开张呢。那么你要拿名片拿得比较好看的话,它是有讲法的,标准做法两个手,捏着名片的上侧,把自己名字正对着对方,你别倒着,倒着是一个空白,这样给,多指教。当然一个手拿也可以,但是正面面对着对方。
  礼品的礼仪。在公务交往中,谈到礼品的礼仪,我们一般讲五W规则,那跟我们讲的宴请的5M一样,五W也其实是商务交往中和政务交往中,对外交往中要注意的五个要点。{dy}个要点送给谁。{dy}个W送给谁。男女有别,中外有别,长幼有别,那我们在商务交往中赠送的礼品优先考虑它的纪念性和宣传性,送给谁。第二送谁,送给谁的问题确定了之后,就有送什么的问题。比如举个例子,中国有句老话,鲜花赠予美人,宝刀赠予烈士。我们男人比较可怜,那花都是送给女孩的。第三什么时间送。一般来讲,登门拜访客人的时候,应该在见面之初把礼品送上去。而接待客人的时候,主人是什么时候送呢?临别之时送的,一个头一个尾,其实是耐人寻味的。第四什么地点送。因公交往的礼品在办公地点送,私人交往的礼品在私人居所送。{zh1}一个W如何送。一般来讲,为了对客人表示重视,如果可能公务礼品应该是尽量由地位高的人来送,负责人向他人赠送礼品表示隆重和规格,而我们有的单位不注意,告诉你,把送给你的东西塞到你后背箱里了,像一个毛贼交易似的。所以这个礼品要郑重其事,由领导拿出来送这个表达一种隆重和认真。国际交流赠送礼品要注意包装。外国人认为包装是郑重其事的一种做法,如果不包装就有愚弄对方之嫌。有时候国际交往,外国人送礼品很小的,一个小本,一支小笔,一个小刀。当然他要包装,隆重的意思。如果我们在国际交往中接受外方人员带有包装的礼物,如果允许当面打开,打开礼品表示欣赏,拒绝打开有蔑视对方之意,你就等于看不起他。
  公务交往中的这样一些礼仪,有这样几个关键词。{dy}形象。现代社会形象是金,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人际交往贵在形象。第二尊重。怎样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呢?尊重别人,尊重自己。一个人不尊重自己,就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样的道理,不尊重别人,也不能得到人家尊重你。第三就是互动。尊重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互动。第四沟通。怎样能够实现互动呢?沟通。要双向交流,既要了解别人,更要被对方了解。例如有教养的人公众场合不接听手机,那我相信你不至于,你到一个单位面试去了,人家总经理跟你见面,你会当着他面打电话吗?但是这个还是不够的,如我坐他对面,把手机拿出来,王总,不好意思,我要先把电话关掉。我首先要在他面前关,我不在他面前关,他不知道我关了,而且我关的时候,还要说一声,我把电话关了,我不说他不知道我关,他怀疑我看手机短信息,我要当面讲,王总,请允许我把电话关了。等于告诉他,我为你而关机,我的眼里只有你,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这是一种表达,这个意识要有的。不会说话,说不好话,不会来事,办不成事,不是优点,那是一种自甘堕落的表现。现代交往要有沟通和互动的意识,所以强调沟通。
  关键词还有一个,规范。礼仪严格讲就是一种行为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不讲规范是个人素质问题,你懂不懂,讲不讲规范也是个人教养问题。企业的素质如何,这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问题。当然规范有的时候是你必须遵守的,不讨论,比如喝咖啡,喝咖啡懂行的人知道调羹不能乱用,调羹没用的,别理它,顶多派一个活,加了牛奶咖啡之后搅一搅,当然你要不搅它也化,属于没事找事。第二个作用咖啡比较烫,搅一搅,当然你要不搅它也凉。你别太狠,那天我见一个狠人,服务生再拿个杯子,干嘛?一看就是喝大碗茶出来的,它有个规范的做法,就是调羹不能舀食咖啡,当然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不行,不会了,但是我发现那是个别大学一年级女生爱干的事,她们认为拿着调羹舀着咖啡喝,好秀气。一边舀还要翘起小指做兰花状,指味道好极了。不规范。请大家注意,在人际交往中,摆正你和他人的位置,交往以对方为中心,端正自己的态度,善于接受别人,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是一个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爱民族的人。生命像一条河,我来了,我看见,我走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生活会更加美好。



郑重声明:资讯 【身边的礼仪(9)_异格清风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