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外老城区保护改造之我见- 大话哈尔滨

我和曾老师带领的中绝大多数人素未谋面,但从感情上来讲,我想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只是用不同的形式做相似的事情而已。在曾老师被打事件之后,我结合以往得到的一些信息,思考道外老城区改造的方向,以及文物保护的未来。不敢说我的观点就是正确,但凡是一种想法,都可以算作一种参考罢。同时,也拿来与各位朋友一同讨论。

老城区是否需要改造

  1. 居民的生活水平需要提高,生活配套设施,尤其是水暖电等生命线工程需要改进。所以从居民的角度来说,必须进行城区改造。
  2. 百年建筑,许多都年久失修,如果不对其进行加固维修,过不了多少年就会自行倒塌,连拆的功夫都省了。所以从建筑保护的角度俩说,必须进行城区改造。
  3. 政府的工作,是实现地区发展。以当今各项指标来看,依然是经济指标占主导地位,任何政府都不会眼看着自己辖区出现一大片贫民窟。所以从政府工作的角度来说,必须进行城区改造。

改造过程中遇到的{zd0}问题

  1. 道外老城区,不是普通的棚户区,拆掉重建就可以了。她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背景和特色的历史街区,改造的目标,应该是像巴黎那样处理新老城区的关系,而不是像北京那样,给后人留下太多的遗憾。
  2. 纵观东北的格局,沙俄占领时期以哈尔滨为中心,日本占领时期以长春为中心,新中国建立之后以沈阳为中心。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历来复杂,哈尔滨的未来重现当年xx潮流的地位已成痴想,那些建筑见证了哈尔滨历史上仅有的几十年辉煌
  3. 道外的建筑,老旧破败的居多。如果让我选择,我会给“建筑原样保留”投上一票,但我自己不会原意在那个环境中生活,这是一个尴尬的现实。当历史建筑和破建筑划上等号,那接下来的命运也就必然是个悲剧了。
  4. 道外的商业文化,也就是小商品文化,同哈尔滨早期的涉外商业文化一样,已经消失殆尽。那么,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她最初的,原本的意义。
  5. 什么是文物?可以望文生义地理解为“承载文化之物件”吧?当道外的建筑与文化脱节,具体体现在当今许多人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道外建筑背后的文化等诸多方面。那么,这些建筑事实上也就算不上文物,而是“有很强的历史研究价值”。但是,研究历史的人,能有多少呢?这就走向了一个非常小众的路线。
  6. 很多人对哈尔滨的不可移动文物缺乏认同感,这里的“很多人”,我没有做过调查问卷,但我二十几年来身边接触的所有人,除文保志愿者和一同做做网站的朋友之外,全部都是这个观点,无一例外。就好像我不喜欢喝茶,对我来说,唐代的一个茶壶和我的玻璃杯没有任何区别,一旦被人打碎了,我也不会有半点伤心难过之处。
  7. 如今是一个功利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保护文物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可移动的文物或许还能因为有升值空间而保存完好,而不可移动文物因“占了地盘”,岌岌可危。可以说,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一世;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怎样才能有效保护文物

  1. 让其变得非常非常有价值。虽然听起来很俗,但事实上很管用。比如各种国宝,或者各种《鉴宝》栏目,有哪一个文物不是轻拿轻放,有哪一个文物不是“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惜”,不就是因为价值连城嘛。
  2. 让其变成绝大多数人的记忆。这是文物特有的功能,比如前些年对秋林公司的改造,又是刷漆又是增加构件,整个一大变样。当时引发了激烈争论,包括我和我的南方同学。他们认为那只是一栋商业大楼而已,但我在那附近生活了二十几年,有多少成长的故事与她息息相关,难以言表。当多数人产生了共鸣,这便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能量,给保护建筑穿上了金钟罩铁布衫。
  3. 政府主动的保护行为。比如故宫等大型历史建筑群,风景区,一方面用来保留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是促进旅游,促进城市品味提升,这是其他一些城市的成功经验。
  4. 文化氛围。长河以为这个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好比我国的江南古镇,还有欧洲的中世纪风格老城,他们都是有一个系统的文脉传承,使得市民对这种文化的归属感非常强烈。而哈尔滨则不同,时至今日,对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到底是扬还是弃,是“展示欧陆风情”还是剥去“殖民色彩”,尚且没有定论。这是一剂xxxx,正在逐渐侵害哈尔滨文化的根基。做四不像,永远是死路一条。

我的建议

  1. 建筑与文化要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感受到精神上的幸福,同时也有利于建筑保护。想象一下,你跟一个人说,“真没文化”,杀伤力是不是肯定比“真不懂建筑”要大得多?
  2. 所谓的欧陆风情,不是旅游的噱头,也不单单是市容景观,更多的应该融入居民的生活方式之中。也就是说,要培养我们这座城市曾经拥有的文化氛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需要保护的,是文化,因此要保护建筑。而非就是要保护建筑,因建筑去寻找文化。
  3. 宣传文物保护的确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物件为什么会成为文物,其身后有那些耐人寻味的故事传说。换言之,让众人从心里接受其是个文物的事实。这个我想很好理解,比如同样是烈士,同金剑啸烈士故居相比,就不会有人破坏一曼公园,因为人们对赵一曼烈士的事迹很熟悉,也很敬重。

总之,没有人会破坏自己喜爱的东西,要争取让人们喜爱哈尔滨这座城市,喜爱她的历史文化,喜爱她的建筑风格与生活方式,这是就我本文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相关文章

  • (3)
  • (2)
  • (4)
  • (0)
  • (4)
  • (7)
  • (6)
  • (4)
  • (0)
  • (0)

标签: , ,

| | | | | | | | | |

关于作者

- 哈尔滨人,个人博客:清溪长河(10kn.com) | Email: fxdx@yahoo.cn | QQ 285801137

尚无评论

欢迎留言

    • 旅游景点-方便准备来哈游玩的朋友们
    • 特色建筑-活的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
    • 城市记忆-追寻激情燃烧的岁月
    • 特色美食-不仅仅是东北菜
    • 人物印象-总有那么一些人令我难以忘怀
    • 本埠新闻-大事小情早知道
    • 摄影街拍-没有好相机,也有好生活
    • 市井民俗-最真实,最一手的城市体验
    • 瞳孔记录--实地采访纪实
    • 冰城站长志--记录各位站长的故事
郑重声明:资讯 【道外老城区保护改造之我见- 大话哈尔滨】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