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偃师六十年(一)_家在虎头山下的空间_百度空间

(来源:偃师政协网 作者: 郭俊卿

        偃师,古帝喾之墟,其后裔夏、商、周相继建都于此,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亦在此建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虽经千年历史变迁,偃师始终为“中州之甲邑”。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伊洛河暴涨,偃师千年古城老城被淹,始从老城迁出,移入“凭邙”而兴的高地建设偃师新城。
         1948年偃师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建立。从此,偃师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五十年代:新生的偃师

        1950年3月,偃师成立了{dy}个国营商业企业—偃师县贸易公司。继而成立了偃师县百货公司、花纱布公司办事处、烟酒专卖处、盐店、石油经营处和煤碳经营处,共7个国营商业企业。成为偃师县{dy}批国营商业机构,也成为偃师商品经济的龙头。
      1953年前后,偃师县城迁移至与新城相邻的以火车站为核心的槐庙。城区范围大致为:东至火车站东的粮库,西至火车站西的货场,南与槐庙村穿插,北邻新城。主要街道:东西为车站街和民主街;南北为马路街、生产街、劳动街和胜利街等,即现在的火车站广场范围及周边。槐庙不是城中村,县城倒像是村中城。因而槐庙成为县城的代称。
偃师以传统农业为主。五十年代的偃师,基本还是从原始发展而来又接近原始的生活状态。石磨、石碾是最基本的粮食加工设备。照明用煤油灯。邙岭等缺水地区,生活用水基本为下雨囤积的囤子水;夹河地区方有人工开挖的大口浅井,用翻斗水车提水灌溉,有极少量的水浇地;南山北岭基本没有水浇地。交通以步行为主,有条件的家庭以小毛驴代步或托运物品。伊洛川区的富裕人家有大木轮马车,南山北岭有小铁脚牛车,这就是富裕人家的重要资产。房屋为土木结构的瓦房,用砖的很少。衣服被褥为土布粗布;纺花织布是家庭妇女的主要劳动。煤油、火柴、食盐、针头线脑等微量生活用品,是其基本消费。偃师渡口多,附近村庄凭借渡口优势兴起一系列比较有影响的贸易集镇。但人们的活动多局限在半径5公里的范围内,进县城、进洛阳的人就是时代的佼佼者。青年人找对象结婚一般也在半径5公里的范围内。如果南部山区小伙找了北部邙岭的媳妇,媳妇省亲走娘家,翻山越岭乘船渡河单程也得{yt}。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妇女解放。婚姻法的颁布,确立了婚姻自主、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废除纳妾制以及妇女“放足”等制度。地方民政部门集中办理了妇女争取自由的离婚案。受缠足之苦的妇女得以告别缠足。妇女参加生产劳动,生产力得到解放,社会地位得以提高。《小二黑结婚》、《李豁子离婚》、《刘巧二》等戏剧作品盛极一时,是其时代写照。二是扫除文盲运动。对于祖祖辈辈不识字的庄稼人,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始脱盲,甚至完成小学教育,成为村中的文化人。作品《夫妻识字》是其时代颂歌。三是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从分田地、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历史告别了有史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以人民公社、生产队为特征的土地集体所有制正式确立。并延续为后来偃师17个乡镇格局的基本基础。
        人民公社前后的偃师东寺庄,小麦高产田和水利设施全国闻名。xxx总理、彭德怀副总理和刘少奇主席等{gjldr}分别于1958年和1960年亲临偃师东寺庄视察,东寺庄因而成为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1959年至以后的几年间,是最困难的时期。粮食青黄不接,人们无粮充饥,只得吃糠咽菜,吃树皮、吃雁屎,甚至连树皮、树疙瘩皮也给剥光吃光了。来偃师逃荒要饭的饥民随处可见,因饥饿而造成的浮肿病大批出现,饿死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后来在刘少奇、xxx“三自一包”政策指引下,始得挽救社会危机。

     六十年代:与原始告别

         在度过1959—1961三年灾害之后,社会经济得以复苏。
        人们告别饥饿,憧憬的又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点燃了人们的梦想。县城及城关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各个公社及生产大队接通了手摇式电话机。小学生语文课本里就多了新的内容—电话。
       更让人民群众欣喜若狂的是:公社添了拖拉机,农村放映了电影,真是xxxx的变化。从此耕地不用牛,拖拉机进村,全村男女老少出来观看,“看看轮子摸摸犁”,感受时代的变迁。电影进村,周边村群众蜂拥而至,像过节一样兴奋。群众做梦也想不到,社会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继之而来的是现代气息不断向农村推进。电气化向农村的推进,电灯进入寻常百姓家,“点灯不用油”成为现实。电磨、电碾的使用,千年石磨、石碾退出历史舞台。焦村煤矿的投产,燃煤代替了柴草做饭。机井和水泵的推广使用,水浇地面积迅速扩大,并逐渐发展到南部山区,粮食丰收有了保障。架子车进入农民家庭,替代了担子和手推车,劳动强度减轻,社会生产力显著提升。1966年以后实行移风易俗,千年婚俗“抬轿迎亲”被简易的自行车迎亲取代。六十年代被誉为“三转一响”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渐渐进入农民家庭,进一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由衷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好!”由衷地唱出“共产党,xxx,我们向您来报喜:一报麦子又丰收;二报磨面用机器;三报社里添了拖拉机。”
       1966年,“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政治上批“走资派”,“造反派”盛极一时。学校批“资产阶级”、批“师道尊严”,搞“教育革命”、停课闹革命。“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废止高招制度,“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等,教育出现严重危机,一代人的学业全部被葬送。河南省重点高中偃师高中,在教育革命冲击中退出教育阵地,校址改建为邮电部摩托车厂。工厂批“唯生产力论”、批“反动xx”,产品工艺、质量严重下降,生产几乎停顿。由此造成了严重的物资短缺,连买支牙膏、买个灯泡、买一尺布头,甚至买一包火柴,都存在一定的难度。

     七十年代:计划经济热

           1970年,偃师洛河桥、伊河桥相继建成通车。偃师{dy}条柏油马路随之出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从此,南北交通摆脱了摆渡的历史,南山北岭、伊洛川区联系始得便利和紧密,繁荣了几千年的伊洛河渡口从此黯然失色。
          1970年后,黑白电视机在偃师党政机关、厂矿初现,天线是在室外架设的数十米高的带有拔线的天线。各生产大队基本都有了拖拉机,手扶式拖拉机开始进入农村。
七十年代,由于机井、水泵、拖拉机、化肥的普遍使用,及优良品种的推广,偃师粮食连年高产丰收。小麦亩产由原来的二、三百斤增长到亩产千斤。尤其是伊洛川区岳滩公社精耕细作的小麦闻名全国,岳滩小麦耕作经验向全国推广。
          另一方面,由于xx动乱的严重影响,七十年代的商品供应依然严重匮乏。买煤凭煤票,买布凭布票,出差吃饭要粮票。买自行车凭票,买铁丝、元钉凭票等等。那是个经济短缺的票证时代,票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离开了票证生活就困难。不仅如此,一方面商品匮乏、流通死滞,另一方面还在“割资本主义尾巴”,打击“投机倒把”。这样以来,市场上连一个橘子、一个板栗也买不到了。 因而“官商”地位突出,“听诊器,方向盘,不如认识一个营业员”的民谣便应运而生。
           七十年代的工资制略等于“年龄工资制。”全国一盘棋、一个模式,机关、学校、企业、地区仅有微小差别。具体到偃师,工人18岁进厂,月工资一般为18元;到45岁45元;60岁退休时60元左右。除学历、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工资稍高外,多数人员工资与年龄基本相当,因而被戏称为“年龄工资”。七十年代偃师存在较多的亦工亦农合同工,月工资33元,而且10年未涨工资。
         工人住房,一般为三个工人一间房,约15平方米。中层领导,单人一间房;双职工夫妻分一间房。这是作为“领导阶层”的基本待遇。
         农村实行劳动工分制。 成年男劳力{yt}10分,女劳力8分,未成年人酌情记分。劳动分值,富裕的生产队10分可以分红六、七毛钱,一般的四、五毛钱,差的两、三毛钱。这就是{yt}的劳动报酬。
        七十年代市场物价比较稳定。一斤小麦三毛六;一个馒头2两粮票5分钱;一斤猪肉六毛八,一斤羊肉八毛钱;一张邮票8分钱;一辆51型{yj}自行车171元。这是七十年代的基本物价,物价不高,但社会消费水平偏低。
          1977年,再次复出的xxx首先决定恢复高考。停止了10年的高招制度得以恢复,文化大革命中葬送学业的学子如枯木逢春,命运开始改变。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历史开始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郑重声明:资讯 【回眸偃师六十年(一)_家在虎头山下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