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模式研究_新商的思想_新浪博客

广东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09-12-23
广东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模式研究 出处:焦点装修家居网
1点击:329

广东中山古镇灯饰产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发展历史不足30年,如今已经成为国内{zd0}的灯饰灯具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目前,全镇登记注册的灯饰企业近5000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灯饰产业总产值超过150亿元,灯饰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0%以上,并出口到港澳台、东南亚、日本、美国及欧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古镇灯饰产业的集群发展,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灯饰产业集群效应,而且带动了古镇各等行业的发展,也对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广东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形成模式

  1.按照产业集群形成的初始动因是来自政府还是市场,可以把产业集群的形成模式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市场自发型形成模式。初始动因来自个人、企业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市场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相对重要的作用。

  (2)政府推动型形成模式。初始动因来自政府对本地区经济利益的追求,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相对重要的作用。

  (3)混合型形成模式。初始动因来自个人、企业和政府对各自经济利益的追求,其决策的偶然和一致性导致某种产业集群的形成,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市场和政府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各地政府都负有发展地方经济的责任,在某种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常常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推动、促进或抑制、阻止的作用,是否发挥积极作用,取决于这种产业的集群发展是否符合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苏州模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政府的强力主导作用,而温州模式是属于依靠市场机制自发形成的典型。

  20世纪70年代末,古镇一家镇属生产电热杯的企业——古镇家用电器厂的几个供销员在差旅中接触到灯饰产品,发现了市场对灯饰产品的需求,于是率先生产起灯饰产品。当时的产品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台灯,由一根电线、一条弯管儿、一个灯泡和一个灯座构成,然而,这样简易的台灯却适应那个时代的市场需求,因此获得成功。此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灯饰企业,经过10年的缓慢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形成约有300家灯饰门市部的灯饰一条街,至此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从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形成的历史来看,其形成模式属于市场自发型。

  2.按照产业集群形成的初始动因是来自产业集群区域内部还是外部,可以把产业集群的形成模式划分为内源型和外源型两种类型。

  (1)内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模式,又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生产创造型。即一个地区内首先出现生产企业,由于个别企业成功的激励、xx、强劲发展等原因,导致产业集群的形成。企业的xx在硅谷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青岛家电、电子产业集群的形成是由海尔、海信、澳柯玛等xx企业的发展而带动的。二是市场创造型。即一个地区内首先出现专业化的市场,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交易条件和信息条件,{zh1}产业的生产聚集在市场附近。近几年,义乌依托当地市场,实施“贸工联动”和“工业强市”发展战略,涌现出了针织袜业、饰品、工艺品、玩具、拉链、毛纺等极具竞争力的优势行业,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2)外源型产业集群形成模式也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产业转移型。即由于产业地理分工的原因,在转入地区形成产业集群。深圳、惠州、东莞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大多是港台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二是产业扩展型。即由于产业向周边地区的扩展,在原产业集群的周边地区形成新的集群。近几年来,广东佛山的陶瓷企业出现了迁往清远等地的趋势,有可能在迁入地区形成新的产业集群,这种迁移不一定导致佛山陶瓷产业的转移与陶瓷产业集群的消失,而可能形成以佛山陶瓷产业集群为核心的新的集群格局。

  20世纪70年代末,古镇并没有灯饰专业市场,灯饰产业是从生产开始的。当{dy}家生产灯饰产品的镇属企业获得最初的成功后,受到激励的另一家镇属企业——古镇机砖四厂马上转产,开始生产灯具。20世纪80年代,在成功企业的激励之下,古镇出现一批生产灯饰产品的夫妻店、兄弟厂,许多企业转行生产灯饰产品,他们从周边地区采购配件,进行简单地加工组装,再到全国各地推销产品。

  20世纪70年代末古镇灯饰产业的起点到20世纪90年代初灯饰一条街的形成,灯饰产业集群形成的历史清晰地表明,其形成模式是内源—生产创造型。古镇灯饰专业市场是其灯饰产业集群发展的产物,而它的出现又反过来促进了灯饰产业的发展,增强了灯饰产业的集群效应。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台湾地区的灯饰产业向古镇转移,台商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销售渠道。台商的进入和古镇政府对灯饰产业的支持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温州商人。目前,在古镇的灯饰产业中,温州人的投资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同古镇的灯饰专业市场一样,“外源”也是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发展的产物,它也极大地促进了古镇灯饰产业的发展,增强了古镇灯饰产业的集群效应。

  二、广东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产业集群形成之后以何种模式发展,取决于政府的行为、产业自身的性质和企业的行为等因素。

  1.古镇政府在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形成模式是市场自发型,但在其形成过程中政府的支持也起了重要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政府对灯饰产业更加重视,出台了若干重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灯饰产业的集群发展。

  在1996年之前,古镇经济有花卉苗木种植业、塑料制品加工业和灯饰产业三大产业,古镇有限的资源被配置在这三大产业。1996年,古镇政府作出一项重要决定,把灯饰产业作为未来的龙头产业,此后政府把大量的资源用来扶持灯饰产业的发展。1999年,古镇政府克服种种困难,举办{dy}届“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自1999年起从三年一届到两年一届,从2004年开始每年一届,共举办了6届。举办“灯博会”是古镇政府支持灯饰产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它为古镇的灯饰企业搭建了一个平台,给古镇的灯饰企业创造了广阔的经营空间。

  2002年,“中国灯饰之都”地位的确立,对古镇灯饰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2005年10月,世纪灯王正式奠基,建成后的世纪灯王高达250多米,具有灯饰展览、餐饮、观光等功能。世纪灯王的建设也将会推动古镇灯饰产业的发展。古镇政府十分重视灯饰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质量问题。2001年,古镇政府制订了《古镇专业镇技术创新发展规划》,经过几年的努力,古镇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近几年来,古镇政府组建了中山市(古镇)照明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山市(古镇)企业技术中心、中山市古镇照明电器协会、广东省技术监督灯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广州电气安全检验所古镇技术服务站等服务、支持机构和组织。古镇政府的政策措施,对古镇灯饰产业的技术进步、创新和质量的提高,乃至整个灯饰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灯饰产业的性质。灯饰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劳动投入多、资本投入少、技术水平不高、投资见效快、附加值低等特征。灯饰产业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能否获取产业发展所需的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是其能否形成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灯饰产业的技术水平不高、极易模仿。所以,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与保护程度的高低是其能否形成集群发展的又一关键因素。古镇灯饰产业具有低成本优势。古镇镇由古镇、曹步、海洲三大自然村组成,灯饰产业的发展可以获得当地大量廉价农村劳动力的支持,在灯饰产业集群形成时期,主要是利用了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随着灯饰产业集群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农村劳动力。

  目前,古镇常住人口6.8万人,外来人口超过10万人。古镇劳动力市场较为完善,一定程度地满足企业的需求。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性,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古镇的个体、私营经济十分活跃,占经济总量的95%以上。全镇已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牌照超过万家,超过四成的家庭是企业主。个体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尽管产品中耗费了业主及其家庭成员的大量劳动,但往往不考虑他们的劳动成本,这种核算方法降低或低估了产品成本,增强了产品的低成本优势。而古镇灯饰产业集群效应(如灯饰配件专业市场使配件的采购成本大幅度下降)和物流业等,相关支持产业的发展进一步降低了灯饰产业的成本。模仿在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20世纪70年代的农民也许没有这种意识。申请专利的时间较长,而灯饰产品的流行周期较短,导致创新企业寻求法律保护上的困难。大多灯饰产品主要是靠外观吸引顾客,灯饰外观很容易模仿,古镇的灯饰产业就是从海洲村的农民对香港灯饰产品的模仿开始的。在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古镇灯饰企业对港台地区、国外灯饰产品的模仿和古镇中小灯饰企业对大灯饰企业产品的模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模仿,就没有古镇的灯饰产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实力强大的灯饰企业,如“华艺”和“欧普”等,越来越重视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陈出新,增加技术含量,提高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可以认为,将来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与升级,要靠创新但仍然离不开模仿。

  3.古镇灯饰产业的产业组织形式。古镇的灯饰产业是一个存在着专业分工的产业。古镇的个体私营经济活跃,灯饰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很多是家族个体企业。古镇生产灯饰成品与配件的企业都很多,在古镇配件市场可以购买到组装市面上绝大多数款式灯饰所需要的全部配件,这里的配件不仅品种齐全,而且价格便宜。古镇的灯饰产业是一个竞争性的产业,既存在内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大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存在内部企业与外部企业、国外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且竞争越来越激烈。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别具特色,中小企业通过模仿大企业的产品跟大企业争夺市场,而大企业则通过对港台地区、外国产品的模仿和创新同中小企业争夺市场,而创新保护与模仿始终伴随着它们之间的竞争,即创新保护与模仿成为它们进行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从产业组织形式来讲,古镇的灯饰产业集群是竞争性的。政府支持、促进灯饰产业发展的各种行为,并没有消弱企业之间的竞争。

  三、广东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未来发展模式的设想

  目前,广东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是一个较低层次的模式,主要表现是创新不足、模仿过度,劳动消耗多、知识技术含量少,企业多、xx少,产量高、质量低,产值高、附加值低。古镇要确保中国灯都之地位,并发展成为世界灯都,必须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古镇灯饰产业集群未来发展模式的设想是,市场主导,政府支持,以区域品牌——古镇品牌为核心,依靠技术创新,实现集群发展。无论是从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还是从发展模式的转变来考虑,以下三个问题都值得认真地研究。

  1.创新与模仿问题。没有模仿,就没有古镇灯饰产业的过去与现在;没有创新,就没有古镇灯饰产业的未来。如何创建一个既能激励创新,又能适度有效约束模仿的机制,使那些有创新能力与愿望的企业通过不断的创新获得较快的发展,使那些缺乏创新能力与愿望的企业能够通过模仿而获得生存和一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中小企业问题。古镇灯饰产业中,中小企业众多,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落后,资金不足,缺乏创新愿望与能力,产品质量没有保障。如果中小企业问题得到解决,那么整个古镇灯饰产业的质量问题、市场秩序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政府在积极扶持大企业的同时,如何监管、帮助、支持中小企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区域品牌问题。古镇灯饰产业在区域品牌建设方面潜力很大,如何打造和维护一个名扬国内外的名副其实的古镇品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郑重声明:资讯 【广东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模式研究_新商的思想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