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很多人一听说农药,{dy}时间就会想到“高毒”、“污染”,似乎与科技关系不大,您怎么看待? 卢柏强:这种误解是基于过去的认识,我们主导产品为无公害、环保型农药,不做高毒农药,这也是未来制剂行业发展的趋势。 我们一直加大投入坚持技术和环保思路。去年,我们的环保型产品销售收入已占总销售收入的60%以上,是全国同行业该指标占比{zg}的企业。截至今年9月30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自行申请或转让取得的专利授权共有55项,其中发明专利达15项。 成功需要人才、渠道和社会责任心 问:您曾公开表示完成“三最”:为农民提供最有价值的农药产品、创中国最有价值的农药品牌、做{zyx}的农药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卢柏强:拥有{yl}的研究中心、{yl}的人才,{yl}的科学氛围,集中国内{zyx}的制剂专家,使得公司能紧跟世界技术发展的{zx1}潮流,又能结合农民防虫治病的需求自主创新。越来越多的人才在公司成长起来,现有科研人员300多人,自建了技术研究所,被认定为深圳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也已设立。 现在,诺普信构建了以县级经销商和乡镇零售大店为核心的全国扁平渠道网络,培养几千人的专业化的技术营销队伍,为农民免费提供病虫草害防治和农药应用技术咨询,希望将来在全国每个乡村、每个零售店都能看到公司产品,成为中国农民心目中最重要的农药品牌。 同时,还要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为公益事业服务。 卖产品先做技术服务 问:诺普信十年来的迅速发展,使得大家对其独特营销模式很好奇,有人说是“类苏宁模式”、也有人说是“沃尔玛模式”,您认为是哪种? 卢柏强:其实都不是,应该说就是“诺普信模式”:贴近中国农村、贴近农民。 中国农村地域广阔,种植结构、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各异,农户用药习惯也千差万别。在遇到病虫害时,很多农民无法识别和准确购买农药产品。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走技术+产品路线。卖的是产品,但前提是技术服务,指导农民科学用药。举个例子,农民去镇上赶集,我们就在那里举办技术推广会,派大量技术人员到现场,农民拿着被病虫害影响的植物、作物样品给我们的技术人员看,专家可以做现场诊断,开出xx。 ■本报记者 谢静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