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设计原则1000条下下_不起我见名随顺_百度空间
A804 当设备总电缆置于“断”位时,除主电源输入线外,进入设备的全部电源均应切断。A805 电源供给电路应分别在输入或输出端加装保险丝,必要时建议加装故障自动警告装置。A806 设备全部高压电路(对地电压超过250V)系统,应具有电气控制的或同时有电气与机械控制的高压闭锁装置。当某一保护机门打开或将可抽出部分抽出时,高压应自动切断,直至将它们恢复到原来位置时,方可重新接上高压。A807 供维修使用的照明电源,应为安全电压。A808 设备在露天使用部分(如,天线),应设置避雷装置。A809 "在进行电路设计和结构设计时,应按下述优选顺序进行安全性设计:A、设计使危险最小;B、使用安全装置;C、安装警报设备;D、使用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符合;"A810 "安全性设计,应遵守的原则:A、设备的操作者或维护者不具备电的基本常识,仍能保证{zd0}安全性;B、设备的操作者或维护者{zd0}的粗之大意面仍能保证{zd0}安全性;"A811 大型旋转设备,应装局部电源安全开关(例如在天线上)。A812 诸如齿轮、叶片、皮带等机械运动零件,均应加防护板以保护人员安全。A813 机箱、门和有铰链的盖子都要用圆边和圆角。向外伸出的边缘长度越短越好。A814 保护工作人员不受锋利的边、毛刺、尖角的伤害。凡向外突出东西都应尽量避免或予以包垫,或显著标明;A815 {zh0}使用凹入型把手而勿用外伸型,以节省空间,避免伤人,也免得易绊上其它元件、线路或结构。A816 门或抽斗均应装锁,以免松开时伤人。也要防止锁因意外而打开,因为这可能伤人或损坏设备。A817 在任何时候只要有可能,各种防护设施应设计的不用卸去即可进行检查。A818 当需要留有维修旋转、摆动机件的通孔时,{zh0}在护盖或机壳上安装安全开关或联锁装置。机盖或机壳上应带有警告信号。A819 应设支撑杆或插销,以便在维修操作时固定住链接和滑动零件、部件、整机,以防偶然滑动引起人身事故。A820 应在抽出或折叠伸缩装置配有限制器,否则会引起伤害事故。A821 会产生危险操作的开关或控制器,例如点燃、吊装开关或控制器等,应事先调整或锁定控制。A822 重型弹簧机械零件应设计的使弹簧不能错位、脱开以免伤害人或元件。A823 在承受恒应变和载荷的机械组件中,联动装置和弹簧应安有告警片。A824 阴极射线管应设有防爆设施,以免阴极射线管爆炸是伤害人和设备。A825 当人体暴露在辐射功率密度大于10毫瓦/厘米2微波的辐射中,就应加以防护。应使用衰耗装置把各元件与部件的辐射控制在这个水平以下。A826 为防止对人危害的微波照射,应严格遵守正确操作与维修步骤和方法。A827 凡磁通量密度超过1000高斯的这类装置应安装联锁开关以保护使用及维修人员的安全。A828 当超过1000高斯而人员又有可能暴露在其中时,则在一切可以卸去的防护设施上均应加有警告标志,指明存在危险场并规定允许的暴露时间。暴露在5000高斯以下磁场的时间限定为每年3天,5000-15000高斯之间为每年15分钟。A829 凡使用放射性物质的设备,均须特殊警告操作人员,防止人员暴露在危险的辐射之下。A830 保护操作人员不受例如激光等强烈光线的照射,并设置适当的警告标志。A831 装备器材暴露在射频能之下,可导致装备子系统或其元器件的损坏,也有可能使工作状态恶化,为此应加设屏蔽与防护装置。A832 在{yt}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内的微波辐射平均功率密度应小于0.01毫瓦/厘米2。A833 激光进入眼睛的密度应小于5×10-6焦耳/厘米2。A834 X射线每周累计照射量应小于100毫伦琴。A835 应当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使火险减至{zd1}限度。A836 任何可能引起火险的电容器、电感器、以及电机等,应当用不燃材料封装起来,封装物上只能留最小限度的孔。A837 有些材料在不利的工作条件下,会释放出气体或液体,而这些气体或液体又会和周围的大气组成可燃混合物时,应避免使用这些材料。A838 所设计的装备必须在工作和贮存时不会放出可燃的蒸汽。工作时如果有这类蒸汽逸出,则应设置警告信号或自动关闭装置。A839 若已知存在火险,或设备本身可能发生火险时,必须事先提供用手操作的携带式灭火器。A840 灭火器的位置应设置在便于迅速取用的地方,而又不是在火焰的发源地。A841 "根据下述类型火险,采取相应的扑灭措施。A.有普通可燃物质(如木材、智与布类等)引起的火灾,可以用水或水溶液扑灭;B.由可燃性液体(如汽油与其它油料、各种溶剂、油脂及类似物质)引起的,可用稀灭火器以及覆盖法扑灭;C.在电气设备内发的火险(如电机、变压器以及开关等),必须用非导电物质来扑灭。根据上述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种类灭火器。灭火器上应标明能安全有效的扑灭的火险的种类。有一些灭火器可作几种用途,如A-B-C或B-C,有的只能做一种用途,如A。决不可使用灭火器种类不对口的灭火器,也不得使用水去扑灭B类或C类火险。"A842 规定在易燃易爆气体中操作要使用不引起点火花的工具。A843 对那些自称抗火焰、抗燃烧、或自灭火的塑料必须严加注意,不可轻信。如果为了安全计确实需要这样的性能,应先对材料实地进行实验。A844 车载电子系统应设置合适的防护措施,以防止当拖车使用易挥发或易燃原料时引起火花、起火或爆炸等情况。A845 内燃机的排气管应朝上,以便使管内的易燃液体不会流入地面或地板上造成起火的危险。A846 防止有毒火焰、腐蚀性气体、易燃物、易爆炸气体接近人身,保证即使在零件受损或破坏时也不致出现上述现象。A847 对人或设备有害的液体、气体和蒸汽管道应标志或画出标志符号。A848 当内燃机是设备的一部分时,应将废气合理的排出,以防止在室内(车内)集聚一氧化碳气体。A849 当设备包含对人体危害的气体,当气体接近危险的浓度时,应设置报警装置。A850 在设计车箱或有关装置时,所选用的材料在运行时不会造成对人有危害的环境(有些材料,如铅、镉以及四氟乙烯在高温下会释放出毒气或毒液等)。A851 放在危险气体中的设备需适当封闭起来(封在不透气的箱里、放在抗爆炸箱里、灌封或充气等),并且要接地。A852 设计时应使一切外露部分,包括机箱,在35°环境温度下,它们的温度不超过60°C。面板和控制器不应超过43°C。A853 不要在经常工作的部件旁安置高温零件。A854 凡是须在极热或极冷条件下使用的工具或控制器,都不要安装金属把手。A855 应对设备内各种噪声源进行控制,同时应增设消音设备。A856 应对使用和维护设备提供温度适宜的环境,过冷或过热都是不允许的,应增设空调设备A857 要控制振动,大振幅、低频率对人体是有害的,应采取措施。A858 选择的印制板基板公用事业箔抗剥强度,电击穿强度、绝缘性能、热稳定性、抗张强度、吸水性等指标能满足要求。A859 印制板铜箔不应脱开绝缘基板,不应分层,不应挠曲变形;A860 印制板面应均匀光滑,无气泡,无划痕A861 印制板刻蚀后,不应有过蚀及残留现象A862 电镀层应均匀,不允许有局部腐蚀现象。A863 在一般情况下,所有元器件都应放在基板不焊接的一面,以便于安装,调试及维修。A864 板面上的元器件应按原理图按顺序成直线排列,并力求电路安排紧凑,密集以缩短引线,对高频宽带电路尤为重要。这样布局有利于安装、调试及维修。A865 各级放大器{zh0}成直线排列,使输出级与输入级相距成交较远,从而减少输出级与输入级间耦合。A866 放大器中有推挽电路和桥式电路等,则应注意其元的对称性,使电路双臂的分布参数尽可能一致。A867 排列元件其间距应考虑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高电位梯度,以防止飞弧和打火。A868 一个板面尽量安装上整个完整电路,若电路复杂或者由于屏蔽要求而必须将整个电路分成几块安装时,则应使每个完整的有独立功能的电路安装于同一板面,以便调试和维修更换。A869 为了便于合理地布置元件、缩小体积和提高机械强度,可以在印刷板外,在安装一块“辅助电路板”,将一些笨重元件(如变压器、扼流圈、继电器、大电容器等)安装在辅助电路板上,这样做也利于加工和装配。在母板上还可以安装子板,将设备相同的标准电路构成统一的子板,这样不仅有益于提高批量生产的效率,而且减少了设备的备件数。A870 元器件放置的位置与相邻印制导线成较大角度的交叉,特别是电感器,以防止电磁干扰。A871 发热的元器件应放大利于散热的位置,必要时可以单独放置,以降低对往返元器件的影响。A872 大而重的元器件尽可能安置在印制板的固定端附近,以提高装配板固有频率,增加防振的能力。A873 在保证电性能的原则下,元器件布局应相互平行或垂直排列,以求整齐美观并便于维修。A874 多级放大器如增益不大,可以放置在一块印制板上。如增益大,则一般应分成多块并分别进行屏蔽。A875 对于发热量大的元器件不能紧卧在印制板上,因为印板板温度升高后期抗剥强度降低,同时抗击穿强度也降低,必要时在元器件与印制板之间加隔热材料。如考虑空间的约束和耐振性能,在直立安装元器件时可以采用不同的衬垫A876 一般将公共地线布置在印刷板最边缘,便于印制装配板安装入导轨和机壳上,也便于与机壳地相连。电源、滤波、控制等低频导线靠边缘布置,高频线布置在板子中间,以减少它们对地线和机壳之间的分布电容。导线与印制板的边缘留有一定距离,此不仅便于机械加工,而且还可以提高绝缘性能。A877 单面印制板上的导线不能交叉,因此某些导线就要绕着走或平行走线,致使导线过长,不仅使引线电感增加而且导线之间,电路之间的寄生耦合也增大。所以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加用外接导线。A878 在设计布线时,必须保证高频线、管子各极的引线及信号线输出输入线短而直,并避免相互平行,这对xx各种耦合干扰是有益的,频率越高越应注意。A879 用双面印制板时,两面印制线避免相互平行,以减少导线间寄生耦合,婓好垂直或大角度斜交。A880 印制板上每级电路的地线一般应自成封闭回路,这样可以保证每级电路的高频地电流主要在本级地回路流通,不流过其他级地回路,因此减少了级间的地耦合。每一级电路的周围都是地线,便于接地,可以减少引线电感。当外界有强磁场时,地线则不可做成封闭回路,以免封闭的地线成为一个线圈而产生电磁感应。A881 印制导线需要屏蔽时,如要求不高,可采用印制屏蔽线。印刷板面元件若需要屏蔽时,则可在元件外面套上一个屏蔽罩,在板另一面留有覆铜箔,将它们在电气上连接起来并接地。也可以将另一面印制成网格状。A882 为了减少电源线耦合引起的干扰,布线时,尽量使电源线和地线紧密地排列在一起。A883 印制导线宽度取决于导线的附着力。宽度太小,导线容易脱开机板。例如,擦伤会使导线附着力丧失,潮湿也会引起导线脱开基板。但过宽也不行,过宽易引起在焊接时热分布不均匀而导致脱落。其优选序列为0.5mm,1mm,1.5mm。其中0.5mm主要用于微小型化电路。A884 印制导线宽度取决于载流量、温升。对于特定印制导线,当工作电流超过其{zd0}安全电流值时,会引起温度上升,以致引起导线从板上剥落。A885 印制导线工作温度一般不宜超过85°C,若环境温度为45°C时,则导线温升不宜超过环境40°C。A886 考虑到涂“三防”漆后散热性能变差和浸焊及波峰焊后铜箔粘贴强度降低以及刻制水平等,应加35%的安全系数。一般导线在任意一点有效宽度缩减超过35%就被看作是很大的缺陷。A887 为了避免信号电压的损失,应控制导线的电压降。电压降与线宽成反比,线越宽越好。A888 在高频应用时,应考虑到流过地线的高频电流由于趋肤效应,使地线产生高频地阻抗,导致高频压降面造成高频耦合,为此印制的公共地线应尽量宽些,以减少地阻抗。A889 为了减少分布电容,减弱导线间的互相干扰,印制线以薄为宜,但又不能太薄,否则由于擦伤和刻蚀易造成开路失效。A890 印制导线厚度要均匀,否则载流流到薄处易形成致热区,造成导线与基板的粘结性退化。A891 在高频应用时,仔细设计印制导线间距,线间距离将影响分布电容和互感的大小,从而影响到信号损耗,电路稳定性及引起信号互相影响。为此,导线间距应大于1毫米。A892 当导线间存在着电位梯度时,必须考虑线周距离对抗电强度的影响,否则印制导线间打火和击穿将导致基板板面碳化、腐蚀以致破裂。在高电位梯度时应尽量加宽导线间距离。A893 印制导线间距的选择还与气压、频率、涂覆厚度、温度、湿度有关,这些都影响抗电强度,所以在导线间距离选取时应由一定的安全系数。A894 应尽可能避免导线分支。有导线分支时,分支处应圆滑,其半径不小于2厘米,否则将使导线本身与粘贴层产生附加应力,使导线破裂或翘起,并产生附加电场,易产生电击穿。A895 导线分支不应小于90°。A896 印制导线不应有急剧的弯曲和尖角,否则将导致电应力集中引起电弧、电晕和电骚动。A897 如果板面上有大面积铜箔,应镂空成栅栏状。宽度超过3mm的导线可分成双支、三支平行走线。这样浸入焊锡槽时,导线部分可以迅速加热,并能保证焊锡均匀覆盖,还能防止板体受热变形及铜箔翘曲和剥落。A898 对于某个接点或连接线较短的两个弧立接点,应增加辅助加固线,以增加焊接强度。A899 对于不同的电子元器件,其引线粗细不同,设计焊盘的直径应考虑引线装配孔直径,同时考虑偏钻孔差。否则机械强度不能保证,焊接时易受热剥落。A900 除双面印制电路不能适应电路密度及复杂性要求外,不要使用多层印制电路板。A901 在冲击振动环境比较恶劣的场合下使用的印制电路板板面尺寸不宜过大。否则,应采取结构强固措施(如加设肋条等)。A902 在组装前必须对其要组装的对象进行详细分析了解,配备相应的得心应手及齐全的组装工具和工装模具,确定工具使用对象A903 检查要进行组装的所有零部件的质量,诸如裂纹、划伤、凹陷等机械操作及涂覆层是面遭破坏等。超过有效期的外购件、外协件及长期库存件应进行重新检验。A904 零件在装配前必须先经清洗,以xx附着的杂质碎屑、油脂或密封的场合及对组装工作人员净化的物质条件。A905 有些精密零部件应准备好能保护一定温度、湿度清洁或密封的场合及对组装工作盒净化的物质条件。A906 为了使设备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的工作,对未经防腐防锈处理的零部件和紧固件在装配前应进行工艺处理。紧固用的圆锥销、圆柱销均应经过一定的热处理。A907 在装配前,对工作时易产生不应有的振动的旋转零件,应按技术条件进行平衡检查。A908 装配螺钉时,用力要巧,先慢后快,先轻后重。A909 软和脆的工作面上使用螺栓时不应直接垫弹簧垫圈。在长孔的工作面上也不应该直接加垫弹簧垫圈。A910 在装配中,拧紧螺纹零件时,应按一定的顺序,对称分布交叉地分布拧紧。A911 螺钉、螺栓坚固后,螺纹尾端外露长度一般不得小于2扣。螺钉连接有效长度一般不得小于3扣。A912 对有锁紧定为装置的产品,在调整好后,应将其上的锁紧螺母、螺钉或其它锁紧零件拧紧或固定牢靠。A913 采用的紧固零件螺钉的螺纹圈数要足够,螺帽要正,螺杆要直;螺母的孔要正,面要平,阴螺纹圈数要足够;平垫圈大小要合适,表面平整;弹簧垫圈大小合适,刚度符合要求。A914 弹簧垫圈压紧程度以切口被压平为准。A915 装配圆锥销和圆柱销时,两端突出或沉入的长度应大至匀称,开口销连接需保证连接紧密,两边分开应大于90°。A916 可拆卸的紧固件,不仅要保证连接可靠,达到规定的机械强度,而且要保证在拆卸时没有什么困难。A917 木螺钉必须正直拧入,不得敲打攻入,钉突不外露。木螺钉拧出重拧不应多于一次。A918 "在任何设备内面都不可涂镉,下列零件如果是装在机箱内,也不可涂镉:A.在油脂内或泡在油箱内的零件;B.放松垫圈;C.螺纹零件。"A919 用在恶劣环境和至关重要的部件装配上,为了防止设备在使用中紧固件松脱,在用紧固件装配后进行两三次冷热处理(如20°C、±40°C),随即进行两三次复紧处理。A920 拧紧螺钉、螺栓时,根据螺钉、螺栓的尺寸选用适当的工具。避免拧伤螺钉、螺母。A921 在安装带有强恒磁场部件与器件时,应采用逆磁材料(如不锈钢、铜、环氧夹布胶木等)制作的工具。A922 在搬运安装磁控管时,磁控管应距离磁性材料大于10厘米,距离其它磁场大于15厘米。A923 搬运磁控管应当小心谨慎,决不允许抓着阴极帽、输出法兰以及调频部分,以免造成损伤。A924 在安装、调整及清洁对磁化敏感的元器件(如录音机磁头)时,不得采用普通钢质工具。否则,工具上的剩磁会劣化磁头的性能。A925 连接波导时,应使接触部分自然接触,避免受到不应有的扭力。特别是同轴线连接,更要防止内导体受力而造成破坏,也要防止由于内导体接触不良造成打火。A926 在{yj}性机械组装时,要保证牢固可靠。对于铆钉(包括空心铆钉、扩铆螺纹衬套、翻边螺母等)不应有松动和歪斜现象。A927 在热焊中,不允许有裂纹、夹渣烧穿和气眼等。A928 铆接时,应按对称交叉顺序进行。铆合后,铆钉不应松动。A929 焊接加工也应采用对称交叉顺序进行,以免产生有害的变形。A930 焊前对焊接件进行清洁处理,焊后应xx焊渣、焊剂和氧化层等杂质。A931 传动机构的组装应灵活、准确,匀滑地工作,要有良好的啮合,不得有卡住和跳动现象。机构传动(或移动)的声音应匀调,不允许有冲击声、振动声和刺耳的噪声。A932 止动销、止动钉和跳步机构能xx工作,保证止动可靠,跳步声音清晰,不得发生作用失灵和卡住现象。A933 导向零件(导轨、滑块、拖板、导柱等)应保证在正逆方向平稳移动而无卡滞及跳动现象。A934 传动机构的手柄和旋钮不得在轴上发生晃动和滑动。A935 一切运动装置,在运动过程中不应和相邻的零件相碰撞,并必须保留适当间隙,以保证即使在更换备份件以后,也不应当发生碰撞。A936 滚动轴承装配后在正常工作情况下,闻声不得超过40°C。A937 两种不同材料紧密结合时,要注意可能产生电化学腐蚀问题,如存在应采取措施。A938 含硫的橡胶零件,不应靠近镀银零件和银制品,以免发生硫化反应破坏银制品。A939 不可对铝制齿轮啮合而进行阳极氧化处理。A940 所有位于高功率辐射装置辐射场内的紧密结合金属部件,如法兰接头、屏蔽罩、检测板、接头与底盘(板)相联结时,要特别注意紧密接触,所有接触面在联接前都应清洁,不得有保护涂层。联接配合时,应保证对射频电流是低阻抗电路。A941 组装后如发现表面涂复层被破坏,应进行补涂。电镀层可以补涂绝缘清漆或硝基透明漆,涂漆零件应补涂于原来颜色尽量一致的漆,氧化处理的零件的氧化膜若被破坏,应涂上润滑油。A942 经氧化和氮化的钢制件,装配后需要涂油防护。齿轮、涡轮、蜗杆、轴承及轴套在装好后,应加润滑油(脂)。A943 设备组装完后,应注意检查是否有金属屑及任何其他杂物掉入装配产品中。可以用工艺振动方法进行检查,采用压缩空气xx内部杂物、灰尘等。A944 对于螺钉、螺栓、销等装配、调试后,可在其末端点漆,以防止自松和任意拆卸。A945 凡是组装所用的电子元器件,必须预先检查其质量。外观检查包括机械损伤、锈蚀、标记等;性能检查包括通电检查和老练筛选等。A946 凡是组装用的电子元只有件,在装配焊接前都要进行清洁处理,浸锡要保证其可焊性。元器件引出线需进行整形折弯,折弯点与引线根部的距离至少应为引线直径的2倍,最省折弯半径应大于引线直径的1.5倍。同类元器件整形应一致。扁下半年封装的集成电路引线折弯点与引线根部距离至少为1mm,折弯半径不小于引线厚度的2倍。A947 导线的选用应根据电路性能、电流大小、耐压高低、频率特性、环境温度、机械强度等,合理地选用导线规格、品种及颜色。A948 在下料前应仔细对导线进行外观检查,导线的绝缘层不得损伤变质,内部芯线不得锈蚀,并检查芯线是否导通。A949 导线在组装前要进行预先加工,其中包括减线、剥头、浸锡、印字、扎捆及镀银线拉直。A950 对导线剪截长度应留有一定的抚育量,以便在调试和维修中改焊。对于捆入大线束的导线更应注意。A951 剥线头时,注意不要损伤芯线,长短要适当,绝缘层剥除后,应及时扭紧浸锡,以防氧化。不允许将绝缘层烫帐。A952 镀银线拉直时应注意,将其弯曲部分拉直为止,决不可过分引伸,否则线径缩小、镀层变薄(严重时损坏),导线内应力增加,对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会引入不良影响。A953 在捆扎线束时应注意线间互相耦合,增加电磁干扰。A954 印制电路板元器件引脚焊接处{zh0}采用金属化孔。A955 根据被焊接元器件耐高温特性,选用不同熔点的焊锡,所用助焊剂,不应含有酸碱之类对金属有腐蚀性的物质。宜采用中性焊剂,在选用低熔点焊锡时应注意所焊部位在工作时高温的极限及长时间的高温作用。A956 手工焊接应一次焊成,一般应取“露骨”焊接。需要重焊的焊点应待冷却后再焊。A957 软导线与硬导线之间的连接应设置中间接点(接线柱、接线板等)。不允许用螺钉螺母直接固定不待焊片的导线。A958 屏蔽线、裸线及多接点器件等凡有短路可能,都应加以绝缘管套。当导线、电缆及线扎穿过金属板时,为了保护不受机械损伤,应装绝缘套或衬垫。在导线及线扎沿结构锐边转弯时,锐边应倒角,先扎外层应加以防护措施。A959 为满足所有电缆、线扎及较重的元器件(每个引线脚支撑重量超过7克)都应牢固地固定在壳体上。A960 跨线长度不应过长,过长应采取转借措施。A961 对于需要机械固定较重的元件,应该先固定后焊接,否则因配置公差而拉脱焊盘。A962 元器件不宜绷得太紧,以防止温度变化对焊接点或元器件产生拉应力或剪应力。A963 电气安装应严格执行文明生产的规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卫生。装焊镀银、镀金、印刷板、被银瓷件等,应戴细纱手套。装焊银件时,严防汗污及与橡胶物接触。A964 元器件及导线等应排列整齐美观,一切有自身规格标志的元器件及导线印号,装配后其标志均应向外,并且力求观察方面统一,以便检查和维修。A965 元器件引线与连接导线需联接在各种焊片方焊柱上,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搭联、穿联、钩和联及绕联法进行焊接。A966 严禁用刀刮氧化了的元器件引线腿,可用化学除锈剂xx氧化层。{zh0}采用高可焊性的纯锡镀复引线腿的元器件。A967 焊接管座及插头座短接线时,不能改变原插脚的相对位置,以保证插拔顺利和接触性良好。焊接波段开关时,不应折弯或拨动焊片。A968 "元器件引脚浸锡的时间和温度应不超过元器件标准规定的温度。不耐热元件引线浸锡时应采取散热措施。典型的焊接温度如下:A.烙铁焊接(烙铁头温度):300°C-350°CB.波峰焊(锡锅温度):240°C-260°CC.元器件引脚搪锡(锡锅温度):200°C-300°C加温时间一般不大于2秒。"A969 焊接表面应光洁、平滑、无虚焊、气孔、针尖、拉尖、桥接、挂锡、溅锡等缺陷,{zh0}的润锡脚为:0°<θ≤30°,其次为30°<θ≤40°。合格焊点的剖面应呈凹锥状。A970 除非准备装机,不要随意启封元器件的密封包装。多个元器件合装的大包装,一次或短期使用不完,剩余的元器件应重做密封包装。重做密封包装必须在洁净、干燥、无有害化学气体、温度适宜的环境下进行。A971 电解电容器在仓库中储存或者搁置备用,应进行静老练,即将其正负极短路。这个措施尤其适合高压、大容量电解电容器和各类钽电解电容器。A972 在焊接非密封型接插件时,即使采用中性助焊剂,也应避免焊剂流入接触点部位,否则影响良好的电接触。A973 应该注意电容器在装配焊接时,焊接时的温度、助焊剂、洗净液等,对电容器性能及可靠性均有影响。将耐熔剂性差的聚苯乙烯电容器和立式小型电解电容器安装在印制板上时,必须注意洗净液和助焊剂中的氯离子从橡胶封口处渗入内部而产生腐蚀效应,使阳极接头断线。无外壳封装的聚苯乙烯电容器焊接后若采用三氯乙烯等熔剂清洗,会使作为电介质的聚苯乙烯薄膜溶解而造成短路,而锡焊时,焊剂也会使电容器性能劣化。为此,在装配电容器时,除要对焊接温度及焊接时间适当控制外,还要正确地使用助焊剂及洗净液。A974 COMS IC在储存、运输、仓库收发、装配准备个环节如无其他防护措施,应完整地保留原包装。在装配前,切忌将其移入普通塑料盒中存放。A975 在装焊COMS IC前,操作者不应穿戴化纤制的工作服和工作手套。工作台面不宜敷设绝缘板(如橡胶板、塑料板),{zh0}敷接地金属板。A976 在装焊COMS IC时,操作者在操作前应对地放电带接地手镯。电烙铁外壳必须接地良好,或采用断电焊接法。A977 通过双列直插插座与印刷板连接的COMS IC插好后检查是否接触良好。A978 不允许在带电条件下装拆COMS IC。A979 测试COMS IC的仪器仪表,其外壳接地与采用COMS IC电路的“地”接到同一个基准电位上。A980 在装焊前存放场效应管时,三个极务必短路,不要开路,不要接触栅极,管子应存放于金属盒内,避免静电感应。A981 在装焊前须用万用表量栅极(g)与电源极(s)之间的直流电阻,该直流电阻应为无穷大。A982 焊接场效应管时,用加有接地线的电烙铁,接地必须良好。A983 焊接场效应管时,先用金属丝将管子三个极短路,先焊电源极,再焊栅板,使栅-源极之间先连通再焊栅极(b)。拆焊时,其顺序正相反。A984 产品装焊后应xx灰尘、杂物、线头及锡渣等。A985 经检验合格的焊点及紧固件应点漆和涂漆固封。A986 组合及设备装焊后,经调试合格应及时喷三防漆,此时对接点中不应喷漆的部位还应采取防喷措施。A987 焊接后进行超声清洗可能损坏某些零件,特别是晶体管,因此予以避免。A988 "在焊装完之后应进行焊接质量及虚焊点检查。对于印刷电路板,焊装完之后,其检查方法及顺序如下:A.用肉眼进行外观检查;B.进行温度试验:0°C(两小时)<==>55°C(两小时)5次循环;C.在45°C环境下进行72小时功率老练。D.使用工作性能试验设备对每块电路板进行全面焊装质量和电性能检查。"A989 不论是电气组装还是机械组装及其检查,都应采用自动化设备(如:计算机或微机控制)予以完成。这不仅保证组装质量,提高设备使用可靠性,而且可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郑重声明:资讯 【可靠性设计原则1000条下下_不起我见名随顺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