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11 16:06:09 阅读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可口可乐最开始是一种止咳水,如果可乐一直当作止咳水来卖,我估计到现在早消失了,一个天才的想法出现了,把止咳水当作饮料来卖。(我估计是可乐的止咳效果太差了,基本没xxx效),可乐配方以及口味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可乐改变的只是人们的认识。
“你怎么看问题……”,而非问题本身是什么!问题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看问题的角度,看问题的态度。
不粘胶是种设计失败的产品,因为这种胶粘上去之后,仍能揭下来,所以随物赋形、因势利导,这种失败的胶水竟然称了不粘胶,看……这个胶水多好,不但能粘上去,还能揭下了,再粘,再揭……
泰诺感冒药也是种失败的产品,原因是吃完了容易瞌睡,你要是在上班时间或者开车时间吃这种感冒药,可要小心了,弄不好会出事故,所以这个产品开发也算失败透顶了,然而事物总是有它的两面性,咱晚上吃这个感冒药,不是刚好连xx问题也解决了吗?不但如此泰诺还把整个感冒药品类拦腰劈成两段,一段是白天感冒药,一段是夜间感冒药,为自己获取了1/2的生意机会。
忘了是哪位作家说过这么一句话,“把真正的智者置于悲惨的境地,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他不是真正的智者。”刚听到这话的时候,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但现在我才略有体会!
在这里我可以总结得更简单,“没有那个产品是不能卖的,除非他不会卖”。
好了,废话少说了,先说说我们今天卖的产品是什么?你要问我是什么产品,我都无法告诉你,关于这个产品的说法很多,有人叫“洞洞鞋”(鞋子上有很多圆洞),有人叫“圆头鞋”(鞋子的头很圆),有人叫“EVA鞋”(材质是EVA,如果是小写就成了“爱娃”),如果说它是什么,它的“父亲”,这种鞋的发明者,都没有说清楚,它是什么,只知道它是自己的“儿子”,排行老几而已,至于这个“儿子”的名字是什么,将来怎么发展,都没有想好。
说是什么“户外运动鞋”,说是什么“很潮流”,关于潮流这一点,卡路驰不惜拿出布什的照片——上身穿着西服,下面穿着一双极其不相称的滑稽的圆头鞋。
“时尚是个暴君!”
果然卡路驰借助“潮流”这个“暴君”的力量,让这个产品一夜之间风靡了全世界,但“暴君”的统治是不能长治久安的,很快卡路驰就面临着暴君统治下的反抗,潮流吗!只能维持一两年,有谁见过“潮流”的东西流行了好几年,如果是这样,那就不叫“潮流”了,它或许该改个名字叫“经典”。
说对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恒人”的产品,变成“经典”,毕竟“经典”能多卖几年,把生意做得久一点。
“昔日芙蓉花,今日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李白
仅仅凭借“美色”,混个青春饭是不行的,如何变成经典呢?
“品类”这个令人俗厌的词,但俗厌正是因为它不厌其烦地出现,才会令人俗厌,而不厌其烦地出现,正印证着它是屡试不爽的。
这就是“洞洞鞋”(暂且这么命名)他爹——卡路驰没有一直考虑好的问题,卡路驰的说法是——户外运动鞋。初听这话,觉得有点“六个指头搔痒”之意,更有“废话”之嫌,那个鞋又不是“户外运动鞋”呢?这就如同,有人一看到你,说你是个“人”一样,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个废话,后者一定激起你打人的冲动。
后来我明白了,说出这么个废话是有原由的,这个鞋子太象拖鞋了,为了区分跟拖鞋的不同,所以就直接叫“户外休闲鞋”了,(拖鞋是在“户内”穿的),一双拖鞋十几元,而一双“户外休闲鞋”要两三百,为了跟拖鞋“彻底划清阶级界限”,干脆就叫“户外休闲鞋”了。原来是为了辟谣!
这么说来,叫“户外休闲鞋”有其道理了,但解决了跟拖鞋的纷争后,卡路驰却面临着另外一场纷争,那就是跟其他“户外运动鞋”的纷争,跟其他材质的休闲鞋,跟运动鞋怎么纷争,凭借“时尚暴君”可以称雄一时,但一旦流行过后,照样被排挤出“户外运动”的领地。因为休闲鞋,运动鞋类的是靠“品类”来长期立足的,而你卡路驰只能借助“时尚”暂时混一轮。
从卡路驰去年大面积亏损,货物积压,行将倒闭的趋势来看,这个“鞋类”面临“早夭”的危险。消费者新鲜过这个产品后,不觉得这个产品是必须,而终将面临消费者“弃如敝履”的境地。
怎么办?
如何定义这个“品类”,并且在定义这个“品类”的同时,为这个品类获取{zd0}的赢面?
比如说你把它定义成“沙滩鞋”,完了,消费者可能只有去沙滩的时候才穿,多久才去一次沙滩呀?那些内陆的消费者活该就不能买这类鞋了?
所以,卡路驰没有定义好这个品类,我们要“一词”定义好它!并且让这种定义成为消费者“错不过”的一个鞋类。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鞋种”,才有有更大的赢面。
我们仍然不放弃我们的“快销品”操作模型,那就是先了解消费者的思考路径,以何种方式才能更快、更近地进入消费者的核心决策。
我们发现消费者思考路径有几种:
{dy}种:以材质为思考模型的,“我要买双皮鞋,或者我要买双布鞋”!
第二种:以功能为思考模型的,“我要买双运动鞋,我要买篮球鞋!”
第三种:以环境为思考模型的,“我要买双户外运动鞋!”
第四种:以时间为思考模型的,“我要买双凉鞋,棉鞋”。
消费者不会以某一品牌为思考路径的,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展开分类的,所以我们不要“自恋”地盲目地塑造自己的品牌,因为那只是你的幻觉而已,消费者从来没有把你的品牌当回事儿,除非你的品牌刚好占据了消费者的思考路径,消费者躲不过去!
比如:你以功能思考模型,“我要买双篮球鞋”,那你无法绕过耐克!如果你是“时尚运动”这种复合的思考模型,你也无法绕过KAPPA,可惜的是,在晋江这个充斥着几百家体育用品的企业里,好像没有一家企业真正思考过消费者的思考模型,而还在可悲地、盲动地、自恋地、模仿、玩酷、情感诉求等等,没有人能区分出这些品牌之间的差距在哪里,如果撕下商标的话!
好了,不要管他们了!继续我们的恒人,从现在消费者的思考路径上,我们都没有机会了!怎么办呢?
改变!
颠覆!
不按牌理出牌!改变游戏规则!改变消费者的思考路径!也唯有改变消费者思考路径,才能彻底地改变游戏规则,恒人才能真正有机会!
“休闲鞋”是行为划分法!
“户外鞋”是环境划分法!
“帆布鞋”是材质划分法!
看来按照传统的划分法基本上是死路一条!没有出头之日!
既然卡路驰的“户外休闲鞋”是按环境按空间来划分,我们能不能按时间来划分呢?
想想看,卡路驰的“户外休闲”,是以空间为导向的,那么“户外休闲”更多是在什么时间呢?呼之欲出了!——xx!
不用犹豫了!就叫“xx鞋”!
{dy}:一周有七天,二除以七,约等于29%,理论上讲,按照这个游戏规则,可以划分出整个鞋类市场近30%的机会,够了!{jd1}够了!问题的关键倒成了多久才能吞下。
第二:鞋类分作两种,周一到周五的工作鞋,和xx的休闲鞋,xx符合二元划分法,按照这个游戏规则,品牌在消费者的思考路径里,跨越1/8,1/4决赛,直接进入1/2决赛!消费者会这么思考:“哦!我原来的鞋子都是周一到周五穿的,我还没有xx穿的鞋子!”
第三:休闲多半时间都在xx完成,抢占了xx这个时间的阵地,等于抢占了休闲鞋类的大部分市场。
第四:每个人都要过xx,xx鞋也成了生活必需品。一旦这个品类成为生活的必须品,销量可想而知了!
夫复何求?
就这么收工吧!
等等!
怎么卖呀?
无形
认为,当代市场环境的重心不是教会消费者如何认知产品,认知品牌,而是帮助消费者认清自己。
From CMMO.cn
所以{dy}步的导入,一定不是向消费者宣扬什么是“xx鞋”,如果你喋喋不休地向消费者讲一堆大道理,不但卖不出鞋子,反而招致消费者的反感,没有人愿意听你解读什么是“xx鞋”,没人对你的产品感兴趣。消费者只对自己感兴趣。
“对号入座”营销是帮助消费者对自己识别的,这种识别,包涵有消费者对自己身份的识别,对自己状态的识别,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帮助消费者对自身状态的识别。“xx鞋”只是鞋种,是品类,消费者很难从“xx鞋”上去对应自己的状态,所以必须直接揭示出消费者状态,(国内的消费者看广告多数是在低介入状态),那么跟“xx鞋”品类最对应的状态就是“xx”了。不要让消费者费力地思索,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他们怎么办就行了!
“xx就穿xx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