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文化圈又可以叫做“汉字文化圈”或“儒学文化圈”,还有的人更通俗地叫它 “筷子文化圈”。中华文化向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传播,有各种途径和方式,这里主要讲四个途径。
{dy}个途径是移民。在古代,中国和朝鲜半岛可以很方便地交通,到日本列岛可以通过朝鲜半岛渡海或沿着东海过去。所以中国的移民在很早的时候就到达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传说公元前11世纪,就是周武王的时候,箕子带了很多人到朝鲜去。秦汉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乱,有更多的中国人逃到朝鲜。汉初的时候,卫满率领他的族人到朝鲜自立为王。中国到日本的移民也很早。中国人到了朝鲜以后,通过两条路到日本,一条是通过朝鲜海峡对马岛,另一条是沿着所谓的日本海环流路,到达日本的北陆地区。中国去日本的移民一直没有断,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都有。
第二个途径是通过遣使。公元1世纪到7世纪,朝鲜半岛有三个国家一个叫高句丽、一个叫百济、一个叫新罗。这三个国家都跟中国有遣使往来。唐代初年百济派了20多次使节到唐朝,新罗派了30多次,同时唐朝也派了9次使节到新罗。日本遣使也很早,倭奴国早在公元1世纪的时候,就向当时的东汉王朝派遣使节,后来倭五王时代也向中国遣使进贡。特别是到了日本的奈良平安时代,开始派遣大型的使节团即遣隋使、遣唐使到当时中国的隋朝和唐朝,全面学习中国的经济、文化、制度、艺术等各个方面,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第三个途径是留学。早在隋唐时期就有不少日本、朝鲜留学生来中国。还有一种是留学僧,即留学的和尚。比较有名的留学生有阿倍仲麻吕。唐朝的时候,国子监里的新罗留学生有200多人,有些人还考中了中国的进士,在唐朝做官。宋代、元代、明代来中国的,更多的是日本的僧人,他们被称为入宋僧、入元僧和入明僧。
第四个途径是贸易。朝鲜对中国主要是朝贡贸易。日本对中国,在宋、元时期主要是民间贸易,明代是勘合贸易,到了清代是信牌贸易。
中华文化传播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比如生产技术、生产工具、文字、制度、法律、经济、思想、宗教、文学、艺术,一直到社会习俗等等,有些影响一直到今天都还存在。其中影响{zd0}、最深远的是文字和儒学,这两个成为中华文化圈各国最重要的共性。
大约公元1世纪时,汉字传到了朝鲜半岛。四五世纪时成为朝鲜的书面文字,直到19世纪末。朝鲜首先于1949年停用汉字,韩国1970年也停止用汉字。但是现在很多韩国学者又提出要恢复汉字,他们认为停用汉字是一个很不明智的做法,影响了文化的发展。汉字大概是在公元三四世纪传到日本的。后来,汉字就成为日本官方的书面文字。现在日文里面还有1945个常用汉字,他们的中小学生必须要学会,否则就看不了日文。
中国的儒家思想早在公元1世纪就传入了朝鲜半岛,当时有些朝鲜人已经能够背诵《诗经》。日本是在4世纪的时候,由王仁博士带去儒家的经典《论语》。后来派往中国的遣隋使、遣唐使、留学生更是带回了大量的儒家经典。儒家思想也深刻影响到朝鲜和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以及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等各个方面。所以它成为东亚文化圈的一个重要特征。
但是现在有些日本和韩国人,企图否认中国文化的影响,鼓吹所谓的“去中国影响化”,要把中国的影响去掉。韩国有些学者现在也在制造一些舆论,说黄河文明的祖先实际上是韩民族。有的韩国电视剧也在歪曲历史,这是一种极端的民族主义,这种倾向也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应该尊重历史。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