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4月09日








  固执地相信着我跟南瓜的缘分。

   春节的时候,朋友送我一个南瓜,用毛线织成的,当时很为朋友的织艺唏嘘不已。朋友给它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富贵蛋”,并且告诉我说:家有富贵蛋,永远不遭难!

   很喜欢它,就把它放在了客厅里,希望它真的可以保佑我的家人,平安健康!

   一直以为,南瓜是只有南方才有的作物,因为在我们北方的田野里或是门前的瓜架下还不曾见过。我百度了一下“南瓜”,是葫芦科的植物,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营养相当丰富,不仅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而且还有着不可忽视的食疗作用。

   关于南瓜,最早的记忆就是我读小学二年级的那个“六一”儿童节,初中——我们当时叫做“联中”的几个学生表演的表演唱《井冈山上种南瓜》:一个很大的扁而圆的竹篾框架,外面用旧报纸糊裱,再涂上颜色做成的大南瓜在舞台上被大家推来推去……详细的情节已不甚清晰,但歌词却还清楚的记得:小锄头哟手中拿,手里格手中拿呀,井冈山下种南瓜,种里格种南瓜呀。挖个坑呀,下颗籽呀,舀瓢泉水催催芽。阳光照哟,雨露洒哟,长长的藤儿,爬上架哟,金色的花儿象喇叭呀,吹吹打打结南瓜呀,吹吹里格打打哟,结呀结南瓜呀。瓜儿圆里格圆又圆,我和弟弟抬回家,抬格里格抬回家呀,做餐革命传统饭呀,红米野菜煮南瓜呀,继承红军好传统……

   忽然间记起这段歌词,感觉竟然还是那样的亲切如初:我那时的模仿力很强,每到星期天都会跟同学凑在一起模仿看过的电影和戏剧,常常是既做“导演”,又做“演员”,实在是乐得不可开交。也许是小孩子的天性使然,有时候一个人还自娱自乐,为此也闹过笑话:记得那是一个中午,母亲让我去我二奶奶的家里拿回我家的锹子,二奶奶家距离我家只有50米,拿着锹子往回走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几天前看过的《井冈山上种南瓜》来,于是边抡着锹子,边比划着那一段表演:小锄头哟手中拿,手里格手中拿呀,井冈山上种南瓜,种里格种南瓜呀……嘴里正念念有词的唱着,忽然一阵子的疼痛钻心,我停下脚步低头一看,脚上的那双黑色的塑料凉鞋的脚后帮带断开了,而且脚后跟正在汩汩的往外冒着鲜血……我竟然忘记了人家表演节目用的锹子是纸糊的锹子!

   那一段“流血”的经历,让我对南瓜有了格外的难以磨灭的印象。直到很多年以后,在超市的货架上随处可见了它的身影,我才依稀的感觉,也许南瓜真的自有它的价值,如同歌曲中所唱的:“做餐革命传统饭呀,红米野菜煮南瓜呀,继承红军好传统”……
   今年夏天,在我的小院子里,我也种上一棵南瓜!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年04月09日】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