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宣传部部长张文凯这些天异常忙碌。3月30日,教育部同意武汉科技学院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的公函传到学校,一切仿佛都要重新开始。
10余年里,从“武汉纺织工学院”到“武汉科技学院”,再到“武汉纺织大学”,学校名称两次更替的背后,都与国家的经济转型密切相关。
纺织类八大院校纷纷改名
报纸、电视上天天都有纺织工人下岗的新闻,纺织行业院校招生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曾经隶属于原纺织工业部(1993年后改为中国纺织总会)的高校有8所,也被业界称为“八大纺院”。1998年随着政府机构的调整,这些院校分别划归教育部或地方。与此同时,原纺织系统的高校纷纷更名,如中国纺织大学(原华东纺织工学院)更名为东华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西北纺织工学院更名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5年后又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郑州纺织工学院更名为中原工学院。武纺也不例外,1998年划归湖北省,1999年8月,武汉纺织工学院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2000年前后,“八大纺校”全部脱掉了“纺织”的外衣。
“当时改名为武汉科技学院的主要原因,是受纺织行业大调整的影响。”武汉纺织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杨洪林说。当时,纺织行业很不景气,报纸、电视上天天都有纺织工人下岗的新闻,作为一所学科专业比较单一的纺织行业院校,招生不可能不受到影响。这可能也是“八大纺院”纷纷改名的主要原因。之所以改名为科技学院,杨洪林认为是为了适应当时国家的经济转型。与武纺一样,其他几所院校大都选择了“工业”、“工程”等通用的校名。
不可否认,改名之后的武汉科技学院,正赶上高校扩招,生源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以学科建设为例,当年纺织工学院专业设置以纺织、印染、化纤、机械、电气自动化为主,改名为科技学院后,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涵盖了八大学科门类46个专业。学生数也由原来的几千人发展到现在的3万人。
“改名后,学校的生源质量提高了,大家也都没有什么压力了。同时,与纺织行业企业的联系也淡了,不那么紧密了。”学校招生就业处原处长罗锦银说。
“去行业化”后的校名尴尬
大家交换名片后,常常需要对校名进行“翻译”:你们过去是干什么的?
和其他院校一样,武汉科技学院校名“去行业化”后,也带来了学校标志的模糊不清。据不xx统计,目前全国770所普通本科类院校中,冠以“科技”、“理工”、“工业”字样的高校有115所。仅就湖北高校而言,就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9所。学校党委书记尚钢笑称,大家交换名片后,常常需要对校名进行“翻译”:“我们就是以前的武纺院,你们过去是干什么的?”
对于改名10余年的武汉科技学院,连许多跑教育口的记者,也搞不清楚它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更不清楚它的特色在哪里。以去年该校开设的“淑女班”新闻报道为例,许多媒体都把它与另一所高校混为一谈。
更让学校师生在意的,是校名中的“学院”二字。特别是同为武汉“东湖四院”的政法学院、民族学院、化工学院都更名为大学后,对起步并不低的该校形成很大的压力。环境工程学院大一新生王亚晶告诉记者,填报高考志愿时,家长就提醒她学院与大学的差别很大,来到学校后,才知道原来她所在的环境工程学院在业界的排名还很不错。人文学院法学专业的大一学生丁学武说,自己是山东考生,因为{dy}志愿没填好,才被调剂到了武汉科技学院。现在同学、亲友问他在哪里上学,他只说在“武汉科技”,希望他们认为是在武汉科技大学。
可以说,把学校建成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是武纺几代人的梦想和追求。
行业院校靠什么办出特色
大学的专业发展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从2009年学校酝酿改名为“武汉纺织大学”开始,围绕校名中的“纺织”二字,在学校内外引起了广泛的议论。
武纺校内的师生对此也有不同看法。一些人认为,好不容易把“纺织工学院”改成了“科技学院”,再改回到“纺织大学”,路越走越窄了。特别是一些非纺织类的院系担心,以后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可能因为“纺织”两字,会招至用人单位狐疑的眼光。
“作为一所省属大学,办学资源是极其有限的,特别是在高校林立的湖北,只有在某一维度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才会有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党委书记尚钢认为,中国是一个纺织大国,湖北又是一个纺织大省,目前国家xx产业振兴规划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纺织,湖北省六大支撑产业中也有纺织,无论是创新人才培养,还是行业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武纺都大有可为。“特色定位对一所高校来说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行业特色高校一旦走出困境之后,发展的天地是很宽的。”尚钢说。
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获得三项国家科技大奖,更坚定了学校决策层更名为“纺织大学”的信心。以被誉为“棉花田里的xxx”的徐卫林教授为例,他发明的“嵌入式系统定位新型纺纱技术”,带来整个纺纱业的技术革命。目前我国纺织业大都采用的还是1828年美国人发明的环锭纺纱技术,该技术对纤维的长度和细度有严格的要求。采用徐卫林的技术后,原来一些不能用的纤维,如羽绒、木棉等,都可以用于纺纱,实现了纤维材料的充分运用。徐卫林因此也获得了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就在记者采访期间,湖北省今年{wy}的一个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也授予了年仅42岁的徐卫林教授。按以往的惯例,只有武大、华科这样名校里的院士,才可能获得这一奖项。“如果不是学校这几年在人财物上聚集力量发展纺织学科,是不可能取得连部属院校都刮目相看的好成绩的。”尚钢说。
“大学的专业发展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特别是对行业特色大学而言,更要有自己的目标定位。”校长韦一良认为,更名为纺织大学后,作为一所多科性的大学,学校更面临着学科结构调整和学科资源整合的重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韦一良举例说,由于历史原因,目前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学校的三个校区都开设,相互间的差别其实并不大;资源整合后,既有利于本专业的发展,也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学。
对于非纺织专业学生就业的担心,经管学院电子商务061班的张欲平认为,现在企业更看重的是学生的个人能力,校名对就业的影响并不大。张欲平即将就业的单位是杭州传化集团,所在岗位是物流方面,年薪6万元。张欲平说,今年传化集团在湖北只要了22人,其中不乏武大、华科的名校生,但他的薪酬在22人中也算高的了。“和其他学校经管专业比,我们开设了纺织概论和服装概论课,这可能就是我的优势所在。”
纺织类大学的前途在哪里
西方纺织类大学消失最关键的原因,是过分强调了纺织学科的独特性
“行业类高校只有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xx时装设计师、该校服装学院副院长孙菊香说。1989年孙菊香来到武纺院,因为归纺织工业部管,自然与纺织行业有很多的联系。学校划归湖北省、改名为武汉科技学院后,孙菊香觉得自己与服装行业的联系突然成了“地下行为”。高校和行业的这种状况,也影响到了彼此的发展。“服装行业讲的是品牌,要有本土的知名设计师。湖北服装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辉煌过,现在大都在为香港、深圳以及意大利的服装企业贴牌生产,基本上没有自己的xxxx。”孙菊香说。
行业类高校的发展瓶颈,不仅在于疏远了与原先所在行业系统的联系,与其所在行业的兴衰关系更大。以纺织类院校为例,从世界范围来看,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由于纺织业一直{lx1}于其他工业,许多国家都成立了纺织工业学院,但{zh1}这些老牌纺织学院都消失了。2000年前后,我国纺织类高校纷纷改名,也与当时纺织行业的困境不无关系。改名后的武汉纺织大学,同样面临着今后如何发展的难题。
“西方纺织类大学消失最关键的原因,是过分强调了纺织学科的独特性,认为纺织就是纺织,与其他学科没有关系。”尚钢认为,现代纺织不再是服装的代名词,而是进入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农业、工业、土木工程、建筑、水利、交通、医药卫生等领域。如获得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优质xx高分子材料超细粉体化及其高附加值的再利用”项目,已经用于小口径人造血管的研制;获得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印染废水光化学脱色技术及设备研究”,也早已超出传统的纺织学科范畴。
即使是在传统的服装领域,也有广阔的开拓空间。孙菊香告诉记者,这些年服装学院不仅与全国各地的服装成衣企业密切联系,还与演艺团体、电视台等开展合作。湖北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演艺人员的服装设计,央视青歌赛湖北选手的整体包装,都是由孙菊香所在的团队一手操办的。最近,她们还在为湖北省整体形象的提升出谋划策。
“最近中央提出高校要‘有特色、高水平’,纺织学科我们在湖北省是独此一家,关键是要与国内、国外高校来比。”校长韦一良说,目前学校已经确定“一元{lx1}、多元并进、突出特色、竞争发展”的办学思路,围绕纺织重点发展“六大学科群”,为行业类院校的成功转型探索出一条新路。
■本报记者 储召生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